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青年都要有一次“壮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9:30:55
每个青年都要有一次“壮游”
陳雅玲
江南時報    新青年·文化
有一种旅行,方法很简陋,却可以改变人的 一生。这种旅行,西方从16世纪末传承至今,中国却已失落数百年。那就是Grand Tour---壮游。
去年11月中旬,英国《泰晤士报》以超过1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150万元)的代价,挂名赞助英国“空档年大展”(The Gap Year Show)。
什么是“空档年”?它有多重要?从两位英国王子身上,就可得知一二。
英国威廉王子在入读大学之前的空档年,以10个月的时间,到智利参与当地扶贫的义工服务,扛木头、劈木柴、教英语、洗马桶。
传统上,空档年就是欧洲年轻人“长大成人”的阶段,他们绝大多数是借由出国壮游(Grand Tour),来完成这项成年礼。
不仅深入自然,更深入民间
其实,青年人云游四海自古有之。当时,有一个专有名词“壮游”。
壮游,指的是胸怀壮志的游历,包括三个特质:旅游时间“长”、行程挑战性“高”、与人文社会互动“深”、特别是经过规划,以高度意志彻底执行。壮游不是流浪,它怀抱壮志,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它与探险也不太相同,壮游者不局限于深入自然,更深入民间,用自己的筋骨去体验世界之大。
这名词源自唐朝,那是一个壮游的时代。高僧玄奘到天竺(印度)取经,就是古今中外最知名的壮游之一;连诗圣杜甫都曾在苏州准备好船,差点东游到日本,他自传性的“壮游诗”就写道:“东下姑苏台,已具浮海航。到今有遗恨,不得穷扶桑……”也因为这首诗太有名,留下“壮游”一词。
“中国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有很伟大的壮游文化,真的是了不得!”年轻时代也曾在欧洲壮游的艺术评论家蒋勋指出,唐朝诗人王维写的诗,“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那是真的在边塞打猎的。“你看李白,他从西北跑这么远到大唐中原。所以他们的诗,有一种豪迈,有一种气度,它不是书房里的诗。”
欧洲精英的成年礼
巧的是,在欧洲也有一种旅行叫“Grand  Tour”,恰恰好可以译成“壮游”。
16世纪末,英国贵族子弟流行在学业结束后,与一位家庭教师或贴身男仆,渡过英吉利海峡,到巴黎、罗马、威尼斯、佛罗伦斯等欧陆城市进行壮游。除了探索文化的根源,这场旅行还有个很重要的吸引力--它是一场摆脱了父母束缚又兴味盎然的文化盛宴。
到了19世纪,壮游已经变为欧洲精英的成年礼,针对这段壮游时光,出现了一个专有名词“The  Gap  Year”(空档年)。
如今,壮游也仍是西方国家,尤其是欧洲教育中重要的一环。根据英国教育部的一份报告,英国目前有20万到25万介于16到25岁之间的年轻人,正处于“空档年”当中。
回头来看中国,蒋勋感慨表示,我们的文化老了,失去了走出去的勇敢。“我觉得中国从郑和以后输掉的,就是那个走出去的精神。”
壮游之后,找到人生方向
英国教育部的报告认为:“空档年”可增加外语能力,提升个人竞争力,包括独立精神、人际关系、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约束力、沟通能力。更重要的是,许多人因此找到人生的方向,那是完成自我的最大动能。
切·格瓦拉是推翻古巴亲美独裁政权的革命家。他要不是在医学院四年级时,和一位学长骑□重机车,展开了为期9个月,穿越5个国家的万里壮游,日后可能只是一个历史上默默无闻的小医生。
格瓦拉父亲日后出版他那本《革命前夕的摩托车日记》,在前言写道:“他旅行,不是为了像一般游客那样,寻找景色怡人的地方拍照留念,而是为了在沿路的每一个拐弯处体验民生疾苦,并探寻这些疾苦的源头。他的旅行是一种社会考察。”
史上最伟大的历史作品之一《史记》,也是在司马迁壮游后完成的。司马迁20岁那年,其父太史公司马谈给他一辆马车,指导他有目的、有计划地到广阔社会中实地考察,接触壮丽河山和四方之民的生活习俗,并搜求历史传说与各种史料。司马迁圆满地完成了这次学术旅行,“读无字之书,禀山川豪气”,最后终于能“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环游过半个地球之后,在中国呆过多年,完成旅游文学著作《甲骨文》的美国记者Peter  Hessler(何伟)认为,若是有更多美国人曾在世界各地壮游,“了解那块地方的历史、文化,那么今天就不会发动攻打伊拉克的战争。”他指出,有壮游传统的欧洲,比美国更接受联合国这种国际组织,也更有世界和平的共识。
确实,每个人的一生中,都值得进行一次“壮游”,不管你有没有钱。
引用默片时代的电影明星约翰·巴里摩尔(John  Barrymore)的话:“人不会老去,直到,悔恨取代了梦想。”
该用这句话,鼓励自己,去壮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