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机关党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9:12:30
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农村稳定,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确保农村改革发展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农村基层党组织基数大,党员人数多,同广大群众最接近、最密切,农村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因此,应及时解决基层组织在党风廉政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从而推动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
一、当前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各级基层党组织在贯彻中央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方面,各项工作卓有成效,地方基层组织的党风廉政建设的发展势头总体是比较好。但是,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对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缺乏紧迫感和责任感,认为抓党风廉政建设是软指标,因此一些乡镇把责任制工作没有被摆上应有位置,只部署不检查,只发文不落实,总体给人的感觉就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
二是有些乡镇的决策民主化、政务公开化程度不高。决策程序不够到位,决策的科学性、可行性没有必要保证;政务公开不规范、不经常,没有为推进民主管理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是一些乡镇干部认为党风廉政建设在农村各项改革中促进作用不够,尤其是在农村税费改革之后,认为只要村级财务双代管落实到位,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也就算做到位了。
四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的历史时期,中央对“三农”投入不断加大,就如何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中央一系列惠民政策,主动思考的不够,抓党风廉政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联系还不够密切,党风廉政建设的实际成效还不够明显。
五是基层少数党员干部廉洁从政意识不够强,工作作风简单粗暴。还有一些农村党员干部自身素质不高、形象不佳、作风不正。往往由于乡镇工作千头万绪,易产生监管监督不到位的现象,在干群之间引发矛盾,成为群众上访的热点,影响了基层社会的稳定。
二、产生的问题的主要原因
1、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不完全到位。平时由于各项基层工作任务繁重,再加之乡镇搞宣传教育的软硬件设施不够,许多正面教育和警示教育不能够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大宣教”的氛围和格局在农村中尚未完全形成。故而开展党风廉政教育的针对性也不强,主动抓党纪条规的学习教育也不力,导致农村党员接受教育的机会不多;还有就是一些单位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教育的形式单一,抓先进典型示范教育和反面典型的警示教育不够,使党风廉政教育没有发挥应有的效果。
2、制度不够规范和完善,监督制约不够有力。由于基层群众民主意识淡薄,缺乏参事议事决事能力,再加上少数村干部工作专制搞家长制,决策的民主程度不够,在村级财务处置、扶贫款物、土地转让款,以及上级各种惠农政策性补贴的使用等群众关注的重大事项上,缺少规范的操作制度和必要的制约手段。有的既使建立有制度也不能从实际出发,而是照搬照套,制度、规章定了不少,真正能够实际管用的却很少,更谈不上实施责任追究。
3、乡镇实行综合配套改革后,乡镇这一级领导干部配备相对紧张,导致乡镇纪委书记分管工作较多较杂,难以把主要精力放在纪检监察工作上,而配备的纪检干事基本上都是兼职,力量显得薄弱,与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现实任务不相适应。
4、党内监督不能有效开展。尤其是在村一级,党员干部主动监督少,有些党员干部怕报复、怕伤和气,不敢监督,不愿监督,也不会监督。加之党务,政务、村务公开不够规范,一般干部对一些敏感、重大的问题了解的少,想监督而又不便监督。有的在民主生活会上讲究一团和气,轻描淡写,不批评别人,也不愿别人批评自己。在村干部使用上,有的乡镇重使用轻管理,认为只要村干部能完成工作任务,不出事,就是好干部。往往对村干部出现的问题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政策。造成惩治不严,监管乏力,使问题越积越多,引起群众越级上访,引发农村社会不稳定因素。
三、进一步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1、加强教育提高认识,筑牢农村党员干部思想防线
在农村党员干部中开展党风廉政教育,是提高基层干部队伍素质,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的重要内容。首先要下大力气抓先进典型示范教育和反面典型的警示教育。一方面利用身边的廉政先进典型,开展“廉洁从政,从我做起”的主题教育活动;一方面以生动的案例为教材,多角度解剖,深挖根源,使党员干部接受教训得到警示,明确行为规范,知道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做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由此强化廉洁自律行为。其次要结合第三批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力加强广大农村党员的理想信念和宗旨教育。通过树典型、扬正气、找差距、查问题、抓整改,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达到互相帮助
、共同进步的目的。再次要充分发挥基层党校阵地作用。把党风廉政教育作为党员干部培训的必修课,形成党风廉政教育工作的制度化,经常化。同时要认真落实党委主要负责人讲党风廉政课、作反腐败形势报告等制度,教育广大农村党员干部要带头遵守党纪国法,注重加强农村干部对党的方针政策的教育学习,提高干部的政策水平和按党的方针政策办事、运用方针政策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健全完善制度,构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制度体系
