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世博,看可持续的精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5:56:04
2010年6月3日   01:头版   稿件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吴志强



2010年上海世博会总规划师、同济大学教授 吴志强
很多朋友都问我,到上海世博会看什么?这看似一个简单的问题,其实又是一个回到原点的问题。
北京奥运会传递给世界的信号是 “中国发展了”;上海世博会传递给世界的信号则是“中国是可以持续发展的”。所以我说,到世博会看什么?看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看世界的可持续发展。
作为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表现了中国在可持续发展上的开放思路、共同繁荣和负责任的国家形象。而且,我们让全世界走到一起共同探讨这个主题,共同创新人类未来更美好的生活理念。假如说,大家能够看到中国是可持续发展的,那么证明全世界也是可持续发展的。
观博,首先推荐去浦江边走走
我陪朋友去看世博会,首先会带他看黄浦江。因为,上海世博会在黄浦江两岸做了大量的未来城市要素与人的要素的结合,黄浦江两岸就是未来生活的试验场。
沿着黄浦江,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空间是如何使用绿色能源的,依托黄浦江天然水源和地源,为两岸建筑提供空调能源。沿着黄浦江,我们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关怀,富于情趣的公园、舒适的步道,是人与人自由交流的空间;蜿蜒美丽的岸线、节能的建筑,是自然与人的和谐相融;沿着黄浦江,所有历史和未来的故事都在这里展开……可以说,在黄浦江边一站,核心的世博要素都显示出来了。我们在黄浦江边,首先看到的是上海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今天,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城市,成为对地球的最大压力。城市的好坏,直接地影响到占人类人口50%的城市人的生活质量,也间接地影响了剩余的人的生活。这要从人类的高度,生存的高度来看。而上海世博会,考虑的正是人类未来的事情,人类共同的城市化主题。
中国馆前排队,请体会中华智慧
在5.28平方公里的园区内,我们看到了世界智慧与科学技术的结合,我们看到了全球如何应对城市挑战,如何就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进行各式各样的探索。这是一幅未来城市的绝美画卷,各国展馆不是冷冰冰的房子,而是充满了温暖的情感。
西方建筑以单幢建筑的被动式节能为主,通过隔热、降耗、强调零能耗。而中国馆是开放式的,我们研究团队跟踪研究了中国馆址一年365天日照情况,进行了大量科学模拟实验,发现“东方之冠”斗拱斜角的角度正好是夏天太阳的斜角和冬天太阳斜角之间的角度。这样一来,夏天整个屋顶会落下一片阴影,所有排队等候的人都会处在阴影中间。而冬天的时候,所有阳光都能透进来。如果那时你的背上感受到一缕温暖的阳光,你要感谢中华智慧。
所以说,看中国馆就是看古老智慧和高科技的结合,这是中国探索可持续发展的经典思路之一。古人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如今通过高科技的手段,复兴了这一古代智慧。 (下转第8版)
(上接第1版)
水故事折射世界不同的精彩
而世界智慧的交融,则使上海世博会进入更高的物质和精神层面,更加光彩夺目。国外城市是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我们可以以水为例,谈谈不同的思维方式。
最缺水的城市如何解决问题,我们可以去看看沙特馆:沙特王国没有终年有水的河流和湖泊,年平均降雨不超过200毫米。因此沙特人重视对环境的保护与改造,利用特有的植物蓄积最大限度的水源;同时大力发展教育与科技,它的海水淡化技术让人叹为观止,他们用自己的智慧与勇气创造了沙漠神话。
担心被淹没的城市呢,我们可以去看看城市最佳实践区的威尼斯案例:1966年以来,威尼斯城市发生水位超过1.4米的严重水灾已经有9次。经过意大利各方专家的调研、论证、实验后,最终通过了被称为“摩西计划”的治水工程。摩西计划将在海潮高涨之时通过修建在威尼斯的3个入海口处的堤防,将威尼斯泻湖与大海分离开来。同时,威尼斯还通过建造防护堤、拓展海岸线、建立新海滩、修复古代海边防护墙等手段防止海岸线被侵蚀,尽力恢复湖区形态,遏制和扭转环境恶化。
城市是个生命:爱它,它才对你好
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上海世博会,全世界都在用不同的故事情节,演绎着同一个主题。而在这本“故事集”中,有一页我建议大家都要读一读。那就是本届世博会的主题馆。这是关于城市的五个主题的演绎:地球、人、生命、足迹和未来。
我个人最推荐的是生命馆。以往人们解释城市,通常阐述的是一个具有居住、生产、游憩和交通四大功能的“机器”。但城市更是一个“生命体”,需要被尊重、被呵护。无论在城市里,还是城市外,享受城市的惠泽是上海世博会深入探究的奥秘,也是我们向未来交上的一份“答卷”。
究竟什么样的城市,能让人们生活得更美好?我的逻辑简单而有力:只有你爱它,它才会对你好。只有你爱的城市,它才能让你生活得更好。这就仿佛人类与城市在谈一场生死相随的恋爱。这是人与城市共生的话题。假如“城市生命”的概念,能被全世界都认可,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怎能不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