写在牛田洋七·二八海难三十九年祭日 - zhny728@126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2:53:25

写在牛田洋七·二八海难三十九年祭日

追思与怀念 2009-06-18 13:23:43 阅读81 评论2 字号:大中

【按】 这是去年“728”前夕四川大学一位当年在潮阳河溪“接受解放军再教育”的女牛友在她的博客中写的几段文字。在今年各地牛友将赴汕头牛田洋纪念“728”四十周年之际,重读她的这些文章,不禁令人百感交集。

一、一首老歌引起的回忆

这些年来,当我一个人闲下时,会不由自主地哼起一首老歌“南海波涛连天涌”。每当哼这首歌时,就会想起当年的一些往事而默默地流泪:

                                                      南海波涛连天涌,

                                                      狂风呼啸暴雨狂,

                                                      迎着那狂风暴雨,

                                                      敬爱的副团长,

                                                      屹立在大堤上!

 

                                                      风巻海浪扑过来,

                                                      海潮冲垮大堤,

                                                      刹时间,刹时间,

                                                      海水滚滚而来,

                                                      扑向田野村荘!

                                                      啊!

                                                      海水滚滚而来!

                                                      扑向田野村荘!

 

                                                      我们敬爱的副团长,

                                                      共产党员段文波,

                                                      屹立在大堤上!

 

                                                      为党生来为党死。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

 

副团长屹立在大堤上干什么?

他站在牛田洋人造海堤上,指挥着全团战士和劳动锻炼的大学生,以血肉之驱与狂风、暴雨、海潮抗争搏斗,以死捍卫大堤,捍卫军垦农场,捍卫海堤后面的田野村庒!

这是发生在1969年7月28日广东汕头市郊牛田洋的悲壮故事,也是我亲身经历的、终生都无法忘记的一件往事。

当时解放军55军的219师一万多人,加上劳动锻炼、接受再教育的2183名大学生,其中女生569人,在这里执行围海造田和种田的任务,与这场百年未有的强台风、大海潮、暴风雨不期而遇。

那天的台风有多强?比国内预报的最高级别12级,风速为32.7米/秒强得多,最大风速竞达到53.2米/秒,完全可称之为飓风了。

那天的海潮有多高?狂风挟裹着暴雨,使韩江和榕江的洪水猛涨并奔泻而下,与暴涨的大海潮迎头撞击,掀起十多米高的黑色巨浪向人造海堤砸去。很快,牛田洋17000米海堤全线漫水,海堤被冲开缺口62处,长达2600米,围内20000多亩土地和生产设备全部被海水淹没。

那次海难,损失惨重。全师共有470名解放军官兵和83名大学生被大海埋葬(包括我们四川大学外文系的8位男同学,其中7位是英语专业的,一位是我班俄语专业的),段文波副团长只是其中的一名指战员。据当年在师团搞新闻通讯的知情人士说,这个数字其实只是在一篇正式报道中提到的数字(见参考文献1),而实际上的死亡人数不少于1500人。

我当时所在的女子连,就是段团长所属的连。全师共有三个女子连分属于三个团。我所在的女子连有像我们一样1968年刚从学校毕业的大学生,也有来自外交部、中联部等已分配了工作单位的大学生。当时,给我们进行再教育的指导员、连长、副连长、排长、司务长是现役军人,副排长、班长由大学生担任。

我记得, 段.团长曾多次到女子连来和我们一起拉海泥、插秧、割稻子,和我们互相拉歌,鼓劳动干劲。他的作风体现了解放军一贯的优良作风。

我记得,在团部召开的追悼会上,政治部主任痛哭失声,捶胸顿脚,全团也一片悲声。

我们团如此,全师呢?解放军官兵和大学生共553条鲜活的生命被大海吞没了啊!

也许有人问,男同志都牺牲了这么多人,你们女同志是怎么活下来的?!

确实,我们是死里逃生,我们是七.二八海难的幸存者!

也许是上天的安排,也许是解放军团部领导对我们女子连的关爱,我们连扎营的地点离海堤比较远,地势也比较高。是地形地势救了我们,使我们在这次海难中幸免于死!据我校男同学说,他们团所处的西牛田洋地形地势和我们连正相反,当大堤被冲垮时,他们团所在的女子连有几十人被海潮卷走!

