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去何从之职业规划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04:30:36
又是一年毕业时。
就业机会紧张会导致很多人饥不择食。而一旦选择不好,就会影响一生的发展。毕业
生如何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在这时也就显得尤为重要。本人在为毕业生做咨询中,积累了
不少经验,与大家分享,希望对走在求职路上的毕业生们有所帮助。
I.        工作还是继续求学?
传统的职场规划通常会让被试者做一系列的“职业倾向评估题”,通过被试者对这些
类似心理测试题的回答进行分析,来判断被试者的性格、兴趣、爱好、专长等,从而把被
试者分成艺术型、领导型、研究型等几大类,以决定他们是适合从事实证型的工作,还是
适合继续求知,做研究型人才。
实际上,在大学生涯中,关于谁是什么样的人才,大家心中都是清清楚楚,自己也当
有恰当的判断:哪个是热爱研究的,一定会一条道走到黑的;哪个是文艺才能突出,经常
去试镜,立志成名的;哪个是在宿舍呆不住,经常出去推销公关的;哪个是内向保守需要
安全感最适合在机关或国企的;…… 等过了多年后,再回首当年的同学,会发现当初的感
觉和判断大致无错。即使某些同学毕业后的第一个选择和大家的感觉和分析大相径庭,过
了几年之后,他们也会通过工作变换来调整,使之符合自己的偏好和倾向。发生这种现象
的原因在于:中国的青少年基本上都是在大学时期甚至更早就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
,也就是说,在大学时期,他们的职业倾向就已经确定,很难再改变了。如果没有特殊原
因的话,毕业生们是无需进行“职业倾向评估”或者唠唠不休地求证“我是工作还是继续
求学”的。
当然,还有很大一部分人,他们的职业倾向不是很明显,以至旁观者和他们自己都看
不清,这也使得他们常常处于深深的矛盾和痛苦之中:我到底是适合到社会工作呢还是留
校做学术研究?我是否适合当前的工作?我是不是该换一份工作了?本人也属于这模糊人
群中的一个,工作六年后,还曾经去参加“职业倾向评估”,试图通过别人的嘴巴来说服
自己走出当前的困境。
当有毕业生面临这个诸如“我是工作呢还是考研呢”等类似问题时,一般是出于两个
原因:
一、来自人才市场的压力
每年大量的毕业生涌向人才市场,职场上还有大量的择机跳槽的老生,一个职位面临
着很多人的竞争。在残酷的竞争面前,找到的工作也许就很难照应到自己的职业倾向了。
这时就想退一步,通过考研把就业推迟三年,冀希望三年后,就业市场情况能有所好转。
二、来自于当前个人经济状况的压力。
与西方不同,我们国家的大学生的开支全部或部分靠父母家庭抚养,研究生阶段部分
靠父母供给,如果家庭经济条件太差,那些本适合继续深造的毕业生们就会处于两难境地

解决方案和建议:
一、很多实际工作,本科学历足以胜任,无须盲目追求高学历。
二、如果经济条件许可的话,面对当前的就业压力,可以选择考研。毕竟在校考研可
比在职考研难度小多了。即使以后不从事科研工作,现代社会的各行各业都逐渐要求专家
型人才。
三、研究型人才一定要坚持最初的理想,不要随波逐流。经济上的困难,终归能在现
有体制内获得解决,比如助学金、助学贷款等等
II.    去大城市还是中小城市工作?
生活工作在北京这个特大的城市,却经常羡慕那些在中小城市的同学们。尤其是当我
往车流茫茫而兴叹时,不由得对威海、大连乃至南阳、廊坊这样的城市神往。与大都市相
比,中小城市空气清新,工作稳定,交通顺畅,物价低廉。
媒体也在呼吁大学毕业生为家乡做贡献,开发大西北,走到基层去等等,好似大学生
们嫌贫爱富、挑肥拣瘦。但是实际上中小城市鲜有合适的岗位等待毕业生。比如像苏北的
一些县级城市,国有企业奄奄待毙,民营企业没几家,所有的求职者包括学生、退伍军人
都紧盯着那几个“铁饭碗”职位,生物工程、软件等专门人才学无所用。即使毕业生们热
爱家乡,愿意为家乡做贡献,那也是报“乡”无门啊!少数人能在地方中小城市找到不错
的工作,那多半有关系网的帮助。
相反,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就业机会很多,人才政策也日渐开明
。任何专业的人才在这些城市中都能找到自己能发挥所长之地。于是在这个就业疯狂的时
代,各种人才纷纷奔赴大城市。大城市上大学,中小城市就业,几年后又决然回归大都市
,这样的轮回比比皆是。他们的解释是:一个曾经在大城市上过大学的人,根本无法容忍
在一个小城市的郁闷生活。这里的“郁闷”包括:屈指可数的街道(从来不堵车);买不
到南方周末;没有讲座,没有音乐会,没有足球赛。甚至会因为疏于方言而被排斥在各种
圈子之外。于是很多人不堪郁闷,伺机逃归了和他当初上大学时差不多的一个大城市。用
他们的话说:与其在原来那个城市“闷”死,还不如回北京“苦”死。
解决方案和建议:
一、  你在什么样规模的城市上大学,就在什么样规模的城市工作和生活,如果你拿
不准你多年后是否会后悔。
二、  想一想什么对你最重要:高竞争高压力高成就(可能性)的生活状态,还是蓝
天白云青山绿水的平凡真实?
