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原爆更強的制度變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3 01:16:29
2010-04-08 15:12:25
浏览 43049 次 | 评论 95 条
如果蔣介石在一九七五年去世之前擁有原子彈,他會不會以此反攻大陸?兩岸的命運會不會因此而改變?
抗戰勝利之際,蔣介石就意識到核子武力的重要性,要求吳大猷等科學家全力研究發展;他並在一九六四年中國大陸試爆原子彈之前,邀請以色列的核彈之父伯格曼赴台協助發展,一度緊鑼密鼓,似乎台灣擁有核武是指日可待。
如果台灣和以色列的核子合作很早就成功,讓台灣擁有核武器,是否就會改變了兩岸的均勢,扭轉了局勢?尤其是六十年代中國大陸的大饑荒和七十年代的文革動亂,都曾是蔣介石尋找反攻的戰機,盼望可借此直搗黃龍。這都可能帶來兩岸的災難。一場核子內戰,無論誰勝誰敗,都是難以想像的悲劇。而毛澤東和蔣介石兩人如果被逼到最後要為內戰而作核子攤牌,就會陷中華民族於自我毀滅的邊緣。
從韓戰開始,核彈的陰影就在神州大地的上空徘徊。五十年代初,韓戰高潮之際,美國的麥克阿瑟元帥就曾建議對中國東北進行原子彈攻擊,以重創共軍的大本營,但為杜魯門總統所否決,以免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
兩岸之間如果核戰,最終可能導致一場範圍更廣、更慘烈的「三戰」。人類在二十世紀打了「一戰」和「二戰」,死了約一億多人,但正如推動原子彈發展的愛恩斯坦所說,他不知道「三戰」會用什麼武器,但肯定「四戰」是會回復到石頭和棍子的戰爭。
也許就是蔣介石父子和核武擦肩而過,才帶來中華民族的福氣,讓兩岸可以在一九四九年的六十週年之後,鑄劍為,耕種出一片花團錦簇的和平花園。
這也是蔣介石和毛澤東所不能想像的結果。國共歷經劫波,在六十年之後,也各自顛覆了自己,走出了內戰的心態。中國大陸不再搞無產階級專政,而是邁向全球最大的市場經濟系統,落實生產力的大躍進。台灣告別白色恐怖,建立中華民族歷史上第一個民主直選領袖的機制,開創一個自由開放的多元化社會。因而兩岸的最新互動,發現對方的優點,肯定會產生了比原子分裂更具爆炸性的能量。
這些能量刺激雙方凝聚一種制度創新的力量,進而為中華民族煥發更巨大的軟實力。馬英九總統上台後所落實的兩岸人民直航和三通,讓老百姓可以面對面的交流,化解了長期以來的刻板印象,融化了政治的堅冰。中國大陸的中產階級都爭相湧向寶島遊覽,不少人都成為「哈台族」。他們將台灣的多元化自由氣息,傳達到大陸的千家萬戶中。同樣地,越來越多台灣人民,和當前在大陸的四百萬台商,都會更了解神州大地從互聯網、手機到高鐵的巨變,目擊大陸民間推動改革的勢頭,正搭上了規模經濟的快速列車,開上制度變革的軌道。
兩岸這兩股交叉的力量,匯聚成一股不可逆轉的歷史趨勢,就像那些原子的裂變,在多少全球中國人的心中,默默地,爆炸出來,也爆開了中國一個全新的未來。

9
上一篇 << 水的權力與民主的容器      下一篇 >> 泰國政治的真正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