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涌起涨薪潮 6000台企坚守东莞进退两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2:55:31

中国涌起涨薪潮 6000台企坚守东莞进退两难

2010年06月18日23:04中国经营报方辉我要评论(256) 字号:T|T

  富士康在出现N连跳后,一股“涨薪潮”如多米诺牌在中国制造业内连续传导。

  这股“涨薪潮”传导速度有多快?对中国制造业影响怎样?近日《中国经营报》记者深入中国制造业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广东东莞一探究竟。

  与外界想象的不同,富士康引领的“涨薪潮”并未传导到这里,虽然这里密集了6000多家台资企业(下称台企)。

  “即使涨薪了,也不会轻易搬迁离开东莞,哪有那么容易,除了用工成本外,还要考虑产业链,东莞地区的制造业产业链是用20年的时间形成的,谁离了谁都活不了。”一位台企制造业负责人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说。

不会轻易搬离东莞

  作为台商,东莞市富利丰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文诚对富士康事件十分关注,尤其是后来富士康引领的“涨薪潮”。但李判断,富士康的涨薪潮不会在东莞传导,因为富士康规模太大了,受它影响最大的是其竞争对手,而对东莞这些规模小、加工产品与富士康不一样的制造业来说,影响不会很大。李的企业现在还没有加薪的准备。

  “即使有涨薪潮,我们也不会轻易的搬走。”李文诚表示。

  东莞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以下简称台企协会)副秘书长温智谋对记者表示,很多台商来大陆创业时已年近不惑,20年后年近花甲,很多人都是举家在此生活,“谁会想到现在要黯然离开呢,在感情上就放不下。”

  事实上,台商不愿意离开的真正原因并非“感情”而是“利益”,让他们真正难以割舍的是东莞已经用20年培植起来的产业链。

  “在最初的5年内,工厂使用的剪刀都要从台湾运过来,东莞不是没有,而是质量太差,一把剪刀用一天就坏了,台湾为工厂设计的能用半个月。”5月17日在东莞从事电缆生产的台商张锡帆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感叹道,如果现在放弃东莞前往新的地方设厂,很可能会重复20年前东莞的一幕,“配套的原料、产业链不完备,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麻烦,成本会大大的增加。”

  温智谋告诉记者,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园区已经在全国遍地开花了,但形成产业集聚的只有长三角和珠三角,内陆省份还没有如东莞这样完备的产业链,“东莞花了20年,这是别处不可能轻易学来的。”

  温智谋还给记者形象地比喻,在东莞方圆两公里之内,可以找到一台电脑的所有零部件,包括最低端的螺丝钉,换成在别的地方,光物流费用就不少。“而且品牌商也青睐这样的地方,可以在短时间内采购到所有需要的商品,别处的零星企业难以与之竞争。”

  而从事通讯电缆行业的台商张锡帆则一直认为,虽然东莞已经不具备人力成本的优势,但是其产业链的优势依然突出,“可以说拥有中国最完备的产业链”,一旦离开东莞,企业生产的效率就会降下来,而且许多不确定的成本也会增加,“谁也不能保证搬到内地就不会有民工荒、涨薪潮,东莞之所以能吸引全国的劳动力,就是因为这里是产业集聚地,机会多,而且东莞本地也有一批长年定居的熟练工人,换成别处,很难有这个吸引力。”

  张锡帆所在的通讯电缆行业也曾有一些同行在劳动力成本、土地价格和优惠政策的吸引下离开东莞前往江西赣州,但由于当地没有东莞这样的产业链,生产用的许多零部件和原材料还得从东莞采购,“而原先在东莞开车出去转一圈原材料就能订好”。东莞闹民工荒时,赣州招工也是难。张锡帆很珍惜东莞今天的局面,他告诉记者,一个产业集群要上、中、下游都具备,缺了谁都不行,  “大家不要轻易离开,离开对自己和别的行业都有影响,就是一个螺丝钉,没有它,一台电脑就组装不起来。”

  台企不愿“南进”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东莞台企虽然有如履薄冰之感,虽然都有“收摊”的最坏打算,但并不甘于失败。许多台商都向记者表示,他们现在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东莞制造在国际市场上最为明显的低成本竞争优势正在逐渐丧失,另一方面,企业的各种成本不断增加,而且还面临广东省“腾笼换鸟”的产业转移的政策压力。

  东莞台企的出路在哪里?成了东莞6000多家台商焦虑的问题。温智谋告诉记者,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内地的许多省区市都到东莞来招商引资,希望能以优惠政策吸引陷入困境的台商迁厂前往,但效果不佳,“一个企业要发展,仅仅靠地方政府的优惠政策是不可能实现的,现在也没有哪个台商会因为优惠政策前往。”

