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的植物史5(五谷、蔬菜、水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8:28:08
  餐桌上的植物史5(五谷、蔬菜、水果)

  

  【水果系列(一):苹果、桃、梨、杏、柿……】

  -----------------------------------------------------------------

  

  【苹果】
:“你不要这样的看着我我的脸会变成红苹果,你不要像无尾熊缠著我,我还不想和你做朋友”。徐怀钰这首“我是女生”想必大家耳熟能详,这首歌唱出女孩的天真浪漫。用红苹果比喻女孩,这说法很长久了,一个女孩脸红润可爱,我们就会说她有着“苹果一样的脸蛋”或者“脸颊红扑扑像苹果一般可爱”。

  不过这首歌把男生比喻成“无尾熊”的确有些好玩,无尾熊就是考拉,也可叫它为树袋熊,它样子憨态可掬十分可爱,想一想真的有个这么可爱的小动物跟在女孩后面,她不会讨厌的,只会很欢喜。

  新疆盛产野苹果,伊犁哈萨克人常常放歌高唱,月圆时候,小伙子在姑娘住的地方旁为心爱的人儿唱情歌,情歌里唱到“你拥有那苹果脸蛋”,不过在哈萨克人眼里最美姑娘应该有一个“苹果脖子”,它散发着苹果的芳香,让人迷恋不已。脍炙人口民歌《燕子》中燕子姑娘就有一个苹果脖子。

  苹果外形圆润惹人喜爱,它的颜色多样,有艳红(如蛇果),浅红,黄色,绿色等等,五彩缤纷特能勾起人的食欲。它气味芬芳,储存过它地方,那清新气味许久驻留在那里,让人迷恋不已。

  苹果清脆可口,酸中带甜,往往是女士们的最爱。有的女孩见苹果,其它东西都不想吃了。苹果又被称为“智慧果”,这出之出自《圣经》中的一段故事:上帝创造了人类的祖先亚当,乘亚当睡着的时候,用亚当的一条肋骨造出了女人夏娃,让他们成为夫妻,住进鸟语花香的伊甸园里,上帝嘱咐他们不要吃园内树上的结的苹果。一条蛇引诱夏娃说:“那树上的果子是“智慧之果”,吃了以后人会得聪慧无比。夏娃受不了诱惑,偷偷吃了苹果,上帝把他们赶出了伊甸园,让他们的后代世世代代受苦,因此苹果也被称为“智慧果”和“禁果”。

  苹果还象征着美丽和青春,希腊神话中:争执女神埃里斯拿出一个“刻着给最美丽”金苹果说要给最美丽女神,天后老婆赫拉,智慧女神雅典娜、爱神阿芙洛迪特(主管爱情的神,罗马叫维纳斯)为争这个苹果,引发了长达十年的特洛伊战争。在北欧传说里,青春女神伊敦拥有一个装满世间罕见的青春苹果的黄金盒子,每当诸神感到衰老之时便吃一个苹果,很快就会恢复青春。

  中国种植苹果历史很悠久,古称苹果为林檎或柰。汉武帝居住的上林苑的扶荔宫,种植许多植物。其中就有林檎。林檎得名据说是因为在苹果成熟的时节,其味道鲜美引得飞鸟来吃的缘故。

  苹果的名字来源印度梵语,是频婆两字演化而来。不过频婆在印度可是指的另外一种水果。苹果名称见于明代。在明代万历年间王象晋编纂的《群芳谱•果谱》中,就有“苹果”条,上面说“苹果产自北方,河北、山东的最好。它是用林檎嫁接。树身耸直,叶青,结的果实比林檎大,果如梨而圆滑。生的时候青色,熟则半红半白,或全红,光洁可爱,香味很远就可以闻到。没有熟时候吃,就象棉絮,过熟又沙烂不堪食,在八九分熟时吃起来最好”。这上面提到苹果是元代从西亚流传过来。

  不过中国的原生苹果,其特点是产量少、果实小、皮薄、味道甘美,但不耐储存,容易破损,因此价格昂贵。在国外引进新的苹果品种后,中国本土产的苹果已经被淘汰。现在中国广为栽培苹果都是基本都是从西方引进(当然中国也自行改良培育出一些新的品种),其特点是果实大、味佳、耐贮藏。最早是1871年传教士倪氏夫妇引入烟台,烟台苹果从那时开始起赫赫有名。

  食用苹果对健康很有利,中医说:“它味甘凉,可生津润肺,健脾开胃。”食用苹果还可以改善睡眠。据说西方著名作家大仲马,正是因为每天睡前吃一个苹果而治好了因长期过度劳累而引起的失眠症。许多女性为健身,用喝苹果汁代替餐点,认为苹果汁中的营养成分能够代替午饭或晚饭,其实这种理解错误。这是由于在压榨工程中,许多营养元素流失,且大量纤维素被抛弃。纤维素可以清理肠胃,且纤维素会在肠胃内稍微膨胀,从而提供饱足感,更能起到健身作用。

  苹果可酿酒,起泡甜苹果酒是用苹果汁在是在封闭的容器发酵而成,它酒精度不高,在1%以下,味道鲜美,回味悠长,适当喝些一般不会醉人。可以作为宴会上的女性用酒。

  蛇果是美国加州出产的一种苹果,又名红元帅,英文的意思是可口的红苹果,与蛇一点关系没有。起初,此果被香港人音译为“红地厘蛇果”,后来逐步简化为“地厘蛇果”,今则以“蛇果”之名见于各地的水果摊,其实它的营养成分和中国产的苹果差不多,口感不见得比中国的好,只是冠个洋名才价格贵了许多。

  许多女孩喜欢在脸上涂上粉红色的胭脂来装扮自己。这样脸显得清纯可爱,但是胭脂属于人造化妆品,长久使用对皮肤有影响,敏感型皮肤的人还会产生过敏。那女孩们就多吃些苹果,因为苹果可以增加血红素,让脸蛋上皮肤变得红润。这样子才是更自然,人为造作称不上真真的美。让我们回到开头提到那首歌,“你不要这样的看着我我的脸会变成红苹果。

  -----------------------------------------------------------------

  【桃】:桃,中国最早食用的水果之一。它有诸多的传说和故事,桃被人给予了多方面的意义,“桃”已经成为一种文化。让我们开始桃的梦幻之旅。

  (一)桃花

  阳春三月,春光明媚。正是桃花盛开的季节,它盛开于枝头,妩媚鲜丽,如一片片红霞,与那婆娑的垂柳相衬映,这就是人们长说的桃红柳绿。诗人爱以桃花入诗,白居易写道“村南无限桃花发,唯我多情独自来,日暮风吹红满地,无人解惜为谁开。(《下邽庄南桃花》,下邽现名下吉是我的老家)”。在这首诗里桃花被赋予深厚的情感。桃花美丽妖娆,人们长用它比喻美女的面容。如把女子粉红色的脸颊称作“桃腮”,元代王实甫在《西厢记》写崔莺莺是“杏脸桃腮,乘着月色,娇滴滴越显得红白。”女子用胭脂淡抹两颊称“桃花妆”。胭脂称为“桃花粉”;