我记得,1969年7月28日吃过早饭以后,突然狂风大作,暴雨倾盆,天昏地暗。连长、排长呼叫我们赶快到营房外的空地上来。很快,就见竹制的营房倒塌下来了,路边的几棵大树从根部被折断。连长排长呼叫我们手挽手,低下头,往山头上走!那种强劲的风势,如果不手挽手,弯下腰,就会被风刮跑;暴风雨夹杂着硕大的沙粒向我们迎面扑来,只有低下头才能进行起码的呼吸和维持最小的视线。记不清是怎么一步一步捱上山头的了,最后终于爬上半山腰的一个山洞。此时往下一望,下面已是一片汪洋。我们一直在半山腰坐了一整天,待海潮、狂风、暴雨停止了肆虐才精疲力竭地下山回到营地。

营房已经倒塌,怎能再住人呢?两天以后,每个大学生领了两套军装,随团部的部分解放军(留下大部分人做善后工作)进行了三个多小时的紧急行军,来到汕头近郊另一个解放军营地,在那里休整了大约半个月。这期间,我们听了好几场讲用报告,知道了全师在这次保卫海堤战斗中的许多英雄事迹,使我们深受感动,也庆幸自己在这次海难中能活下来。

我记得,幸存下来的2000余名大学生后来又参加了紧张的重建牛田洋的战斗。从1970年3月起大学生们开始陆续分配,我校外文系大部分同学于1970年底离开牛田洋,分配到家乡四川。

在离开牛田洋之前,指导员在全连大会上曾告诫我们,牛田洋发生的事属于军事秘密,到了地方上不要乱说。还说,遇难的大学生出身不好的没有追认为烈士,对此大家应该想得通。我当时还心存疑窦,他可能是不懂政策在信口开河吧。

  

 二、《南风窗》1997年一篇特稿使得人心颤

真的,二十七年来我们对七·二八海难都缄口不言。然而,随着《南风窗》1997年第1期“牛田洋,迟到27年的追认”这篇特稿的报道,对当年的发生的事才有了比较客观和真实的了解,也才开始公开谈论牛田洋。

《南方窗》记者周汉民与何建强在这篇文章中写道:

“1996年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胡锦涛向江泽民总书记请示,能否追认1969年牛田洋“七·二八”事件中蒙难的83位大学生为烈士,慰藉英灵。”

“1996年7月6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李肇星(註:当年曾和我们一起在牛田洋劳动锻炼)受江泽民总书记之托,前往汕头调查核实。”

“1996年7月10日,广州军区汕头企业局成立调查小组,奔赴全国各地取证;同时本刊也派出记者对当年牛田洋震惊中外的“七·二八”历史悬案进行寻访……”

原来,1969年“七·二八”后,83位大学生总体上被追认为烈士,但在当时文化大革命的历史环境下,死难解放军和大学生的情况一直处于保密状态,只有团以上的领导知晓。而死难者的直系亲属已被打成“地富反坏右”和“走资派”的,直系亲属在国外的,以及革命烈士登记表上用红笔勾过的(其中原因不可考),均按无人享受烈士称号处理。还有的是没有落实好抚恤优待政策,使家属一直蒙在鼓里,不知道自己是烈属。而且,从1969年到1996年,在长达二十七年的时间里,83位烈士均未得到公开追认,而其中一些所谓家庭及本人有问题者都未得到烈士称号。比如我校外文系英语专业的胡方策同学,在留守营房时被海潮卷走,但因为出身不好未被追认为烈士。又如英语专业的丁绍庸同学因文革中呼错口号,把毛主席和刘少奇刚刚呼反,虽然也是在这次事件中遇难,不仅未得到烈士称号,甚至于连抚恤金都未得到。他可能就是在表格中用红笔勾过的吧。

这里要特别提到我校英语专业的敖其国同学。他是1965年入党的党员,一直表现很好。据说文革中他经常带头呼口号,从未出过口误,被大家戏称为“口号权威”,可见他在政治上是多么认真严谨。在那次海难中他作为突击队员赴大堤抢险,当大堤决堤后他本已在一段残堤上幸存下来,在经过千辛万苦逃往营地的水路中,连长让他一起去探路,结果和连长一起在越过一深水沟时被海水冲走。就是这样一位好同志,开初并未追认为烈士,人们分析,或许是他出身地主家庭,或许是档案中没有他的材料。27年后他终于被追认为烈士,可此时家里已没有可享受烈属待遇的直系亲属了!

据1997年《南风窗》的这篇文章说,1969年底219师全部调防,55军的番号也于1985年被撤消,许多档案资料已无法查找。这些违反政策的事和历史变迁中阴差阳错发生的事,想起来都使我们这些幸存者感到心寒和心颤,人的生命和人的荣誉就这么草率地被处理了!他们的生命不就白白地失去了吗?!

