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廉政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0:46:52
2009-6-13 10:09:26      来源:十堰日报       进入 【秦楚论坛】

■曹淑莉 李蓟
随着改革开放和反腐倡廉实践的不断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廉政建设离不开文化的支撑,离不开良好的社会氛围。廉政文化建设搞好了,可以增强反腐倡廉教育的渗透力和影响力,提高党员干部执行反腐倡廉各项制度的自觉性。如何深入推进农村廉政文化建设,是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面临的一个现实课题。
农村廉政文化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很多农村地区青壮年农民外出务工,大多是老人和儿童留守在农村,造成了农村群众对廉政文化建设漠不关心的现状,再加上农村文化设施落后、工作力量薄弱等因素,严重制约了农村廉政文化建设的发展。
主观因素。一是意识偏差。少数领导干部认为廉政文化建设没有硬指标,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更有甚者,认为开展廉政文化建设,会让群众误会干部不廉洁,有违纪违法的嫌疑,干部脸上无光,工作不好开展;二是观念模糊。部分农村党员干部不清楚廉政文化建设抓什么、怎么抓,还有个别同志认为当前农村工作的重心是抓发展、抓经济,而不需要花钱费力去搞“务虚不务实”的廉政文化。
客观因素。一是资金缺乏。由于农村地区经济欠发达,基层在廉政文化建设中的投入不足,致使活动所需的财力、物力、人力得不到保障,影响了基层廉政文化的发展,加之缺少社会力量和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始终是上面热、下面冷;二是机制不健全。目前廉政文化建设的推动格局僵化,仍然套用纪委牵头、部门齐抓共管模式,纪委的组织协调缺乏刚性机制保障,显得苍白无力,部门的职责任务缺乏具体规范约束,往往名存实亡。很多情况下处于纪委“单打鼓、独划船”的尴尬状态;三是方式缺新。当前许多地方仍习惯于开大会、作报告、树典型等老载体、老套路,存在“运动式”、“阵热式”倾向。要么上头风声紧了抓一阵,要么为创特色抓一阵,要么为造声势抓一阵,兴奋期一过,又复归平静。这种方式很难得到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的支持。
推进农村廉政文化建设的对策措施
只有真正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的长效机制,才能让廉政文化似星星之火在广大农村燎原。
一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建设廉政文化,首先必须要高度统一思想。各级各部门的“一把手”要真正认识到建设廉政文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切实把农村廉政文化建设当作反腐倡廉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摆上议事日程。
二是加强宣传,深化理解。古人云,要使人知其然,首先必须让人知其所以然。开展廉政文化进农村活动,首先要让农村党员干部群众明白什么是廉政文化,理解“廉政文化进农村”的目的和意义,理解先进的廉政文化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
三是保障经费,加大投入。要建立畅通的筹资渠道,在加快村级经济发展来解决资金来源的基础上,可采取多种筹资方法,来保障农村廉政文化建设的开展。与此同时,还必须保证充足的人员力量,各部门、单位都要有专人负责、有专门班子抓。
四是创新形式,丰富载体。农村地区群众文化水平有限,廉政文化建设必须以“民主”为主题,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富有亲和力、吸引力、渗透力。因此,要分别开展“导向式”的信仰教育、“针对式”的预防教育、“灌输式”的条规教育、“剖析式”的典型教育、“家庭式”的情感教育、“启发式”的疏导教育,使广大干部群众乐于和易于接受。
五是长效管理,常抓不懈。农村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光靠纪检监察部门孤军奋战不行。因此,要实施“一把手”工程,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把纪检监察、组织、宣传、民政、教育、文化等部门的力量整合起来,做到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群策群力。与此同时,要建立健全廉政文化建设分工合作责任机制、工作汇报、情况通报等制度,实行目标管理、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通过经常性的监督检查,加强宏观指导,推广先进经验,促进农村廉政文化建设在实践中向纵深发展,真正让廉政文化在广大党员群众中生根、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