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春生:建筑民俗现代演绎人与自然和谐共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9:42:50

娓娓道来

聚精会神

解惑答疑
叶春生,年轻时师从我国民俗学家、民间文学大师钟敬文先生。现任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广东省民间文化遗产抢救专家委员会主任。叶春生主要致力于民间文学、民俗学、岭南民俗文化及神秘文化研究。
在4月17日华发股份珠海文化大讲堂上,叶春生从《易经》、《葬经》古老的版本说起,讲述古老传统的岭南建筑民俗在现代社会中跨越时空的演绎。叶春生说,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中西理念的协调,阴阳平衡与建筑环境的和谐,已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但如何用科学的观点去剥开建筑民俗中迷信的包装,使其为人类居住环境建筑提供科学的服务,这是民俗研究的一个课题。
建筑民俗讲求的是天、地、人的“天一”
文化周刊:岭南建筑是很有讲究的,比如选址、比如布局,都有许多“规矩”。但是有的人会对此嗤之以鼻,或曰“伪科学”、迷信,或视作“神秘文化”,您的看法是什么?
叶春生:岭南的建筑有开放兼容的情怀,既保留古制,又融汇中西;既有地域共性,又有社区品位;既讲究风水,又观照亲情的风格。另一方面,由于人群社区的驳杂多元,特别是古百越民族迷信鬼神,崇尚巫术的影响,致使岭南建筑形成了形制繁纷,传统与现代重新拼接,民俗风情守旧中凸显新奇的特点。但长期以来,人们并不敢正视这一土生土长的、带有浓厚乡土气息的文化现象。其实它主要是以一种民俗的形式在传播。
传统的建筑民俗,从选址、定向、择日、动土、上梁、封顶、装修到乔迁,民间都有一套规程。这套“规程”的实质在于协调天、地、人的关系,使人与自然在宇宙中达到最和谐的统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会关注到的通风、采光、排污、防火、防风、防洪、防盗、绿化、美化、空间利用等问题,这些如果协调得好,就会给人一种舒适祥和,奋发向上的感觉,也就是俗话所说的有利于身心健康,事业有成。说白了,这就是建筑民俗的宗旨,没有什么神秘的。说得文雅一点,它是集景观意象、生态环境和空间结构为一体的一门学科。
文化周刊:正如您所说,长期以来人们认为“风水”一词敏感,往往避谈之。但其实这是一种以建筑为载体
民俗,它的渊源是什么?
叶春生:现在一说“勘天舆地”,听起来就有些古奥了;说它是“环境生态科学”,虽时尚却又未见其本性;还有人起了个雅号 “宇宙全息统一说”,太超前了。其实这种民俗的“老祖宗”是《易经》和《葬经》。
《易经》也称《周易》。“易”字上为“日”下为“月”,日月之象也,《易经》教我们认识宇宙自然、社会人生发展变化的规律。《葬经》相传为晋代郭璞所作,全书不足2000字。“风水”这个名词最早就来源自这本《葬经》中。郭璞在书中说“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散,界水则止,…”天以生气为之,地以生气为载,生气聚于地中,五气行乎地中,发而生乎万物,水为气之母,脉气靠水运送,故寻龙点学,依水流而引证。
“风水”的核心是探究建筑的择地、方位、布局与天道自然,人类生活的协调关系,重点在指导人类顺应环境来解决建筑的选址和布局等问题。天、地、人这三者本来是一体的,这三位一体的东西怎么样把它融化到我们的建筑里面?我们平常讲的天时、地利、人和,这三者是天、地、人的“天一”。这个“天”包括天体、天意、天机,人家说“天机不可泄漏”,这是那些“风水佬”卖的关子,我觉得“天机”可道,否则“风水”没用。
建筑民俗的科学理念是叫人亲近自然
文化周刊:平时我们在生活中常常能听到一些所谓俗话,比如 “有钱难买东南楼”、“左青龙右白虎”,诸如此类,对于这些您又怎么看?
叶春生:其实老百姓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已经总结出了一套建筑风俗。在中国,这是分流派的,一派叫“形势”派,又叫领头派,看山的;一派叫做“理气派”。比如“有钱难买东南楼”,这是理气派的说法。在广东地区买楼,我建议买坐西北、向东南的。因为南方日照时间长,高温多雨,空气潮湿,夏天可避免西斜烈日暴晒,迎取凉快的东南风,冬天可以得阳光充分照射,又可避凛冽的西北风。这样的房子冬暖夏凉,最有“生气”。这其实还是讲究天、地、人的“天一”。
建筑民俗的这些规矩,以今天科学的眼光审视,有的含有一定科学成分,是群众在日常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有的是代代相传的民俗心理,目前虽还找不到科学依据,但相传已久,积以成习,姑且信之;有的纯属迷信。但是这些风俗的产生和绵续,都有一定的文化背景。中国人素以儒家思想为正宗,佛、道、儒三教合一,阴阳五行观念和术数的糅合,便是这些民俗心理的基石。《黄帝内经灵枢》中说:“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道德经》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术士们依据这些理论,自造众说,民众参和变异,真真假假,形成了一套程式,习以成俗。“民俗”这种东西,又有它一定的惰性,它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行为,一经形成便不易改变,不管你相信与不相信,人们都不由自主地以此作为评判的价值标准。他们把生态建筑的实用性潜藏于“凶”“吉”观念之中,倡导人们适应自然,与之和谐相处的人文理念。
因此我认为,民俗的科学理念,叫我们亲近自然、了解自然,利用自然的规律探究其中的奥秘,走出迷信的怪圈,建设更加宜人的环境。
精彩观点
应恢斗门赵家庄原貌
对于珠海的古建筑、古村落,我知道斗门的赵家庄,还去过现场。这是一个很特别的古村落。在广东,以“庄”命名的村子几乎没有,证明这里是从北方迁来的。考证证明这条古村是南宋末年皇室南迁至此建造聚居而成。去年广东省省文联和省民协认定的首批27个广东省古村落中,这个有多年历史的赵家庄就榜上有名,它还是广东省惟一一个由古代皇族没落后代设计、建造和聚居的村庄,其规划、设计有着很明显的皇室印记,比如在村庄前开挖护庄河,这个明显是皇都的护城河演变来的,全省目前发现的古村落中仅此一家。总之,这个赵家庄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极富特色,建议把赵家庄恢复原貌,完全可以成为旅游的景点。
现场互动
观众:岭南神秘文化会申报国家非物质遗产吗?
叶春生:神秘文化包含的范围很广,肯定不会用这个名目申请。我们想用“风水”的名目申报,但是领导部门能不能同意呢?可能要比较长的时间才能接受,按照联合国申报的原则,要申报必须要先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而报省级,省申报完才报国家,国家通过了才报联合国。所以“风水”申遗的事情,我们风水的爱好者曾有过这种想法,但是我估计在比较长的时间内不太可能。如果国家真的给我们申请的话,成功的可能性是有的。
观众:请问,西南大旱缺水,是不是跟“路”有关?跟三峡大坝有关吗?
叶春生:三峡大坝我不敢说,但是我曾经到过珠江源头,沿路对原生态的破坏太大了,到处河流都堵塞了,这些原生态的破坏对旱情大概是有影响的。希望我们的开发按照科学的理念有序地进行,现在有点儿乱来。地球肯定给一个报应的嘛,你随便挖我,这里打石油,那里开煤矿,地球本来就那么大,你挖空了肯定地震。
珠海新闻网   专题撰文本报记者陈素璧本版摄影 本报记者于燕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