  诗经里《桃夭》写到“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意思是,桃树妖娆,桃花美丽动人,面若桃花的女子在美好的季节,出嫁男方,有情人结成和睦的家庭。

  文人写女性的命运往往和桃花相关联,清初孔尚任写的《桃花扇》描述的侯方域和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侯方域乃一介书生,喜欢上秦淮歌妓李香君,两人感情深厚,侯方域送李香君一把提有诗句的扇子,并与她私自拜了天地。后来侯方域被奸臣陷害,投奔他处。奸臣又逼迫李香君许嫁他人,李香君宁死不从,用头撞墙自尽没有成功。她的血溅到侯送的诗扇上,侯的朋友利用扇子上血点在扇面扇中画出一树桃花。

  唐朝的崔护,有一年清明时节去郊外游玩,在一个小村庄里,一时感到口渴难奈,象一个年轻姑娘讨水喝,那姑娘给他一瓢水,然后倚在桃树旁看着他。桃花更映衬了姑娘的娇艳可爱。本来再想说点什么,但毕竟是男女授受不亲,只好怅然离去。第二年又时这个时节,崔护再次来到这里,但只看见紧闭的双门,而不见那人面桃花的姑娘。于是他在门上题诗一首:“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相传姑娘看到此诗悲痛欲决,不食而去。家人敛葬的时候,崔护赶到,他痛哭不已,那姑娘忽然又活过来,最终与他终成眷属。后面传说故事也许并不存在,但也寄托人们美好的愿望。

  桃花与美人的交相辉映之下,青春的美丽、梦想的消逝、红颜的枯萎尽在其中,于是桃花便与诗人结下了不解之缘。

  桃花还被赋予美幻之园的象征,陶渊明在《桃花源记》写到“晋太和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桃花源是一个人间天堂,人们过着“只知秦汉、不知魏晋”没有忧愁,没有烦恼的生活。众多文人向往这美妙的生活。

  明代唐伯虎写过一首桃花庵歌,歌中言道: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他看穿仕途丑恶,过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没钱了,画几张画换钱继续买酒。钱在他眼里一直都是身外之物,他为此写到“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他放荡不羁,常人不耻的春宫他也画得十分得意。也许与事无争的桃源就是他最向往的地方。他说到“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放在今日这也十分难得,那纸醉金迷不知迷惑了多少人眼睛。

  唐伯虎还用桃花泡酒,说它可以"除百病,好容色",所以称其为"美人酒"。也许喝过这种酒,他感到自己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

  (二)神仙之果:桃味道鲜美,人们常用它比做神仙之果,人食之可以延年益寿。中国关于桃的传说很多。

  夸父是传说的巨人,他曾经追赶过太阳,途中感到口渴,喝干了黄河、渭河的水依然感到渴,于是向北走,去喝北边大湖里水,但是半路渴死。死前他抛开手中杖,那杖化为一片桃林,结出甜美桃子,为路人解渴。

  晋代张华《博物志》说:“汉武帝喜欢求仙问道,昆仑上的西王母派使节乘白鹿而来,说她要过来。七月七日鹊桥相会的日子,王母乘紫云车来到汉武帝宫殿,并带来美味佳肴。王母拿出七个桃子,五个给汉武帝,自己吃两个。汉武帝感到这桃子十分甘美,吃完就把桃核放到膝盖前,王母问:“你要此核有什么用。汉武帝说:”这桃味道鲜美,我想种它。王母笑着说:“这桃子三千年才结一次果子,而且此果乃天上种,凡间之土养不活它。

  《西游记》更把桃神化,天庭有蟠桃园,园内有三千六百棵蟠桃树,三千年一熟的蟠桃凡人食后可以“成仙了道,体健身轻”;六千年一熟的可以令人“霞举飞升,长生不老”:九千年一熟的,人吃了可以“与天地齐寿,日月同庚”。

  唐朝高蟾写诗道“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桃已入天庭,早已不是凡物。

  也许受此感染,人们在为长辈祝寿多用桃子代表吉祥。寿桃陈于寿堂几案上,九颗桃相叠为一盘,三盘并列,以示敬贺。由于并非时时都鲜桃,于是民间往往用面作成桃子形状,再用画笔画出桃的红白,这就是面桃,成为寿礼不可或缺的礼品。

  桃在中国成为贡献之物由来已久,秦朝有一个官吏叫赵凯之.因为有私恨,告一个书生吴旦,说他偷吃了宗庙里贡献的桃子,吴旦说.小民怎敢偷吃那.秦王说:“把他的肚子剖开.看里面到底有没有桃子。”但是剖开肚子后,却没有见到桃子。为吴旦辩明了委屈,可是没有用了,因为他已死于非命了。司马迁写史记写到此出很痛心,他写道:“食桃之肉.当有遗核.王不知此.而剖人腹以求桃.非理也!”

  桃结在树上,红白点缀在绿叶间,特别好看。《妒女记》中有一个故事:武歷阳家女儿.嫁给阮宣.她是嫉妒心很强的人.家有一桃树.结出桃累累,煞是美丽.阮宣赞叹它的美丽.此女便大怒.让奴婢取刀砍树.把一树桃子尽撒在地上。

  桃还被当作驱邪之物,岁时记上说:“桃者得到五行的精华.可以压伏邪气.克制鬼魅。”桃木作成各项东西可以辟邪,如桃符、桃印、桃核手镯等。封神榜中姜子牙悬挂在宫门上桃木剑就一时克制了妖狐妲己。桃符是旧时挂在大门上用以压邪的桃木板,五代开始在桃木板上书写联语。后来演变成现在对联。

  桃树夭夭,在古代还被当作观赏花木。宋代首都汴梁御街上两旁就栽种桃树。桃树被赋予了许多美好情怀,桃园结义中桃树见证了刘、关、张的兄弟情意。《诗经-大雅-抑》上说“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这首诗本是歌颂爱情,后来被借喻人们之间友好往来。白居易见朋友家种满桃树和李树,就写下“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后来人们就用桃李指培养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说他们都已经成材,闻名于世。

  桃大体上分三种,一种是硬肉桃,硬熟的果肉脆而甘甜。完全成熟时,果肉变软,汁液很少。皮不容易剥离。另一种是水蜜桃,硬熟的果肉致密,咬起来费劲。完成成熟后,肉嫩多汁,十分的可口,皮容易剥离。再一个是油桃,它表面光滑,好像涂了油脂,果肉脆硬,口感比较酸一些。