二十七年后的1996年,对他们的不公正待遇终于得到纠正,他们的家属以及作为同学的我们心里也得到些许的安慰,他们的在天之灵如果有知,也会感慨万千吧。想起离开牛田洋之前连指导员所说的那番话,才知道他并不是信口开河,而是话出有因了。 

三、以死捍卫大堤的豪情和对生命的渴求都令人惊叹

今年七月二十八日是1969年七·二八海难39周年祭日.。最近,我又重温了1997年《南风窗》的那篇文章,我又和当年在抗风抢险第一线的几位学友进行了远距离通讯交流,共同追溯那段历史和缅怀牺牲的牛田洋战友以及我们的同学。

惊叹之一,七·二八海难的前一天下午,219师防洪防台风指挥部做出了违反科学的错误决定:誓死守护大堤,人在大堤在!

据当年的幸存人士说,1969年7月25日汕头地革委就接到周总理亲自打来的电话,要求迅即做好防台风转移工作,并已在地县社村组广播传达。26日下午,潮阳县委打电话到牛田洋基地,才知部队并未传达。最近,据一位老同学说,他当时是某学生连的干部,他于七·二八前两天去师部和军区开会,内容是如何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会议气氛很平静,并未强调如何抗台风。就是这一次偶然的会议救了他的命,使他不在连队而逃过了那一劫。“他们不把台风当回事,认为在沿海是司空见惯的。”这位老同学如是说。直到27日(七·二八海难的前一天)下午3时,解放军和大学生们还在田里“双抢”,田头的广播喇叭突然响起,告知太平洋第3号强台风将于28日登陆的消息。而就在27日下午3时以后,师部终于做出了“人在大堤在”这一错误指示。

据《南方窗》1997年那篇特稿说,219师是1968年12月新调防来牛田洋的部队,对防洪抗台风经验不足。而前任驻军41军122师在牛田洋围海造田种田长达六年多,是防洪抗台风的老手,他们于1968年国庆也曾在此遭遇过10级台风,但他们在台风前一天便做好了全线撤退的准备,只因当时风力不强而作罢。我们要问,当时219师在得知有12级强台风却做出了“人在大堤在”这一错误决定,这不是盲动冒险,以人的弱小力量与不可抗拒的自然力做无谓的抗争又是什么?这不是把战士和大学生的生命当儿戏又是什么?

据前面提到的文章说,219师白副师长在做出这一决定前也曾犹豫不决,他感慨地说,这比抗日战争指挥作战还难哪!又据说最后是集体的力量形成了“人在大堤在”的决定的。海难发生后,得知死了那么多解放军和大学生,白副师长痛苦自责得要跳海自尽!

这也难为了白副师长!想一想这神奇的牛田洋是什么地方吧,他怎能那么轻松地“走为上策”呢。

当时的牛田洋是全军全国的楷模,被誉为“北有珍宝岛,南有牛田洋”的美名!它是“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样板,它为部队生产了粮食,支援了农业生产,减轻了农民负担。它是伟大统帅五.七指示的发祥地(主要内容为,人民解放军应该是一个大学校;军学、军农、军工、军民这几项都可以兼起来;学生也是这样,以学为主,兼学别样……),而且,这块地盘是党的九大刚决定的接班人林彪副统帅的政治筹码,七年前,是林决定在此围海造田的……当时的响亮的口号就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要继续革命。撤退,不就是怕死吗?在当时政治环境下,白副团长就是要讲科学抗台风、要讲实事求是也是很困难的了,只得孤注一掷,以人的生命为赌注,或许还可能保住大堤,保住牛田洋,保住219师的辉煌!

惊叹之二,军令如山倒,解放军和大学生们把死置之度外,高喊着“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出万难,去争取胜利!”,为保大堤,守营房,与不可抗拒的台风海潮拚死搏斗,写下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悲壮一页!

在黑浪涛天的强大海潮冲击下,海堤已被冲出多处缺口,扔下去堵缺口的大沙包大石头被轻飘飘地冲走。“人在大堤在,誓与大堤共存亡!”又一次在耳边响起,解放军抱着大沙包大石头跳下去了,大学生也跟着跳下去了,他们手挽着手,筑起了一道道人墙,就像黄继光用胸膛堵住敌人碉堡的枪口一样,试欲用身体堵住大堤缺口!可是一切都是徒劳的,在强大的狂风、海潮中,他们像稻草一样被卷走了!从后来打捞起的遇难烈士的尸体发现,很多牺牲者都是手挽着手,最多是八个人联在一起,根本无法把他们分开!多么惨烈悲壮的一幕,这是与大自然抗争的极端实例!如此惨重的牺牲是源于错误的指示,错误的指挥!

