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失信、媒体失范和房产税闹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2 04:52:19
2010/05/27 07:38:39
政府失信、媒体失范和房产税闹剧
崔宇
政府失信、媒体失范,喧嚣的大多数捧着臭脚却像捧着圣经一样虔诚,合力上演了一出房产税闹剧,这让人不由感叹:信用缺失但信息爆炸的国度里真是难寻一方净土。最近一个多月来,关于开征物业税或扩征房产税的传言四搅得中国大地鸡犬不宁。媒体忙着造谣,政府忙着辟谣,公众忙着求饶──信还是不信,这是个问题。都说谣言止于智者,可如此折腾下去,恐怕智者也会被折腾成愚者。
清晰的产权和基于制度的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两个核心特征,清晰的产权降低了交易费用、扩大了市场并深化了分工,而基于制度而非身份(比如亲戚、朋友和老乡等)的信用,则会扩大信任的范围,降低合作和交换的成本。比如,如果资本市场没有监管部门和交易所等机构信用的支撑,就难以发展壮大。既没有清晰的产权界定和保护,又没有完善的信用体系作为支撑,也许正是中国难以取得所谓市场经济地位的原因所在。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政府信用更为重要,它是企业和个人等社会信用的基石,正如国债收益率是企业债收益率的参考一样。在这里我们所说的政府信用,并非微观经济层面的政府信用(比如,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背后的政府信用危机),而是宏观层面的政府信用,即政府出台的公共政策是否具有合法性、科学性和连续性。
在专制和集权国家,由于缺乏法治约束和民主监督,政府是最不善于讲信用的,就好比朝鲜突然换货币劫富济贫。由于政府不讲信用,企业和公众都要试图从各种黑道白道揣摩“圣意”,这种强劲的信息需求,也诱导了市场竞争下的媒体可能背弃社会公器角色,炮制出许多虚假或不规范的新闻产品。
当然,全世界的所有媒体都要面临角色和利益冲突,即商业角色和社会公器的角色冲突,会导致商业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利益冲突。但中国的特殊性在于若即若离的媒体管制政策,尤其是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时政领域。这促使在管制较松的其他领域(如文化、娱乐、体育和经济等),部分报道往往非常“撒欢儿”,打着突破媒体管制和争取新闻自由的漂亮大旗,实际上却常常违背媒体的专业精神、人道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产生媒体失范的现象。总而言之,媒体在这种长期压抑下的反弹有些矫枉过正了。
尤其值得提醒的是,影响力越来越大的网络媒体更容易产生媒体失范。这是因为与传统媒体的“媒体商业化”不同,网络媒体走的是“商业媒体化”的发展路径,其媒体角色和商业角色的冲突更为严重。特别是新兴的博客和微博等“自媒体”,博主自己制造新闻产品,几乎不受到传统媒体伦理的道德约束,可以随心所欲,但传播范围却很广,很容易产生网络暴力或虚假信息的流传。或许网络实名制是一个不得已的选择,这能让博主更加重视自己的口碑和名声。
其实,除了政府信用缺失、政策反复无常导致公众的“信息饥渴症”外,网络时代的信息爆炸式增长,也对公众的辨别力和选择力提出了巨大的考验,他们很容易焦虑和迷茫:先是对于铺天盖地的信息将信将疑,继而再搜寻铺天盖地的信息以确认,在信息的海洋里左冲右突、难以自拔,甚至失去了基本的判断能力。
以房产税事件为例,“三年之内免谈房产税”,这只是发改委下属研究所一个研究人员的个人观点,而且,税收政策调整也非发改委的职责,其实根本不值得被大书特书。但是,政府出尔反尔的前科(比如2007年5月30日印花税的突然上调)、媒体的失范报道(特别是网络媒体的渲染)再加上公众的喧嚣和盲从,共同制造了这一闹剧。
王小波曾有篇杂文叫《沉默的大多数》,但他说的是大多数人在陌生的公共场合选择沉默,在熟悉的私人场合非但不沉默,而且还有些夸夸其谈。当下,大多数中国人在陌生的公共场合依然选择沉默,但在网络上却选择了喧嚣和浮躁,这也许是一种进步,但也是一种退步。至少喧嚣会减少我们的思考时间、降低我们的思考能力,都说事实胜于雄辩,但我们往往在没搞清事实前,就开始雄辩了。
新华社称地方楼市政策刚性不足 调控远未到位
新一轮房地产调控政策实施已一月有余,众多消息纷扰迷眼,有说调控已经有明显成效的消息,也有楼盘逆市涨价的消息。这些互相矛盾的信息不但让整个楼市走向仍处“混沌期”,也让公众对楼市的认识进入了“混沌期”。新华社昨天发文,担忧“调控成效不容乐观”。
新华社文章中提出一个现象:地方调控细则越来越“柔性”。4月中旬出台的“国十条”,凸现了中央Z*F抑制楼市投资投机、加强监管、增加供应、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决心。然而,缘何至今楼市依然走势难辨?分析人士认为,除资金无忧的房企降价促销的内生动力依然不足外,另有一个原因就是:一些地方调控政策力度远远低于预期。信号不一,“看空”和“看涨”的博弈自然就要继续。
文章列举的大城市调控细则“时间表”值得琢磨:北京4月30日发布的调控细则明确要求“暂停购买三套房贷款”,措词严厉,似乎更甚于“国十条”;而入5月后,各地方细则陆续发布,调子明显趋向“温和”。
——深圳5月6日发布细则,直接针对炒家。西安在同日公布的通知中,没有强调对投机购房的打压,而是着眼调控供给,稳字当头。
——浙江在5月19日“亮剑”,对首次购房给予公积金贷款优先保障,同时要求研究实行特定的限购政策,可谓“有保有压”,理性但相对温和。
——广州在5月21日亮明“底牌”,24条措施,重在加大土地和保障房供应、加强市场监管等,但不涉及抑制需求。
——重庆在5月21日公布了十条细则,鼓励首次购房,强调差别化引导,意在楼市平稳健康,严厉程度低于先前预期。
……
综合看来,尽管已出台的地方版楼市调控细则均在中央调控的大框架内,一些地方政策刚性不足,余地充分。
文章还列举杭州“千万级豪宅”“绿城·蓝色钱江”部分公寓24日再次以6.2万元每平方米的价格开盘的例子,认为随着调控的深入,楼市“降温”迹象已然显现,但部分地区似乎仍有一些“热点”。而中国指数研究院的监测数据更是显示,4月下旬以来,国内不少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逐周下跌,但房价却现高位盘整态势,甚至不乏逆市上涨的情况。
文章就此得出结论说,虽然“新政策”已实施一月有余,但楼市的调控远未到位。以房价来说,且不说不少城市房价未见明显松动甚至时有上涨,即使个别地区出现3%、5%的回落,也只是阶段性变动而已。
文章最后援引业内人士的话指出,抑制投资投机性需求、遏制房价快速上涨等做“减法”的措施应坚决执行下去,尤其是要防止部分政策后继乏力甚至走样变形;同时,严格落实增加商品房供应、加快推进保障房建设等做“加法”的手段,并要加快研究制定引导个人合理住房消费和调节个人房产收益的税收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