三、  最重要的是,你在哪个城市能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就去哪个城市。改革开放了
,人口流动自由了,大不了回头重来。
III.              去什么样性质的单位工作?
我把毕业生们可能去的单位性质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政府机关(公务员)和国有企业。
这类单位的特点是,工作稳定,福利较好,也许能解决住房和医疗。在当前这种就业
形势和竞争压力下,做公务员是个很不错的选择,因而报考公务员的比例也水涨船高,现
在很多优秀的高学历的青年进入了公务员队伍。在这个队伍中的同志如果能一条道走到底
,不犯任何错误,真正地做“人民公仆”,积累工作经验、人际关系、政治资本,必将有
所成,问心无愧,活得坦然,收入待遇也不错。
当然,在机构改革、下岗分流等的压力下,公务员已然不是人们心目中的“茶水,报
纸一地鸡毛”的生活了。很多公务员们工作繁忙,压力巨大,并且因为和同龄人攀比,而
时时内心不平衡。
另外,政府机关和国有企业也并非适合所有的人,很多人当初慕名而进,最后却失望
而出。举例说明:我同级的一个校友,身心健康、活泼开朗、能歌善舞,也许是出于虚荣
吧,毕业时去了某部委做了一名公务员。她那样的性格,竟然在一年内被“忧郁”出了甲
亢,至今未愈。
第二类是学校、出版社、报社、杂志社、研究机构等。
这类单位的特点是,工作清闲,时间自由,思想自由。这类单位中的老师、记者、编
辑、研究员等等,不用“朝九晚五”地打卡上下班,他们也许一周只用去单位呆个2-3天,
或者只是带几节课。尤其是人民教师,每年有两个长长的假期,在全民为“带薪休假”而
喋喋不休地努力时,尤其让人羡慕。
不过这儿的从业人员也是有工作压力的,他们要为我们创造“精神财富”。想想有那
么多的“学术造假”被暴光,就知道他们也很不容易了。个人认为,如果不是研究型人才
,就别去滥竽充数了,毕竟每年在核心期刊发表两篇论文实在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第三类是外资企业、民营企业等(所谓的“下海”)。
普通的中国人如果希望像电视电影中所看到的主人公那样实现“个人奋斗”、“个人
成功”,那就去下海弄潮。一个普通人,白手而身价亿万的,并不鲜见。退而求其次,普
通人通过努力解决生存,达到小康,进而中产阶级,也并非奢望。
不过“下海”压力是巨大的。改革开放了这么多年了,相当多的国人在内心深处仍然
无法适应这种“竞争”压力。工作时间延长,超负荷的劳动,亚健康等等,也都是讨论这
个群体的常见话题。
解决方案和建议:
一、  要逐渐接受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的生存状态,不要贪恋那些目前还似乎结实的
铁饭碗。与其在中老年时被打破铁饭碗,不如在年轻时敬而远之。
二、  有“下海”倾向的同志一定要提前着水,万万不能等到过了10年、20年再开始
。我们都知道,小孩学游泳比大人容易。
IV.在一个单位中选择哪一类职业发展方向?
学校里的学科种类繁多,学生们为了学以致用,对于职业发展方向不免踌躇。而实际
上职场中工作无非就那么几类。下面我以IT业为例,介绍一下几类职业方向,希望对求职
者有所帮助。IT行业的标准职位有以下三大类:
一、职能体系:负责整个企业的运营管理。
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审计、投资、法律等都是职能体系的一部分。我们
所熟知的行政秘书、HR专员、会计、出纳、法律顾问、总裁、副总裁都是这个体系中的标
准职位。
二、营销体系:负责将企业的产品、项目推向客户。
市场策划、市场推广、销售管理、销售、客户服务等都是营销体系的一部分。我们所
熟知的市场策划专员、媒介管理、产品经理、区域销售经理、大客户销售代表、客服专员
等都是这个体系中的标准职位。
三、专业(技术)体系:负责企业产品的开发、实施、更新等。
需求分析、研究开发、项目实施、项目管理、质量管理、技术支持等都是专业体系的
一部分。我们所熟知的软件工程师、网络工程师、测试工程师、技术支持工程师、需求分
析工程师、项目经理、客户工程总监等都是专业体系中的标准职位。
知道了这个行业的职业体系的分类,学生们对于在自己心向往之的企业中的职业发展
方向大概有数了吧?
