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大全(18)--参考答案(6)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07:54:52
(十五)文言阅读类
(一)
1.(1)近,近来。(2)毁坏。
2.(1)恐怕不如过去的十分之一二。(2)因此,我虽然勤奋下苦功读书,却常常因为善忘而荒废了学业。
3.要抓住大好时光,勤奋学习,不应终日玩耍荒废学业。心不若余之专耳。
(二)
1.(1)捧着。(2)表修饰。
2.我就是因为不吃不敬的施舍,才到了这样的地步。
3.饿者是一个有骨气的人(或清高的人),他虽然“蒙袂辑履,贸贸然”,但是听到“嗟,来食”,却“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4.赞同或不赞同均可,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三)
1.(1)称作。(2)才。
2.锻打一次就轻一次,到多次锻打以后斤两才不减,就是纯钢了。
3.百炼成钢,比喻人经过多次刻苦的锻炼,非常坚强,或成为优秀的人物。
4.多揉多摔打。
(四)
1.(1)自己。(2)同“披”。
2.有人对他说:“你必定要穷困了。”
3.以子所长,游于不用之国。
4.如赞成,可以从以下方面作答:干任何事情都不能不顾对象,做生意也要了解顾客的需求。任何知识、才能、技艺都要符合社会的需要,做到学以致用。否则,知识再多、技艺再高,也是徒劳。如反对,可以从以下方面作答:越人跣行、被发,正说明鲁人夫妻俩的手艺在越地有着很大的市场空间可供开拓,如果他们夫妇俩能妥善开发市场,使得越人穿上鞋子、戴上帽子,并成为时尚,那么他们一定不会穷,而且会很快富裕起来的。
(五)
1.俄而/库吏/以啮鞍闻(或:俄而/库吏以啮鞍闻)
2.现在单衣被咬坏了,因此伤心不安。
3.曹操:宽宏大量,善解人意。曹冲:心地善良,聪明机智。
(六)
1.(1)从前;(2)都、借;(3)但是。2.C
3.作一年的打算,不如种谷;作十年的打算,不如种树。
4.道理: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早作准备,有长远打算。启示:学习也是如此。
(七)
1.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2.(卫巫)把批评朝政的谤者向厉王告发,厉王就杀死谤者。
3.(1)从谏如流(闻过则喜);以禁止、杀戮的手段堵塞言路。(2)选择恰当的语言、语气,抓住恰当的时机(或:所提意见或建议应客观公正,言之有理)。
(八)
1.(1)对的。(2)拜访。
2.当时的人没有谁赞同他。
3.将军/宜枉驾顾之。
4.从诸葛亮的角度分析:要成就一番大业,就要树立远大志向,保持高尚节操。从刘备的角度分析:礼贤下士,看重人才。
(九)
1.(1)前往,到;(2)回头看。2.“不”通“否”。
3.小时候聪明,长大了未必优秀。陈韪是说别看他现在聪明,长大了不一定聪明,带有不以为然的意味。4.聪颖机智。
(十)
1.A.2.不忧心忡忡于贫贱,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3.希望人类社会返璞归真,人们过上淳朴无争、怡然自乐的生活
4.五柳先生因住宅旁有五棵柳树而得号为“五柳”。他家境贫寒,不慕名利,安贫乐道,为人闲静少语,一生喜欢读书和喝酒,常写文章自娱自乐。
(十一)
1.(1)想。(2)都。(3)(有人)想借车而不敢借这件事。(4)车。
2.我有了车子却使人不敢来借,还要它干什么?
3.即使是他没有责任的事,只要这事跟他有关,他也要十分严格地要求自己,他容不得自己有一丝一毫的欠缺。
(十二)
1.(1)给。(2)眼泪。
2.(1)由此可见,人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所厌恶的有比兀亡更严重的事。(2)弘范于是用接待宾客的礼节来会见文天祥。
3.①国亡不能捄,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②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
4.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或“舍生取义者也”)
(十三)
1.每天;关闭,坚持;通“佯”,假装;丢弃。
2.像这样好多年,也没有什么伤亡损失。李牧到了边境,遵照原来的法令办事。
3.积极防御;诱敌深入;以众击寡。
(十四)
1.(1)搬离。(2)同“无”。
2.其他人分别按照功劳依次排定座位。
3.“其灶直突,傍有积薪。”“更为曲突,远徙其薪。”
4.故事中“主人”家的火灾是完全能够避免的。即便是“主人”对火灾隐患缺乏基本的防范常识,在客人(淳于髡)警示忠告后也应当有所惕防,但是火灾还是发生了。如果那家主人听了淳于髡的忠告,很可能就避免了火灾,也用不着众人相救和杀牛置酒了。在这里,功劳大小是一目了然的!而故事里的“主人”非但不听忠告,在事后答谢救火的宴席上反而忘了请那个提出忠告的淳于髡,他的逻辑似乎是,事发后帮忙救火的人才是恩人,而事前发出警告的人就算不得恩人。在预防事故的问题上,许多人至今还是习惯于这种“亡羊补牢”的思路。
5.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浅显的道理——凡事应先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在预防事故的问题上,“亡羊补牢”要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