一是要健全村“村两委”换届选举制度。切实加强对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的领导,严格按标准选人,把党性强觉悟高的经济能人、致富能人、理财能人、治“乱”能人推上村干部岗位。
二是要健全完善农村财务管理,村务、政务、党务公开制度。要着力加大政务公开、村务、党务公开力度,纠正在推行公开上存在的重形式、轻实效,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充分发挥广大群众在政务公开、村务公开中的主体作用,把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为重点,强化中央对“三农”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使广大农民群众充分感受到党的政策温暖和社会主义优越性。
三是深入贯彻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抓党风廉政建设,重在强化领导干部责任。要完善县、乡镇、村三级党风廉政建设领导责任制体系,把党风廉政建设与经济工作一起部署、一起检查、一起考核,建立责、权相统一的目标管理考核机制,结合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际把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具体化,变“软任务”为“硬指标”。从而形成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总体工作有人管,具体工作有人抓,任务明确、责任到人、成效明显的工作局面。
3、加强党内监督,完善监管机制
要按照《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关于建立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要求。建立和完善与执行民主集中制,开展民主评议党政部门等相配套的机制制度,畅通党员群众参与党的监督渠道,形成党员和群众便于监督、敢于监督、乐于监督的格局。
4、加大查处力度,强化责任追究
要坚持纠建并举的方针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注重抓住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整治基层行业不正之风。对群众上访和举报的各类信件,及时处理。尤其是要严肃查处那些严重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案件、严重侵害群众权益的案件。要制定和完善规范的责任追究具体办法,落实“一案双查”“一案双审”制。同时,做到宽严相济,既要敢于运用纪律处分手段,还要善于运用诫勉谈话、整改通知书、通报批评、责令辞职、免职等组织处理手段,督促党员领导干部切实按工作分工履行职责。要注意解决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的保护主义、好人主义以及执纪不严的问题,充分运用纪律的各种手段维护党风的纯正性。
其他回答
生态系统服务理论
生态系统服务(Ecosystem Services)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从生态系统得到的利益,主要包括向经济社会系统输入有用物质和能量、接受和转化来自经济社会系统的废弃物,以及直接向人类社会成员提供服务(如人们普遍享用洁净空气、水等舒适性资源)。与传统经济学意义上的服务(它实际上是一种购买和消费同时进行的商品)不同,生态系统服务只有一小部分能够进入市场被买卖,大多数生态系统服务是公共品或准公共品,无法进入市场。生态系统服务以长期服务流的形式出现,能够带来这些服务流的生态系统是自然资本。
生态系统是生命支持系统,人类经济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零自然资本意味着零人类福利。载人宇宙飞行和生物圈Ⅱ号实验的高昂代价表明,用纯粹的“非自然”资本代替自然资本是不可行的,人造资本和人力资本都需要依靠自然资本来构建。生态系统服务和自然资本对人类的总价值是无限大的,有意义的是生态系统服务和自然资本评价是对它们变动情况的评价。
在目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上,人们不得不经常在维护自然资本和增加人造资本之间进行取舍,在各种生态系统服务和自然资本的数量和质量组合之间进行选择,在不同的维护和激励政策措施之间进行比较。一旦被迫进行这些选择,我们也就进入了评价过程,无论是道德方面的争论还是评价对象的不可捉摸都无法阻止我们进行评价。以合适的方式评价生态系统服务和自然资本的变动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衡量综合国力,有助于我们选择更好地提高综合国力的路径。以货币价值的形式表达不同的生态系统服务和自然资本变动尤其有助于我们进行比较、选择。
随着生态经济学、环境和自然资源经济学的发展,生态学家和经济学家在评价自然资本和生态系统服务的变动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将评价对象的价值分为直接和间接使用价值、选择价值、内在价值等,并针对评价对象的不同发展了直接市场法、替代市场法、假想市场法等评价方法。生态环境评价已经成为今天的生态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教科书中的一个标准组成部分。Costanza等人(1997)关于全球生态系统服务与自然资本价值估算的研究工作,进一步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关于生态系统服务的深入、系统和广泛研究。
注释专栏3.4
全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美国康斯坦扎等人在测算全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首先将全球生态系统服务分为17类子生态系统,之后采用或构造了物质量评价法、能值分析法、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法、影子价格法、影子工程法、费用分析法、防护费用法、恢复费用法、人力资本法、资产价值法、旅行费用法、条件价值法等一系列方法分别对每一类子生态系统进行测算,最后进行加总求和,计算出全球生态系统每年能够产生的服务价值。每年的总价值为16~54万亿美元,平均为33万亿美元。33万亿美元是1997年全球GNP的1.8倍。他们的计算结果是:全球生态系统服务每年的总价值为16~54万亿美元,平均为33万亿美元。33万亿美元是1997年全球GNP的1.8倍。
资料来源:Costanza et al. The value of the world’s ecosystem services and natural capital. Nature, 1997(387): 253~260.
