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特色学校发展战略 办人民满意教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1:44:21
——对话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任彭智勇
■本报记者 朱 平
精彩摘录:
作为西部唯一的直辖市,率先实践教育均衡发展,创建特色学校、探索教育均衡发展的新举措和新路径,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无论学校身处中心城市还是边远山区;无论是不是传统的重点校、示范校,此时此刻每一所学校都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都可以跻身“名校”之列。
编者按:
1997年直辖以来,重庆教育事业取得了不少里程碑式的突破和标志性的成绩。2007年以来,重庆市在建设国家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改革之路上勇于探索,走出了一条破解教育城乡统筹和教育均衡发展的新路子。他们从战略构想、实施规划和促进学校主动发展等维度切入,把特色学校的建设作为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选择。这一战略举措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近日本报记者就此对特色学校发展战略决策人——主政重庆教育的中共重庆市委教育工委书记、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任彭智勇进行了专题采访。
一、特色学校建设,立足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选择
记者:教育的均衡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必然。特色学校建设是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选择,这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界的共识。值得思考的是,重庆市早在2007年就已经开展了“中小学特色学校发展战略”课题研究,并且积极推进全市的特色学校建设工作,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一战略举措是在什么背景下出台的呢?
彭智勇:特色学校的建设是因国家的教育要求和重庆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而产生的。2010年1月11日至2月6日,温家宝总理在中南海就《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听取意见和建议座谈会上特别强调,“教育公平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公平。教育公平,不是搞平均主义,更不是一个模式办学,千篇一律、千校一面。学校还是要办出自己的特色。”2月4日,温家宝总理在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发表重要讲话时再次强调,要逐步解决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推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同学校之间的教育均衡发展。面对这样的新形势,作为西部唯一的直辖市,率先实践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创建特色学校、探索教育均衡发展的新举措和新路径,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记者:重庆市把特色学校建设作为均衡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之一,它是为解决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我们首先想知道你们对均衡教育的基本认识,因为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往往会决定特色学校建设工作推进的方向和力度,您是如何从理论和实践的层面理解教育均衡发展的呢?
彭智勇: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从理论上看,教育均衡发展是一种理想的状态和全新的教育发展观,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本质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选择,更是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发展的战略性指导思想。从实践上看,教育均衡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教育权利平等,即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二是教育过程平等,即政府提供相对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受到社会、学校和教师的相对同等的对待,享受符合其能力发展水平和潜力的教育。三是教育结果公平,即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相对均等,每个学生在接受教育后都应达到一个基本标准,都能获得学业上的成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实现全面、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记者:均衡教育的发展不是一个孤立的教育问题,它总是和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相联系的。您是如何认识重庆市社会经济发展与教育均衡发展的关系,并从中寻找到均衡教育发展的突破口?
彭智勇:重庆市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这就决定了重庆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选择:即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和学校自主发展能力同时并举。而培育学校内涵发展能力的突破口就在于特色学校的建设,让每一个学校都有充足的发展空间,给每一所学校的优质化发展提供了可能。在经费投入相对不足、城乡差距相对较大的客观情况下,在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高效发展的战略部署中,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将中小学特色学校的建设与发展摆到了举足轻重的位置。
记者:重庆市特色学校建设高屋建瓴,踏实推进,锐意创新,为教育均衡发展做了深度思考、研究及有益实践。这里,我们还想就重庆市特色学校建设路径请教彭主任。
彭智勇:随着课程改革的开展和推进,过去僵化的管理体制正在被打破,逐步建立起了政府、地方、学校三级管理模式,充分发挥了地方、学校在课程管理与开发方面的创造性,也为学校特色建设创造了可能。随着经济的发展,学校办学自主权的扩大,教育与经济系统等其他社会子系统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个体的教育选择权在教育消费市场中开始有了扩大的趋势,这就意味着学校不仅要提供更多的高质量的教育机会,还要提供多样化的教育和教育服务。
现代战略管理理论认为,差异化和集中度是组织的基本竞争战略。差异化,是指组织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不同于对手的、特别的、独到的构思和做法。集中度,是指要么做大求全,“遍地开花”;要么集中于一点。实施差异化和集中度的战略,其实质就是实施特色战略。因此,引领学校变革,避免出现学校的同质化局面,就必须走特色发展之路。走出一条“错位发展”的道路,无疑是一种着眼于未来战略发展的明智选择。特色意味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胜人一筹。
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学校的特色建设是一种内涵式的发展路径。第一,特色学校凸显“优质性”,是优质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优质性是特色学校的本质特征。特色学校就是优质的学校行为过程及活动的良好结果。第二,特色学校凸显“独特性”,可以较好地满足个性化的教育需求。独特性,是特色学校的核心特征,它是依据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和各校教育资源配置的差异性以及学校办学自主选择的创造性,经过学校师生长期自觉努力建设所形成的独特的办学风貌或教育风格。第三,特色学校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有利于增大优质教育资源。事实证明,许多原先基础较差的薄弱学校通过创办特色学校而优化了教育资源。因此,创办特色学校可以改变原有的“外援”式学校发展方式,在国家有限的教育投入下增加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
二、特色学校建设,立足教育均衡发展的战略规划
记者:特色学校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教育行政部门依据科学发展观给予科学的行动设计,并由特色学校建设工作推进的基本框架来作为支撑,从而保证工作的有序和有效,避免工作的盲目性。你们是否在这方面作过一些有益的探索呢?