当年在大堤上幸存下来的同学谈起了那时的惊险场景还心有余悸。原来,他们连接到抢救大堤的命令后迅速组织了突击队(其余的人留守营房)。大家知道,这次行动凶多吉少,都做好了赴死的准备,大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

可是,他们却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原来,他们上大堤不久,就开始全面决堤了,根本无法去堵了。求生的欲望使得他们看见这一端决堤了就往另一端跑,就在这残破的大堤上左右奔跑,最后在一个抽水提灌闸门上得以幸存!事后得知,大堤每隔100米有一个抽水提灌闸门,它是由钢筋水泥和石头砌成的,基石一直下到海滩深处,不少人跑到那里便死死抱住突在海面的石头不敢再动了。是抽水提灌闸门救了他们的命!

和我班男同学一起的牛田洋战友共八十三人,其中大部份是军人,包括一个营长和一个政治部主任,就在这长约两米多,宽约一米多的闸门残堤上一直坚持了近二十个小时。直到第二天早晨六点,几艘从汕头方向开来的快艇发现了他们,把他们救了下来!

八十三人能在这么小的闸门残堤上幸存下来确实是一个奇迹!他们是这么挺过来的:紧挨石头的人紧紧抱住石头,让身体漂浮在海水中,后面的人抓住前一个人腰间的皮带,就这样一个抓住一个,再困再累再饿,或者被石头磨得伤痕累累也不敢松手。

还有守营房的人呢,他们的处景如何?

海潮冲垮了大堤,向堤内的田地和营房扑来。留守营房的整个连队都被海潮驱赶着各自奔逃。

我校外文系英语专业的谢成林同学正在营房顶上用身体压住竹蓬不让其被狂风刮跑,结果自己被狂风卷上天空,然后被汹涌而来的海潮卷走。谢生前的理想是要研究马克思后的世界哲学,现在,海潮把他的身体连同美好理想一起卷进了大海!

胡方策同学原是我系的文体部长,身体很好,长得很帅,又善于游泳。他和三、四个同学一起抓住破船漂流,他们双手紧抠船舷,坚持了七个多小时。由于饥寒交迫,精疲力竭,胡再也坚持不住,带着对生命的无限眷恋,最后只得向同学和自己的生命作别:我松手了!就这样掉进了大海。

晕家富同学的死是那么令人尴尬和惋惜。当时连队领导以他们的经验告诉大家,狂风暴雨中要想跑得快就不要穿衣裤。当大堤被冲垮,海潮前浪推后浪扑向营房时,很多人是

赤身裸体向师部的方向奔逃(地势比较高)。晏是在裸奔时被海浪冲击到一所房屋下,当他费尽力气爬上房时,见上面已有几个女生,他无地自容地慌忙往下退,就这样掉进了大海!

和我同是俄语专业的贾波同学,由于身体不好被分配在炊事班劳动。当海浪扑来时他奋力向师部的方向奔逃,当他弯着腰准备冲过一座小桥时,被狂风刮进桥下的深水沟,再也没有起来!

 据幸存的我班男同学说,还有两位英语专业的同学,一位是炊事班的,一位是副业班的,模样还稀依记得,但名字记不起来了,他们也是在留守营房时遇难的。 

四、后感

最近,我在网上查阅了有关牛田洋的资料。据《汕头大事记》记载:1969年7月28日上午10时半,第三号强台风在本地区登陆,平均风力在12级以上,全市受浸,水深2..3米,郊区和各县地势低的地方水深4米左右,造成公路交通瘫痪,通讯联络中断。汕头受浸水稻42万亩,其它作物45万亩,崩塌民房141025间,仓库工厂3502间,崩决堤围316540米,全区死亡894人。

网上又说,牛田洋牺牲470名官兵和83名大学生。当时55军官兵和2183名大学生共抢救出群众3700多人,帮助6400多群众安全转移。

以上两条信息是对39年前七·二八抗风抢险的简要回顾。当时,首当其冲的牛田洋损失惨重,汕头地区受灾情况也十分严重。而解放军官兵和劳动锻炼的大学生在那种险要环境下仍然不忘抢救受灾群众。他们无愧为是人民的子弟兵!无愧为是人民的大学生!

而那些在七·二八抗风抢险中牺牲的解放军官兵和大学生以及我们的同学,他们的忠骨和理想,却永远地埋在了牛田洋!莲塘小山包上一块普通的纪念碑,铭记着他们有名的和无名的魂灵!