一、生态系统服务的分类
与传统意义上的服务(它实际上是一种购买和消费同时进行的商品)不同,生态系统服务只有一小部分能够进入市场被买卖,大多数无法进入市场,甚至在市场交易中很难发现对应的补偿措施。按照进入市场或采取补偿措施的难易程度,生态系统服务可以划分为生态系统产品和生命系统支持功能。生态系统产品是指自然生态系统所产生的,能为人类带来直接利益的因子,它包括食品、医用药品、加工原料、动力工具、欣赏景观、娱乐材料等,它们有的本来就是现实市场交易的对象,其他的则经实容易通过市场手段来对应地补偿(图3-1)。
生命系统支持功能主要包括固定二氧化碳(Woodwell G. M., Mackenzie F. T., 1995; Anderson D., 1990)稳定大气(Woodwell G.M., 1993)、调节气候(Meher-Homji V.M., 1992)、对干扰的缓冲、水文调节、水资源供应(Bruijnzeel L. A., 1990; Sfeir-Younis A., 1986)、水土保持、土壤熟化、营养元素循环(Ehrlich P. R., Ehrlich A. H., 1992)、废弃物处理、传授花粉(Buchmann S. L., Nabhan G. P., 1996; Nabhan G. P., Buchmann S. L., 1997)、生物控制(Woodwell G. M., 1995; DeBach P., 1974; Naylor R, Ehrlich P., 1997)、提供生境(de Groot R., 1993)、食物生产、原材料供应(Vitousek P. et al., 1986)、遗传资源库、休闲娱乐场所、以及科研、教育、美学、艺术 (Kulshreshtha S. N., Gillies J. A., 1993)等。从经济和社会的高度来看,生命支持系统功能的特点有如下四个方面。
(1)外部经济效益.生命支持系统功能属于外部经济效益。外部经济效益是指不通过市场交换,某一经济主体受到其它经济主体活动的影响,其效益被有利者称为外部经济( External Economics),如林业部门栽树水利部门受益,旅游业旺服务业受益:其影响无利而有害者称为外部不经济(External Diseconomics),如水土流失、大气污染等公害。森林生态系统能给社会带来多种服务,如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固定二氧化碳、提供游憩、保护野生生物等,因此森林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属于典型的外部经济效益。目前,国内外的理论和实践证明: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主要表现在其作为生命支持系统的外部价值上,而不是表现在作为生产的内部经济价值上。外部经济价值能影响市场经济对资源的合理分配。市场经济的最重要功能之一是资源的最佳分配,市场经济充分发挥资源最佳分配功能的前提是要有完全竞争的市场,但完全竞争的市场除了受垄断和社会制度影响外,外部经济效果对它影响也很大。完善市场经济结构、实现资源最佳分配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先对外部经济效果进行评价,然后再把外部经济内部化。作为外部经济的生命支持系统功能关系到国家资源的最佳分配,因此有必要对生态系统的外部经济效果进行经济评价,实现外部经济内部化。
(2)属于公共商品。不通过市场经济机构即市场交换用以满足公共需求的产品或服务就称为公共商品(Public Goods)。公共商品的两大特点是:一是非涉它性,即一个人消费该商品时不影响另一个人的消费;二是非排它性,即没有理由排除一些人消费这些商品,如清鲜的空气、无污染的水源。生态系统在许多方面为公众提供了至关重要的生命支持系统服务,如涵养水源、保护土壤、提供游憩、防风固沙、净化大气和保护野生生物等。因此,生态系统的生命支持系统服务是一种重要的公共商品。
(3)不属于市场行为。私有商品都可以在市场交换,并有市场价格和市场价值,但公共商品没有市场交换,也没有市场价格和市场价值,因为消费者都不愿意一个人支付公共商品的费用而让别人都来消费。西方经济学中把这种现象称之为“灯塔效应”和“免费搭车”。生态系统提供的生命支持系统服务,如涵养水源、提供氧气、固定二氧化碳、吸收污染物质、净化大气等都属于公共商品,没有进入市场,因而生命支持系统服务不属于市场行为,这给公共商品的估价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4)属于社会资本。生态系统提供的生命支持系统服务有益于区域,甚至有益于全球全人类,决不是对于某个私人而言,如森林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功能对整个区域有利,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作用能抑制全球温室效应。因此,生命支持系统被视为社会资本。
二、生态力的概念及评价的意义
生态力是指生态系统服务的能力,即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服务的能力。生态力评价是指对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服务的能力进行定性或定量的研究。
在目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上,我们不得不经常在维护自然资本和增加人造资本之间进行取舍,在各种生态系统服务和自然资本的数量和质量组合之间进行选择,在不同的维护和激励政策措施之间进行比较。一旦被迫进行这些选择,我们也就进入了评价过程,无论是道德方面的争论还是评价对象的不可捉摸都无法阻止我们进行评价。以合适的方式评价生态系统服务能力和自然资本的变动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衡量综合国力,有助于我们选择更好地提高综合国力的路径。以货币价值的形式表达不同的生态系统服务能力和自然资本变动尤其有助于我们进行比较、选择。
生态力评价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
环境意识的高低,除了与经济、科技、社会发展水平和人们的生活水平有关外,还与人们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认识程度密切相关。环境意识的高低是衡量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环境保护重视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环境意识越高,人们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越强烈,对保护环境的活动越主动;反之,如果人们的环境意识较低,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就往往只顾眼前、局部的经济利益,忽视长期、全局的整体利益,结果造成资源耗竭、生态破坏和环境恶化,进而限制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力评价研究能最终以货币的形式显示自然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服务的价值,然后通过电影、电视、图书、期刊和报纸等媒体对这种价值的宣传,可以很有效地帮助人们定量地了解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从而提高人们对生态系统服务的认识程度,进而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
2.促使商品观念的转变
