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大连市民文化心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1:20:58
邓刚
近些年,人们最爱讲的但也最讲不明白的一个词,就是“文化”。甚至在一些很严肃和很“学术”的场合下,也有人愤然拍案,痛心疾首:大连太没文化了!令人惊讶的是,说这种刻薄话的往往就是大连人自己。这是自嘲?自审?自省?自知之明?自我批评?仅这种大连人对大连的爱极生恨,也是一种文化心态。不过,不分青红皂白地说没文化,是一种不负责任。倘若有人反诘:从文学创作来讲,大连产生了将近十位获全国大奖的作家,超过全国许多省级大城市;从艺术来讲,大连的摄影、音乐、美术、书法、戏剧等艺术家们,荣获的全国级奖牌更是数不胜数;从体育来讲,大连产生的足球国脚超过全国所有的大城市小城市,在田径运动项目上,更产生过世界级的冠军。另外,大连的港口、造船和渔业方面,也具有相当知名的规模,……你能说大连没文化?然而,平心而论,我们大连真就是很有文化吗?大概谁也不敢拍这个胸脯。
由于我们长期大统一的教育,也就形成了大统一的思维方式,大统一的生活模式,当然,也就形成了大统一的文化心态。大连的文化档次高低,受制于大气候的影响。走遍全国,哪个城市没有人民路人民街人民广场?哪个城市没有解放、和平、胜利、中山、友好、五一、奥林匹克的名称?这种庸俗的政治文化,让我们感到所有城市千篇一律,没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前面所说的对自己城市妄自菲薄的现象,是风行全国的现象,几乎所有城市的居民都在毫不客气地痛斥自己的城市没文化。你要是与北京人坐在一起,立马就能听到他们调侃自己城市的幽默;你要是与上海人交谈,很快就能听到他们贬损自己城市的趣闻。香港发达到那种程度,可你听到的还是一片嘘声:香港没文化!但微妙的是,自己城市的人骂自己可以,倘若你不知深浅地也跟着对方去贬斥,那就不妙了,甚至会立即遭到反唇相讥,至少令对方心里反感和不高兴。一些有着相当“崇洋媚外”心理的国人,一旦到了国外就像变了一个人,只要听到人家说我们的缺点,立即就脸红脖子粗地跟人家急。在自己家里妄自菲薄,在别人那儿又夜郎自大,这种心态是怎样的一种心理呢?细细研究可能会有些意思。
当然,再统一的教育,也不能完全消除各个城市独自的文化个性。从大文化的角度来看,大连人性格爽直但语言粗俗,大连人聪明智慧却灵活易变,大连人既顽强倔犟然而又循规蹈矩等等,都是耐人寻味的。
有句老话,“自古山东出好汉”。大连人多是山东后裔,所以也多有好汉的火气。有仗义执言、见义勇为的英雄,但也有吵架斗殴的大王,三句话没说完,就会拳脚相见。南方人吵架,声音大得吓人,让你感到吵架双方绝对会有一场恶战。但狂吵了三、四个小时,双方却依然是站在各自的位置上寸步不动,只发挥嗓门的威力。可大连人要是打架,吵骂几句就没了声音,你上前一看,早就有一方被打倒在地了。难以理解的是,大连人的国骂却又相当出色,骂人的花样诸多,而且还充满了智慧和幽默,比一般城市要略胜一筹。我常常与其他城市的作家开玩笑,说他们骂人的词太贫乏单调,所以少出小说家。大连人骂起人来,不重样的骂法和骂词儿可以持续骂上几个小时。不过坦率地说,这实在是没有文化的弱者表现,胜者发泄了一顿之后,扬长而去,弱者就一个人站在那里对着空中叫骂。特别是女人,骂得抑扬顿挫有板有眼,简直就是在唱歌。骂累了,就回家拿个小板凳回来坐在那里,继续唱歌一样地骂下去。这种现象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司空见惯,如今只在一些偏僻乡村还时有发生,认真观察,城市某些角落和场合也会偶然发生此“返祖现象”。