39年过去了,如今的牛田洋农场已不复存在,代之以海产基地。这里已成了吸引游客的好去处,这不仅是由于这里优美的海域风光,更由于这里发生的悲壮故事引起人们无限的感慨和深切的思考!

牛田洋发生的故事是我们那一代人的时代悲剧。如今,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一切都比过去开放和文明。两个多月前发生的四川汶川大地震造成的伤亡人数、受灾区域、灾害造成的损失,比三十九年前的牛田洋海难不知要大多少倍,但此次抗震救灾所表现出来的科学抢险,专业抢险,险情公开,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的理念,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以及很多国家的大力支援却是牛田洋海难不可比拟的!

在不可抗拒的自然力面前,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只能因势利导,不可鲁莽蛮干;需要讲求科学,不可主观地强调“人定胜天”;需要爱护环境,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不可肆无忌惮地向大自然索取。当初在牛田洋围海造田,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也许主观愿望是良好的,但是,它向大海争夺了土地,破坏了海域的生态平衡,惹怒了自然界,使它用百年未有的大海潮、强台风、暴风雨向人类进行疯狂的报复。加之,人为的因素,错误的决策,错误的指挥,使得解放军和大学生遭受了那样大的牺牲!

历史的教训不可忘记,时代的悲剧不能重演。更重要的是,一切要以人为本,尊重人的生命,尊重生命的价值,尊重生存的权利。一切为了人民的幸福,一切造福于人民!

牛田样发生过悲剧,但牛田洋奋斗、拚搏、抗挣的精神不仅使得人们赞叹,也在我们幸存者身上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三十九年来,这幸存的2000余名大学生很多人成了国家的栋梁,更多的人在各行各业平凡的岗位上工作着和奋斗着。如今,这批人都是六十多岁了老人了,大都退休在家,过着平静的生活。他们很多人可能已不大愿意回首那段往事,他们似乎更理解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往前看,在今后的岁月里好好地享受一下生活,要活得更好!是的,热爱生活,珍惜生命,要活得更好!这也是大家共同的愿望!

在牛田洋七·二八海难三十九周年祭日之时,谨以此篇博文,向遇难牛田洋战友和我们同学的魂灵深深地祈祷吧!

 

参考文献

1. 周汉民,何建强. 牛田洋,迟到27年的追认(特稿). 南风窗. 1997(1)

2. 周大川. 己酉三十五年祭. 四川大学外文系俄罗斯语言文学专业同学毕业36周年纪念文集(曾经沧海):四川绵阳,2004年10月

3. 彭栋荣. 回忆牛田洋. 四川大学外文系俄罗斯语言文学专业同学毕业36周年纪念文集(曾经沧海):四川绵阳,2004年10月

4. http://baike.baidu.com/view/1270831.htm

                                                                                                                                       琪尔的博客  2008-07-26

写在牛田洋七·二八海难三十九年祭日 - zhny728@126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写在牛田洋七·二八海难三十九年祭日(2) 写在牛田洋七·二八海难三十九年祭日(3) 写在牛田洋七·二八海难三十九年祭日(4) 周修文:整修“七·二八”烈士纪念碑情况简介 - zhny728@126的日志 - 网易博客 七二八烈士纪念碑并未易地重建 - zhny728@126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川外牛友罗观林 - zhny728@126的日志 - 网易博客 1969年“7·28”台风资料(二) - zhny728@126的日志 - 网易博客 1969年“7·28”台风资料(一) - zhny728@126的日志 - 网易博客 1969年“7·28”台风与“人定胜天” - zhny728@126的日志 - 网易博客 雷真礼:刻骨铭心的经历 - zhny728@126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张秀荣:刻骨铭心的一天 - zhny728@126的日志 - 网易博客 赵悦胜:牛田洋经历记 - zhny728@126的日志 - 网易博客 遇罗克:出身论 - zhny728@126的日志 - 网易博客 结缘外交 挚爱一生 - zhny728@126的日志 - 网易博客 【转载】YJ:牛田洋纪实 - zhny728@126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彭栋荣:牛友填洋 - zhny728@126的日志 - 网易博客 缅怀刘富谋(诗) - zhny728@126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在牛田洋抗击台风 - zhny728@126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方兆杰:李肇星在牛田洋 - zhny728@126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四十年祭 - zhny728@126的日志 - 网易博客 难忘牛田洋 - zhny728@126的日志 - 网易博客 熊良銋:七绝一首 - zhny728@126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戴清亮:“五·七”指示的来龙去脉 - zhny728@126的日志 - 网易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