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文与董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3:37:41
  小说对于我犹如饥饿之后的正餐,见到后要一下子食之殆尽才觉得畅快解饿,所以一般念小说都是一气呵成。而散文对于我来说犹如下午茶,一点一点的慢慢品,一边休闲一边感悟,所以很少一口气从头看到底,一次念太多的散文,常常怕腻,通常会一天读几篇,经年累月的看。董桥是个例外,董桥的文字,拿上以后便不舍得放下,像是吃不腻的甜点,品不够的香茗。
  
  《故事》收录的是董桥记录那些收藏以及与收藏有关的故事,很多文人雅士不为人知的小八卦在里边,经董桥的文字,读来真是兴味盎然,仿佛那些人那些事就在眼前。对我而言,读这本书不是很容易,一来我对于篆刻字画等几乎一无所知,而来我对于那些文人雅士的了解也差的太远。幸而有google这么一种东西。我读的是作家出版社那一本,最精妙的地方在于每一篇文章都附有一个插图,是那些收藏的照片。即使我这样对古玩收藏一窍不通的人,看到那些插图中的藏品也是惊叹不已。
  
  比如那些字,董桥在这里放的字基本都是清末或者民国文人的字。我个人最喜欢的是茅盾和沈从文的字。我不懂字,但是感觉茅盾的字很刚正遒劲,豪迈有气度。沈从文的字感觉稳重练达,雅致而谦逊。台静农和沈尹默的字也很棒。计算机普及前,文人的字果然各个拿出来都可圈可点。据说古代的时候本没有什么书法家,因为几乎那些有文化的大家,各个都能称得上是书法家。仔细一想也是,古代科考制度又没有答题卡让你添,如果写的一笔烂字,怎么能让主考官耐下心来读完呢?中国的文字是象形文字,最早实际上就类似一幅幅漫画,时间长了才变成现在的文字而已。所以中国才会有书法这样一种东西,也只有这样象形的文字才能被描绘出一种意境来。而要达到这种意境还真是很困难。单纯的描贴或许能够达到,但那出来的字可能只有匠气,没有灵魂,真要给这些字赋予意境灵魂,不饱读诗书还真是困难呢。收录的《磨痕》里写道,刘墉一个弟子的岳丈挖苦刘墉说”问汝师哪一笔是古人?“,弟子转问刘墉,刘墉说”我自成我书耳;问汝岳翁哪一笔是自己?“妙答啊。
  
  再比如讲到那些漆器,于此我是没有任何知识,于是还费了半天劲儿google了什么是剔红剔犀和剔彩,古人在玩乐方面还真是智慧无限啊,经过这么一剔红剔犀剔彩,出来的雕漆雅致了许多。
  
  在那些插图中还看到了很多曾经只略略耳闻没有见过的作品,像是陆小曼的画,章可(章士钊长子)的画,潘素的画。不免有些惊异于民国那个时候,为什么有那么多学贯中西的人不说,还有这么多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文人雅士,更别说其中还很多是美女帅哥。也许上帝给了他们太多的天赋,才把他们放在一个乱世之中。人生,终没有完美一说。
  
  《故事》自然要从那些藏品带出故事。我最喜欢《包浆》那一篇沈茵和小武松的故事,包浆的意思是那些古器物经过人手常年抚摩,表面流露出的一种凝厚的光泽。最有名的可能是玉器吧,民间也常说好玉器要不离身的天天带着把玩的,时间长了才能给养出来,所谓养出来就是指包浆了。文章讲到沈茵很多年以后”娴秀依旧,脸上隐约的沧桑平添几分冲淡,韵味更浓“,这也是一种所谓的包浆了。讲到沈茵和小武松遗憾的爱情时,谈到沈茵的看法”等二十年算什么“。原来爱情也是有包浆的。只是这包浆背后的故事往往有很多忧伤或者悔恨在里边。
  
  感觉收藏家总是多多益善,《砚边絮语》提到老子的一句”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董桥朋友的母亲说“别让事事都做满了”,董桥评价这智慧“经常带着旧衣箱里的樟脑味道”。我有点黯然的爱上这旧衣箱的樟脑味道。老子的那句话有些英文翻译,很有趣,董桥提到范季融的翻译"Great gathering leads to great loss. Heavy love leads to heavy disappointment."刘殿爵的翻译“That is why excessive meanness is sure to lead to great expense; too much store is sure to end in immense loss".一个译作love一个译作meanness,中文的爱字真是包含甚广,两种翻译各有妙处可言啊。
  
  提到一个美国画家Timothy,他收到王亚尘的《鳜鱼图》照片后问董桥,”中国画里的鱼都那么快乐吗“?董桥写道但愿都是。我们说连年有鱼(余),是不是也在渴望年年快乐呢?
  
  董文就如那篇《董糖的滋味》中所述的董糖,又香又酥又不腻,果然是上佳的下午茶甜点。此董非彼董,却一脉相承了那娟雅的气质。真是本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