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驱迷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6:57:56
我的滋味
新课程改革在全国已是方兴未艾,呈现出轰轰烈烈的势头。接受课改新理念,感受课改新思维,使用课改新教材,至始至终课改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它是一次革命,一场对话,一座平台,一把迈向成功教育的钥匙。可作为一线教师的我,由于缺乏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只凭借自我学习或是观看几张看教学光碟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虽然学校时时搞新课程方面的培训,但总感觉如云里雾里,对新课程没有清晰深刻的认识。课标学的不深不透,更别说应用于教学之中了。
牛广田教授的讲解可谓抓住了要害,把我们急于想弄明白的最为困惑的问题只用了四条就解决了,没有复杂啰嗦的说理论述,没有长篇累牍的讲解评说。而是一语中的,深入浅出,像串珠子一样,一根三线就把最主要的提了起来,展现在我们面前。
在新课程中首先转变的就是观念,教学目的上要转变观念,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把系统的传授知识作为重点,目的在于让学生系统地掌握大量的知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条理性。教师在教学中把知识范畴、重点、难点反复掂量估计,围绕它来展开自己的教学过程,通常会忽略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的培养,。新课程似一股清新的风,使沉闷的课堂充满了活力。教师不再是简单的灌输、解疑答惑,而是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探索。课堂上呈现出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学互教的充满活力的学习场面,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发生了质的飞跃。原来的“被动学习接受”变成了现在的“主动发现学习”,普遍形成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新课改使得学生的胆子大了,思维活了,口齿伶俐了,情感丰富了。
新课程中的教师在定位上、观念上已与以往有所不同,由“一言堂堂主”、“裁判员”、“主演”、“家长”等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研究者、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要虚心、真诚地走进学生的学习生活,走进学生的“心田”。教师不再是传授知识,而是教给学生方法,教给学生独立和生存的能力。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探究过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个性解放。
语文是基础学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那么语文教师,应该如何做到这些呢?牛教授一再强调的就是一个兴趣问题。是的,任何事情的成功都离不开兴趣,有了兴趣,事情就会事半功倍。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一样,首要的任务就是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无论课内还是课外,都要以鼓励表扬为主,像呵护幼苗一样培植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我感觉这一点很重要的,任何强制性的事物最终都不会成功。当然,我们不能为了激发兴趣而哗众取宠的搞些花架子,一定要因材施教,切合实际,达到目的即可,不对学生提出过高要求。
那么,教师如何才能跟上课改的脚步呢?我认为要抓住六个字:学习、交流、反思。
我们应该学些什么呢?我想,除了反复研读新课标之外,还要尽快通读新课标理念的有关书籍,像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等。平时要常常翻阅报刊,或上网浏览网页,让自己每天都有所得。另外,也是很重要的一点,要把新的理念和方法恰当的运用于教学之中。
交流,现代教育讲究合作,讲究协作。,“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就告诉我们,在学校,和同事们多交流,多请教,在家里,多上网,发表见解,征求全国教师们疑惑帮助,以便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开阔自己的视野。
反思,是我们尽快走进新课程的有效途径。每天的教学工作实践一定会有不如人意的地方,在工作之余,我们不妨坐下来好好反思一番,思之成败,思之得失,思之喜忧。同时,不要忘记把这些思之所获记录下来。自己在反思中成长,在反思中学习,不失为一种好的办法。
在以后自己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建立平等、民主、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引导学生的情感处于积极的、自由的、宽松的心理状态,能自主的参与课堂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创新思维进入一个自由驰骋的心理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