  桃品种繁多成熟季节跨度很大,从四月到十月都成熟的品种。一般来是说晚熟桃,个体较大些。桃不耐储存,人们一般用它做果脯或糖水罐头。桃罐头是中国重要出口农产品之一。

  桃在中国历尽数千年,人民从种桃、观桃、品桃,到画桃、咏桃乃至崇拜桃,桃的风姿业已深植于中华文化之中,成为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梨】

  (一)素雅仙子——梨花

  清明时节,春已过半。春风荡漾,梨花飞舞。梨花洁白如雪,玉骨冰肌,古时人们喜欢它的玉洁,在它开放的季节,人带素酒聚于其下,称要为梨花梳洗打扮。人们还爱把梨花作为头饰,有人赋诗:“共饮梨树下,梨花插满头”。

  苏轼曾做一首《东栏梨花》:“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梨花雪白,飞舞在空中。柳色正青,漫天柳絮在城中飘荡,那一树如雪梨花多么素洁淡雅,人生能有多少清明看到这样美景。诗人清新语句描述梨花之美,那景色就如在你眼前。

  天下之花,论白,当数梨花。“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梨花不逊雪之白,也不输梅之香。清代戏曲家李渔赞曰:“雪为天上之雪,梨花乃人间之雪;雪之所少者香,而梨花兼擅其美。李白写到:“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那一份素洁淡雅,靓艳含香犹在纸上。梨花带雨妩媚动人,常用来形容女子的娇美。白居易在《长恨歌》写到:马嵬坡兵谏,杨玉环被逼赐死后,她的魂魄游荡许久,被一仙人带入仙山。一天她听到长安来了使臣,玉环洁白面容一双眼泪落下来,好似春天一枝梨花带着雨。这就是那句有名的诗句“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梨花之白,还被苏轼幽默一把。北宋词人张先,在八十岁时娶一个年方十八惠惠为妾。苏轼与张先常有诗词唱和,于是和朋友一起去祝贺。席间,问张老先生,心有何想。张先随口吟道:“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红颜我白发。与卿颠倒本同庚,只隔中间一花甲。”,卿指的就是惠惠,张与她相差一个甲子(60年)之多。苏轼笑道和诗一首:“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海棠花鲜红似火,花姿潇洒,在鸳鸯被里,苏轼用到一个“压”字可谓意味深远。

  梨花之美,美在于它的素雅。那一番素洁,让饱尝世间污浊之气诗人,得到心灵上安慰。这正如元好问写的《梨花》:素月谈相映,肃然见风度.恨无尘外人,为续雪香句,孤芳忌太洁,莫遣凡卉妬。

  (二)鲜美之果:梨酥脆爽口,汁多味甜,受到人们的喜爱,它是中国最早栽培的果树之一。两千多年前《诗经-秦风-晨风》就有记述,诗中描述一个年轻女子等待心上人,却不见其人的苦闷心情。诗中说道:

  鴥彼晨风,郁彼北林。未见君子,忧心钦钦。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山有苞栎,隰有六驳。未见君子,忧心靡乐。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山有苞棣,隰有树檖。未见君子,忧心如醉。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这首诗意思是。飞鸟从空中掠过,树木郁郁葱葱。见不到心中人儿,心中不由的发出叹息,为什么要把我忘却!山上有茂盛的栎树,山下有结满榆钱的榆树。心爱之人在那里,心中早已不知快乐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以往甜蜜就这样淡忘!山上有挺拔的棣树,山下有硕果累累的梨树。我爱之人离我而去,心中忧愁如同喝醉了酒,为什么你把我忘记多时!这首诗情感真挚,那一怀愁绪,历历在目。

  山下梨树见证了女子忧愁。在新疆库尔勒有一种香梨却有一段凄美的爱情传说。古时,库尔勒地区有一个焉耆国(《西游记》中做乌鸡国),国王建了一个精美绝伦的宫殿,在里面开辟一个果园,内种有酸梨树。一天,国王的女儿左赫拉晚上作了一个梦,梦里她来到大漠深处发现一种梨树,上面结的果子非常甜美。梦醒后,她非常想念这些梨树,茶饭不思。国王于是说:“谁能找到公主梦中梨树,就赏赐他许多钱。一个叫塔依尔年轻小伙子迷恋上美丽的公主,为达成公主愿望。他就独自闯入瀚海(塔克拉玛干沙漠),在精疲力竭的时候他发现一个绿洲,在那里有公主梦中结着香气扑鼻果子的梨树,然后塔依尔带回它的种子。国王要赏赐给他许多钱,他说:“我不要金钱,让我管理你的果园!我要亲手把这些小梨树栽活,让它结出甜美的果实。”公主也喜欢这些小梨树,她和塔依尔一起照顾小梨树。小梨树的一天天长大,他们感情越来越成熟,在梨子成熟的季节他们决定成婚。塔依尔准备回家办理婚事,却被人伏击。因为他发现梨树地方属于另一个部族,那梨树是那个部族至宝。部族首长知道此事后,非常恼怒。于是在塔依尔经过的一个峡谷伏兵杀害了塔依尔,并把他的尸首扔进了河里。公主知道后,痛不欲生,决定要已心爱之人相伴而去,就从河崖上跳了下去,河里就飞出一对孔雀,空中盘旋一圈后往东南飞去。

  后来人们把公主殉情那条河命名为孔雀河,国王痛苦不已,派兵剿灭了沙漠里部族,毁掉那里梨树。但是国王果园里梨树却一直得到精心照顾,一直流传到今天。这种梨就是现在的库尔勒香梨。

  库尔勒香梨它历史很悠久,晋代葛洪撰写《西京杂记》记载:“瀚海梨,出瀚海北,耐寒不枯”。“瀚海梨”指的就是库尔勒香梨,它皮薄、肉脆、汁多、味甜、酥香、爽口,且耐储存(在合适环境下,可以储存一年)。印度人称其为“王子之物”。

  除了库尔勒香梨外,中国还有不少优良品种的梨,如华北的鸭梨,果梗处凸起似鸭头,被誉为“梨中状元”。安徽砀山酥梨,果实酥甜,贮存后有浓香。山东莱阳梨,果实酥甜,贮存后有浓香,古为贡品,肉质细嫩。

  说到鸭梨,有一个很有意思故事。南北朝时,宋朝刘义隆决定北伐魏国,他任命王玄谟为宁朔将军,王玄谟作为前锋渡过黄河,围攻滑台(现在河南),北方之民多多响应,支援很多物资。这位王将军见到当地鸭梨味道非常好,南方没有这种好吃的梨,如贩运到南方一定能卖个好价钱。于是他给当地每户一尺布,让他们每家缴上八百个大梨,这样以来部队就变成了贩梨专业户,忙着收梨。这一做法失去不少民心。后来魏主拓跋焘率号称百万之兵前来救滑台之围,那擂鼓之声震动天地。王将军听到后,吓的屁滚尿流,赶快逃跑,那些收来的梨也顾不上要。王将军惨败而归后,主帅萧斌气的要杀他,后被人好言相劝才保住这位王将军一条性命。王玄谟可以当一个好商人,但却不是一位好将军。