说起来大连真是一个很奇特的城市,她属东北地域,但没有一个大连人有东北人的感觉,听到大连人那一口胶东沿海很生硬的海蛎子味语言,你会觉得像在吵架,为此,其他城市的人对大连女孩子有句笑谈“漂亮是漂亮,但千万不要说话”。要是打起架来,大连女孩子暴发出来的力量和胆量会使你不寒而栗。那种泼辣、放肆和凶狠,男人也得退避三舍。江浙一带说话软软的女人,要是惹恼了大连女人,那就是绵羊撞见老虎。不过,细细分析,持久地用嘴吵架是一种文化的耐性,大连人大概少有文化耐性,所以就用最原始的方式决胜负。最初,大连人对自己说话难听没有感觉,只是电台电视节目渐渐发达,大连人这才听到自己的声音,原来海蛎子味的大连话这么难听,令大连人有一种恍然大悟式的羞愧。问题是大连人却又死要面子,绝不肯学普通话,倘若哪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学两句普通话,会被周围的人嘲弄得无地自容。当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大连新一代的年轻人正在努力改变,在新一代年轻人中间,基本上听不到那种既亲切又凶狠的海蛎子味的“大连话”了。
从表面上看,大连的女孩子漂亮得光芒四射,她们对美的追求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大连女孩开全国化妆之先河,敢于往自己的脸上涂抹浓重的色彩,犹如画京剧脸谱一样,几乎把自己画成一个假人。那时来大连旅游的外地人,看到大连女孩子那张张色彩斑斓的花脸,往往目瞪口呆。可是很快全国的女孩子都把自己的脸画得一塌糊涂,而这时再看大连的女孩子,化妆已经进入文化层次了。大连的女孩子对服装款式的要求很有“前瞻性”,甚至可以说很勇敢,外国人敢怎么穿,大连人就敢怎么穿,后来,连外国人不敢穿的,大连人也敢穿。特别是夏天,大连的女孩子真是出尽了风头,那种大胆的露和透,那种敢于显示身材细部的优美,连男子汉也望而怯“眼”。从外观看,大连的年轻人洋得绝对有世界级的感觉。但你只要与他(她)对话,一下子就露出破绽。那种乡下佬式的朴实和腼腆,那种令人难以置信的无知和幼稚,让你真正感到什么叫“金玉其外,败絮之中”。要是有记者采访,那就更让他们惶惶然,一个个张口结舌,不好意思地往后缩,不像北京年轻人张口就来,侃侃而谈,这种退缩其实是一种缺少文化的恐惧。
大连人追求美的时尚,几乎可以说是全国之最。还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整个中国朴实和贫穷得犹如山野里的农夫时,大连人就讲究高级毛料服装。所以民间有顺口溜:苞米肚子,毛料裤子。这其实也说明大连人爱美甚于性命。那时大连人到北京出差,往往惊讶于首都人嘴巴闪着油条的光亮,身上却穿洗得发白并缀着补丁的布衣,对这种讲吃不讲穿的风俗,大连人总是撇着嘴不以为然。更难以置信的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大连老百姓,多数居住在简陋破旧的棚厦土屋里,检查卫生却是用雪白的手绢擦拭窗格死角。街道干部惟一和最响亮的业绩就是搞好卫生。有时为了让上面来检查的干部们悦眼,整条整条的破旧街道,一排排房屋的斑驳墙面,都用白粉子粉刷遮丑,远远望去,真是白得耀眼,给人相当洁净的感觉。那时主要交通工具是马车,为了预防牲畜随地拉屎,每个马屁股后面都挂着一个白得惹眼的马粪兜,即使是这样,赶车的老板儿还一手握鞭杆一手攥粪锹,两眼炯炯地“监督”着马屁股。
奇怪的是大连人在吃的方面却不“形式主义”,也许胃口过于强壮,东北的酸菜,山东的白菜都能接受。有时将各种菜肴混为一锅,自称“乱炖”,也为一“名菜”;有时干脆就生葱生菜生萝卜快刀切段儿,拌一碗炒得喷香的豆酱端上来,曰“三生蘸酱”,这简单的“乱炖”“三生蘸酱”就算是大连的饮食文化了。但大连人得益于大自然的馈赠,辽东半岛的海鲜不用煎炒烹炸早就名扬天下。所以无论是粤菜、川菜、鲁菜和什么菜系,只要进了大连,就不得不把大连的海鲜醒目地印在其菜谱上。
