汩罗江之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9:54:47
2009-04-10 10:42:54
屈原,粽子;龙舟,圣火。一个伟人,蓝墨水的上游;圣火传递,几番龙舟争渡。天赐的祥云火炬,地孕的人文底蕴;端午节的源头,龙舟的故里。将一个小小的汩罗装点的英气逼人,耀眼的夺目。
屈子祠:古色古香古洞天
车沿着盘山的小路,东突西进,好不容易拨开几重树林,又撞入了一条阴森的小道。我们看着不断向后驶去的风景,心中喧嚣的早已沉到下界。突然前方豁然开朗,屈子祠傲立眼眸。四周围绕着苍天古木,中间一片空白,引得几片碧云偷偷地朝我们瞄眼!几十幅古龙旗飘在风里!仿佛穿越了时空,来到了久逝的宫廷前。
屈子祠是以黄、白色调为主的建筑,远看像一栋古代的豪宅。一进大门,两旁就镶着一幅对联:蓝墨水的上游,文化人的圣地。蓝墨水一词在很多名家大作中都有见识。但今日在此却得它的真义。蓝墨水,是中华民族的诗海的源头,是爱国主义的载体,是屈原民族之魂的化身。如此有份量的句子,如此有文化底蕴的圣地,的确是文化人的朝圣之地。
迈过正门,大殿中央立着屈原的雕像,刻着司马迁的《屈原-列传》。长太息以掩,哀民生之多艰;路漫漫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就悬在柱子的两旁。从他傲视的眼神中我们可以想像出这两句话中所包含的忧国忧民的思想以及他的爱国情操的伟大,同时也透射着他“重之以修能”的志向。
再往祠里走我们就能看见“故楚国三闾大夫之神位”,对着正门的墙上还有屈原的画像,两句挽联:呵壁九歌心,招魂三户地,紧扣着的你的心。隔壁的几个小阁子里还珍藏着战国时期的古物。有行军打仗用的青铜剑、戈、矛,也有日常生活用陶豆等器皿。粉白色的墙壁上还挂着多幅格调独具的古画,其中就有一幅,就描绘着秦将白起领兵攻楚时的,楚国女子上阵的惨烈情景:少女们惊恐的眼,紧握着的手,抓住与她们毫不相干的兵刃,凄凄的望着那满目销烟的战场,而旁边却尸堆成山,旌旗遍地。而我却凄凄地站在旁边看着她们。
透过历史沉重的叹息,仿佛一切都雕刻在亭榭、画廊上。一个小房间中摆放着古代战国形势平面图和楚国的三维立体图,从那突起的山脊中,从那低嵌的河流中好像就听见一个低沉的声音:“帝高阳之苗裔,朕皇考曰伯庸…..”从那满塞着民族气息的山谷中透出,恰好击在我的心灵上,引得我一阵痛楚。
参观的人骆绎不绝,停靠在祠前的车辆中还有竖着陕北的字样的车牌。进出的人,瞻仰着古迹,细看着古祠。在屈原碑林中,离骚亭、九章馆…掩映在几排古柏之中。往来于回廊之中的游客,看着那一道道像竹笋一样立起的石碑,轻哼着数千年前就风靡的《离骚》之曲。那隽永的文字,像一个个激情饱满的细胞,把你我都融在其中,仿佛我们此刻就拥入了屈原的怀抱,化在他的精魂中,而他也恰似穿越了时空的城墙,站在我们的面前,轻捋着胡须默默地站在你我面前,我想他此时应该是欣慰的,因为他的精神早已得到子孙万代的承认,早已化在了那蓝墨水的上游。
 
