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公报》:闵发展食用菌助农村致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0:06:30

香港《大公报》:闵发展食用菌助农村致富(高教授专访)】

 【转载:香港《大公报》12月12号“两岸”版海西专版:闽发展食用菌助农村致富(高教授专访)】

世界著名专家、新西兰皇家科学院首席科学家高益槐,出席日前在福建古田县举行的国际食(药)用菌生物科学高峰论坛时表示,中国食用菌基础研究和应用栽培技术世界领先,福建则是中国乃至世界最重要的食用菌主产区之一,而古田县又是世界食用菌经济发展的典范。(本报海西新闻中心记者 何德花报道)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从古田开始研究真菌多糖医学应用的高益槐,是国际糖组学研究的领军人物。他向本报表示,福建食用菌产业在规模、产值、品种、科技、营销、品牌等均引领世界潮流,而福建古田县更以创新科技率先在中国掀起了银耳、香菇、竹荪、黑木耳、茶薪菇生产的五次浪潮,推动了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 

农村生物经济的富矿

   食用菌不仅营养丰富更有较高的药用保健价值,是生物经济的富矿。目前已发现的能产生抗细菌、抗病毒的真菌达两百余种,而被科学家发现对人体患病细胞有神奇功能的「生物反应修饰剂」活性多糖,最佳种类便来自真菌多糖。因此,二十一世纪被称为「真菌多糖之世纪」。

他说,中国是世界食用菌生产大国,食用菌资源非常丰富,已知食用菌种类达三百五十多种,分布在广袤的农村。换句话说,发展植根农村,贴近农民,农户参与度高,对农民增收致富贡献率高的产业,是将来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而食用菌产业有着短、平、快的特点,随着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不仅「南菇北移」在中国大江南北广泛种植,而且一年四季均适合栽培,将成为中国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福建的食用菌产业在全国独领风骚,食用菌(鲜品)产量、产值、出口创汇连续十七年名列全国第一,已成为仅次于水果、蔬菜之后的福建省第三大种植业,在农业经济中地位越来越突出。

古田创独特栽培模式

古田县是福建食用菌产业发展的领头羊,也是食用菌产业科技创新的试验田,特别是古田银耳栽培技术更是独领风骚,国际上九成以上的银耳均出自古田县。除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因素外,古田遍布乡野的科技先驱「乡土专家」不计其数。古田八成以上农户从事食用菌产业,经历了半个世纪家家户户的「传帮带」,在实践中总结掌握了高超、丰富的育种、栽培技术。目前,古田县已拥有食用菌研究所二十六个,食用菌菌种厂一百一十个,每年都有新技术、新品种在实践中萌芽产生并通过科技人员层层推广普及。    除银耳外,古田还在全球首创食用菌袋栽技术,成功开发了香菇室外袋栽和竹荪生料栽培技术。近年来,又实现了黑木耳南方栽培技术和茶薪菇菌种攻关、配方创新技术的突破,在全国率先掀起了银耳、香菇、竹荪、黑木耳、茶薪菇生产的「五次浪潮」,形成了中国独特的「古田食用菌栽培模式」,为中国的农村经济作出了巨大贡献。不仅如此,古田还是国际食用菌培训基地,每年来自非洲、美洲、欧洲等地都会派人到古田学习种植食用菌技术。

走集团化发展模式  

 据福建省农业厅官员介绍,「十一五」期间,福建省把食用菌列为九个重点特色农产品之一,制定了「福建省三条特色农业产业带、四大主导产业、九个重点特色农产品发展区域布局规划」,引导菇农立足当地资源,推行适地适栽。目前,闽东南沿海粪草生菌产业带和闽西北山区木生菌产业带已初步形成,食用菌生产正从千家万户的分散栽培模式逐步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转变。形成了专业化分工、智能化控制的现代食用菌生产潮流,一批规模化和具有区域特色的食用菌专业村和生产基地,产业带和产业集群更加凸显。以古田为代表的食用菌产业已形成了从原料供应到科研、制种、栽培、加工、销售、机械设备、技术推广以及各个环节的专业队伍,食用菌产业链分工愈加精细,确立了「公司+基地(农户)产业化发展模式」。

   此次古田「国际食(药)用菌高峰论坛」会上,中国保健协会食物营养与安全委员会授予古田县「食用菌食品生产安全基地」的称号。此外,高益槐创立的新西兰天然药物研究所与古田县合作建立了「中国?古田食药用菌生物科学合作研究基地」,采用国内外最新科研成果,开发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食药用菌育种、栽培、生产技术、建设一流的食(药)用菌生物科学研究合作基地。

详情连接:http://www.ganopoly.com.cn/Chinese/NewsView.asp?ID=199&SortID=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