传统的商品观念认为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它过分强调了劳动在商品生产价值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忽视了生态环境在商品生产过程中对人类劳动的数量和质量的影响作用。随着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传统的商品观念受到了冲击,广义的商品观念受到了青睐(孔繁文等,1994)。商品的价值,除了原有的商品价值意义之外,还应包括生态系统服务中没有进入市场的价值。这样,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就打破了传统的商品价值观念,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找到了合理的资金来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有利于制定合理的生态资源价格
生态资源不仅具有可被人们利用的物质性产品价值,而且具有可被人们利用的功能性服务价值。生态力评价研究可以为生态资源的合理定价、有效补偿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如果忽视生态资源的价值或者为其定价过低,那就会刺激生态资源的过度消耗,破坏生态平衡。在社会化大生产中,生态资源被消耗,其物质部分参与经济圈的活动转移到产品中去,其生态功能也随之减少以至完全丧失。为了维护生态平衡和持续发展,必须对生态资源的消耗进行适当的补偿,补偿的额度应不少于所造成的损失。如何计算这种损失,就是生态力评价研究所面临的任务。
4.促进将环境被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主要指标,它只重视经济产值及其增长速度的核算,而忽视国民经济赖以发展的生态资源基础和环境条件的核算(孔繁文等,1994)。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只体现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直接产品的价值,而未能体现其作为生命支持系统的间接价值。研究表明,生态系统的直接价值远远低于其间接价值。因此,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必然会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错误的导向作用,其结果:一是使现行国民经济产值的增长带有一定的虚假性,夸大了经济效益;二是忽视了作为未来生产潜力的自然资本的耗损贬值和环境退化所造成的损失(负效益);三是损毁了经济社会赖以发展的资源基础和生态环境条件,使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难以为继。
为了纠正这种偏向,国际社会已研究多年,联合国专家组也制定了建议性的综合环境与经济核算体系(SEEA)框架(联合国秘书处,1991)。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在其1972~1992年环境状况报告《拯救我们的地球》中明确要求,到2000年“所有各国采用环境和自然资源核算,并将之作为其国民核算体系的一部分”。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UNCED)通过的《21世纪议程》更具体地规定了实施环境核算及其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任务(李金昌,1999)。我国随后制定的《中国21世纪议程》和《中国环境保护21世纪议程》,都将研究和实施环境核算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任务列为优先项目。
目前,研究和实施环境核算的主要困难,就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包括有形的物质性产品价值和无形的生命支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计量问题没有完全解决。因此,生态力评价研究将为促进环境核算及其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而最终实现绿色GDP做出积极的贡献。
5.促进环保措施的科学评价
以往对环保措施的费用效益分析,大多不考虑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生命支持系统功能价值的损失和增值,导致其结果不完全。实质上,在环保措施费用项中应加入环境质量损失,而在环保措施效益项中应加入因采取环保措施而避免了的环境污染损失,因为避免了的损失就相当于获得的效益。生态力评价研究可以让人们了解生态系统给人类提供的全部价值,促进环保措施的合理评价。
6.为生态功能区划和生态建设规划奠定基础
通过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的定量研究,能够确切地找出区域内各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发现区域内生态系统敏感性空间分布特征,确定优先保护生态系统和优先保护区,为生态功能区的划分和生态建设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
7.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在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一定义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取得共识(马世骏等,1984)。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R.布朗教授则认为,“持续发展是一种具有经济含义的生态概念。一个持续社会的经济和社会体制的结构,应是自然资源和生命系统能够持续的结构”。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主要包括公平性、持续性和共同性(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1999)。
只有在确切地知道了生态系统给人类提供的服务功能价值的基础上,才能科学合理地进行生态区划和生态规划,在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上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保证区域内和区域间当代人的公平性和代际间的公平性,最终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图3-2)。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定量研究能够使各级政府确切地知道生态系统给人类提供的服务功能价值,意识到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必须协调发展。总之,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能够使各级政府和人民克服认识上的局限性,正确处理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认识到只有保护好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社会经济才可以持续稳定地发展。
三、生态力的定量评价方法分析
生态力的定量评价方法主要有三类:能值分析法、物质量评价法和价值量评价法。能值分析法是指用太阳能值计量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服务或产品,也就是用生态系统的产品或服务在形成过程中直接或间接消耗的太阳能焦耳总量表示;物质量评价法是指从物质量的角度对生态系统提供的各项服务进行定量评价(赵景柱,2000);价值量评价法是指从货币价值量的角度对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进行定量评价。其中,价值量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法、影子价格法、影子工程法、费用分析法、人力资本法、资产价值法、旅行费用法和条件价值法。
