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走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2 10:04:12

高考走势

 

高考走势,也就是高考未来的发展和未来的命运。

高考已经失去意义。曾经很神圣的高考有几重意义。首先也主要是打破用人制度的僵局,当时是计划经济,生产、生活、人口流动、经济发展都处于停滞状态,草动死,人动活,反之,则草不动活,人不动死,有些人在其位不谋其政,滥竽充数,有些部门人浮于事,工作没效率,大批可能发挥才干的人被埋汰在社会最低层,这时候,发现这些人,把他们称为人才,充实到各领域,就像给发臭的死水潭里注入一股活水,就像给病变的机体里换上新鲜血液,替奄奄一息的社会打一针强心剂,社会重新开始起搏,社会又活过来了。第二是基本体现出用人的公平,使被遗忘角落的不名一文的底层阶级,如果爱读书,也有机会浮出水面,脱颖而出,去从事需要用到知识的职业。第三是选拔人才,这里的人才当时也算社会精英,可能是相当于孟夫子说的“劳心者”,在有学识的基础上有思想,有技术,有创造,有发明,更多的从事脑力劳动,比体力劳动者价值更大。第四是就业,一方面,当时国家有足够的工作岗位缺口,需要人去充实,二是社会特别是城市里有许多待业人员,谁担任什么工作,通过高考就可大体确定,顺带也把农村里喜欢读书的孩子拉扯到这些岗位上来,当时是编户制,户口限制极严,农村户口和城镇户口之间隔着道鸿沟,界线分明,水火不相容,城镇户口又叫居民户口,农民是连居民的资格都是被取消了的。因此,高考对城镇的孩子意味着找个工作,而对农村的孩子就意味着跳出农门,争取到作居民的权力。按理说,农民的孩子不存在就业问题,一出生就有一亩三分地留给他往死熬,可是全国人民都知道“革命的分工不同”不过是句漂亮话,实际上农民和其他革命同志根本没有平等地位,所以农民的最大心愿就是有朝一日脱掉农皮,自己万一不能,只要儿孙中有哪位能不再当农民,也就算积了八辈子的德,祖坟上长出弯弯柏树了。曾经为了进一步坑害农民,还实行公开买卖城镇户口,几千块钱一个,偏僻农村,一个人一辈子不吃不喝可能就挣几千块钱,能买得起户口的也是农民中有道行和有门道的,当然也有倾家荡产,就为让后人千秋万代不当农民丢人,而是有个城镇户口有面子,那时提起自己是农民就像低人三等似的。中国农民多如牛毛,而通过考大学摆脱农民命运的不过九牛一毛,可谓少之又少,从比例上来说,城镇居民进入大学的远远大于农民,虽然依照分数线录取,号称是绝对公平的,实际上何曾公平过?但农民已经满足了,毕竟生下孩子后自己就有自以为很有意义的事做了——督促孩子做题。第五是改变命运,即使是城镇待业人员,迟早都有一分足以裹腹的工作,但可能不合自己心意,或不体面,而考大学可以按自己的意愿选择专业并找到社会上认可的体面工作,农村的更不用说,只能考取,就算学校和专业都极不合自己的意,也简直是从地狱一步蹬上了天堂,制造了千千万万个范进中举的奇迹。

