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观hg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21:56:26
  一 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危害
    
     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表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便是以人为万物的尺度,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强调人与自然的主客二分、二元对立,宣扬人是自然的主宰,以人类为中心,强调征服自然.向自然索取。这一思想固然有其历史的积极意义,激励人类开发自然,创造物质财富,椎动了科学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但其负面影响也是十分严重的,西方文化强调主客二分,人是主体,自然是客体,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主体与客体、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所产生的认识误区,是把人与自然摆到了对立的位置,过分放纵主体的创造能力,不顾客观自然规律去发挥主体的能动性,造成人类对自然的无限制掠夺,导致严重的生态危机和环境破坏,甚至到了危害人类自身生存的地步。
    
     自工业大革命以来,一方面社会经济在高速发展,另一方面生态环境也日益遭到破坏。进入20世纪以后,生态环境的问题逐步受到人们的重视,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萌发了生态伦理学的思想。六十年代末以降,环境保护运动勃兴,表明人们对人类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的担忧。当前威胁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态环境问题尖锐化、全球化,即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使整个人类陷入了严重困境。
    
     从世界范围来看,当前的生态危机主要表现在: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自然资源由于长期过度开发,已极度消耗匾乏,包括土地资源、淡水资源、能源资源、森林资源等等的日益严重缺乏,己不能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加上世界人口的激增,进一步加深了人的需要与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环境污染严重,大规模污染事故包括核污染事故,以及战争造成的污染不断发生,威胁着整个地球的生态平衡和人类的生存;工业污染带来了江、河、湖、海的污染,以及大气受到污染,酸雨面积扩大,温室效应加剧,臭氧层遭到破坏,全球气候恶化,灾害性天气包括洪涝灾害频繁发生,危害着人类的生存和健康,出现了一些新的疾病,并使一些生物灭绝。生态环境的危机在中国也不例外,不仅工业污染给环境造成了破坏,危及国民健康,降低了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质量,而且由于大规模毁林开荒、围湖造田,造成大量水上流失,抵御洪水的能力下降,以致长江洪水肆虐,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严重损失。以上这些都是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片面强调人类中心主义,无节制地开发、利用自然,忽视保护自然、维护生态平衡所造成的恶果。人类如不改弦更张,协调与自然的关系,抑制以个人为中心的观念衍生出的人类中心主义,将受到自然界的进一步惩罚,自食恶果,使人类生存环境更加恶化,而人类也将面临灭顶之灾。
    
     二 儒家的环境保护思想
    
     在自然观上,儒家历来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大(自然之天)人是相通的,倡“天人合一”、“万物与否一体”之说,不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这一思想成为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而与西方文化强调征服自然,重视人与自然的分别对立的观念形成鲜明的对照。
    
     孔子认为自然虽不说话,但却能生养万物,并有其自身运行的规律。他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大何言哉?”其自然规律是人所不能违背的,故须“使民以时”,“节用而爱人”,不浪费资源。孔子还具有保护动物的生态道德观,《论语,达而》记述:,“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意即孔子不得已而渔猎,也不过分,钓鱼只用钩,而不用鱼网去一网打尽;射鸟而不射鸟巢里的宿鸟,对动物有所保护。孔子还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认为智慧的人喜好水,仁德的人喜好山。以自然山水寄托人的仁德智慧,体现了孔子的道德与自然环境统一的意识。
    
     儒家经典《中庸》提出“赞天地之化育”的思想,主张掌握人、物之性,行事不违人性、物性,以参与自然的生化发育过程。“上律天时,下袭水土”,不违背天地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强调“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人与万物一齐生长发育,和睦相处,各得其宜,而人不加害于自然。
    
     孟子提出把人类之爱施之于万物的思想,他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主张把仁爱之心扩展到万物,体现了孟子博爱万物的思想。朱熹对此加以解释;“物,谓禽兽草木。爱,谓取之有时,用之有节。“把动、植物都包括在爱物的范围内,强调按时间季节,并有节制地获取。
    
     苟子既主张“制天命而用之”,掌握自然规律为人类服务,同时亦主张保护自然。他说:“圣王之制也: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鱼鳖鳅孕别之时,罔若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污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把对山林川泽的管理和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作为“圣王”的制度加以强调。其中所包括的在一定时节禁止砍伐、禁止捕捞的规定,以及砍伐与种养并举的措施,与今天的环保原则十分接近。
    
