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印人 6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8:10:24

 高时敷-近代印人


  高时敷 (一八八六——一九七六·十二·十八·),字绎求,家有络园,遂以为号,别署弋虬。斋名有乐只室、石芝山房、二十三举斋、二鉴监精舍、两汉镜斋、长生草堂等。浙江杭州人。与兄时丰(字鱼占,号存道)、时显(字欣木、号野侯),俱以富收藏、精鉴赏,长於书画篆刻而名重艺林,人称『高氏三杰』,亦西泠印社耆宿也。时敷饶於资,其络园辟於明圣湖头上苎榭曲折,泉石映带,较其兄时丰、时显之高庄,别具幽致,书画金石,庋藏綦富,尤以古玺印及明清诸印家精品著於时。在其盛时,曾绘络园图册,以志鸿雪。

  络园於绘事篆刻皆精擅。画工山水、松石、墨竹,涉笔秀逸,为文人画之上乘。晚年曾画纹石图十余册,极为鉴家所推许。偶亦戏为人物画。篆刻最为世重,初宗浙派,严於法度,以家中藏印甚丰,晨夕摩挲,含英咀华,布白分朱,神与古会;且目力强甚,八十余岁犹能作细小之行书边款。诗人陈兼与读其印集,曾有长诗题之:『络园先生诸艺神,金石刻画尤绝伦。闻名欲叩已化去,今见其作如见人。一石比为一佳士,雅文贴妥与位置。衣襟戍削容止闲,方寸中有小天地。艺之进道非须臾,读书养气当有余。人人学古抱秦汉,谁於印外论功夫。两浙自来称印薮,西泠八子开山後。二弩雍穆缶庐奇,先生鼎立在左右。』一九三四年,吴振平编《现代篆刻第一集》时,即收有络园印作十二方。一九八七年,上海书画出版社所出《现代篆刻选辑(六)》,络园所治印亦与钱压、翟树宜之作,同在—辑之中。

  络园曾以藏印辑成《二十三举斋印攘》、《乐只室古玺印存》,而最瞩目者,当推《丁丑劫余印存》。一九三七年岁次丁丑,日军侵我上海、杭州等地,兵燹之余,文物荡然。络园劫後,速与名藏印家丁辅之、葛昌楹、俞人萃商议,就劫余藏印,汇编成谱,俾留蜕本於後,毋使灰飞烟灭,即其定名亦用心良苦。四家存印合得明清印人二百七十有三,印作一千九百余方,始於文、何,而迄於吴缶翁等近世大家之已作古者。一九三八年五月动工编拓,一九三九年六月竣事,历十四月而後成,凡四帙二十册,洋洋大观。以出钤拓,仅成二十一部而已。此篆刻史上之空前巨制,而在国难中成此,主事者之高瞻远瞩,艰苦卓绝,至足令人佩仰也。

  时移势易,络园晚境虽不如中岁,然乐天豁达,所居局处小室,旧藏什九已归公库,宴如也。四壁犹张残存书画,盆花盎果,错列其间。喜物色小石之具天然图纹者赏玩,曰:此赤壁夜游也,此南北两高峰也,此欧阳询驻观索靖碑也,藉此以自愉悦。年登耄耋,尚昧爽即起,读书挥毫。後学或有请益,辄尽所知以告,是以座客常满。临卒前一年,犹□辑其长兄遗诗成《存道诗□》,蜡印以广流传云。(一九九六年三月八日 马国权)















     黄少牧-近代印人


  黄少牧 (一八七九——一九五三),名荣廷,一名石,以字行,小名多闻,号问经,又号黄山。所居曰问梅花馆,取宦况问梅花,其瘦可想之意。安徽黟县人。为近代篆刻大师黄士陵牧甫先生长子。