解决方案和建议:
一、    勇敢地跳出原来所学专业的框框,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二、    世界上最优秀的小推销员们千万别浪费了自己的天资。现在优秀的营销人才
奇缺。
三、    理工科技术专业的人员,即使无志于专业(技术)体系的职业发展方向,最
好也能先从事2-3年的技术工作,这对于以后无论转向职能岗位还是营销岗位都会带来很多
帮助。
V.    第一份工作的“大”与“小”
工作固然难找,可是毕业生们仍然时时有机会在两份工作中选择一个。找到一份属意
的工作不容易,可是二中选一却尤其的困难。而选择第一份工作的艰难时常因为在“大”
与“小”之间选择的困难。也就是在大公司中的一个螺丝钉和小公司中的一个多面手之间
的选择。大公司有完善的管理机制,稳定的发展前景,但在能为毕业生提供的待遇和职位
则不如小公司;而小公司能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具有吸引力的薪资和职位,但也有小公
司前途不明,管理混乱,培训机会缺乏等弊端。总之,“大”与“小”各有利弊,着实让
人难以抉择。
举例说明:
某毕业生现在有两个工作机会可以选择:
A工作机会:在一个规模过千人的大公司,一个市场助理的的职位,月薪2000元;
B工作机会:在一个30人规模的小公司,一个市场总监的职位,全面负责公司产品的市
场推广,月薪4000元。
解决方案和建议:
一、  本科毕业后最初的两到三年,最好能到管理体制良好的大企业工作,哪怕是薪
资待遇很低,做一颗小小的螺丝钉也没有关系。
二、  没有在大型企业工作过的管理者,如果想把小企业做大,很快就会受到诸如视
野、能力等的限制而困难重重,郁闷无比。
三、  对于技术工种而言,第一份工作的选择尤其重要。比如软件开发工程师,如果
在工作的第一年能够参与一两个大型研发项目,将使他一生受益。而如果第一份工作的第
一年得不到好的锻炼,则其以后的职业发展着实不好规划。
VI.情侣如何共同进行职业规划?
一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已经够棘手的了,如果是大学情侣二人想在毕业后仍旧能够携
手到底,让工作满意、家庭幸福,就更不容易了。因此情侣不妨请专家为二人同时进行职
业人生规划。
我遇到过这么一个例子,一对情侣向我咨询他们今后的人生发展方向。两人都是某校
秘书专业大专毕业生,都将于今年7月毕业。男孩子有意去中关村一个IT小企业做秘书,女
孩子正在一个商品流通业实习,如果留在那儿工作,也是文秘一职,二人工资皆为千元左
右。
我针对他们二人学历偏低、从事同一类型工作、工资偏低、同一职位三五年内也不可
能拿到高薪、同一职位七八年内也不可能实现安居等等特点,给他们提供了以下建议:
一、             女孩子目前工作可以保留,但应该一边工作一边学习,提高学历;
或者学习第二门专业,拓宽知识面;或者通过考各种证(如会计证、律师证、计算机证、
报关证等)来使自己成为一个知识和能力全面,能适应企业中各种职能职位的人。
二、             男孩子在女孩子工作稳定的情况下,不妨跳出原来专业的框架,勇
敢地从事营销或者技术工作。
解决方案和建议:
一、情侣要共同进行职业规划,互相协调各自发展方向,才能走到一起。
二、情侣二人工作选择宜一“静”一“动”。即,一个人保持稳定工作,负责房租和
水电费、生活费;另外一个人可以从事风险系数较大的工作,或者选择自主创业。
三、不要选择同类型工作,最好能做到一“文”一“理”。即一个从事职能体系工作
,另一个就从事专业技术体系的工作,以实现优势互补。
四、选择不同行业的工作。我们知道,各个行业的薪资差异极大,象一些门槛较高的
高科技行业如电信、IT等业中一个普通的工程师也许比一个传统行业中的高级经理的收入
还要高的多。同时,各个行业的发展前景也大不相同,情侣如果都投身IT业,赶上了互联
网的冬天,日子就不甚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