  梨味道鲜美,还有不错食疗作用。梨性微寒味甘,有生津止渴。滋阴润肺,止咳祛痰作用。秋日有的人会出现咽干、鼻燥、唇干口渴,这就是人们长说的“秋燥症”,可以用梨数个加适量冰糖同煮,每日饮用,可以治疗秋燥症。冰糖蒸梨是我国传统的食疗补品,它对嗓子具有良好的润泽保护作用。

  唐朝中叶辅佐四位皇帝的宰相李泌,修道常素食,他喜欢吃梨,肃宗常常亲自烧两个梨送给他吃。后来传说李泌登天成仙。梨有此神奇作用,可见古人对其的迷恋。

  -----------------------------------------------------------------

  李子:五月的塞纳河畔景色秀丽,鸟语花香。在去往基督山城堡路上匆匆走过几个人,他们是塞纳省法院的人,基督山城堡刚被拍卖,他们是和买主一起去接受城堡。

  城堡的原主人是著名作家大仲马,他写出著名小说《基督山伯爵》(又名基度山恩仇记)后获得了巨大收入,就在濒临塞纳河山脚下买下一块地皮,花了20万法郎建设一个极其奢华宅第——基督山城堡。大仲马性情豪爽,经常在城堡内大宴宾客,与朋友们纵酒欢乐,才四年功夫就把财产挥霍一空,还欠下不少的债务。1852年春末,法国塞纳省法院的判决:拍卖基度山城堡。大仲马不得与要离开自己家园。见到法院来的人以后,大仲马办理好交接手续。按照要求他只能带了一些属于自己的生活必需品。朋友的马车停在外面,准备接他离开。他递给一位朋友一只碟子,碟子里有两个又红又大的李子,大仲马告诉朋友:这两个李子是城堡花园里摘的。基督山城堡里能属于他的东西就是这两个李子了。朋友挑了一只,说道:“你把十万法郎吃了。”大仲马听后叫道:“10万法郎?”“没错,这两只李子——就是基度山留给我的全部财产……我为这李子付出了20万法郎的代价。

  按理说经过此次后大仲马应该收敛一些,可是大仲马还是我行我素,照样挥霍成性。直到他六十八岁那年,他变得安稳许多,因为他爱上一个人,美丽动人的美国女演员阿达•孟肯。风流了一辈子的大仲马,认定孟肯就是他余生的归宿。他要在有限有限的余生里认真地享受一下真正的爱情。他停止奢靡的生活,也停止写作,一心一意陪伴心爱的人。但是甜蜜爱情么有持续多久,孟肯在一次表演节目的时候从飞驰的马上掉了下来,不久后香消玉损。

  大仲马痛苦不已,在埋葬后心爱之人。他狂饮不止,然后醉醺醺走到街上,在晴空万里的日子他还打着一把蓝色的雨伞(蓝色是孟肯的最爱),来到儿子小仲马家里,一进家他就大声说:“我的孩子,我是到你这儿来等死的。”一旬后大仲马在儿子家去世。

  大仲马摘的李子在中国也有种植,被称为西洋李,原先盛产于法国,后来被十九世纪中叶移植到美国,十九世纪末再从美国再传入中国,但主要还是在分布东南沿海地区。西洋李一般用来做果脯,人们长吃的西梅(和梅子一点关系没有),加应子就是用它做成的。现在已经成为常见的果脯食品。

  加应子是福州特产,大量出口国外。它是用西洋李加白糖,甘草汁等多次渗糖,多道调味串香而成。其香味浓郁,色泽发亮,肉质细致,甜酸适宜,十分可口。在60年代初就被当作英国皇家食谱之一。

  李子在中国种植时间很悠久,已经有三千多年历史。人们常常把桃与李共称,因为春天来到,桃花与李花共同开放,都是春日美丽一景。俗话说:“桃花红、李花白,桃李争春”《文选》言道:“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意思南方有美人,容貌就如桃花与李花那样。

  有的品种李子颜色紫红艳丽十分的好看,那诱人颜色很能勾起人的食欲。李子闻起来有一股芳香,吃起来酸甜适口受到人们的喜爱。但是它含果酸较多,肠胃不好的人不宜多食,特别是没有成熟的李子含果酸比例更大,食用过多会造成人腹泻。

  说到李子,我提一下晋朝的王戎,他小时候很聪明,他和伙伴发现路边有一颗李树,伙伴都去摘了,就是他不去,他说:“那一定是苦的,因为在路面,如果它味道鲜美,早就被人摘光了,不会剩这么多。”他的朋友一尝,果真是苦的。就是这个聪明的王戎,长大以后非常的吝啬,他很有钱,他经常拨弄算筹算家里账目,日夜不停。他家里吃的用的都非常俭省,过的是穷苦人的日子,王戎身体不好,但他舍不得买补药。王戎的侄子要成婚,王戎只送了他一件单衣,完婚后却又要了回来。他家里种了一棵李树,结出果子味道十分鲜美,王戎舍不得吃,都把它卖掉。卖的时候,还把每个李子的核钻掉,因为他怕人家用它做种子。王戎真是聪明,但是用的不是地方。

  -----------------------------------------------------------------

  

  (一)酒香杏花园

  清明时节雨纷纷。北方春日来的迟一些,依旧带些寒意,再加上飘着雨点。那寒气真有些渗骨。清明时节正是寒食之日,唐代规定寒食节是在冬至后第一百四日至第一百零六日,这三天只准吃冷食,不准生火。寒食节的第三日就是清明节。

  清明时节由于不能吃热的东西,也不能生火取暖。且寒食节并不禁酒,于是上至达官贵人下到黎民百姓在这时节都有饮酒驱寒的习惯。

  有酒而没有景色,那喝的就是闷酒。唐代诗人郑准清明时节住在山中寺院,由于山中春天来的晚一些,花儿都未开放。于是他写下“浊酒不禁云外景,碧峰犹冷寺前春”带抒发自己的遗憾。清明没有酒就难驱走寒冷,有酒没花也让人索然寡味。为此宋代魏野在《清明》诗咏道:“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赏花饮酒是一件逍遥的事情。清明时节有什么花那,北方天寒,桃花、李花在那个时节开的很少,只有杏花花期早,此时已开满枝头。杏花就成了清明时节文人墨客最喜欢赏的花。唐朝诗人来鹄在寒食之日喝完酒,赏完妩媚万分的杏花后,带着酒意回到船上。他写下一首诗:““几宿春山逐陆郎,清明时节好风光。归穿细荇船头滑,醉踏残花屐齿香。”杏花飘香,连诗人鞋上都余留着花香。无怪杜牧写到:”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杏花村是个美丽地方,有那令人忘忧愁的酒,更有那靓艳含香的杏花。自唐朝后酒与杏花就结成紧密的关系,酒和杏花常常出现在诗人的诗句中。明代唐寅写道“红杏梢头挂酒旗,绿杨枝上转黄骊。鸟声花影留人住,不赏东风也是痴。”酒香、花香不知迷到了多少诗人。