  牧甫先生年轻时避兵江西南昌,受雇於南昌东湖之滨百花洲波月轩照相馆为店员,少牧之母汪氏为牧甫原配,黟县三都人,诞少牧未久即病故。牧甫以其幼年丧母,锺爱有加,督课诗书,牧甫自留印剩中之『江夏黄童』、『多闻字课』,即为少牧所刻也。少牧能读父书,通金石文字及书画篆刻。牧甫於一九○二年应端方之邀到武昌协助纂辑《陶斋吉金录》及《续录》,少牧即随同担任绘图之职,绘拓彝器全形,分阴阳向背,誉者谓艺逼六舟金石僧。一九一四年至一九一七年,曾居北京数载,舆当地名士袁寒云、袁励准、徐森玉、寿石工、何秋江、罗复堪等,皆有往还,是时治印较勤。一九一八年至一九二五年间,先後出任江西南城、水丰、南康等县令。南城县於少牧作宰之前三十年,赵撝叔曾膺是职,李茗柯谓文采风流,後先辉映,特刻印志贺。传抱石先生在《关於印人黄牧父》一文中,曾谈及『新建县前』往访少牧时求阅牧甫印蜕、及其正以小篆为人书□之情况。三十年代中期供职於南京侨务委员会。一九三五年辑印其父手钤所存印稿为《黟山人黄牧甫先生印存》上下集四册,由西泠印社印行。世之倾慕牧甫印艺者,幸得此巨帙以为楷模焉。晚年居乡,闻以历充县吏,政治上处境甚困,且瞽目。加之牧甫逝世後,继母、庶母所出三弟两妹五人名下应得遗产一千九百两白银,均以尚未成年由其代管,不数年而挥霍殆尽,继母、庶母虽着签借据,但始终未还分文,故亲属多深愠之。

  少牧作印,一守父法,形神略具,而挺劲逊之,盖功力有深浅;与牧甫先生之膏肓艺术、锲而不舍者,自不可同日而语。《黟山人黄牧甫先生印存》後附少牧刻印六十八方,可见其概。沈禹钟《印人杂咏》咏之云:『为政风流艺不疏,弓裘继志未云孤。世人竞爱黟山派,转惜何(雪渔)程(穆倩)守一隅。』寿玺《杂忆当代印人》亦有一诗咏之:『漏失从君刊改处,肯肩朴学述而翁。英光宝晋差能似,早饮香名意气雄。』以米友仁之继美米芾,比拟少牧之承传牧甫,不免推许过情矣。(一九八六年六月二十一日 马国权)













   黄葆戊-近代印人

  黄葆戊 (一八八○·六·十二·——一九六八·七·十五·),字蔼农,幼时体弱多病,自谓『堕地到成丁,一生出九死』。

  其父霁亭公,清季任闽浙督右参将,诰封武显将军。八岁丧父,赖母抚养。早年读书全闽师范学堂,对书画篆刻已有笃嗜,及上海政法学堂毕业,一度游幕四方。辛亥革命後,回故里从事教育,任福建省立图书馆馆长,福建甲种商业学校教员、监学等。二十年代赴沪,继黄宾虹、吴待秋後任商务印书馆美术部主任二十余载,主持历代及近世书画名作出版工作,对弘扬传统艺术,厥功至伟。其间复兼任上海美专国画系主任、上海大学书画教授,广栽桃李。周甲以後,鬻艺自给。新中国成立,年已古稀矣,上海文史研究馆聘为首批馆员,用表敬老崇文之意。

  蔼老於艺,以书法最擅名。篆法恬淡雍容,一九二五年,吴缶翁与西泠印社同人以巨金赎回《汉三老讳字忌日碑》,建石室於社中,永久保存,其门联:『讠言传炎汉—片石;永共明湖万斯年。』盖出蔼老手笔。隶书尤为世重,自言得法於《戚伯著碑》,复取同里先贤伊秉绶隶法摄其神理,用笔劲健秀挺,结体宽博雄浑,独出冠时。商务印书馆往时所出书籍,题署即多出先生。所书《青山农篆书百家姓》、《青山农分书千字文》,—再印行,私淑者颇众。

  先生篆刻初从皖浙两派人手,後上追秦汉,并博采三代吉金、封泥、砖瓦等文字,不染时俗,早法深稳,用刀俊爽,笔趣盎然。所镌『将军季子』 一印边跋曾曰:『余曾见十六金符斋、匋斋、激秋馆所藏拓汉印甚夥,间有一二□缺者,良由世远入水上銹剥蚀,不可为法。今人争尚仿汉,将字画边阑故意残缺,以为得烂铜法。不知古刻妙者,在意到而笔不到,剥落如断纹,纵横如蠹蚀,皆有自然古趣。若徒窃其□缺剥蚀,臆为古拙,则篆法、刀法荡然,未足与言汉印也。』所论深得印学三昧,作此印时,年仅三十九耳。吴缶翁对蔼老所作,曾题『雄潭古穆中能得自然之气,真大手笔也』以表赞赏。郑午昌更有古风颂之:『石大不逾指,摩挲剧琼瑶。秦玺汉私印,字字蟠螭蛟。姓名托以传,後有千载遥。谁谓壮夫耻,篆刻如虫雕。蔼老有《暧庐摹印集》行世。