     张载把自然天地作为人类的父母,人在天地之中生长,万物皆是人类平等的朋友。他说“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认为人与万物皆大地父母所生,故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而不是与自然对立二分的掠夺者。这种思想具有深刻的生态伦理意识。
    
     程颢提出“一天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同一性,主张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程颢参与变法期间,上疏宋神宗《论十事子》,专论保护山泽等自然环境之事,提出了具体的环境保护措施和环保思想。程颢环境保护思想的哲学基础是万物与吾一体的天人合一思想,他认为“人与天地一物”,把人视为天地自然界的一部分。强调“人在天地之间,与万物同流,天几时分别出是人是物。” 认为从大自然的角度看,人与万物同流,不曾有人与物的分别,因此把人与自然界的同一,视为理所当然。
    
     以上儒家的环境保护思想从爱人到爱物,把对人类的爱推广到爱一切自然之物。认为人与自然不是对立的,而是同一的,把人与自然摆在同等的地位,万物是人类平等的朋友。主张融合物我,打破主客、内外的界限,从大宇宙观着眼,倡天人合一之说,强调人与自然共生共存,与宇宙融为一体,反对无节制地掠夺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认为天地以生生为大德,人类也要效法无地,参天地之化育,实现“仁者以大地万物为一体”的境界,以仁爱精神善待大地万物。这体现了儒家的生态伦理观。
    
     三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不因生态环境的恶化而陷入灭顶之灾,就必须抛弃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观念,抑制和修正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并借鉴儒家的环境保护思想,吸取儒家生态伦理观的积极因素,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 态伦理观念,使人类在与自然的和睦相处、共生共存中得到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才能使21世纪世界文明继续存在下去,并得到持续健康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共同关注的全球性问题,要实现这个可持续发展战赂,在人与自然关系领域,就应当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观。人们应该看到, 环境破坏、生态系失调、人类生存受到威胁,这只是表面现象,生态危机的实质是文化危机,是人类的生态伦理观念出了问题,而最终受到了大自然的惩罚。要使人类在21世纪能够生存下去并得到持续发展,就应当树立尊重自然、崇尚自然、顺应自然的观念,与自然界建立一种和谐相处、同步发展的关系,超越人类中心主义,达到物我一体、人类与自然共生、共存、共荣、共达的境界。事实上,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亦是自然界的产物,人与自然同为一体,并不因人具有理性而成为宇宙的中心。片面以人类为中心而盲目征服自然、掠夺自然,是人对自然界的异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应是二元对立的紧张关系,而应是物我一体、共存共荣的和谐与协调的关系。不顾客观自然规律而过分放纵人类主体的创造能力,造成了人与自然的对立和当前的生态危机,这与西方文化中的人类自我价值观有着相当的关系。西方基督教文化认为人类应该是地球的上人,圣经》说上帝创造了人类和自然,人类和自然作为被造之物,要根据是否具有理性在二者之间划一条不可逾越的界限,一于是上帝赋予亚当支配地球的权力。这种人类自我中心价值观产生了自然界低于人类并从属于人类的意识,使人类可以为所欲为地支配、管理自然,而不必顾忌后果;自然则只能被利用而没有自身的价值和地位。西方文化的旧价值体系看不到人类和自然界之间存在的交互作用、相互制约的一体关系,片面强调人类开发、利用、支配自然的权利,而忽视人类保护自然、维护生态系统平衡的义务。应当看到,人与自然的一体关系是客观、自然形成的,天地按自然原理生长发育人类和自然万物,他们之间相互作用、彼
     此制约,形成一种有序的生态结构。一旦人类违背客观自然规律,人为地干预改变生态自然环境,就会导致生态系统的失衡,引发生态危机,不仅使自然环境遭到破坏,而且使人类生存受到威胁。因此,人类保护自然,也就是保护自己;善待自己所处的环境,也就是善待人类自己。
    
     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观念,就要求为人类长远的生存和发展考虑。现在的生态危机正是由于过去的人们为谋求自身利益而滥发自然所造成的。
    
     为了人类的延续和为子孙后代的利益考虑,现在的人们必须负起保护自然的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