  杏花娇艳妩媚,宛若羞答答的少女。杏花之神阮文姬(也有人说杏花之神是杨玉环)把杏花插在发髻上,非常的艳丽。陶溥看见阮文姬的妆扮后,直谓:“人面和花色,恰似双艳。”

  《西游记》中唐僧在取经途中就遇到一个美若天仙的杏花仙子,他们二人吟诗对合,颇有些惺惺相惜之意,松树精、柏树精等做媒,要把杏花仙子许配给唐僧。唐僧当然不从了。后来唐僧让徒弟们不要伤害这些树仙,因为他们没有加害于他的意思,并说:“他们一个个言谈清雅,极善吟诗。”但最后猪八戒一顿钉耙,把那些杏树、松树等一起筑倒。看到此,我觉得心中十分不畅,觉得尽管唐僧为修成正果而可以不去理会杏仙,但他徒弟不至于如此加以伤害这些灵气的仙树。

  杏花美丽,人们把农历二月就称为杏月。金末元初著名诗人元好问很喜欢杏花,他写有《杏花杂诗十三首》,其中一首写道:“杏花墙外一枝横,半面宫妆出晓晴。看尽春风不回首,宝儿元是太憨生”,那墙外伸出的一枝杏花,它宛若刚刚化完妆的皇宫妃子。那美丽让袁宝儿都痴迷了。袁宝儿是隋炀帝身旁的持花女子,长得袅娜纤巧,娇憨可爱。虞世南受隋炀帝之命令写诏书,大概虞世南长的帅把,那袁宝儿凝视的一直看着他,眼睛一点都不眨。于是虞世南专门写了一首诗,写她那痴迷的样子。那杏花之美让见惯天下美花的袁宝儿都痴迷了,可见杏花的美丽。

  杏花给人带来众多遐想,宛若仙子的它加上飘香的酒,让人如痴如醉。

  (二)酸酸甜甜就是你

  春雨簌簌,果园里的桃子、李子还泛着青色。杏树上的杏子却已成了金黄色,一个个把枝头缀满。那酸酸甜甜的气味随风飘荡,人闻到后,口中不由涌出唾液来。桃花开,杏花败,李子开花,杏下来。杏可是春天里人们吃到的最早水果。

  杏品种繁多,大的宛若鸡蛋,小的形似荔枝。颜色也多样,有杏黄、橙红、白等各种颜色。.杏子形状美丽,杏眼就被人们指为女子的美目。红楼梦中王熙凤就长了一对杏眼,照红楼梦的说法,杏眼还被称为一双丹凤三角眼。

  杏树妖娆美丽,杏林还被指为良医,“誉满杏林”指的是医生医术高明。杏林为何被指为良医那,这里有一个典故——

  董奉是三国吴国的名医,他常年隐居在庐山南麓,经常为附近百姓诊病疗疾。他为人治病不取钱,但一个重病患者好了以后,就让他在山坡上栽种五颗杏树,轻病患者好了以后,栽种一棵杏树。十年以后,庐山一带杏树已经有十几万棵。董奉搭建一个茅草仓库,每到四月杏子飘香的时候,说谁要取山里杏子,取多少容量的杏子就往仓库倒多少容量的粮食,董奉把换来的粮食用来赈济庐山周围贫苦百姓和南来北往的饥民,一年里受到救助百姓的粮食达二万余斛。董奉的行为赢得百姓们敬仰,在他去世后,人们就在杏林中设坛祭祀这位仁慈的医生。由此以来杏林就成良医的代名词。

  农历五月,杏园里飘荡杏子的清香,杏园是唐代文人向往的场所。唐代文人考中进士后,皇上要杏园摆下宴席,款待这些才子们。有幸荣享杏园宴的皇家恩典,已成为唐朝所有文人心头的梦想。

  杏子除了直接鲜食外,还被大量制成杏干和杏脯。我小时候生活在新疆,特别喜欢吃库车的杏干。库车的杏干一般呈褐色和深褐色,有的还半透明,吃起来酸甜可口。小时候我一次能吃好多,吃到最后,酸的什么东西都不敢咬了,一咬牙就好疼。

  杏子做的杏脯在广东潮安地区生产量特别大,这些杏脯被命名为雪梅、情人梅等好听的名字,经过渗糖处理杏脯吃起来不会感到多酸。雪梅等杏脯产品是人们经常食用零食之一。特别受到一些女孩子追捧。我在广州的时候,见到一位女孩子一整箱一整箱往回买,我开玩笑说:“你不怕你的牙会酸掉,她笑着说:“宁可酸掉,也要吃。”由此可见杏脯魅力巨大。但是要注意,大家最好选择一些正规厂家产品,因为小作坊产品糖精、色素往往超标,会对人身体造成损害。

  杏子受到人们喜欢,它核里面杏仁也受到人们喜爱。杏仁分两种,甜杏仁和苦杏仁。苦的一般入药,可以止咳平喘,但一次只能食用少量,食用过量会造成人中毒。甜杏仁是人们常见的零食。多吃杏仁对身体很有利,杏仁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因此,杏仁对防治心血管系统疾病有良好的作用。

  在西欧、西亚杏仁受到了特别追捧,古罗马人将蜜糖杏仁作为礼物馈赠显贵人物。古埃及纸草文字记载,国王图坦卡蒙逝世时叮嘱将几把杏仁带到他的坟墓里,以"陪伴他的天国之旅"。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1993年和1997年两次总统就职仪式上均选用了桂皮香味的杏仁作为嘉宾小吃。古代波斯人和阿拉伯人用杏仁肉和水制成"杏奶",作为提神饮品,现在我们在市面上看到杏仁露就是它的演化产品。

  杏酸甜多汁受到人们的喜爱,光有甜,没有酸,会让人的口味感到单调。爱情也是如此,不可能光有甜,那种种曲折就是那酸。就如广告里说的那样,酸酸甜甜就是你。

  -----------------------------------------------------------------

  石榴:农历五月,春去夏来之际。天慢慢烧起火来,带来一团热气。此时石榴花业已开放。在绿叶荫荫之中,红艳似火、绚烂之极。

  “五月榴花照眼明”是唐朝韩愈感慨石榴的艳丽发出的赞叹。白居易更夸张的说“花中此物是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嫫母在这里指的是丑女,连芙蓉、芍药这样美丽花在石榴花面前都变的丑陋起来,可见诗人对其的喜爱。

