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年前的一封信- 余秋雨 - 新浪BLOG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2:51:31
 我的学生王超,寄来十七年前我写给他的一封信的复印件,读了产生一些感慨。

  我的学生遍及全国各省,他们由于受过艺术学院极富人文气息的校风薰陶,大多个性鲜明、才华横溢,而且往往比其他高校的毕业生更具有表达能力、感染能力和公关能力,更适合担任行政领导,其中有不少确实也已担任省、部级的主要文化官员很长时间。那么多年过去,我与他们之间,已从师生关系变成了朋友关系。但师生关系还在隐隐约约地起作用,他们几乎没有一个会不听我的话,违背我的意愿。如果稍有违背,就会受到其他学生的指责。这当然并不妥当,但他们觉得我是一个好老师,有资格享受中国传统师生伦理的呵护。他们的听话有一个最雄辩的证据,那就是,近十年来我受到几个奇怪文人的诽谤,有不少传媒卷入,我的那么多笔力千钧的学生从一开始就气得嗷嗷叫了。他们如果出手,嬉笑怒骂十八般武艺都操纵自如,谁也不会有招架之力。但我一声令下:“不准与精神病患者厮磨”,他们也就全都扭转脸一声不吭了。我的很多学生已是名教授,他们也有了几代学生,其中有两位曾经对我说,能不能发动他们几个低班的顽皮学生在报刊和网络上与那些诽谤者过过招?我立即喝止,说不能让年轻人在过招中学坏。

  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一个精神院落。这样的精神院落越多,一个民族的文化也就越丰富,越厚实。院落之外,总有酒徒作态、痴汉打滚,这很正常,从反面说明了院落之所以为院落。他们巴不得院落里有人出来去责斥他们呢,因为这样一来他们也就有了纠缠下去的理由,进而在纠缠中把酒徒洗刷成圣徒,把痴汉洗刷成好汉。其实他们有这个心意也不错,但我们没有时间去陪着。我对全国各地的学生转述了美国一位传媒大王的名言:“所谓伟大的时代,也就是谁也不把小人放在眼里的时代。”大家全都听懂了。

  王超现在任职于山东艺术学院。他们班的湖南同学刘林武,已病逝多年。王超向我出示的这封信,正是我在刘林武病逝的当时写的,王超希望能作为他的一本教材的序言。我立即同意,并希望他寄一个复印件给我,看看有什么地方需要修改。这是十七年前的笔墨了,我在1989年夏天仓促离国后到第二年才回来,那时的社会气压使我不得不劝学生暂停创作而转向教学。现在情况已大不一样,但我觉得我在那封信里对编剧课程所提的意见,仍然具有价值。

  我主张在艺术创作领域先要接受十分具体、十分专业的“元素训练”,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再创新,而创新是学生自己的事,由他们各自的生命底层产生。我不赞成那种只有空论而没有训练的课程,即便那些空论全是“新观念”,我也宁肯保留比较保守的训练课程。

  我们现在的大多数影、视、剧创作,画面和表演都很好,问题往往出在剧本上。前不久中央电视台要我点评近两年来电影的大片质量,我在充分肯定这些大片的里程碑意义之后仍然不客气地指出了它们的共同毛病:叙事能力欠缺,文学责任淡薄。几位著名导演从一开始关注的,主要是风格、题材、画面、演员,而在文学功力上显然是大大逊色了。他们喜欢借用一些经典老戏的构架,这等于自动放弃了整体性创造的权利,也放弃了在寻常生活中作出独特的自我发现的义务。此间的症结,是他们对于剧作没有足够的自信。在拍摄过程中,当画面品质和文学品质产生矛盾的时候,他们当然也会企图协调,但最终选择大多偏重于画面品质。数量极大的电视剧,在这方面的问题就更多了。

  这不能怪这些导演,更不能怪那些为他们打造剧本的朋友,他们已经难能可贵了。他们无法信任艺术院校编剧专业的那些空洞课程,只能凭自己的聪明才智行事。他们也企盼着剧作上真正有效的专业训练,但这种专业训练的可靠规程,似乎至今尚未建立。结果造成了一个社会性的大误会,以为表演是专业,布景是专业,服装是专业,化妆是专业,摄影是专业,而编剧不是专业,只是生活、灵感加文字。这真是大错特错了。编剧,特别是当代的电影、电视编剧,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完全不同于写一首短诗或一篇散文,必须呈现出完整的专业步骤、精细的专业定量。生活和灵感,只有进入严格的专业化熔铸,才能构成“大器”。

  下面就是我十七年前写给王超的那封信,供大家参考。

                                           2007年3月8日

 

王超:

  您好!

