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三大差别”凸显分配失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8:33:31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中学的政治课考试中常有“什么是三大差别”的题目,几乎每个学生都会毫不迟疑地写出答案:工农差别、城乡差别、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间的差别,社会主义的目标就是消灭三大差别。


  时至今日,另外一些因素却造成了中国新的三大差别,也就是一线员工和管理者之间的差别、垄断行业职工和竞争性行业职工的差别、本地户籍和外地户籍之间的差别。三大差别是工业化的一个自然产物,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浪潮席卷到哪个国家,这种差别就必然会在哪个国家产生。但新三大差别则主要是人为造成的,垄断行业和竞争性行业之间、本地户籍和非本地户籍之间的收入差距尤为明显。


  我们发现,在劳动力的价格形成机制上,市场失灵了。市场调节机制仅对部分群体起作用,而对另外一部分群体基本失效。在一线员工之中,虽然地区之间、大城市和中小城市之间有一定差异,但他们的收入大多维持在较低的水平。而对于公司管理层,尽管民企、外企和竞争性国有企业基本上也由市场主导,但管理者的收入要比一线员工高出数倍。在金融、烟草、电信、石油等垄断行业,管理层的薪酬更高得惊人。一位县长向笔者抱怨说,在他们县里,电力公司总经理的薪酬是他的10倍,烟草局长、银行行长、移动或者联通公司的总经理是他薪酬的5-8倍不等。


  不说管理层,在垄断行业内部的普通员工之间,由于身份的不同,薪酬和福利差别也越来越大。这些员工被分成正式、合同制、派遣工、劳务工等各种不同的身份。同样的岗位、同样的工龄,不同身份的员工收入差别最高能达到5倍之多。笔者曾听过这样一个笑话:中国石油的小伙子和中国移动的姑娘谈恋爱,都以为对方是高收入人士,交往一段时间后一打听,才发现原来都是派遣工。


  和前两对差别相比,本地户籍和外地户籍之间的收入差别并不表现在薪酬上,而是通过各种公共服务的差别,以一种隐性的方式表现出来。没有本地户口,孩子上学要多花几万到十几万;不能在本地参加高考,只能花更多的钱送孩子上民办高校;没有买经济适用房的权利,买商品房又要增加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支出。


  从2004年到2009年,中国的GDP从13万亿增长到33万亿,增幅接近150%。同期,城镇职工工资从1.6万增加到3万,增长了不到90%。但这增加的90%,大部分又落在了企业管理层、垄断行业正式职工身上。农民工平均工资仅仅从1.1万增加到1.6万,增加了50%。而竞争性行业的基层工作者的工资增加幅度甚至不如农民工。因此,大部分一线员工对薪酬的感受和统计数字完全背离。如果你不是管理层、不在垄断部门工作、没有本地户口,那么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这5年,你的薪酬和福利几乎不会有什么变化。


  第一次分配市场失灵,第二次分配政府失灵,失灵的平方造成了新三大差别越拉越大。其中,受损最大的是两个群体———农民工和普通白领,而普通白领的感受又更加强烈。如果说,10年前中国的收入结构是一个金字塔,那现在则变成了埃菲尔铁塔,原来处于金字塔高处的白领突然成了塔座。新三大差别的产生,使得消费对经济的贡献从10年前占GDP的60%,下降到去年的36%。中产阶层的跌落,让三驾马车中的辕马变成了一头瘦驴,最终影响的不仅是社会公正,还有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者是中央电视台《今日观察》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