  余一九五九年游沪,承张鲁盫先生陪同,曾谒蔼老於新闸路慈孝邨。银髯飘拂,彷佛神仙中人,—见尘襟尽涤。四壁列置书画图籍,缀以文玩盆景之属;中设碧纱橱,用供偃息。寒暄过後,余即以旧作《伊墨卿先生年表》呈教,幸蒙不弃,且引为同调,除予勖勉外,并俯允为拙作题□,见贶墨宝,忝叨雅爱,永镌不忘。一九六二年余再有沪行,趋府拜望适外出,遂留字致候,不意蔼老後竟亲莅客馆回访,确令余感愧不已也。尝闻诸沪上老辈云,先生为人耿介谦抑,事母至孝,壹志於艺事。曾有诗云:『自分生无腾达志,世传代有读书痴。』又自撰联曰:『腰中虽无苏子印;箧中幸有老莱衣。』高风可以概见矣。

  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以先生名重书坛,仪表绝佳,於六十年代中叶曾敦请参加书法教学电影拍摄。时先生八十五岁,担任片中之老祖父,不但谆谆训诲孙儿注意习书,且亲为示范执笔挥毫之法,不厌求详,寓严肃教学於洋溢温情之中。全国播映,众皆称善。蔼老喜而成诗两首,其一云:『白尽髭须红两颊,衰龄望九众为奇。播音摄影频邀约,惭愧人谀好表仪。』亦一时佳话也。(一九九六年三月一日 马国权)













   弘一法师-近代印人

  弘一法师 (一八八○·十·廿三·——一九四二·十·十三·),俗姓李,幼名成蹊,学名文涛;初名广侯,一名息,字叔同,以字行,又作叔桐、舒统;自号李庐主人;留日时改名岸,别署息霜、惜霜、瘦桐、息翁、圹庐老人、晚晴老人等凡二百余,不备录。祖籍浙江平湖,而诞於天津。父世珍字筱楼,为名进士,年六十八而得法师,生母王氏系父第三侧室才二十许耳。