彭智勇:我市特色学校建设从一开始就确立了推进的战略意识,从理论认识、社会背景、战略规划、推进措施和学术平台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思考。
重庆市特色学校建设的定位,既关注理论建设,也更加突出特色学校建设的实践意义。我们的基本定位是,把特色学校建设作为打造优质教育资源和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让广大学校逐步认识到这一项目的推进对学校可持续发展和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就重庆的教育实际而言,许多学校的领导对学校特色建设的一些基本概念还缺乏科学认识,在认识上还存在着如重硬件建设忽视软件建设、重局部特色建设忽视整体特色建设、重少数特长生(尖子生)培养忽视面向全体学生等误区。在学校层面上,对特色学校意义和基本概念的认识还有待理清,需要对学校特色建设的长远发展作出合理规划与科学管理。
记者:特色学校建设只有战略思考是远远不够的,如何从实践意义上去实现重庆市特色学校建设的战略意图,是我们大家关注的问题。你们在这方面是否取得了一些进展?
彭智勇:总结起来可以概括为“政策驱动,学术引领,学校主动发展”。
首先是政策驱动。市教委将学校特色建设工作摆上了重要的工作议程,列入年度工作计划,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下发多个配套的专项推进文件;研发了特色学校评估方案,设计了特色学校分层发展、全面发展的实施方案。所谓分层发展,是基于重庆市城乡教育发展差异较大的客观现实,我们实施有差异的特色学校发展,让不同层次的学校在自身办学资源下实现特色发展;所谓全面发展,是指重庆市的每一所学校都能够获得发展机会,充分体现均衡教育的思想。我们认为这是一种实事求是的、科学的学校发展观。无论学校身处中心城市还是边远山区;无论是不是传统的重点校、示范校,此时此刻每一所学校都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都可以跻身“名校”之列。同时我们的目标是跨越优质教育资源短缺的高原区,在逐步向薄弱学校优先配置教育资源的前提下,统筹规划,教研、科研力量鼎力支持,打造一批特色学校。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行动。
其次是学术引领。2007年,重庆市教委牵头开展了教育部“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中小学特色学校发展战略研究”。在深入分析、明确特色学校内涵的基础上,立足于我市教育的实际,积极探索以教育行政部门为主导、教育科研机构为支撑、以学校发展为主体的“三位一体”的特色学校发展模式,先期培育了数百所各具特色的学校,培养了一批具有特色理念的校长。
我们先后组织了三次全国性的特色学校专题研讨活动。市教委在2007年、2008年、2010年先后三次与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报刊社等单位联合举办了“全国中小学特色学校发展高峰论坛”,邀请境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如陶西平、傅国亮、郑金洲等到会作学术论坛,来自全国各地的名校长,如北京十一中学、江苏洋思中学、山东杜郎口中学等多所名校校长到会作专题发言,重庆市数十所学校校长作大会交流,还向与会代表开放了重庆市多个有特色的校园,可以说这样的高层次、高规格的学术论坛既为校长们提供了学习机会,更为重庆特色学校走向全国搭建了平台。
再就是学校主动发展。特色学校建设成败最关键的因素在于学校是否具备主动发展的意识和发展能力。学校全面、主动并有特色地发展了,满足了老百姓对教育的基本选择需要,特色学校建设就成功了。“政策驱动,学术引领”的主力点就在于培育学校的生长能力,充分体现“授之以渔”的功能而不是包办代替。为此,我们十分重视培养具有特色理念的校长。无论是从校长的管理、选拔和任命,还是特色学校学术活动的开展,都体现了这些观点。同时,我们重视挖掘学校的成功经验,让他们影响带动一批又一批学校的成长。
结束语: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将在均衡中实现优质,在规范中凸显特色,在改革中提升质量。我有一个观点,在一个区县,义务教育学校不管在这个区县的哪所学校,学生都乐意都能够享受同样优质的教育。2010年,市教委将在规范的同时,打造学校的办学特色,特色教育是缩小差异的一个重要手段。就学校来讲,要以“规范+特色”为发展方向;就学生来讲,要构建“合格+选择”的评价机制。各级各类学校都要以创新人才培养为中心,在“办出特色,内涵发展,提升质量”上下功夫。
展望未来,重庆教育大有希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即将颁布,我市特色学校建设将会迎来新的春天。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教育将始终坚持以发展为主线,以改革为动力,以建设国家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为契机,致力于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地区教育中心和西部地区教育高地。在推进重庆教育发展过程中,我们将大力实施特色学校发展战略,追求优质教育均衡化、均衡教育特色化、特色教育优质化,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