大连人爱美之心超过生命,本来是难得的生活艺术化心理。但不幸的是,这种超级的爱美与爱虚荣和爱面子融为一体,更不幸的是又顺应了那个年代的形式主义,于是就长久地影响大连这个城市的各个方面,至今还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只要建一个什么,就喊是全国之最,亚洲之最,世界之最。大连人收入并不高,但穿戴服饰却在全国城市中几乎是最现代也最鲜亮的。大连的经济实力并不强,但城市建筑的漂亮和美观,洋气十足的欧化风格,让全国人行注目礼。大连人为这种表象美沾沾自喜地说:“中国人到了大连就像到了外国,外国人到了大连就像到了自己的家!”在生活方面,大连人即使是穷得“砸锅卖铁”,也要铺地板吊天棚镶瓷砖,把房子装修得五光十色,甚至五花八门。倘若谁家分了新房不装修,那就像光了屁股一样,绝对羞于让别人进门的。在其他一些方面也有死要面子的“讲究”,例如买车,无论钱多钱少,绝对要买辆“像模像样”的车,否则宁肯挤公交和走路。
在如此洋气的城市里,大连人穿得洋,住得洋,但几乎没多少大连人参观过历史博物馆和自然博物馆,更不用说现代博物馆了。另外只要是思想艺术深刻的影片或高雅些的艺术表演,在大连是绝对不会有票房收入的。任何一个游客来大连都会说大连是个洋城市,但大连几乎所有获奖的文学和艺术作品,大多是农村题材。从这里看出城市的现代表象与市民的文化内容有多么天差地别的错位。不客气地说,大连人宁肯花一百元钱买一盒香烟吸,也舍不得花十元钱买一本书看。
大连人对教育的重视,有时让人哑然失笑,他们逼着自己才两三岁的、走起路来歪歪倒倒的孩子去少年宫学跳舞,学唱歌,学弹琴,孩子不学就物质引诱,就训斥打骂,就软硬兼施,他们以为会跳会唱就是文化。这些年来有些进步,开始学美术、外语,但很少有让孩子学科技知识的意识。
以上我说的尽管不是全部,但我们不得不承认是基本现象。
大连建市百年,与中国其他城市相比,确实年轻得不能再年轻了。所以,大连的文化积淀很浅。用大连人自己的话说“全他妈的没文化”。但大连却饱受殖民主义的蹂躏,不可避免地带着殖民文化色彩,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带有世界文化色彩。在大喊改革开放的中国,这种世界文化色彩却又是一种进步,一种时髦和一种现代。除了前面说过的讲卫生,对建筑风格的追求等,在遵守公德方面,大连人也是相当优秀。只要上面颁布什么法规,大连人一般能迅速地接受并老老实实地执行。由于在“文革”时,大连人也能老实和不走样地执行“四人帮”的荒唐政策,所以有些人暗地里斥大连人“奴性十足”。然而在改革开放的年月里,大连人这种公德意识却有益于现代城市的发展。最明显地表现是在交通管理上,汽车鸣喇叭应该说是司空见惯的事,但上面下一道令,汽车不准在市内鸣喇叭,几乎是一宿之间,大连的城市立即变得寂静多了。如今大连人到外地城市,第一个感觉就是城市的汽车喇叭噪音。自行车后座不准带人,摩托车驾驶员必须戴头盔,公共场所或公共汽车上不准大声喧哗,这在全国各大城市里都有明令告示,但细细观察,大连人比一般城市能好一些。记得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宣传的“靠右侧通行”,大连人就立即很规范地“靠右”行走,这种“右侧通行”的意识甚至牢牢地注入骨髓里,至今你都会发现,凡是老大连人,在街道的左侧走路总觉得别扭和不对劲儿。不客气地说,建国以后出生的大连人很少有这种社会公德,这说明在城市管理方面,我们所谓的社会主义教育远远赶不上资本主义。
也许鱼与熊掌不能兼得,又得把城市建得美丽,又要让城市富得流油,恐怕神仙也办不到。为此,我个人认为,无论多么优秀的品质,也许都会产生双刃剑的效果。顽强很可能变成顽固,聪明很可能变成精明。过于实际会缺少艺术和浪漫,追求形式美却往往不脚踏实地。由于地理条件,气候温差,经济状况、历史原因和当今体制所使,大连人的所谓文化心理,有些不尽人意的复杂甚而“缺项”,但最终还是要靠文化来滋补和矫正。具体地说就是靠踏踏实实地教育和学习,我深信,只要是我们下一代的孩子全都能真正学到高中的文化知识,我说的是“真正高中的文化”,大连将会以孔雀开屏般的美丽,让世人惊喜和惊奇乃至惊讶。当然,要是全普及到真正大学的文化知识,那就是凤凰开屏了。
作者系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辽宁省作协副主席、大连市作协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