汩罗江:静美的蓝墨水上游
 
端午节的前一天下午来到汩罗江畔,两岸的滩涂一缓一陡,像一个大人和一个小孩,中间由一条汩罗江牵着,静静地走向远方。滩上的水草长的很茂盛,像铺在眼前的一片浅绿色的海洋。
傍晚时分我们就在江畔安营扎寨,然后就在草丛中升起一堆篝火,像汩罗的女人高高擎起地一个火把,照在静静的汩罗江边,给静谧、清凉的汩罗江添了几丝暖味。
天空中没有星星,但绝不阴沉,清彻的天幕近似一缕轻纱拂过你的头顶,洒在江边,而我们缠绵的汩罗江水仿佛是一条乌练,凌空一抖,飘落眼前,瞬间定格。从你身旁弯腰而过的河水,借着清淡的暮色,反倒化为一轮弯眉嵌在你的额前。马路上偶尔射来几束强光,直刺汩罗上空,似锋利的宝剑,风驰电掣般的将天空划成碎片,掉落在你眼前。远处传来火车的轰鸣声,把我思绪中静悄悄的一切都震成粉末,随风而去了。
江畔还有卖小吃的摊子,店主们倚着椅子眼巴巴的期待着客人,他们低沉的讨价还价声在汩罗江边化做一丝尖锐的箫声,能够穿过江边的清幕传地好远好远,仿佛在边陲都能听到那细微的回音。我们从小贩面前轻轻的走过,他们都朝我打呼,顺便把价格也打在招呼里去了。但我一介学生囊中羞涩,只好一个微笑表示我们不需要。
静静的江水在我面前流了好久好久,似乎从来没有厌倦过,夜晚对岸的水草就一点也看不清了,只觉得前方一阵黑暗,黑得像牛粪一样,堆在眼前。
我坐在江的心窝里,用脸印着风笑过的痕迹。汩罗江的风是个美女,她轻柔的手摸过你的脸,那刺心的舒服,如同风中的香味一样久久不能忘怀。风越来越大了,风的笑声也越来越纯了,除了帐篷和那一堆越来越弱的篝火外,把江畔的一切包括那零星点点的睡语都送进了梦香,最后就连那篝也不知不觉的睡了,睡在草地上,睡在那静悄悄的细雨中。
赛龙舟:永恒的回忆
端午节的那天早晨,汩罗江静静的流水,洗去了我的睡意,吃饱喝足的蚊子,也开心的低吟的退下台去。汩罗的天空下起了淅沥的小雨。历年的今天都会举行盛大的赛龙舟。我对今天有我一生的期待。因为我总想一返童年赛龙舟的梦境。
可是团队却要让我们启程返校了。并一大早就我们吃了所谓的粽子,但是那粽子硬的如同精铁一般,大伙咬了几口就纷纷进贡屈原了。
我来汩罗除了看屈子祠之外,就是看赛龙舟的。现在我们连龙舟的气息都没有闻到,就得迈下远离的脚步,心中的悲伤之情油然而生。看不了赛龙舟,那就再望一眼“蓝墨水的上游”吧!
静静的河水,依旧含情脉脉地看着我,她依旧似碧缎一般缠绕在汩罗这片拥有独特人文底蕴的土地上,最后绕往没有尽头的天际。阴沉的天,让我看不清她的脸,但我希望她能让我们多留下几双回头的眼神。
飞驰的汽车,慢慢的消失在汩罗江的视野中,我们看着大道两旁飞奔的野草。草地上遍布牛群,有黄牛、水牛,还有哞哞直叫的小牛仔。它们在悠闲的啃着水草,一直啃到汩罗江的胸前。而我们只能回首,凝望着那即将有龙舟走过的江畔的影子。心中猛的一怔,在我的记忆深处,仿佛闪现了一丝记忆的灵光。是的,我无法忘记那五彩斑澜、形态各异的龙舟,更忘不了龙舟争渡,水助龙威,伞浪翻腾,观人如潮的场面。
犹记在那人山人海的江边,在人声鼎沸的中央忽的一声令下,五彩缤纷的焰火腾空而起化作数十道源源上升的气流,紧接着几队龙舟便如策动的马队踏浪而行,将人群的激情提到最酣处。我们踮着脚,抢在一处高地,看着龙舟从我们脚下徐徐划过。我们看着、听着,看着划桨者万众一心的样子,看着那龙舟上的纹身刻雕,看着那一齐举桨的动作;我们听着,听着那船头船尾的号子声,仿佛也将我们也纳入划龙舟的行列。我们跟着一起划着,划在浅浅的记忆里,划在那永恒的瞬间,最后把我心中的汩罗龙舟梦也划到了那永不能回来的尘埃中去了。
粽子情:又是一年粽叶香
粽子、食碱、红豆装在粽叶的肚子里,几根棕线因势利导的缠绕在粽叶上,便把粽衣漂亮而又合体的穿在身上。在锅里放些水,再把粽子下锅,让它们在水里游会泳,然后合上锅盖,这就是粽子的做法!
在我清淅的记忆中,凡端午前夜,奶奶都会蹲在灶前,把“大柴”有规律的往灶里塞,把灶火烧的旺旺的,再把包好的粽子轻轻的放入锅中。我倚在奶奶的怀里,感受着从灶里吐出的热浪,拂动奶奶额前的几丝半青半白头发。我把玩着头发,闻着不断从锅里飘来的粽叶香,我死盯着锅里不断上冒的蒸汽,我眼眨都不眨一下,只是流着口水,舔着手指。
粽子出锅,拆开粽线,金黄、金黄的粽肉坦露在你面前,不等冷却就来不及的咬上一口,那滚烫的粽肉在我舌头上跳舞,但我却乐此不疲。
又是一年端午节了,又是一年粽叶香。可是今年的端午节却多了一分忧伤、一分思念,一份为地震而伤,为灾区而思的情殇。虽然现在我求学异地,闻着异地的粽香,吃着异地的粽子,可是那一份异地之情却化成了一丝在眼中徘徊的泪水,洒在端午节上,滴在粽叶上。
我想在这“淡淡粽叶香中,切切情意牵中”,让我们门插艾、香满堂,包个粽子,寄亲人吧!也寄给那灾区的同胞们吧!
看看手表,零晨了,端午节就要过了,想想这粽香也该飘满华夏了吧!愿下一次粽叶飘香时来的更欢乐一些吧!
 
写于汩罗2008年端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