  少受词章於赵之礼,习篆隶北碑篆刻於唐静岩,十余岁即熟读《说文解字》、《史汉精华录》、《左传》等书,所为诗文及书法篆刻,老辈见之,无不赞誉。年十九,以老大中华非变法无以自存,赞同康梁主张。奉母避祸上海,继续文艺研习。廿—岁,所作《李庐印谱》及《李庐诗钟》问世。一九○四年,法师监於列强—再侵略,忧国伤时,曾有诗云:『浊世半生人渐老,中原一发日西斜。只今多少兴亡感,不独隋堤有暮鸦。』『冰蚕丝尽心先死,故国天寒梦不春。眼界大千皆泪海,为谁惆怅为谁颦。』 一九○五年二月,母氏病故,哀哭改名李哀,以示欢乐生涯结束。六月南洋公学经济科毕业後,得官费赴日本东京人上野美术专门学校学西洋画,更名李岸。於西洋音乐及话剧,致力并勤,在日本曾组『春柳社』,上演西洋名剧《茶花女遗事》,亲自扮演茶花女—角,名噪—时。西洋音乐,及话剧之传於我国,法师实为先驱。电影《早春二月》有《送别》一曲,即法师早年所作。一九一一年学成归国,任教於直隶模范天津工业学堂。次年改任上海城东女学教师,并参加南社,今《南社丛刊》中,尚能多见其诗作。时陈英士创办《太平洋报》,法师应邀主副刊《太干洋文艺》及画报笔政,内容丰富而活泼,风行海内。又与柳亚子同创『文美会』,主编《文美杂志》。後应浙江两级师范学校经亨颐校长之聘,赴杭州在校图画手工科任教图画音乐。一九二二年校改名,留任浙江省立第—师范学校教员,同事中若夏丐尊、马叙伦、姜丹书、钱均夫等,皆一时俊彦。丰子恺、潘天寿、刘质子、李鸿梁等,盖弟子中之佼佼者。一九一五年又应江谦之聘,兼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席,此即中央大学、南京大学之前身,两地火车往返,为艺术教育而备极辛劳。一九一六年末假期,去杭州虎跑寺试验断食,历时十余日,取名李婴,与马一浮居士过从甚密。後拜了悟法师始作在家弟子,恒以居士身份习静虎跑寺。一九一八年七月,夏丐尊认为穿出家人衣裳然不出家并无什麽意义,遂落发出家。马—浮贻以《灵峰毗尼事义集要》并《宝华传戒正范》,於披览後因发心学戒。九十月受具戒於灵隐寺,得赐法名『演音』,号曰『弘一』。日本籍姬人虽多方泣劝,法师唯合十诵佛号绝之,终不答—语。自此发心扶律,秉志佛业,终年粗饭破衲,甘之若素,行脚四方,不以为苦。旧友经亨颐等醵资营静室『晚晴山房』於上虞白马湖畔,然为弘播法音,广结善缘,在二十四年之沙门生涯中,大部份时间多驻锡泉州、厦门,讲经之外,悉心研究南山戒疏,编写律学著作,整理古版藏经,为—代律宗大师。在抗战期间,有求书者恒书『念佛不忘救国;救国不忘念佛』楹联应之,用心良苦。一九三七年秋,柳亚子寄法师以诗,中有『闭关谢尘网,我意嫌消极。愿持铁禅杖,打杀卖国贼』等语。时战云已紧,颇有劝法师内避者,法师志决护法,不肯他往,颜其居曰『殉教室』,并题五绝一首:『亭亭菊一枝,高标矗晚节。云何色殷红?殉教应流血。』亮节高风,令人肃然起敬。圆寂前曾致书夏丐尊云:『丐尊居士文席:朽人已於九月初四日迁化。曾赋二偈,附录於後:「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以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尔亡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谨达不宣。音启。前所记月日系依农历,又白。』并书致刘质平。其月日盖卒後由侍疾僧妙莲所填写者。又书『悲欣交集』四字付妙莲,为最後绝笔。火化後,骨灰仍归葬杭州虎跑寺,墓碑则为入室弟子丰子恺所书也。泉州开元寺西侧尊胜院,今有弘—法师纪念馆,展陈其生平事迹、著作及书画篆刻作品。

  法师之书,早年力摹篆字,喜临《宣王猎碣》石鼓文,嗣拟《张猛龙碑》,後转习《龙门造像》 ,尤得力於《孙秋生》、《杨大眼》、《始平公》三品,沉雄峭拔,气势过人。出家之後,书风为之—变,锋芒尽敛,反朴归真,化篆隶为楷书,瘦而实腴,疏而不散,曾自谓:『朽入之字,所示者:平淡、恬静、冲逸之致也。』叶圣陶先生则以温良君子、和颜悦色状之,并皆恰合。

  法师治印,始於十二三龄,系观摩父之管账徐耀廷奏刀自赏,受其影响;十七岁乃得转师唐静岩,弱冠已卓然可观。尝见其早年所作『平沙落雁』等『潇湘八景』印,遍拟明清印格,俱得其情致;『文涛长寿』、『李息』两钮,直逼汉铸,尤苍厚可喜。一九一四年在浙一师范任教,为倡导篆刻,与人发起成立『乐石社』,被举为社长,风靡校园。吴昌硕特以赏识,乃加入西泠印社为社员,广交高手,研索益勤。落发前夕,将生平用印移储西泠印社,凿壁藏之,叶铭为题『印藏』两字,并记其事於壁端。十余年前,印社恐石霉毁,已取出珍藏。

  法师晚年曾致友人书云:『朽人所写之字,应作一张图案观之则可矣。不惟写字,刻印亦然。仁者若能於图案研究明了,所刻之印必大有进步。因印文之章法布置,能十分合宜也。』又云:『刀尾扁尖而平齐若椎状者,为朽人自意所创。椎形之刀仅能刻白文,如以铁笔写字也。扁尖形之刀可刻朱文,终不免雕琢之痕,不若以椎形刀刻白文能得自然之天趣也。此为朽人之创论,未审为当否耶?』若『大慈』、『大心凡夫』、『弘裔』等印,皆白文,綫条甚瘦,而柔韧恢恢,一若其书,当即以自创之刀所刻者。

  篆刻集除《李庐印谱》外,尚有《乐石集》、《醺纨阁印谱》。沈禹钟《印人杂咏》有诗咏之云:『飘然出世一僧枯,留予朋曹印与书。脱尽人间烟火气,不嫌文字相难除。』 (一九八三年十一月二十日,马国权增补)

















