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曾磊:“因材施教”不如“观机逗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6:46:05

因材施教不如观机逗教

­平等思维唐曾磊

宋代大儒朱熹在《论语》的注解中指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因材施教要求老师要对自己的学生很了解,能够说出学生的性格特点和智力水平,并且针对不同的特点,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各种不同的人才。能够做到这点,已经是很不错的老师了。 ­­

  但因材施教还不够,它只考虑了学生的能力水平,并没有结合到学生不断变化的情绪、动机等心理状态。因材施教不如观机逗教。 ­­

  观机逗教的“机”有两个含义: ­­

  1.根基。 ­

  教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兴趣、爱好、知识储备、智力水平以及思想、身体等方面的特点,进行充分了解,才能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教学。 这方面就是所谓的因材施教。 ­­

  2.时机。 ­

  每个学生在不同的时间有不同的学习状态,老师应该根据学生学习时的状态提供合适的教学。 ­

  很多时候家长老师总会问,跟学生讲知识的时候,学生总是不爱听,没有兴趣,怎么办? ­

  就这一点,《论语·述而》中,孔子给了我们很好的答案:“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

  不愤不启的意思是:不到学生们想弄明白而还没有弄明白时,不去启发他。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朱熹注解),就是心里想弄明白却怎么都弄不明白。 ­

  不悱不发的意思是:不到学生想说而说不出来时,不去启发他。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朱熹注解),就是心里想说却不能很好地说出来。 ­

  孔子说:一个人不到全力以赴去尝试想了解一个道理,冥思苦想但却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我是不会去启发他的。不到他尽全力想要表达其内心的想法,却想不到合适言词的程度,不郁闷到山穷水尽的时候,我是不会去开导他的。 ­

  那么我们的老师和家长如何选择启发时机呢? ­

  在启发式教学中,教师和家长要选择甚至安排好学生的启发时机,使学生们处于“愤”和“悱”的状态,为此,教师和家长就要注意以下两点: ­

  (1)不疑不悟 ­­

  联邦德国格式塔学派的顿悟说认为,学习的实质是构造与组织一种完形,根据格式塔心理学的基本观点,苛勒做了大猩猩解决问题的实验。 ­

  根据实验,苛勒认为:在未解决这个难题之前,黑猩猩对面前的情境的知觉是模糊的、混乱的。当它考虑到几根短棒与高处的香蕉的可以进行联系时,它便产生了学习上的顿悟,从而轻松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因此,苛勒认为学习是由顿悟而实现的。并由这个实验提出了解释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迁移现象的“顿悟说”。 ­

  我们生活中常说的顿悟,首先开始于疑问。然而疑问是怎么产生的呢? ­

  在长时间的读书和生活过程中,我们不断地产生对一个问题想追根究底的欲望。如果没有答案来满足这种欲望,心理就不舒服。这时候就产生了所谓的疑问。疑问长时间在心中萦绕,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就逐渐形成了更加深刻持久的疑问,我们称之为疑情。当想解开这个问题的欲望已经达到极点,疑情达到顶峰的时候,如果遇到相应的某种间接的提示或一个直接的答案,便会一下子豁然开朗,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心开悟解,顿悟就出现了。在这个过程中,悟到的内容情况会有所不同,有大有小,往往是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 ­

  那么什么样的情况会出现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很多学生有很多问题不会,他却没有产生这样的疑情? ­

  我们来分析一下实验中猩猩为什么会产生顿悟?香蕉对于猩猩来说是非常要想的食物,让猩猩看到香蕉,却又吃不到,就会让猩猩产生一种全身心的渴望,这种渴望会调动猩猩的全部精力来考虑怎样获得香蕉。短棒和香蕉本来没有关系,但强烈的渴望让猩猩把它们联结起来了。于是顿悟就发生了。 ­

  可见,疑情来自于一个人存在性的需求,当他缺乏这方面的内容,这种缺乏给他带来不方便甚至是痛苦的时候,他就容易产生疑情。 ­­

  有位大师说得好:“生死心不切,疑情发不起。”就是说,所思考的问题在心目中的位置不重要的时候,由于不关心,则无法起疑情。 ­­

  起疑情便是将问题形成了心中的障碍和烦恼,而悟则是集中心力攻破心中的障碍和烦恼的最佳方法,当人生起疑情时,身心俱静,浑然不觉,念兹在兹,心无旁骛。 ­

  这时候如果碰到老师施以指导或遇到提示自解,则心地顿开,身心否极泰来,便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此时非但理上豁达,身体也达到一种莫名的快乐! ­

  由此可见,通过设置疑问,让学生产生疑情,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把学生引入渴求知识的境界,使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都充分发挥作用,从而使学生从被动学习状态转变到思悟的主动学习状态。 ­­

  宋朝大儒朱熹认为疑问越多,学习进步就越快,“大疑则可大进”“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致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要激发学生的疑问,调动学生开动脑筋,勤于思索,积极思维。 ­

  (2)由疑到悟 ­   ­

  只有发现问题才有解决问题的可能,只有存在并发现疑惑才有破除的可能,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 ­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解疑释疑,“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从有疑到无疑的进程正是体现教师作用之处。 ­

  善教者,师逸而功倍。教师不能满足于知识的传授,重要的是想方设法寻找能开掘出学生自身蕴藏的智力源泉的支点。 ­

不要将现成的结论塞给学生,要尽量少讲,多让学生自己学习领悟。朱熹告诉学生,“某此间讲说时少,践履时多,事事都用你自去究索,某只是做个引路底人,做个证明底人,有疑难处,同商量而已”。 ­

  孔夫子曾赞叹:朝闻道,夕死可矣。 ­

  疑情有大有小,只视其当事人投入的程度而言,疑情之大可以令人“内不知有身心,外不知有天地”,“如坐在银山铁壁之中”。参究所需要的时间长短也是因人而异,有的人一参即悟,比如禅宗六祖惠能,而有的人则需要很长的时间,但是只要是真参,早晚有悟。 ­   ­

  作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时机来对学生进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