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间接补法 --中国期刊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4:44:59
【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9)36-0012-02
【摘要】  补法是中医重要的治法,属于“八法”之一。其可以分为直接补法和间接补法,直接补法即缺什么补什么,而间接补法是依据中医特有的基础理论确立的,其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运用:1、阴阳互济;2、五行相生;3、资其化源;4、精气血津液相生;5、“以通泻为补”。若能灵活运用间接补法,不仅能达到补虚的目的,而且避免了直接补法的弊端,还体现了整体观和治病求本原则。
【关键词】  治法 间接补法  理论探讨
补法是中医重要的治法,属于八大基本治法(即“八法”)之一。其具体应用有补气、补血、补阴、补阳、补肝、补心、补脾、补肺、补肾之别,但这些都属于直接补益方法。而间接补法是根据中医特有的基础理论或学说而确立的治法,比较奇特,运用起来也比较灵活。其归纳起来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运用。
1 阴阳互求
1.1阴中求阳  治疗阳虚证时,在补阳剂中适当佐以滋阴药,即谓“阴中求阳”。因为阳气的机能活动需要以阴精为物质基础,“孤阳不生”,故在补阳的同时佐以滋阴,则阳气得到阴精的资助而生生不息。诚如张景岳说:“善补阳者必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代表方金匮肾气丸,全方在一队滋阴药中,少加温阳桂枝、附子,“微微生火,以生肾气”,乃“阴中求阳”之治,主治肾阳不足证。肾阳虚则阴不化,阳无阴则独亢。若但知阳虚补阳,则阳无阴配,必不能安居于下而独亢于上而无根[1]。
1.2阳中求阴  治疗阴虚证时,在滋阴剂中适当佐以补阳药,即所谓“阳中求阴”。因为阴精得不断化生需要阳气的推动、温煦,“独阴不长”,故在补阴时佐以补阳,则阴精得到阳气的鼓动、气化而源源不绝。诚如张景岳说:“善补阴者必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代表方三才封髓丹,此方滋肾阴泻相火,方中天冬、熟地、黄柏滋阴泻火,配以甘温之人参、甘草及辛温之砂仁,取“阳中求阴”之义,使“阴得阳助则源泉不竭”。正如李中梓《医宗必读·卷之六·虚劳》说:“独阴不长,春夏之温可以发育,秋冬之寒不能生长,虚者必补以人参之甘温,阳生阴长之理也。”张景岳《质疑录·论苦寒补阴之误》也说:“人徒知滋阴之可以降火,而不知补阳可以生水。”这句话进一步说明,阴液的滋生离不开阳气的推动、激发、气化。阴液亏耗者,纯用大剂滋阴之品,往往腻滞不畅,而有碍吸收和化生。若在补阴剂中加入适当补阳药,则阴得阳生而泉源不竭,此即“补阳则可以生水”之道理所在,亦为阴阳互求的应用范例。
2 五行相生
2.1虚则补其母 “虚则补其母”,出自《难经·六十九难》,原指对针灸治疗而言,后世结合临床实践,进一步扩大了这一治法的应用范围,常用于指导药物治疗[2]。不管是母病及子的母子两虚证,子病及母的两虚,还是单纯的子脏亏虚,都可以用补母之法治之。李中梓《删补颐生微论·化源论》中提到:“脾土虚者,必温燥以益火之源;肝木虚者,必濡湿以壮水之主;肺金虚者,必甘缓以培土之基;心火虚者,必酸收以滋木之宰;肾水虚者,必辛润以保金之宗。此治虚之本也。”脾虚者补命门,这是补火生土,代表方四神丸;肝虚者补肾,这是滋水涵木,代表方一贯煎;肺虚者补脾,这是培土生金,代表方参苓白术散;心虚者补肝,这是助木生火,代表方酸枣仁汤;肾虚者补肺,这是金水相生,代表方百合固金汤。
2.2劳则补其子 “劳则补其子”,出自《备急千金要方》,其说:“肝劳病者,补心气以益之,心王则感于肝矣”“心劳病者,补脾气以益之,脾王则感于心矣”“凡脾劳病者,补肺气以益之,肺王则感于脾”“凡肺劳病者,补肾气以益之,肾王则感于肺矣”“凡肾劳病者,补肝气以益之,肝王则感于肾矣”[3]。是指凡母脏虚劳,可补益子脏之气,以期子脏之气得充,而使母脏之气得复。如用白石英丸治疗肺劳,用白石英、阳起石、肉苁蓉、干地黄、巴戟天等补益肾气,使肾气旺盛而感气于肺,肺气充复则虚劳得愈。劳则补其子之法突破了“虚则补其母”的桎梏,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探讨。
3 资其化源