   侯疑始-近代印人

  侯疑始 (一八八五——一九五一),名毅,字雪农。江苏无锡人。後以其师、近代启蒙思想家、《天演论》译者侯官严复(几道)喜法国哲学家笛卡儿『哲学自疑始』之名言,所赠号曰『疑始』,遂以此行。

  幼孤,其姑丈王盖承甚矜悯之,宦游河北亦挈至署中,自行督课,并延盐山贾佩青授以经史文学。庚子(一九○○)之乱,避地南归,越两载,大局稍定,始重返京华。弱冠留学日本,归国後曾官海军部秘书。诗文师事严复、樊云门,一度主编《舆论报》之《瀚海》,其诗传诵一时者,有『百岁为欢能几日,十年浪迹竟无家』、『满城凄雾笼残柳,匝地西风叫乱鸦』等句,著有《疑始诗词》四卷。十余年前陈声聪先生著《兼于阁诗话》,亦编及其诗,颇予推许。严几道晚岁因预袁世凯筹安会之事,疑始得闻始末,曾著《洪宪旧闻》,刊诸所编四开小报《瀚海》之中,为其师辩诬,亦一时故实也。初,疑始趋谒严氏,严氏以其无师友为之先容,拒而不见,嗣疑始投长文示愤,必求一见,严氏嘉其不同凡响,允与—叙,不意接谈之後,甚相投契,乃纳为人室弟子。

  疑始篆刻,师法古玺汉印,所诣至深,并参以砖瓦文字意趣,朴厚古逸,无纤毫尘俗之气,深为严氏赏识。严氏用印泰半出其手镌,曾有《题侯疑始印存五绝句》赠之,诗云:『平生最爱莲生语,作麽能消生有涯。闲户试为无益事,小牕映日断龟螭。』(钱唐词人项莲生言:不为无益之事,难遣有生之涯。其言最得美术三昧。)『何年花乳被龙□,更有镫明出处州。今日田黄珍比玉,可能容易与雕馊。』(王元章始用花乳石刻印。处州监明石亦印材也。)『金粟前身顾阿瑛,未央宫瓦刻朱盛。摩挲印利怀真乐,有癖谁如吾子行。』(厉氏云:顾阿瑛得未央宫瓦头,朱伯盛为刻『金粟道人』印。又吾子行有『竹素山房』、『我最懒怀真乐』、『飞丹霄』诸印,常加韦佩,日手摩弄,欲和其四角,令有古意。)『汉印阴文感废兴,艺林规矩见斯冰。说文古籀勤搜补,未绝风流太仆能。』(云门张绅云:天下皆用汉印,属兵象云云,乃强作解事语。吴宪斋在日,最工金石刻画。)『朴茂纡徐各有真,不分用志乃凝神,雕镌谁似侯疑始,刀笔中无—点尘。』诗载《愈壁堂诗集》。

  吾师冯康侯先生早年任职北京印铸局,以同好,亦时与侯氏往还,侯长冯师约廿载,曾得侯氏诗题印集云:『雕虫虽小技,博学乃能精。今古几高手,有当抗老丁。乙署款曰『疑始毅』,时岁次乙丑(一九二五)也。中岁尝任河北省政府秘书,寓居天津之三元庵。侯氏书学其师,秀挺风华,颇得神似。几道先生殁後,时人重其译介西方哲学之业绩,诗文亦驰誉当世,故其墨迹亦可得善价。闻侯氏—度困於生计,得严府默许,曾仿严书以渡厄云。

  曩尝得王益老抄示疑始一九四九年重阳赏菊诗《己丑重九梯园社友约共就菊稷园为延秋之会,以陶元亮己酉九月九日诗分韵得余字》:『九日凭高事祓除,回看鸥鹭泛沮洳。留真解识蛩依驱(会华摄影纪念,诸人聚傍丛菊,腹背相倚,有谓不啻商□负蛩),赌韵何妨獭祭鱼。笑口容开曾有几,壮心老去渐无余。诗坛宿将廉颇在,一代威名信不虚(是日诗坛耆宿一时咸集,章行老以事未至,顾与会三十三人,殆多缘知约有行老而来)。』其夫人乃廉南湖之从侄女。胞妹侯碧漪为大风堂弟子,工於翎毛花卉。侯氏以五十年代初病逝北京,享年六十七也。(一九九五年十一月十七日 马国权)