现在这几重意义都不存在了。最主要的原因是人才的含义已经变了,人才的含义是有时代性的,过去人才的含义单一,基本上能背很多书就叫知识分子,就叫人才,所以对应的是单一的教育和一刀切的考试,现在人才的含义复杂得多,因为社会复杂了,经济层次和结构都多样化了,至少都需要复合型人才,再用过去简单化的考试就不适应了。由于计划经济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市场经济,人口流动也不受限制,知识不只通过学校学习,能力也不只通过学校培养,死读书的人有文凭甚至反而不是人才。不少用人单位已吃到“唯文凭论”的苦头,现在的人才可以像流水一样来去自由,高考不决定工作,也不意味就业,更不标志改变命运。现在价值观念变了,人们衡量一个人的能力是看他能搞多少钱,知识分子也不清高了,知识的直接意义就是体现在钞票是否大大的有,把传统“书中自有黄金屋”观念发扬光大,白道黑道,有钱第一道,爹亲娘亲,没有钱亲,天大地大,有钱最大,没有文凭的只要有钱也叫人才,好多被媒体炒为成功人士的都没读过什么书,与文凭绝缘。没读过书的都是成功人士,高学历的难道就不成功吗?为了证明自己的成功,大学也往钱眼里钻,大学教授不再真正搞科研做学问,而是玩科研和玩学问,假科研假学问或叫伪科研伪学问盛行,目的不是为了学科发展,也不是为了培养人才,而是把这些当成骗钱的手段,那些在媒体上烧得烫人的成功人士多半是经商起家,坑蒙拐骗发家,坑国家,坑百姓,还处处说漂亮话,假学术假科研也就骗点科研经费,骗骗无知的官员和百姓,唬唬学生,危害似乎还没有那么直接。然而,计划经济时代大学的收费是考虑着百姓的承受能力的,现在是基本上超出百姓特别是农民承受能力的,只要农民家里出了一个大学生,很少有不借钱的。而大学年年扩招,研究生年年扩招,恨不得把所有高中生都招为大学生,把所有大学生都招为研究生。事实上,形势正在朝这个方向发展。所有的人都读了大学甚至研究生了,所有的人都能从事脑力劳动了,但从事脑力劳动的岗位有限,很多有从事脑力劳动能力的人还不得不回到体力劳动的岗位上去。因为假大学之身份,干着吃钱之勾当,大学成了商场,教授成了奸商,假学问假科研谬种流传,高学历者一旦得势,反而成为社会公害,他们伪造政绩、伪造数据、伪造材料、欺上瞒下的能力可以炉火纯青、登峰造极。当然也有真正做学问搞科研的,但往往因为花的精力多、时间长、成本高而默默无闻,甚至不受学校欢迎,因为学校见不着立竿见影的好处,那些多产教授,高调跃出,侃侃而谈,实际都可能假得很。考大学很认真,进大学就灌水,大学还有过去神圣的意义吗?现在用人单位也信不过大学,所以逢进必考,灌水的大学尽管灌,用人的单位要实在。大学不意味就业,不意味工作,意味着什么?按现在流行的说法,不过是一种炒作。

炒作什么?让人人都来考大学,因为大学曾经是人们心中的神话,现在炒作的目的不过是想保持大学在人们心中“神话”的地位,好让老百姓慷慨解囊。

可是神话已被釜底抽薪,再打神话的旗号就滑稽可笑,就像神棍举着桃木跳端公,自欺欺人。曾经的神话主要是找工作、就业、跳农门、选人才、改变命运,现在这些都没有了。曾经确实在拨乱反正、正本清源、推动社会发展方面起过积极作用,现在却在起着束缚作用,使老百姓始终相信神话而不能自拔,让聪明多才的孩子单一发展,越考越成不了才。现在的高考很像老祖宗的科举,科举也标榜的是选才,使天下人才都落入皇上的囊中,其实目的很单一,就是选拔官老爷后备队,顶多算现在公务员考试,而公务员考试已是后大学的事,和高考的知识几乎一点关系都没有。“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高考这潭深水和这座高山,曾经有仙和龙,现在仙和龙已经不知道跑哪儿去了,仍然顶礼膜拜,岂不是瞎胡闹吗?

大学要真正为社会培养人才,应该是多样化的教学,高考不决定学生的命运,没有必要搞得那么神,更有一种趋势,十来年后,高中毕业生比大学招生人数还少,高考还神什么?是打破高考神话的时候了。人人可以上大学,人人都要找工作,重要的是找工作那一考、是用人单位那一考,大学的责任是使自己的学生能顺利通过用人单位的考试,而不是在高考后多抓些学生来读书。大学要招适合自己学校优势的学生,不能狗吃牛屎图多,取消现在这种片面发展的高考,由各大学自己去中学考,中学开课分两类,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是基础课程,既然是基础课程,就是达到基本要求就可以了,不必神化,现在高考是只考基础课程,并把基础课程绝对化,结果把学生推向绝境,很大程度上浪费了孩子们的才智,扼杀了孩子们的天分;选修课是根据学生某方面的兴趣和特长,帮助学生确立一生的发展方向,大学招生在基础课合格的前提下,尽可能从选修课中去发现苗子,招到适合自己大学天分的学生。当然我们更有搞笑的研究生考试,据说考研究生就是考英语,英语是全国统考,不论专业如何优秀,只要英语统考过不了,就研究生不了。这英语统考和高考一样,也就是喧宾夺主、本末倒置。

高考的未来走势,就是一种很平常的考试,用不着兴师动众,用不着少见多怪,就像人从儿童——少年——青年——壮年——老年一样,是很自然的事,高中结束,就该读大学,重要的是让学校选考生,也让考生选学校,上什么样的大学,决定于自己的人生规划,所谓自己的人生自己作主,哪怕是名牌大学,只要不符合自己的心愿,也可以弃之不顾。同时大学生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人物,不是天上的文曲星、武曲星,就是一个普通公民,就像农民工一样,干自己能干的活,不同的是,农民工可能干着自己不喜欢干的活,而大学生要干自己喜欢干的活。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