  石榴花如此美丽,也得到爱美少女的青睐,唐代女子在石榴花开放的时候,把它戴在云鬓上,让她们更加娇艳。杜牧为此写诗云:“似火山榴映小山,繁中能薄艳中闲。一朵佳人玉钗上,只疑烧却翠云鬟。”

  石榴花汁在古时还被当作颜料,用来作胭脂或染衣物。唐时妇女爱着红裙,其形似石榴花,用石榴花汁染成,红而艳丽。所以称它为石榴裙。那红色裙子舞动起来,宛若曳地飘逸的火焰,那火焰烧的人心情澎湃,男人怎能不为倾倒?白居易在《琵琶行》写道“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那红色罗裙不知舞动了多少人的心。

  杨玉环在宴会之上喜欢穿红色石榴裙,此时唐明皇经常给她灌酒。因为杨玉环喝酒之后,红色罗裙加上娇红脸色让她更加妩媚。唐明皇特别喜欢看到此时的她,京剧中梅兰芳《贵妃醉酒》就是反映这一情况。

  玉环酒醉之后,由于石榴可以醒酒,唐明皇让玉环依偎他的身旁,剥石榴喂在她口中。但是在宴会上可不是光他们两位,唐明皇开宴会时候喜欢拉一帮大臣。大臣看到这种情况十分的不满。因此他们对玉环侧目而视,拒不施礼。看到此,玉环当然记在心中,暂时忍住不发。唐明皇又一次邀请群臣召开宴会,让玉环弹曲助兴。玉环弹到最精彩最动听时候,突然琴弦断了(玉环故意的),曲子不能继续弹下去。唐明皇问是什么原因?玉环说:“听曲之臣对她不恭敬,不施礼,司曲之神为她鸣不平,因此断弦。”唐明皇知道她深晓音律,所以相信她所说。于是下旨,以后无论将相大臣,见贵妃要以礼相待,该行跪拜礼时候,必须要行。如违反杀不赦。席间大臣见此都诚惶诚恐地跪拜在玉环跟前。回去后大臣们私下都以“拜倒在石榴裙下”之言为解嘲。此话传到民间之后成了男子对女性崇拜倾倒的俗语。西方绅士手捧玫瑰单膝着地献给心仪的女郎,中国男人却“拜倒在石榴裙下”,不过再怎么样,也得先赢得人家青睐才行,否则就算磕破头皮,伤了自尊也没用。

  石榴原产之波斯(伊朗),西晋张华《博物志》上说张骞出使西域的时候把它带入中国(有的人认为没有那么早,但是东汉张衡在《南都赋》中已经提到石榴,证明它传入不晚于汉朝)。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历史。

  我小时候喜欢一把一把的往嘴里填石榴,那汁水酸甜可口很让人着迷。家里人称我的吃法为野蛮吃法。

  石榴有醒酒之功效,晋朝潘岳在《石榴赋》中就说它“御饥疗渴,解醒止醉”。古人在酒宴后,常用它款待客人,剥开石榴,里面籽粒晶莹剔透,宛若小小的玛瑙,特别惹人喜爱。就是因为石榴多子,古人常把它当作生孙昌盛的吉祥之物。至今我国民间还有以石榴图案祝子孙繁盛的习俗。比如说人们用“连着枝叶、切开一角、露出累累果实的石榴”的图案,称它之“榴开百子”,以象征多子多孙,榴开百子是过去新婚时床单、枕头等中常见的图案。

  石榴味美,形更美,无怪古人在石榴歌说到“萧娘初嫁嗜甘酸,嚼破水精千万粒。”,那出嫁女子特别喜欢吃酸甜的石榴,吃石榴就象咬破千万粒冰晶。这是多美妙的形容啊。

  -----------------------------------------------------------------

  山楂:(一)情迷乌拉尔山楂树

  也许我有怀旧情绪把,国内的我喜欢听古筝、二胡等一类民乐。国外的我喜欢听前苏联的歌曲,如《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卡秋莎》等。那曲调悠扬、纯洁,质朴。带着迷人的气息,令人沉醉其中。

  在前苏联歌曲中,我特别喜欢一首叫《山楂树》的,我电脑中存着它的许多版本,其中有前苏联原唱,苏晓明,黑鸭子演唱组等。《山楂树》曲调优美,那柔美的歌声,伴着手风琴,就如那潺潺的溪水,又如春风下杨柳。把一丝淡淡的忧伤直入人心。两个小伙子同时爱上一位年轻的姑娘,姑娘眼里他们勇敢可爱全都一个样。姑娘心里十分忧愁,不知该接受谁的爱。于是约他们等待山楂树下。此时姑娘坐在列车上,向那开满山楂树山中奔去。列车窗外传来歌声,那声音轻轻荡漾在黄昏水面上,暮色中的工厂在远处闪着光,列车飞快地奔驰。那汽笛刚刚停下,姑娘就沿着山路向树下走去。夏日,山中的山楂树开花了,一片片宛若天上的白云,地上的白雪。两个年轻小伙子等待山楂树下。姑娘问那山楂树,你为什么要发愁。山楂树啊请你告诉我,谁更适合我。

  山楂树花儿洁白,谁都不会想破坏的它的素洁。那一份纯洁的情感,谁都不愿把它打破。爱情就是这样奇妙。

  《山楂树》并非俄罗斯民歌,它原名《乌拉尔的山楂树》,诞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的苏联,,它是当时的诗人拉德金和作曲家皮里别科共同合作的结晶。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随着大量的俄罗斯歌曲传入中国,由于山楂树曲调优美、浪漫很快被流传开来。特别是当时的年轻人,更对它迷恋,为它而痴迷。青春、爱情是不分国界的,他们共有的是火热的青春、对甜蜜爱情的企盼。那开满白花的山楂树就是这企盼的象征。

  三十多年前一群青年响应号召上山下乡。他们就是知青,青春就在绿色原野中扎根,辛勤的劳作压抑不住人们对爱情追求,他们共有着对山楂树的迷恋,田野中,大树下,年轻人偷偷掏出口琴,吹奏出悠扬曲声,那青春热血在血管中奔流。现在的他们已不在年轻,那丝丝白发已印在头上。打开录音机,那一曲悠扬山楂树再次荡漾。那一份火热又上心头。那份美丽爱是单纯的,忧愁也是单纯。正如有人说过那样,他们所怀念的,或许不单纯是这样美丽的音乐,而是那个青春年华里,所承载的美好信念,还有,他们洒下的热血和汗水。流年似水,似水流年,却有一朵朵山楂花,繁密地开在他们记忆的枝头,让他们在追忆往昔时,不会迷了路。

  附:《山楂树》

  歌声轻轻荡漾在黄昏的水面上,暮色中的工厂已发出闪光,列车飞快地奔驰,车窗的灯火辉煌。山楂树下两青年在把我盼望。

  当那嘹亮的汽笛声刚刚停息,我就沿着小路向树下走去。轻风吹拂不停,在茂密的山楂树下,吹乱了青年旋工和铁匠的头发。

  白天在车间见面,我们多亲密,可是晚上相见却沉默不语。夏天晚上的星星看着我们,却不明白告诉我,他俩谁可爱。

  秋天大雁歌声已消失在远方,大地已经盖上了一片白霜。但是在这条崎岖的山间小路上我们三人到如今还彷徨在树旁。

  他们谁更适合于我心中的意愿?我却没法分辨,我终日不安。他们勇敢又可爱呀,人都一个样,亲爱的山楂树呀,我请你帮个忙!