    贺培新-近代印人


  贺培新 (一九○三——一九五二·十二·十八·)字孔才,号天游,笔名贺泳。斋名天游室、潭西书屋。河北武强人。

  祖贺涛,字松坡,早年疑业保定莲池书院,为桐城吴汝沦挚甫、武昌张裕钊廉卿高足,以桐城派古文名家,复涵濡周秦两汉,有出蓝之誉。挚甫着其子闿生北江师事松坡。培新幼承祖训,攻治古文辞。一九二一年,从其祖人室弟子吴闿生游,为吴氏文学社骁将。同门若于省吾思泊、吴兆璜穉鹤、潘伯鹰凫公、曾克端履川及齐燕铭诸公,皆一时文坛俊彦。

  培新未冠即嗜书法篆刻,书学於秦树声氏,篆刻则问艺於齐白石,未几而神似,用刀恢闳雄放,面目虽近乃师,然不喜欹侧作势,若『闽侯曾克端字履川印』、『涵负屡主所作诗文字』两巨印,即足见其旨趣,可谓善学。此二十後所作也。一九二五年,齐白石题其印集云:『消愁诗酒兴偏赊,浊世风流出旧家。更怪雕镌成绝技,少年名姓动京华。』其後两年,白石又为其印作题诗:『商也起予余愿足,壮夫□汝宦情违。高人可作今难作,不见湘山未敢归。』『贺生刀笔胜昆吾,截玉如泥事业殊。小技那应从白石,无情何不慕南狐。孔才仁弟已将蓝出青,丙寅、丁卯两年所刊印共得六本,余为评定後,复为题记之。兄齐璜时同居京华。』嘉许备至。

  曾克端有《孔才携印歌》:『长虹百丈青苍摩,神物宁肯歼幺麽。恍接籀斯传真谛,胡不勒铭镇边裔?龙蟠虎踞风云生,惊飈争撼凤皇城。妙技屠龙成莫试,霜锋徒蕴山川精。苍崖吼裂霜天寒,紫云□地蛛丝残。女娲錬余石犹莹,造化何术逃铙刊。婉蜒蛟龙奋牙角,矫如鹏翼云霄搏。宝气朱霞腾壮采,丹砂琥珀供盘餐。招邀神鬼下为证,妖要乱领敢相干!自有光精射斗极,宁畏毒雾重遮漫。知君高举摩天鹄,嗟予犹宝荆山玉。磨琢封侯印倘成,万里西征飞食肉。汫□千金为买方,真当为子疗皲瘃。吁嗟乎!秋原碧血来腥风,龙兴蛇仆谁矣穷。愿共昌黎为刻画,四方上下逐云龙。』颇善状培新刀笔豪横之态。

  王北岳先生《印林见闻录》云:『白石老人性倔强,门下从客三千人,然偶有不适,即摒之墙以外。画家王雪涛,与(孔才)先生同为老人门人,所绘花鸟直逼老人。是时,旧都伪作老人画出售求利者颇多,老人以为系王所为,即告之曰:「今後勿来我家!』王大恚,自是废旧求变,终於自成—家,……(孔才)先生之印,既得老人神髓,老人亦不愿先生长相从,顾以先生恭谨过人,无可措词。 一日,忽谓曰:「侧君中意於君,不来为妙!」先生如其意,自是除祝寿拜年则不登齐府,後博参吴昌硕、赵之谦之法,仍主朴茂一路。三十以後,以先秦古玺为依归,隽逸错落,变化不可端倪。有《武强贺培新印草》(亦名《迂轩印存》)。』 历任北平市政府秘书,北平市古物评监委员会委员,中国大学国学系副教授、教授、秘书长,河北省通志馆、国史馆编纂,文名籍甚。旧京学校及文化学术机构人士、报业编辑,多出其门下。今台湾著名篆刻家王北岳,即培新得意弟子。新政刚建成,培新响应号召,将累代所藏图书—万二千七百余册、文物五千三百七十件献诸公库,曾获嘉奖。後被聘任为中央文化部文物事业管理局办公室主任,方与重寄,展其所长,後政治风暴忽至,情绪不能支,遽萌轻生之念,遂卒团城,闻者莫不痛惜。