1.能值分析方法
能值分析方法的优势:
(1)自然资源、商品、劳务等都可以用能值衡量其真实价值,能值方法使不同类别的能量可以转换为同一客观标准(Odum,1987),从而可以进行定量的比较。
(2)能值分析方法把生态系统与人类社会经济系统统一起来,有助于调整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为人类认识世界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度量标准。
能值分析方法的局限性:
(1)产品的能值转换率计算,需对生产该产品的系统作能值分析,用系统消耗的太阳能值总量除以产品的能量而求得,这种分析非常复杂,并且难度很大。
(2)能值转换率是指每单位某种能量(或物质)由多少太阳能焦耳转化而来。但是一些物质与太阳能关系很弱,甚至没有关系,如地球中的矿物质元素、地热、信息等。这些物质很用太阳能焦耳来度量。
(3)能值反映的是物质产生过程中所消耗的太阳能,不能反映人类对生态系统所提供的服务的需求性,即支付意愿(WTP),也不能反映生态系统服务的稀缺性。
2.物质量评价方法
物质量评价方法的优势:
(1)运用物质量评价方法对生态力进行评价的结果比较客观、衡定,不会随生态系统所提供的服务的稀缺性增加而大幅度增加,对于空间尺度较大的区域生态系统或关键的生态系统更是如此。
(2)运用物质量评价方法能够比较客观地评价不同的生态系统所提供的同一项服务能力的大小。
物质量评价方法的局限性:
(1)运用物质量评价方法得出的结果不能引起人们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足够的重视,进而影响人们对生态系统服务的持续利用。
(2)运用物质量评价方法得出的各单项生态系统服务的量纲不同,无法进行加总,很难评价某一生态系统的综合生态系统服务。
3.价值量评价方法
价值量评价方法的优势:
(1)运用价值量评价方法计算生态系统服务能力所得的结果都是货币值,因此,既能进不同生态系统同一项生态系统服务的比较,也能将某一生态系统的各单项服务综合起来。
(2)人们对货币值有明显的感知,因此,运用物质量评价方法得出的结果能引起人们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足够的重视,促进人们对生态系统服务的持续利用。
(3)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评价研究能促进环境核算,将其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最终实现绿色GDP。
价值量评价方法的局限性:
(1)价值量反映了人类对生态系统服务的支付意愿,这无疑使其结果存在主观性。随着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加剧利用,生态资源的逐渐耗竭,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服务的价值会愈来愈高。
(2)运用物质量评人性化管理作为一种现代企业管理方式,相对于其他各种类型的管理方式而言,是一种根本性的超越,是更高层次的管理方式。本文在阐述科学管理理论及其局限性的基础上,总结了人性化管理理论与科学管理理论的区别,并分别从企业管理方式、企业管理组织结构、企业管理决策和信息、企业生产管理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五个方面出发,系统分析了企业人性化管理制度化的技术构成,为企业管理的人性化管理提供了一定的看法。
关键词:企业管理;人性化;制度化
前言管理思想和管理活动自人类社会形成以来就存在着,但是企业管理成为一门科学从1911年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发表算起至今不到一百年。纵观企业管理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企业管理的人性化趋势,人性化管理是企业管理发展的必然。因此,企业的人性化管理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人性化管理认为人性是管理的出发点,管理应关心人,爱护人,并把这种尊重和关爱细化成管理实践中的细枝末节。人性化管理的全部内涵并不仅是发现人性挖掘人性,而是在管理实践中尊重人性、体现人性、以一切从人性考虑的姿态来看待管理,使人在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得到最大程度的张扬[1].
成功的企业都把建立人性化的管理理念放在首要的位置,人性化管理的特征为尊重人、信任人、爱护人和激励人,现代企业管理的人性化应建立完善的薪酬福利制度,以此激发员工的责任意识、提高生产率和工作质量;推行“劳动人道化”,进一步改善劳动保护和应用符合人体生理特点的生产工具、生产方法和劳动环境;在企业中创造一个和谐的气氛和机会均等的竞争环境;培植满足人性发展的土壤等举措。
一、科学管理理论及其局限性
自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泰勒创建科学管理理论以来,科学管理理论在西方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后来发展成为当代一个重要的管理理论流派。主要的观点为,在管理过程中采用科学方法和数量方法解决问题的主张,侧重分析和说明管理中的科学、理性的成分和可数量化的侧面。主要特征为[2]:(1)在劳动分工的基础上,规定每个岗位的权力和责任,把这些权力和责任作为明确的规范而制度化。(2)按照不同职位的权力大小,确定其在组织中的地位,形成有序的等级系统,以制度的形式巩固下来。(2)明确规定职位特性以及该职位对人应有能力的要求。(4)管理人员根据法律赋予的权力处于拥有权力的地位,原则上所有的人都服从制度规定,不是服从于某个人。(4)管理人员在实施管理时,每个管理人员只负责特定的工作,拥有执行自己职能所必要的权力;权力要受到严格的限制,服从有关章程和制度的规定。(6)管理者的职务是他的职业,他有固定报酬,有按才干晋升的机会,应忠于职守而不是忠于某个人。科学管理理论的优点是:一是个人与权力相分离,官僚制摆脱了传统组织的随机、易变、主观偏见的影响,具有比传统组织优越得多的精确性、连续性、可*性和稳定性。二是理性精神和合理化精神的具体体现。在典型的官僚制中,存在着一套有连续性的规章制度网,涉及组织管理过程的许多主要方面,。它给每项工作确定了清楚的、全面的明确的要求,从而使组织运转和个人行为尽可能少地依赖个人。三是适合工业革命以来大型企业组织的需要。早期传统的组织过分地依赖个人和裙带关系、人身依附关系、采用任意的、主观的、多变的管理方式,不适合大型企业组织的管理的要求。工业化以来,大型企业组织规模大、分工细、层次多,需要高度统一,有准确、连续、稳定的秩序来保证。科学管理理论主要是通过制度规范来统一管理职工的思想和行为,在实际管理工作中“见物不见人”的现象比较突出。甚至将人当成工具来对待,认为人是追求经济利益的经济人,忽视情感等更高层次的需求。管理人员是工作狂,要求下属也成为工作狂,他们事必躬亲,企图控制一切且允许自己出差错,因为任何自己的差错都可能破坏自己的威信,而这恰恰是他们不能接受的。员工往往是企业的过客,目标比较单一,或在工作上,他们让干什么干什么,让怎么干就怎么干,累人不累心,没责任没压力,苦干是我的事,巧干是领导的事,在知识方面,他们或者自己学、或者留一手,工作积极性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二、人性化管理理论与科学管理理论的区别
在我国企业管理的实践中,有人认为,科学管理更实用,有人认为,人性化管理更胜一筹。事实上,二者是两种特殊而又有效的管理模式,它们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并且在企业管理的不同阶段分别居于主导地位,二者适时、适度的融合,才是我国企业的明智选择[3].
