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俗文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8 23:30:20
看当今的俗文化,要多俗有多俗,五千年来未有过,以我仅有的历史知识来看是这样,这点要请历史学家来考证。你看春秋诸子百家如此多彩多姿。魏晋“竹林七贤”是多么的飘逸脱俗。唐宋留下多少诗词瑰宝。即使元明清黑暗衰落,仍有无数豪雄篇章,中华“四大名著”即出于此期。民国以来,战乱频仍,思想文化界依然群星闪烁。而如今,实在不可同日而语。请不要把经济多少繁荣强大来说事,这里谈的是文化。论文化一开始也不是这么俗的。大体经过雅俗、通俗、庸俗、媚俗、低俗、恶俗这么一个交替演变过程。              雅俗文化,有雅有俗,但不是截然分开。而是雅中有俗,俗中见雅。你听过“金梭和银梭”吗?它唱的是纺织女工的劳动。还有“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真的是又俗又雅。俗者,大众化也;雅者,优雅、高雅、文雅之谓也。心态纯,俗事可以表达的很高雅。心态不纯,雅事也俗的一塌糊涂。“红色娘子军”是描写妇女造反的,却被西方列入经典。不要讲拔高,拔高和提炼是两回事。人为的拔高捏造,成不了艺术,不会被公认,更经受不了历史的检验。真正的艺术文化是反映、提炼和浓缩时代生活的,不论是讽刺、幽默,还是现实主义、浪漫主义,都会得到历史的承认、人民的认同。你看西方的“荷马史诗”,东方的“格萨尔王传”,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经典,以及相同时期的中国“四大名著”,无不是现实和浪漫交替,是时代生活的投射,是文化艺术的“琼浆玉液”。反之,不是客观的反映投射时代生活,而是捏造、歪曲、以现象和标准的时空位移去粗俗的表达和张扬某个人的主观感受及偏见,至多只能流行一时。有的甚至稍纵即逝,有的成为历史垃圾,有的成为现实垃圾的一分子。以正义和健康的心态去参与,去创造,即使成不了丰碑,也为社会或个人精神生活增添了“氧离子”,成为社会文化的基石。        雅俗文化过度到通俗文化,有其内外因。内部是经济转型的开始,外部是开放后外来文化、首先是港台文化的进入,因缘具足,形成了通俗文化流行的局面。通俗文化是大概念,包括通俗化的管理文化、艺术文化、民俗文化。通俗文化增强了大众的参与度,提供了便捷的表达形式,这是它的积极意义。但同时由于表达渠道的宽泛、表达门槛的降低,也涌进了一些垃圾。但总体上,通俗文化流行的时期,影响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庸俗是通俗的消极演化。庸俗文化的表现是无病呻吟和拉帮结派。庸俗文化并不恶劣,只是讨嫌。而媚俗和低俗则是生疮和发脓了,喜欢的人感觉是艳若桃花,不喜欢的人感觉是俗不可耐。不过媚俗和低俗又有区别。媚俗的理解,精英和草根大有不同。精英认为附和大众是所谓的媚俗;草根认为为大众不认同的东西贴金加吹捧是媚俗。其实在当下社会,正规传媒大众真实的声音微乎其微,甚至根本无法在上面表达,也很少有人代言。为大众站出来说话是要冒风险的,这何来媚俗?而那些什么什么“家”,说了两句什么不着边际的言语又登报又上电视,身价和出场费越发的看好。为了出名昧着良心说瞎话,这才是真正的媚俗。  低俗文化很有市场的,像脓疮未破时,在上面挠一挠痒,舒服的很。如酒桌上的黄段子,后来发展到手机传播的黄段子,风靡过一阵子,近年有所收敛。低俗文化在非正式场合还是俗的可耐、可笑,但在公开正式的场合,如电视、报纸上招摇过市,则实在是俗不可耐。盛世如果以此为标志,那真是埋下了末世的种子。恶俗文化是俗文化逆向繁衍的顶峰。有人【甚至正式的团体】把它作为所谓回归人性的正面价值的标签,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如果在法国,有人对圣女贞德的历史进行重新审视,说贞德根本不是圣女;如果在基督教世界有人说经考证,耶稣基督是平凡正常男女交配所生,而非处女玛利亚所生,那么在法国、在基督教世界会引起怎样的反响?可这种掘墓鞭尸的事情在当今中国却屡屡发生,恶俗文化在当今中国畅通无阻,难道不令人可疑、深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