  著有《天游室文编》、《潭西书屋诗钞》、《说印》等,皆为时贤所重。 (一九八五年七月十三日,马国权增补。)











   韩登安-近代印人

  韩登安 (一九○五·十·四·———九七六·三·廿三·),原名竞,因其父尊崇《天演论》『物竞天择』之说,故取以为名;字仲静。诞於农历九月初六日,时近重阳登高,幼时家人呼曰『阿登』,长则以登安为字、号。中岁易号为名,并刻『登东皋以舒啸,审容膝之易安』、『登高能赋,安步当车』等闲章寄意。别署登庵、登厂、饮禅、富家山民、耿斋、印农、小章、本翁、无待居士、登叟。所居日容膝楼、玉梅花庵、物芸斋、寒研青灯籀古盫。祖籍浙江萧山,而生长钱塘。父传鼎失意科场,因禁子习章句,改课《说文》,其能以篆刻名家,与少时植基於此有若干关系。年十五,家贫不能继续升学,进武林铸造厂为翻砂工学徒。翌年因病革退,乃居家从周承德习书法篆刻,逾年,所学即见称於识者。其时叶为铭以印名杭州,尝往求教,但誉『後生可畏』、『後生可敬』,而吝於提点。不得已,请益於高野侯,颇蒙热情启导,如是者近岁。人谓王福庵专精书刻,欲百尺竿头更进—步,当师事之,然沪杭异地,且困於资,幸得一铁路员工相助,周末随其值勤火车去沪,亲炙福老,周日晚亦随车返杭,如是不耗分文,又时时得蒙教益矣。二十二岁後,以笔札之属供职浙江省府凡廿余年。业余之暇,倾其全力於书画篆刻,匪独广事涉猎,深入钻研,所作甚获时誉,一九三三年二十九岁时,经王福老推荐,加入了西泠印社,且先後担任西泠印社总干事、束皋雅集总干事、龙渊印社常务监事等职,力倡风雅。建国初,曾人金石书画服务社,藉笔耕刀耘自给。一九五六年五月,受聘於浙江省文史研究馆,以迄逝世。

  登老能作四体书:行楷遵『书贵瘦硬方通神』之旨,风骨峭拔;隶书意拟汉石经,精严方峻;尤以玉□篆驰名艺坛,刚健婀娜,兼而有之,虽受王福老启迪,而体貌愈加瘦挺,转折之处,喜用接笔,是以绫条匀整而劲丽,并世难与其匹。间作山水画,早年尝与唐云、申石伽、王小摩同师王潜楼,昼风近『四王』一路;中岁逃难荒村,问业於余绍宋,绘事为之一进;但暮年作画较少。干生以篆刻最为人所称道。登老篆刻逾五十年,作印近四万方,可见功力之深邃。其印体貌至多,所拟古玺、汉铸印、汉凿印,及西泠八家、邓石如、吴让之、徐三庚诸家,靡不得其神妙;所刻细朱文印,观者叹为绝艺,擅作小字印及多字印,即一印百余字,亦安排妥贴,极尽穿插呼应之能事,真印艺中之奇葩。积存印蜕,凡百数十册,已单独梓行者,有《登安印存》、《岁华集印谱》、《西泠印社胜迹留痕》、《毛主席诗词刻石》等。诗人沈禹钟《印人杂咏》诗云:『洗眼西湖老倍明,奏刀常对众山青。正宗爱效琅玡法,穆穆犹存旧典型。』盖谓其圆朱文印得秦篆之遗矩也。

  印学主要著作有《明清印篆选录》。自来治印,知者查字多取《缪篆分韵》、《汉印分韵》诸书,昧者或取资於舛误孔多之《六书通》。明清以来,篆刻鼎盛,诸大家多究心文字,所作印篆,虽亦取法古人,然以好尚不同,挪移变易,结构笔势,每有新姿,撷采排比成书,不特可补印学一大空白,而於印艺之推陈出新,固足资借监者。登老搜辑《明清印篆选录》,前後历时四十年,所采印家共五十人,始於文彭,迄於王福庵,都凡十二卷,闻西泠印社已纳入出版计划中,将以梓行。