人性化管理的核心理念当然是以人为本。这是对以机器为本、以技术为本的科学管理理念的一大提升。它要求管理者和员工共同进行心理与行为的彻底革命,使得企业管理从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管理技术、管理态度直到管理效益有一个全面的转变。这种转变将体现出人主宰自然、人是万物之灵的客观规律。显然,人性化管理不是对科学管理的全盘否定,而是一种理性的继承,一次科学的修正。它汲取了科学管理中的科学思想,肯定了制度在企业管理中的重大作用,同时将科学管理中颠倒的“人”与“物”再颠倒过来,让“人”始终处于原本的主导地位。这不是简单地顺应潮流,而是坦率的尊重事实。这种实事求是的“人本意识”+“科学精神 ”,是人性化管理理论对人类的卓越贡献,也是它受到普遍崇拜的根本原因。
在实际当中,由于缺乏人性化管理所导致的管理失败的教训也是为数不少的。如象三株集团的垮掉、郑州亚细亚集团的破产、秦池酒厂的美梦破灭都证明了“家长制”、“一言堂”的集权化管理的失败。从管理实践运作的方式看,科学管理要求通过科学、理性、量化的手段和方法,建立工作标准与操作规范,为企业管理提供一个严格的制度环境[4].当企业管理处在低水平阶段时,这种管理模式对训练员工的职业观念和技能、养成科学意识和品格、从而改进企业管理是相当有效的。而人本管理的运作,则要求以人的主体意识空前觉醒为前提,以奉行组织内一切人的人格平等为基础,以组织内全体成员的优秀技能和敬业精神为依托,通过民主管理与参与,最终达到自我管理。很明显,人性化管理致力于管理环境的优化;致力于员工思想的沟通与潜能的挖掘;致力于管理体系的设计与实施;致力于企业文化的塑造;同时致力于员工需求的满足。
人性化管理既是对科学管理的必然依托,又是对科学管理的自然超越。在企业管理处于较高水平时,这是一种更为有效的管理模式。人性化管理与科学管理的理论内涵与运作模式告诉我们:人性化管理,是在科学管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它的理念因为反映了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社会现实,因而更具有先进性;但它的运作条件比之科学管理也更为严格。尽管人性化管理是所有企业管理都必须遵循的一种时代潮流,但不同企业在实施过程中,还应理论联系实际,根据本企业的具体情况,选择一种主导管理模式。
三、企业人性化管理制度化的技术构成
观念的东西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转化为现实。任何一种科学理论只有转化为现实才能实现其价值。企业人性化管理模式的价值意蕴正是通过它的技术层面的支持得以付诸实践,在企业管理活动中产生效力,获得“经济证明”,从而达到“科学的形态”。价值和技术、目的和手段的紧密结合构成了完整、统一的人性化管理、任何企图割裂这两者关系、厚此薄彼、顾此失彼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价值层面的人性化管理和技术层面的人性化管理是密不可分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它们的关系类似于内容和形式、目的和手段的关系[5].
以上从价值层面上阐述了人性化管理的内涵和特点,那么从技术层面上看,企业的人性化管理在具体的管理实践中是如何实施的呢?如何将观念上的人性化管理落实到现实的管理活动中呢?基于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的成果,本文有选择性地从几个重点环节和方面展开对技术层面的企业人性化管理的考察。
1.企业管理方式的人性化
企业人性化管理有几种常用方式,分别包括情感化管理、民主化管理、文化管理等三个主要层面[6].
首先,情感化管理。情感因素是构成管理者非权力影响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被管理者工作主动性和效率的重要因素。积极的情感会使人青春焕发,朝气蓬勃,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和劳动效率;反之则使人行动迟缓,萎靡不振,工作状态大为下降。情感因素影响着管理的全过程。情感化管理,就是要注重人的内心世界,根据情感的可塑性、倾向性和稳定性等特征去进行管理,其核心是激发职工的积极性,消除职工的消极情感。要充分发挥情感在管理中的效能,充分开发被管理者的潜能,激发其内在动力,应该遵循信任、尊重、关心的原则。信任原则。信任是一种最高的奖赏,也是人与人之间建立情感的基础。
其次,民主化管理。民主化管理是企业人性化管理的重要方式。民主是调节企业内部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也是保证管理活动正确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只有当人们切切实实地管理起自己的事务,才能真正激发起对企业的归属感、命运共同感、责任感,从而尽心尽力地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贡献力量。专制作风的管理由于实行独断管理,与下属就没有感情交流,而下属则容易产生消极不满的情绪,甚至产生怨气和对-抗情绪。放任自流式的管理实际上是无政府管理,一切放任群众自理,这种工作作风难以完成工作目标,管理者也没有权威性。民主化管理实行参与管理,把管理权交给群众,鼓励他们积极表达自己的意见,有利于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管理顺利开展。人性化管理实践表明,实行民主管理或参与管理,一方面可以达到改善组织与其成员的关系、提高士气、缓解抵触情绪的目的;另一方面,它还可以开发员工的潜力,成为改善个人和企业绩效的一种方式。
最后,文化管理。从一定意义上一说现代企业人性化管理正在逐步演化为一种文化管理。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企业文化管理热潮足以为证。企业管理发展中出现的这种现象愈来愈引起企业管理专家的重视。文化概念具有差异性,企业管理中所谓的文化一般是指系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以及使个人行为能为集体所接受的共同标准、规范和模式的总和。企业文化是以企业整体价值观为核心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包括企业形象、规章制度、行为准则、经营理念、道德规范、文化生活、企业精神、价值标准、管理哲学等[6].
