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体系为何如此脆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7:19:20

金融体系为何如此脆弱

——学术界对金融体系脆弱性研究综述

刘畅 郭敏《 人民日报 》( 2010年06月18日   07 版) 

  2008年9月,以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破产为标志,国际金融危机迅速向全球蔓延。在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中,许多知名金融机构遭到重创,其脆弱性暴露无遗。对于金融体系的脆弱性,长期以来学术界有过很多研究。认真梳理这些研究成果,对于增强金融体系的抗风险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金融体系脆弱性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马克思。马克思针对1877年经济危机中大量银行破产的现象,在揭示生产过剩导致经济危机的基础上,阐述了银行危机产生的根源。他认为金融体系加速了私人资本转化为社会资本的进程,同时由于银行家剥夺了产业资本家的资本分配能力,为银行信用崩溃埋下了隐患,自己也成为引发金融体系危机的最直接原因。这是最早从信用制度的角度来分析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随着金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学术界对于金融体系脆弱性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美国经济学家埃文·费雪是最早开始对金融体系脆弱性问题进行比较深入研究的学者。20世纪30年代,通过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埃文·费雪提出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与宏观经济周期密切相关,很大程度上源于经济基础的恶化。他的这一理论对于1873—1879年美国经济不景气、1929—1933年全球性经济大萧条具有很强的解释意义。后来学者们关于金融体系脆弱性的研究开始淡化经济周期的影响,而是认为即使经济周期没有到衰退阶段,金融体系脆弱性也会在外力或内在偶然事件的影响下激化成金融危机。特别是在金融市场膨胀发展、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渐渐脱节的背景下,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会不断增强。系统地提出“金融体系不稳定假说”的是美国经济学家海曼·明斯基。他对资本主义繁荣和衰退的长期波动进行了分析,认为在延长了的繁荣期中就已播下了金融危机的种子。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信用创造机构和借款企业的相关特性使金融体系具有天然内在的脆弱性,这种脆弱性主要来自于借款企业的高负债经营。海曼·明斯基认为,造成金融体系脆弱性还有两个可能的原因:一个是代际遗忘,是指由于上一次金融危机已经过去很久,一些利好事件推动着金融业的繁荣,金融机构对眼下利益的贪欲战胜了对过去危机的恐惧;另一个是竞争压力,是指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出于竞争的压力而作出许多不审慎的贷款决策。有的学者也通过研究认为,众多银行和银行监管者们易于染上“灾难短视症”,即随着时间推移,人们倾向于低估那些低频率外部冲击事件发生的概率,银行在不知不觉中承担了较大的风险,使自身陷入周期性的危机之中。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关于金融体系脆弱性问题的研究掀起了新的热潮,并出现了许多新观点。比如,有的学者认为,政府对金融机构的隐形担保和裙带资本主义也是导致金融体系脆弱性的主要原因。有的学者提出了“安全边界说”,认为金融体系脆弱性正是建立在安全边界的变化上,即那些缓慢的、不易察觉的行为对金融机构的安全边界进行侵蚀,由此产生金融体系脆弱性。有的学者将信息不对称概括为金融体系脆弱性之源,认为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利率和抵押水平的提高会产生逆向选择效应和道德风险效应。

  此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国际金融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和资本市场的剧烈动荡,也引发了学者们对金融体系脆弱性的进一步思考。一些学者认为,不完全信息、激励机制、金融市场的流动性、不健全的市场基础和系统动荡五个方面的薄弱环节,是导致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还有许多学者从宽松的货币政策、严重的全球经济失衡以及外汇储备剧增、过度的金融创新和杠杆效应、金融产品高度复杂性及金融监管的有效性等方面,对危机成因进行了分析。一些学者认为,从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可以看出,系统性风险往往来自系统中最脆弱的机构和领域,并因为系统内部的关联性而不断传染和蔓延。因此,所有金融机构都应恪守审慎经营原则,不能过度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