  後辈以作印心得叩询,登老每谓『三熟、三多、三忌』为人门要诀。三熟者何?熟篆体类别、熟文字结构、熟玺印体制也。三多者何?多治印、多拟稿、多变化也。三忌者何?忌偏旁凑合、忌篆体混杂、忌刮垢磨光也。又云,篆刻虽曰雕虫小技,而欲升堂入室,须『通三功,明四法』,非朝夕可成。三功者,即文字、书法、雕刊是也。三者缺一不可。四法者,字法、笔法、章法、刀法是也。四者中,刀法盖为笔法而服务。上述诸点,皆数十年经验积累,至足珍视。余识登老廿余载,时承诱掖,通信十九皆谈印艺,中多精阔之论,哲人云殁,余整理遗札,曾编成《韩登安先生论印尺牍》乙卷,共万余言。(一九八二年四月十八日 马国权)















   何作朋-近代印人

  何作朋 (一九一七·二·二十·——一九八五·二·十三·),原籍广东中山县小榄镇。祖若父皆在广州设肆以刻字营生。作朋幼年在学塾读书只六载,即辍学随父习印。工作余暇,喜读书,於文学书法均感兴趣。研求常至深夜。广州沦陷,避寇韶关。为绷口计,在省辖粮食机关任文书之属九年,胜利後还居穗垣後仍不改其职。一九四九年,作朋步父辈後尘,在广州文德路设汉石斋印社鬻艺,虽生活清苦,然性之所嗜,固甘之如饴也。新中国成立不久,吴子复先生自香港回广州定居,作朋执赘为弟子,从之习书法篆刻。子复先生精汉隶,缪篆固篆与隶通,不究心於此,无由明转折变化之理。时作朋虽年逾而立,勤奋胜比青年。欲尽脱工匠习气,成一代名家,非舍此而莫由。广州自—九五七年起,每年春秋两季皆有全国性出口商品交易会之设,外商参加是会者日见增多,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及我国港澳地区商人之爱好篆刻艺术或受识者所委,每抵广州欲刻印留念,多至第一刻印合作社指定作朋篆制。作朋对外宾嘱铙,皆郑重从事,视同创作,—丝不苟,竭力满足远客要求。由是声誉日起。一九七八年被任工艺美术师、广州市越秀区政协委员。一九八一年九月,随同广州市政府代表团及广州市工艺美术代表团访问日本福冈市,并作现场表演。日本习字教育连盟理事长原田观峯—见所作,即全部定购,用作教材,并商请归国後再为其刻制自用印一批,其推许如此。同月,被举为广州市政协委员。

  作朋於隶,对《张迁》 、《礼器》、《石门》、《西狭》诸碑,皆曾致力;晚年尤醉心新出《鲜于璜碑》,临摹凡数十遍,颇得其神髓。印则兼擅古玺汉印,用刀钴锐而不觉其霸悍。以籀研印谱精到,往往能在粗细或残缺细微处见功夫。又博参碑刻体态,弥觉变化奇崛。晚年被选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广东分会理事、广州书法篆刻学会副会长。自学有此成就,至足钦佩。

  余与作朋订交於五十年代後期。其刻字处相邻文玩店与旧书肆。余以性之所好,—周不往浏览则觉若有所失,到辄罄囊以归,或选残卷、或购文玩。经作朋许,恒驻足畅谈。刻字处後迁中山四路、北京南路,亦时相晤面。一九六七年,余得韩登安先生见寄《汉隶辨异歌》,中心欣忭,—时技痒,为补三百余字,名曰《增广汉隶辨异歌》。作朋见之,亦拟续补。往还讨论,其乐无极,几忘动乱之厄也。後余劝以突破旧辙,另辟新途,总括笔法、章法,另成《隶诀歌》。作朋韪余言。及余归自粤北,即以《隶诀歌》见示。七字为句,全歌百韵,凡一千四百字,云三易寒暑而後成,卓识盈篇,令人刮目。如:『庐叠二田信似愆,□经漫漶可成田。』以『田』充『□』,见《礼器碑侧》。吴缶翁曾据之移作篆构,所作『晏庐』朱文大印即如此,晚近印家多有效之者。作朋覃思绌考,谓乃漫漶演化成之,作田不足为据,可谓独具只眼。至全歌系统之明晰、对属之工整,具见为学谨严。岭南美术出版社已列入出版计划。作朋来函索序,余事冗一再迁延,及序成邮寄,作朋已以肝癌病笃住院,闻展读尚喜形於色,然有累良友翘企,思之黯然。作朋有子乃衡、女秀曼,皆能篆刻,盖出庭训。 (一九八五年七月二十日 马国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