以上五种企业人性化管理方式由浅入深,层层推进,构成现代企业人性化管理手段的“套路组合”。企业管理者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结合企业自身特点,灵活地、创造性地加以运用,在企业管理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企业人性化管理的方式。
2.企业管理组织结构的人性化
长期以来,企业管理组织结构的设置都是按管理职能设置管理部门,按管理的幅度划分管理层,从而形成了金字塔式的管理组织结构。这种组织结构越来越不适应信启、社会的要求,减少管理层次和管理部门已成为新的趋势。为此,人性化管理提出了“企业再造”的新思路,主张对企业的管理组织结构进行重组、再造,由集权型向分权型转变,把氏期以来占主导地位的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改变为网状并联式的扁平化管理组织结构。这种扁平化管理组织结构是逐步发展而来的。当前,随着跨国公司的扩张,这种扁平化管理的趋势更加明显。典型的例子是行业内部兼并,如波音兼并麦道与欧洲的飞机制造业抗衡,对于这种行业兼并后形成的巨型企业,如果没有扁平化的管理模式,仍然沿用金字塔式的直线职能制,势必行不通[7].
我国出现的“劳力资本”的企业改革试点也是扁平化管理的体现。这种改革使得除技能和知识可作为一种资本外,一般员工也可以自己的劳力作为资本参股。这样将出现三个变化:从传统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隶属关系,变为事实上的合伙关系;从员工自身拥有的劳力或智力的个人所有者,变为企业资产的所有者;从管理者的外部激励,变为因为能与企业分享利润而自我激励,由他律变为自律。这就在管理形式和产权形式上肯定了员工的主人翁身份,而不是文字上、口头上的主人。可见,实行分权管理的扁平化模式触及最深的是企业产权结构。随着公司股票的自由流通,资本日益社会化和公众化,最终导致的将是产权的社会化和企业的社会所有制。
3.企业管理决策和信息的人性化
企业管理的关键是决策。管理决策的人性化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认识:
第一,决策目标从最优化准则向满意性准则转变。科学管理理论中的决策理论认为,决策目标的选择应遵循最优化准则,即寻求一定条件下的最优解。最优化准则是一种刚性准则,它的应用,只有在“决策时所有措施和方案都是已知的,而且第一方案所能取得的成果也是可以确定的”时候,才能实现。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所处的环境和条件的复杂性,决策者既不可能找到一切方案,也不可能比较一切方案,因而“最优化准则仅仅存在于逻辑推理之中,没有实践价值”。
第二,决策程序要求决策的科学化必须以民主化为基础。决策过程中民主化与科学化的关系类似于“多谋”与“善断”的关系。“多谋”体现民主化,“善断”体现科学化。决策的科学化必须以民主化为基础。企业中重大问题的决策决不能只凭“长官意志”,一个人说了算,而必须由“一言堂”转向“群言堂”。“一言堂” 式的决策属于“刚性决策”,它很难避免主观、片面、武断的错误,为害极大。“群言堂”式的决策是由相关少、员独立自主地自由发表意见和建议,再以此为基础,进行综合分析,择善而从。由此形成的决策,称为人性化决策[7].另外,为了在决策中较好地实现民主化与科学化的有机结合,应建立“谋”、“断”即相对分开又相互制约的现代决策体制。这种体制的主要特点是平行地建立决策系统与决策支持系统两个相对独立的系统,以后者作为前者的“外脑”,为决策系统最终进行科学决策充分发挥“智囊团”的作用。
企业管理的关键是决策,决策的关键是要掌握大量的信息,并对之加以科学分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因而,决策的人性化要有信息的人性化与之相适应,没有人性化的信息的支持,人性化的决策是很难做到的。
同上述“一言堂”式的决策属于刚性决策、“群言堂”式的决策属于人性化决策相联系,单一化的信息可称为刚性信息,灵活、多样化的信息可称为人性化信息。人性化管理决策所需的信息是复杂多样的,而不是单一的。这种复杂多样的信息可归为不同的科类,如数量信息与质量信息;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静态信息与动态信息;内部信息与外部信息,等等。当然,这种信息的分类也有其不确定性的一面,其表现是往往同一信息可归入多种不同的分类中。例如,用退货、返修次数反映的顾客满意程度既是数量信息,也是质量信息;既是内部信息,也是外部信息;既是物质层面的信息,也是精神层面的信息。
4.企业生产管理的人性化
企业人性化管理在生产管理中的具体表现就是“顾客化生产”。长期以来,追求规模效益是企业生产管理的主要目标。这种目标追求其实表明了一个企业是为自身生产还是为顾客生产的原则立场。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生产管理目标追求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一个历史性的重大转变就是由传统的“大量生产”转向“ 顾客化生产”。导致这种转变的客观经济依据是:一个社会如果处于贫困状态,物资比较匾乏时,社会大众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就比较单一,因而比较容易满足。一旦一个社会进入富裕状态,社会大众拥有的财富多了,购买力强了,消费者的心理就会变得复杂,消费行为就会变得更具有选择性(更具有挑剔性)。这就要求企业及时提供更加多样化和更具个性的产品和服务[8].另外,导致生产管理的这种转变的还有以下几个具体原因:第一,规模生产要求不断地增大设备生产能力,导致生产和管理成本的增大,往往形成超额的、富余的生产能力,造成固定资产的无形损耗。第二,规模化生产使得评估员工的工作效率越来越难,进而造成激励机制的弱化。第三,随着管理的复杂程度的增长,组织协调的工作量呈几何级数递增,制约了管理效率。第四,管理体系的复杂性直接导致管理层次的增多,信息向上反馈和指令向下传送的失真的情况难以避免。
社会需求的这种变化,实际管理当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反映到生产管理上来,就是传统的以追求“规模经济”为主要目标的“大量生产”转变为能对顾客复杂多样的需求迅速做出反应的“顾客化生产”。“顾客化生产”要求企业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提供更多的新产品,加快产品和服务的升级换代。比如采用人性化生产线来灵活组织生产,突出多品种、小批量。全面的生产管理人性化,即“顾客化生产”还包括生产过程的人性化、产品的人性化和基础结构的人性化三个方面。
5.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人性化
人性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的差别就在于前者不单单把人当成一种成本看待,而是把人视为企业中最宝贵的、可以增值的资源。稍加思考,就不难发现,这里隐含着哲学上的一个悖论:以人为本就是把人当成人,而不是当成任何形式的工具或手段,人是世间的最高价值,人本身就是目的。但是把人看成一种资源,即使是宝贵的资源,也具有对人操纵和利用的一面,人仍然不过是实现企业功利目标的一种手段而已。这种思维中的矛盾也反映了人类存在的一种二律背反状态:从人本主义的立场看,人是最高目的,人的一切活动都应服务于人,是否有利于人的存在和发展是衡量一切的最高价值尺度。另一方面,作为目的的人,是现实中活生生的、有着各种需求和欲望的人,外部世界不会自动来满足人的需要,人又必须充当手段,以自身的活动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如何解决这一矛盾?人性化管理理论认为: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把作为目的的人和作为手段的人统一起来。人作为目的是终极价值,人充当手段是由这一终极价值派生而来的。强调这一点很重要,它提醒我们防止在管理实践中的本末倒置[9].
