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时施教大于因材施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4:53:36
中国的教育主要的有两个阶段,一个是基础阶段,小学初中高中称为基础教育,大学以上的称为专业教育,这个基础,既是一大部分学生的未来事业的基础,也是另一小部分学生未来学业和事业的基础。因此可见,在基础教育阶段进行,因材施教总体是难的,国家称这种为全面发展。我们知道,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就如一壶水,而学习领域的就如一个个的杯子,将精力倒进这个杯子,那么这个杯子的水的高度必然比其他的没有倒的,或者倒得少的,而基础教育就是每个杯子都倒,并且要求高度划一,这样抹杀了兴趣和个性,不存在因材施教中所说的“材”的差异,而天才的诞生,往往是将精力全部倒进一个杯子。所以中国基础教育阶段基本上是批量产品,所以在基础教育谈因材施教是难的。所以,应该将因材施教的地位在教育者的心目中下降,那么谁该上升呢?就是它——因时施教。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朱熹集注;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这是进行教育动作最理想时机。教育的时机是可遇的,也是可求的。教育者不但善于抓住教育时机,而且还善于在寻机的过程中创造教育时机。
可遇,是类似于下面的例子。这需要老师平时多观察和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的心里状况,比如,如果一个学生是为恋爱的事情烦恼,那么老师判断他她是为其他事情而慰藉他她,那么是不可行的。下面类似的例子不是老师故意促成的,而是学生生活中其他情况下形成的。论语里,司马牛平日里常常信口开河,聒噪不已,又因其兄获罪被诛而整日长嘘短叹,忧心忡忡。孔子总想对其加以劝导,只是没有恰当的机会。终于,有一天司马牛向孔子请教关于仁的问题。孔子没有告诉他“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之类的道理,而是对症下药的答之“仁者言语谨慎”。司马牛不以为然。孔子就诱导他:“凡事做起来难,说话能不谨慎吗?”这就是抓住了机会。
可创,就是更多的时候却是老师要创造机会,令学生处于“心求通”、“口欲言”的情境,然后再加引导,而不是满堂灌,在未有形成这样的条件而就开始讲授是取不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学生,学,是为了出到社会之后的用,所以很多情况下,课堂的导入部分就是创设这样的情境为主要是最好,这是面对全体学生的,是面对,而有一种情况是面对单独学生的,是点对。面对是主要的,但是投入太泛,而点对则能逐渐在帮助单个的学生的具体的问题,而赢得这位学生的尊敬,就算是一周赢得一位学生的心,逐渐增加的话,那么上课就会各点开花,上课就容易了。
我一贯觉得老师如果在导入部分,以各种各样的名人的例子,是很不可取的,很多情境脱离了学生出去遇到的情境,而且是那种伟人的,远不可及,高不可攀,大多数学生兴趣索然,而假设学生的面对的情况则很感兴趣。就比如,上国家宏观调控的课,将学生的身份假设为国家领导人,面对物价上涨等各种情形时,会采取什么方法来解决。这样的由学生的角度转换为当事人,那么他就会产生很强烈的兴趣。美国教育学家杜威就主张学校的理念就是“学校就是微型社会”。
因时施教,之所以是一条很重要的原则是因为能导致以后所积累而成的恶习,就比如,学生厌恶学习,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有一个很强的原因就是因为他在很长的时间中,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地积累一大堆问题,对于这一大堆问题无力解决,压得喘不过气,于是逃避,产生破罐子破摔的行为倾向。而因时施教就是防范这些恶果于未然的具体措施,有问题就适时解决,不让其堆积起来,达到积重难返。而过了这条村是没那间店的。当学生的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无论多高明的老师,都回天乏术了。
而在现代的教育中,班集体形式授课,课程多任务重,并且为应付各种考试和教学考核,老师是很少时间在生活中和学生接触的,一般是在课堂上才和学生互动,这样对学生的了解并不是很透彻,所以在以教室课堂为主的观察中,要掌握一套迅速的了解学生的个性,成绩,家庭背景的资料,在此基础上判断学生在某时间的所思所想,然后再加引导,这样的效果才更好,这些以后有机会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