3.1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素问·玉机真藏论》云:“脾脏者,土也,孤脏以灌四傍者也。”《素问·玉机真藏论》曰:“五脏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人之有身,全赖气血,气血之成,源于水谷精微,而水谷精微的化生,是主要依赖于脾胃的受纳运化功能。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脾运化水谷精微,水谷精微经脾的转输,布散全身以充养五脏,使之发挥正常功能。故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李中梓谓“后天之本在脾”。因此,脾胃功能的正常与否,直接影响到人体气血的盛衰以及各脏腑的功能。只有脾胃健运,补法才能发挥作用,若脾胃失运,化源衰竭,则任何补剂都难奏效。张从正说:“善用药者,使病者而进五谷者,真得补之道也。”胃气复则能纳五谷,脾气运则能化精微,精气得充则形体足,而人体复归于常。所以在治疗脏腑虚损时,应兼顾健运脾胃。张仲景治疗阴阳两虚的虚劳证时,用小建中汤以建立中气,中气立,则脾胃健运,气血生化有源,阴阳则自可调和。尤在泾说:“欲求阴阳之和者,必于中气,求中气之立者,必以建中也。”因此,通过补脾胃建中气,可以达到调和气血阴阳俱不足的目的,这是间接补法的重要运用。
3.2肾为先天之本,五脏之化源  《素问·上古天真论》说:“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肾孕育真阴真阳,肾中精气是为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生发的源泉,对脏腑具有推动温煦、滋润濡养的作用,故李中梓谓:“先天之本在肾”。张景岳亦说:“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类经附翼·求正录》)。因此只有肾气旺盛,脏腑的机能才能协调;如真气衰竭,则五脏失其温养,百病丛生。所以在治疗慢性虚损病证时要顾及补肾,通过补肾以补余脏亏虚。如张仲景治五劳虚极之虚劳干血的大黄蛰虫丸,重用生地,以滋养肾阴,此即“涵保北方,以厚生命之根”之意。
4 精气血津液相生
4.1益气生精  气能生精,后天之精有赖水谷精微的充养,而气的运动推动水谷精微转化为人体之精,故后天之精可由脾胃之气健运以生之。故在补养肾精的基础上,兼以健脾益气,可起到填补肾精的作用,如三才封髓丹之人参、砂仁、甘草即是此意。
4.2补气生血  气能生血,指气参与并促进血液的生成。“血不独生,赖气以生”“气药有生血之功”,故血虚在补血的基础上可兼以补气,如当归补血汤以补气之黄芪五倍于补血之当归,即取补气生血之义。
4.3益气生津  津液的生成依赖于气的气化作用,尤其是脾胃、小肠等脏腑之气起到至关重要作用,若脾胃、小肠之气充沛,从水谷化生津液的功能就健旺,津液则充足;反之则津液的生成不足。如热病恢复期阴津已伤,既要养阴以除余热,又要调理脾胃补气以促津液的生成,用竹叶石膏汤,方中人参、甘草即是此意。
5 以通泻为补
5.1以通为补  人体“惟血气流通为贵”,血气“贵流不贵滞”。血气宣通是保持健康,维持人体正气的重要因素[4]。若邪气侵袭,或机体功能减退,排泄功能障碍,致使痰饮、瘀血等菀陈停留体内,造成气血壅滞,“气血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因此从这一意义来讲,消除痰瘀之滞,促进机体气血宣通,使脏腑、气血恢复和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也属补法[5]。颜德馨[5]治一军人,在战场上伤失一腿,性功能丧失,久服补肾药不教,则从通畅气血着手,竟使其性功能恢复。
5.2以泻为补 “人知补之为补,而不知泻之为补”(《医学入门》),若痰饮、宿食、虫积、热毒、瘀血等实邪停留中下焦,则可耗伤正气,故邪气不除则正气难复。故临床常用对因邪恋之虚证,以泻为补的方法,以达到保全正气的目的。张子和说:“大积大聚、大实大秘、大涸大坚,下药乃补药也。”孙思邈治骨极虚热而见大小便闭塞,颜面枯黑,耳鸣者,用三黄汤(大黄、黄芩、栀子、甘草、芒硝)[3]通利为先。此因肾水之涸不能涵养少火,而致孤阳独发,中外皆从火化,故骨极肾热,二便不通,故栀、芩、甘草、芒硝、大黄急夺其阳以保伤残之余[6]。张子和曰:“损有余,乃所以补其不足,故不补之中有真补存焉。”
中医辨证论治是一个理、法、方、药的过程,法是链接理和方药的桥梁,立法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疗效。间接补法根据中医深奥理论,从整体上改善脏腑机能,既达到补虚而扶正祛邪的目的,又避免了直接补法的弊端,提高疗效,既体现中医整体观,又符合治病求本原则。间接补法的灵活运用,对临证立法遣方用药有重要指导意义。
参 考 文 献
[1] 欧阳建军.浅谈问接补法及其代表方配伍方式和意义[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4,11(4):286.
[2] 迟华基等.难经临床学习参考[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82.
[3]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M].北京:中国古籍出版社,1999.357-526.
[4] 李建香.张从正补法思想浅谈[J].光明中医.2009,24(8):1447.
[5] 吴鸿洲.走出补的误区—颜德馨论补[J].上海中医药杂志.1997,12:5.
[6] 彭怀仁.中医方剂大辞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