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话单差错率曾超标千倍 电信运营商一年至少多收上亿元(中国青年报 2005-11-2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5:43:44
首页->>中国青年报->>经济
经济调查
河南话单差错率曾超标千倍
电信运营商一年至少多收上亿元
2005年11月22日
新华社记者 张兴军
话单差错率是衡量电信运营商电话计费是否有问题的关键指标。早在1995年,当时的国家邮电部就对此做出明文规定:话单差错率应低于万分之一,即1万张话单里最多有1张错误话单。
然而根据河南省质监部门抽检结果,2004年该省的几大电信运营商计费话单差错率达到了12.2%,超出国家标准上千倍,一年至少多收费1亿元。   统统都有问题
按照相关技术规程,2004年4月和2005年4月,河南省质监局先后两次对省内的电话计时计费系统进行了抽检。检查的主要企业为河南网通、河南移动、河南联通、河南铁通、河南电信公司及部分电信代理企业和个人;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电话计时计费装置通话时刻是否准确、通话时间计量是否准确、话费计算是否符合规范及有无其他不符合要求(或明示承诺)的话单和话费。
质监局提供的抽检情况统计表显示,2004年4月,该局共抽检了1539张计费话单,其中应收金额为741.85元,但是运营商实收金额为753.86元,多收费比率达到1.62%。
河南省质监局计量处副处长苗瑜介绍,河南全省一年的电信业务收入约为300亿元,按照多收费比率1.62%推算,除去电话月租、日常管理运营费用,保守估计全省几大电信运营商当年至少多收费1亿元。
从质监局提供的抽检统计表来看,2004年河南省几大电信运营商计费话单差错率达到了12.2%,超出国家标准上千倍。几大公司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河南铁通31.9%、河南联通19.3%、河南网通14.5%、河南移动11.4%、河南电信为0。   话单差错五花八门
据苗瑜介绍,河南省几大电信运营商的话单差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时刻不准。如铁通南阳分公司的一台计费装置时钟误差为66秒,超过标准最大规定值两倍多,这导致按时段优惠的话费计算不对。
通话时间不准。全省各公司检查话单平均通话时间误差小于0.2秒,但有的话单计时不准,如河南网通最大误差达到2秒,导致收费不准。
话费计算不准。如联通信阳分公司在同一时段同一主、被叫号码,连续拨打几个电话的话单中计费费率不一样。
有漏话单,多收费话单,还有极个别分公司的某些业务不对用户提供计费话单,如新乡联通公司的CDMA手机的部分用户;
话单信息量及格式不规范。同一公司各分公司打印话单格式五花八门,有的是条形记录纸,有的是计算机用的宽行连续打印纸,有的通话信息不全,通话时刻不带秒,短时间通话无法判断是否是重话单。
手机资费标准不公开透明。客户无法查到相应通话种类的资费标准,不知道自己相应通话的话费收取有无问题,因而无法投诉。
某些公司内部不同地域资费标准不一致。非IP长途有按每6秒为一个计费单位计费的,也有按每分钟为一个计费单位计费的。有的公司内各分公司对同一种通话业务资费计算不一样。
宾馆及话吧的计时计费问题更多,不合格率高达70%以上。个别地方甚至出现运营商有意为代理方设置高通话费率的情况。   整改后问题仍然突出
河南省质监局副局长肖继业告诉记者,2004年抽检后质监局随即将结果向各家运营商进行了面对面的反馈,各运营商随后开始整改,从2005年的检查结果看,电话计时计费装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都有了一定提高。各家运营商的话单差错率为4.89%,比上年降低了7.31%,降幅达到60%,多收费情况有了较大改进。曾较为突出的话单格式问题也进行了规范,话吧计时计费装置的合格率从30%提高到了70%。
尽管如此,几大电信运营商在电话计时计费方面的问题仍然突出。从2005年抽检情况看,有些公司话单差错率依然严重超标,如河南电信话单差错率从2004年的0骤然升至45.8%;由于漏计话单较多,2005年河南网通的话单差错率仍高达19.49%,以致有时出现少收费的情况。
河南省质监局认为,出现如此多的问题,90%以上都是人为原因造成的。
河南省通信管理局市场监管处副处长高炬告诉记者,由于电信行业涉及的用户群非常庞大,加上行业本身突飞猛进地发展,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只有电信行业整体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才会在发展中逐步解决问题。
至于河南省质监局公布的抽检结果,高炬表示近期将会给予一个正面答复,目前尚不便评论。   何时引入第三方监督
面对问题多多、云遮雾绕的电信收费问题,最感无奈的就是电信用户了。郑州出租车司机赵保根表示,电信运营商有义务向用户提供有关电话计费的详细信息。可是在运营商没有主动告知的情况下,消费者一般也不会主动索要,除非上下两月的电话费悬殊较大。“至于平时多收个三十五十的,虽然不合理,可是要真较起真来,又觉得犯不着。”
长期从事通信计量研究的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海涛分析认为,电信消费之所以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是电信计费系统的复杂性,有关通话信息输入输出环节多,而且是延迟的;其次电信计费不透明,无法验证;还有就是缺乏第三方监督。
河南省计量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杜建国指出,电信技术的复杂性往往为电信运营商提供了可乘之机,使其拒绝为消费者提供电话计费的详细信息,这也是“霸王条款”在消费领域表现出来的新形式。
杜建国举例说,目前国内大多数电信运营商都拒绝打印市话详单,理由是电信计时计费装置的标准暂时达不到,如果要改造升级,将要投入巨额资金。但事实上,早在10年前邮电部就已经明确要求:电信计时计费装置应能对2%的用户本地通话进行详细记录,包括主叫号码、被叫号码、接通时间、结束时间、费率等信息。
杜建国还介绍,相比传统的计量消费领域,电信行业的技术更新换代较快,街头公用电话最初是磁卡电话,后来变成IC卡电话,现在又发展成智能电话,三种产品的更新只用了10来年的时间,这也使得对于该行业的检测监督面临挑战。
在采访中,许多专家都表示,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电信行业长期以来都是自己监督自己,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只有引入第三方监督者,形成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相结合的局面,才能彻底打破行业坚冰,创建一个公平、公正、和谐的电信消费市场。
据新华社郑州11月2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