  温智谋告诉记者,台企过去一直在扩大规模和产能,赚来的钱大都用于扩大再生产,“别看这些企业的资产不少,但真正能动的资金很少,让他们搬,除非先把这边的企业处理掉。”

  虽然对东莞和珠三角恋恋不舍,但几乎所有台企都在痛苦挣扎却是不争的事实。温智谋多次用“吃老本”来向记者描述目前东莞台企的处境。他认为,一些危机深重的台企会选择先缩小规模,然后再“收摊”,“主要是大家心有不甘,虽然我们是台湾人,但很多人在这里打拼20年,谁舍得一走了之?”

  近日,针对富士康事件,台湾有关部门对外宣称希望大陆台商能返回台湾投资。受到金融危机和大陆政策环境变化的影响,最近这两三年来一直有台商回流的趋势。

  但记者在东莞调查中发现,无论是台企协会的人士还是企业管理者,他们对返回台湾发展均不看好,他们认为现在台湾的投资环境与过去相比并无实质性的变化,“大陆制造业现在面临的问题在台湾照样存在,而且台湾的市场还那么小。”

  早在金融危机前,关于珠三角台企可能另觅出路的传言已有不少,“南进”的概念,也从台湾被带到了大陆,上世纪90年代,台湾企业纷纷到印度、印尼、越南等东南亚投资制造业,被称为台湾当局的“南进策略”。金融危机后,很多海外学者也预测,近几年随着大陆经济、政策环境的变化,劳动密集型的台企“南进”将势不可挡。

  但记者了解到的情况是,珠三角真正愿意动迁的企业并不多,“效率低”成为台商诟病东南亚的主要因素,他们认为虽然东南亚国家和中国大陆相比具有劳动力成本优势,但与在大陆选择不同省份的考量一样,综合考虑,珠三角还是制造企业发展最好的地方。

  创新“大麦客”营销

  品牌和通道成了挡在台商面前的两座大山,而大陆分散而广阔的市场也让台商恐惧自身的单打独斗,“在台湾本岛,我能把握全局,但在大陆,我把握不了。”一位受访的台商说。

  据记者了解,珠三角的台资企业主要集中在以电子信息产品为主的制造业,服务业所占比重非常小,并且服务业中以酒店、房地产投资为主,东莞台企的这一特征更为明显。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东莞台企一直以“三来一补”的加工贸易型企业为主体,产品85%以上出口。

  这种为国际大品牌做贴牌生产的模式成就了广大的台商,让他们专注于生产和品质,但也是这种模式让台企一直与品牌和销售终端脱节,“只要有钱赚,我们也没有建立自己品牌的意愿,很多客户多年来都只是用传真和电话联系。”李文诚一直在为迪士尼贴牌,但至今没有属于自己的品牌。

  “每当大家提及内销,我都会‘泼冷水’,因为10多年前我就尝试过内销,但几个月下来就被三角债缠身,不得不放弃。”李文诚告诉记者,要内销首先要适应大陆市场的些许“规则”,“中间费用高,回款慢都是要面对的问题,弄不好资金连就会断裂。”

  但记者了解到,台企自己进行内销尝试的并不多,而且试验的结果也并不好。许多人认为,流通的渠道不是一朝一夕能建成的,由于东莞的台企多是中小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进行前期的铺垫,因此搞联盟的方式更现实。

  从去年开始,作为全国最大的台企协会的东莞台企协会就开始“设计”一种兼具品牌效应和通道功能的营销模式,“大麦客”也随之被提出。

  按照东莞台企协会的介绍,大麦客是用于专门销售台企产品的销售平台,“大麦客”既是平台也是品牌,而供货的台商既是供应商也是其股东,“这样就可以避免现有大卖场、超市对供货商的‘剥削’。”据悉,“大麦客”已经获得在香港和大陆的营业执照,募股正在进行中。而大麦客的招商活动也已经超过预期的6000种,已经达到1.2万多种,主要集中于数码、家居、运动休闲、有机美食、药妆等六大类别。

  温智谋向记者透露,“大麦客”既是台企的销售平台,也会成为台商的探路者,“我们会逐步在全国布局,根据市场状况来选择企业的流向。”

  温智谋认为,经过20年以生产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到了需要改变的时候了,如果没有金融危机、民工荒、涨薪潮三重危机的叠加,台企可能不会这么急迫的寻求改变,“我们现在要把重点放在消费上,市场在哪里,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再往哪里去,这样才能实现良性的转移,但这需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