  我自去年夏天赴新加坡讲学,到现在才刚刚回国。因此,你的第一封信和第二封信我是同时看到的。从来信中知道你在创作和教育上都做得不错,很高兴。

  在现在的情势下,我倒不太希望你在创作上出太多的作品。因为八十年代的社会激情已经完全消退,而新的话语平台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出现。影、视、剧创作不是一个人能够单独完成,我们没有必要在勉为其难的外部磨擦中打疲劳战。

  相比之下,教学要努力搞好,哪怕是代课。等到学生们一步步成长起来了,有可能迎来比较正常的创作环境。作为教师,有时不得不把自己的创造力“移植”到学生身上。在特定的时代更会这样。

  编剧专业的课,不是理论课而是训练课。应该少讲大道理,多讲具体法则。其实这最难,而大道理却很容易讲,连完全不懂编剧的教师也能讲出几学期的“编剧理论”出来,当然只能误人子弟。我国的人文学科教学普遍存在空泛化的倾向,现在已经很难遏制,因为找不到几个具有训练能力的高手来当教师,只能把“纸上谈兵”奉为正宗。

  编剧课的训练,要提炼出一些基本元素作为教学项目。我曾经采用过的项目有十余个,大致是——

1, 梗概的形成;
2, 意图的淬炼;
3, 情节的梳理;
4, 悬念的强化;
5, 性格的凸现;
6, 逆转的处理;
7, 延宕的布置;
8, 高潮的培育;
9, 悲剧效果的构建;
10,喜剧效果的点化;
11,象征的运用;
12,场面的重整;
13,台词的细磨;
14,总体的调节。

  以上每一项,你都先要用古今中外的佳作为例讲述一些基本法则,尤其要讲在
每一项中最容易产生的败笔,然后让学生做作业。作业分口头作业和书面作业两部分,两部分都需要你作出点评。如果能够调动起学生互相点评,再由你作结论,当然更好。

  你在点评中会积累大量正面和反面的例证,作为以后讲课的素材。这些例证虽然并不经典,但贴近当代学生们的寻常水平,与古今中外的佳作形成对比,具有感性的说服力。

  我在新加坡期间,应邀讲了各种各样的课,其中一门课程就是为他们的国家电视机构训练编剧骨干,用的就是上面讲的这些项目和方法,效果很好。后来他们甚至不想放我走了。可惜,我已经决定用实地考察的方式来研究中国文化,否则,我最胜任愉快的职业是“剧作文本设计者”,或曰“叙事结构选择者”。一笑。

  这种训练方式的教材还没有编出来。国外有一些,他们干脆把编剧课说成是“工场”,可见重在现场操作,因此很难有通用教材,完全是看进入“工场”的师傅和伙计们各自能力和切磋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最重要的是教师,而不是教材。

  有一件非常哀伤的事情,不知道你是否得悉。你们班湖南安化的同学刘林武,因患肺癌,于日前去世。他从发现此病到去世,只有四十天。我昨夜接到安化县文化局打来的加急电报,今晨即发去一份加急唁电,因为追悼会就在今夜举行。林武为人,老实诚恳,善良温和,学习也非常用功,他得病前给我的信还在我手边,清朗的笔迹竟化作了云烟。他的去世,我实在非常悲痛。请你接此信后立即将此消息转告金宗智、侯宏两位,也许他们已经知道了吧。

  顺向在济南的同学们问好。我很想念他们。有空请他们给我写写信,此信也可传他们一阅。

  我自从到院长办公室上班以来,忙不堪言,又兼世情诡谲,劳心劳力,笔墨全废。身体倒是不坏,在国外期间,每天从事体育锻炼,体重减轻十余斤,真喜讯也。

                                                       即顿
时安

                                                余秋雨
                                                1990年2月28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