  啊,茂密的山楂树呀,白花满树开放;啊,山楂树山楂树,你为何要悲伤哦,最勇敢,最可爱呀,到底是哪一个?哦,山楂树……

  (二)冰糖葫芦的法宝

  “都说冰糖葫芦儿酸,酸里面它裹着甜,都说冰糖葫芦儿甜,可甜里面它裹着酸”这首《冰糖葫芦》大家都熟悉把,它是童年的回忆。难以忘怀的滋味,那红色糖衣下酸酸甜甜的果子就是山楂果。它如那红色的玛瑙,诱惑着童年的我。吃到那酸中带甜的滋味,让人的心儿都荡漾。那时我感到自己多么幸福舒畅。

  山楂,又叫“山里红”、“胭脂果”是人们常见的水果。它夏天开花,秋天结实,山楂果红艳好看,酸甜适口受到许多人喜欢。鲜果长用来做糖葫芦。或深加工成果丹皮或山楂片。说到果丹皮或山楂片,它也是难以忘却的童年回忆之一。小时候,可没有什么KFC之类东西,五分钱一卷的果丹皮是我常吃的零食。它一卷卷立在学校小卖部大盒子里,就如立正的战士一般。它与酸梅粉、豆沙冰棒等构成了对那时候我对食这个字记忆。姐姐有一个小罐里面放着好多硬币,我没事就拿几个,化为果丹皮等小吃进入肚子,让姐姐一顿好说。

  山楂在中国种植时间很悠久。西汉初就有种植,晋朝葛洪的《西京杂记》记载“初修上林苑,群臣远方各献名果异树,亦有美名,以标奇丽......”查三,蛮查,羌查、猴查。.蛮查,羌查、猴查都指的是山楂,只是品种不同而已。在欧洲种植时间也很悠久,欧洲人还认为山楂可以阻挡恶魔和邪恶的魔术,山楂往往被种在院子和田野的边上作为屏障。

  山楂可口,它还有不错药疗作用。它中含有山楂酸等多种有机酸,并含解脂酶,进入胃后可以促进肉食消化,有助于胆固醇转化,所以,对于吃肉或油腻物后感到饱胀的人,吃些山楂、山楂片、山楂水或山楂丸等,均可消食。但由于它含酸量高对牙有腐蚀作用,所以不要多食用,且食用后要注意及时漱口刷牙。另外山楂帮助消化但却刺激肠胃,因此脾胃须弱者不宜多食。

  僧人知一曾作一首《吟山楂》,诗中言道:“枝屈狰狞伴日斜,迎风昂首朴无华。从容岁月带微笑,淡泊人生酸果花。”这里狰狞并不是可怕的意思,而是指的它枝干曲折。尽管枝干曲折多变,在风中它依然挺拔而立,它生活山间,果小花白而并不引起人们的注意,皇家更不把它列为鲜美之物,只是偶尔用它配药。它以淡泊面对世间。诗人厌倦世间嘈杂,才归依佛门,这份淡薄正是他所求。

  山楂虽小,但灾荒之年,人们常用它做充饥之物(明朝被列为救荒之物之一),救活不少的百姓,它质朴却意义重大。富人虽不注意它,普通百姓却都喜爱它,你看冰糖葫芦好吃,法宝就在于有它。让我们再唱起那首歌“都说冰糖葫芦儿甜,可甜里面它裹着酸”。

  -----------------------------------------------------------------

  柿子:仲秋,柿子树上柿子一个个红艳可爱,谚语说:“七月小枣八月梨,九月柿子上满集。”老家在陕西关中,那里人们多植柿树,在这个季节里把柿子采摘下来,放在缸里闷制(里面放梨加快成熟)。几天后柿子就变软,一个个晶莹剔透,红若玛瑙,甜如蜜糖。我们那里还有一个硬柿子,它是在水缸放入晾温的开水,再拌入草木灰,放入青柿子,覆盖高粱叶子保温,再盖密封缸子,泡制一天而成。它吃起来清脆可口,是另外一种滋味。

  在老家,外婆用熟好的柿子去皮、去蒂拌上面粉,和成面团,和好的面团呈橘红色十分好看,把面团分成许多小块,再把小块面擀成饼子。用油把饼子烙熟。这就是我特别喜欢吃的柿子饼,它颜色棕红可爱,十分的香甜可口。小时候从新疆回来后,第一次在外婆家吃,一次就吃了好多,吃的肚子胀了好几天。就是那样子,还惦记吃它。

  西安有一种黄桂柿子饼特别有名,它做法与我老家的基本相同,只是它的有馅,其馅是用黄桂、桃仁、青红丝等调配而成。它是西安著名的小吃之一。关于黄桂柿子饼来历有下面一个传说。

  1664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称王,定国号大顺,建元永昌,改西安为西京。随后率军东渡黄河,进军山西。在临行时,由于关中连年灾荒,李自成部队粮食短缺,临潼县附近的老百姓就用熟透了的火晶柿子拌上面粉,包上馅,烙成柿子面饼让义军兵士带些在路上当干粮吃。由于这种柿面饼味道甜美可口,食后耐饥,很受义军将士称道。为了纪念李自成和义军,每年柿子成熟时,临潼百姓家家户户都要烙些柿面饼吃。天长日久就演变成了今天的黄桂柿子饼。

  柿子在中国种植时间很久,两千多年前《说文解字》就记载,“柿.赤实果也”,开始只是在庭院种植,由于在中国帝王权贵的心目中,柿子的金黄色则显示高贵,因此常被用于庄严之所。在陵寝、宗庙等地方大面积栽培,形成大片的柿子林。魏收编纂的《魏书—太祖本纪》里有记载“营梓宫,木柿尽生成林”梓宫指的就是陵墓。

  柿子含糖量高,加工成柿饼,能储存很长时间,可以在灾荒之年代粮充饥。为此古人云:“五谷不登,百姓倚柿而生”。民国十八年(1929年).陕西大旱,饿殍满地,我的曾祖一家就靠攒下的柿饼渡过了难关,可以说是柿饼救活了那时不少人家。因此柿子被誉为“木本粮食”。

  人们长说入霜的柿子才甜,金秋时节不仅入霜的柿子红彤彤,它的叶子也被霜染红,就如燃烧的火焰。显出一片“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迷人画卷。《西厢记》中一个很有名的句子就是:“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红艳的霜林据张玉祥先生考证它指的蒲州城外深秋经霜变红的柿树林。《永济县志》记载“霜林红叶”在1500年前已经就已成为当地著名的景致。经霜的柿叶红且大,古人认为它是不错书写之物。唐代段成氏在《酉阳杂俎》中就说:“落叶肥大可以临书”。唐代的郑虔家境贫寒,他用柿叶代纸写诗,苦读数年,最终考中进士。

  在民间,柿子象征着丰盛与吉祥,过年时候人们有吃柿饼的习俗,取“事事如意”之吉利。人们还把柿饼赠送给新婚夫妇,作为“永结同心”、“白头偕老”、“万事如意”的祝福。

  柿饼甜在于它上面那一层白色的柿子霜,它性质甘甜,能润肺止咳,还可治小儿嘴上生疮。

  柿子味美但吃的时候要注意,一、不要空腹吃柿子,二、不要和酸性食物一起吃。三、一次不要吃的太多。因为柿子含有大量的鞣酸,鞣酸在胃内经胃酸的作用,就会沉淀凝结成块留在胃中,形成“胃柿结石”。引起人腹胀腹痛,严重的会引发胃穿孔。

  -----------------------------------------------------------------

  杨梅:夏至临近,天燥热起来。苏杭之地杨梅已挂满树梢,在绿色中透出一片紫红,散发出诱人的浓香。宋朝诗人平可正为此赞赏到“五月杨梅已满林,初疑一颗值千金,味比河朔葡萄重,色比泸南荔枝深”。

  杨梅味美,甜中微酸,清香宜人,吃完许久,那余香依旧在口中徘徊。夏日天燥,食杨梅可生津、止渴。看到它,人不由得口水在嘴里打转。无怪诗人赞叹到,吃到第一颗杨梅就可值千金。

  杨梅是我国特产,因其形如水杨子而味似梅,故名“杨梅”。中国人食用它历史悠久,在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发现,当地人已经在7000年前开始食用野生杨梅了。杨梅见与文献是在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的《上林赋》中,他把杨梅称为珍贵的贡品,可惜汉武帝只能吃到杨梅干,因为杨梅多产江浙之地,杨梅比荔枝更不容易保存,新鲜的杨梅不可能长途运输。

  杨梅味美,受到文人追捧。苏东坡原来特别喜欢荔枝,后来移情别恋于杨梅。他说道:“客有问闽广荔枝何物可对者,或对曰西凉葡萄,我以为未若吴越杨梅。”,据说他这样夸赞杨梅,是因为一个叫参寥和尚送给他一些杨梅,这就好象是拿人家手短,吃人家嘴短一样,总得要夸奖一番人家礼物吗。苏东坡在那时似乎已经忘记以前写过“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苏东坡善变,到是明朝一个赶考举人说的中肯些。福建人与浙江人同时赴考,两人各以家乡特产相夸,闽人盛赞荔枝,浙人则大夸杨梅。二人争论不休,于是有举人在壁上题诗曰:“闽乡玉女含冰雪,吴郡星郎驾火云。”以冰雪玉女喻荔枝之白而晶莹,以火齐星郎比紫红之杨梅,一俊郎,一美女刚好般配。也就是没有谁比谁好的说法,都是美味之物。

  南宋大诗人陆游也特别喜欢杨梅,他写诗道“绿荫翳翳连山市,丹实累累照路隅。未爱满盘堆火齐,先惊探颌得骊珠。斜插宝髻看游舫,细织筠笼入上都。醉里自矜豪气在,欲乘风露扎千株。”诗人描述这样生动的画卷,路边杨梅成熟了,果实累累,绛红欲滴若人喜爱,人们争着把摘下的杨梅运送京城。把杨梅泡进淡盐水里,加上诱人美酒。边饮边食,颇有一些煮酒论英雄豪迈之气,不过人家曹操刘备食青梅,陆游吃杨梅而已。陆游这首诗里把杨梅比作“骊珠”,骊珠是海里产的名贵珍珠,杨梅在陆游心中珍贵可见一二。

  酒仙李白也喜欢就着杨梅饮酒,他写到:“玉盘杨梅为君设,吴盐如花皎白雪。持盐把酒但饮之,莫学夷齐事高洁。”喝酒吃淡盐水泡的杨梅,是文人一大快乐之事,为什么要用淡盐水泡杨梅,因为这样处理后杨梅口感更甜,味道更佳,这就是人们长说的:“要想甜,加点盐。”另外淡盐水泡杨梅可以驱走杨梅里的小虫,让人吃起来更健康些。

  明朝时,浙江余姚的孙升,在京城做官,每年夏至时他都思念家乡的杨梅,他作诗道:“旧里杨梅绚紫霞,烛湖佳品更堪夸,自从名系金闺籍,每岁尝时不在家。”杨梅在此还代表了游子思乡的情结。

  杨梅味美更赢得女士青睐,清朝陈维粮在《一丛花——杨梅》写了少女买杨梅后情形,词中言道:“买来恰趁晚凉天,冰井小亭轩。妆余欲罢春纤湿,粉裙上,几点红鲜。莫是明朝,有人低问,羞晕转嫣然。”吃了杨梅,汁水流在少女的粉裙上,明天人家问起该怎么办,这可真让人羞红了脸。

  浙江宁波流传着"掷梅画梅"的故事。清代姚燮善诗文,又长于绘画。在杨梅成熟之时的一日,一位好友请他画梅,他读了一会与他同时代龚自珍写的《病梅馆记》后,姚燮就开始吃杨梅,还吃剩核一颗颗往悬挂着准备做画的帐子上丢,一会将一盘杨梅吃尽,一顶雪白帐子被弄得斑斑驳驳。他的朋友早已看得目瞪口呆。这时姚燮拿起画笔开始作画,白帐上即刻变成一幅疏影横斜,暗香浮动,花蕊密布的梅花画来,

  杨梅以鲜食味最美,它也可制作成杨梅干,杨梅饮料、杨梅酱等,民间常用上好的杨梅浸于白酒之中,这就是通常所称的“烧酒杨梅”。在赤日炎炎的盛夏,吃上几颗烧酒杨梅,能消暑开胃,令人气舒神爽。

  杨梅味美在于何处?南宋诗人方岳在《咏杨梅诗》中就写的很绝妙,诗中言道“众口但便甜似蜜,宁知奇处是微酸。”杨梅引人神往就是那淡淡酸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