因此,人力资源管理追求的效果就不能仅仅是成本的节约、绩效的改进、出勤率的增加、效益的提高等功利目标,还应有工作生活质量的改善、员工满意度的提高、员工的成长与发展等与人性相关的人文目标。这些人文目标本身就具有独立的价值和意义,而不是实现功利目标的手段。
承认人的各种需要的合理性,千方百计创造条件予以满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人性化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职责。人性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应该把管理的视角由工作移向人,工作的设计、规章制度的制定、组织结构、管理方式的变革,要更多的考虑人的因素。事实上,工作扩大化和丰富化、弹性工作时间增加、员工参与管理、团队建设、职业生涯设计等管理方式都体现了人力资源管理向人性回归这一时代特点。
总之,企业管理方式、管理组织、管理决策与信息、生产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这五个环节共同构成了技术层面的企业人性化管理体系的主干。毫无疑问,技术层面的人性化管理的各个方面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互相制约的,任何一个环节或方面出现问题都会对其他环节和整个人性化管理产生负面作用。比如,没有组织结构的人性化即扁平化管理,就很难实现顾客化的生产管理;没有信息的人性化就做不到决策的人性化:不正确应用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就无法顺利展开各项人性化管理活动。总而言之,在具体的企业管理实践当中,要善于从整体上把握技术层面人性化管理各个环节。
价方法能够比较客观地评价不同的生态系统所提供的同一项服务能力的大小。1、思想认识仍然存在不到位的问题。尽管地税部门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日臻完善,工作力度不断加大,但在个别地方特别是个别基层单位干部群众中,思想上仍然存在“完成任务一好百好”的错误思想,存在“重收入,轻监督”的陈旧观念,个别干部包括领导干部中仍然存在着“监督留给别人、保护留给自己”的懈怠心理。在抓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还存在不能完全吃透“两头”、浮光掠影、蜻蜓点水、从而“一叶障目、不见森林”的问题。
2、社会大环境的间接诱惑和地税发展转段新时期的享乐主义回潮。随着地税组建十年创业期转入发展期,个别税干松劲情绪增加,受社会上攀比奢糜风气和不健康的思潮影响,逐渐淡化创业初期的艰苦奋斗精神,价值取向发生偏差,淡化了精神追求和角色意识,个别干部受“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自己不贪,别人也贪”的错误认识左右,盲目追逐个人利益,淡化了宗旨意识。
3、监督管理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不能完全落实,影响了效能发挥。在落实监督工作领导体制和监督机制上,由于主观改造少,监督意识松懈,个别干部存在将“抓监督、抓落实”喊在嘴上、却不体现在行动上的现象,在落实对“两权”监督的预警制度上、在加强对干部的教育引导上、在加大查处违纪行为、改进和完善监督方法等方面,刚性仍需增强,许多工作亟待开展。对基层地税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还没有完全深入,覆盖面还不很全面,针对性还有待增强,监督的方式和监督的手段相对简单,内在自律与外在约束还没有完全统一,在结合上还比较欠缺。
二、完善基层税务监督机制的对策
加强对基层税务“两权”监督工作,是一项复杂细致、需要长抓不懈持续努力的战略性系统工程,在强化对基层税务“两权”监督工作中,只有进一步健全监督工作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和健全制度,一以贯之地认真贯彻好制度,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协同作战,才能促进监督工作各项职能全面发挥,真正达到政令畅通,令行禁止,督而有力。
一是从更新思想入手,破除惟“收入”论英雄,重“税收收入‘硬指标’”、轻“干部队伍监督管理‘软任务’”的旧观念,巩固“细节决定成败、制度贵在坚持 ”的先进理念,要把加强干部队伍监督和管理、加大育人工作力度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始终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始终做到以人为本,标本兼治,始终坚持走出具有地税特色的“道德立局、素质建局、治税强局、科技兴局”之路。
二是从激活机制着力,破除“单兵作战”、“各自为政”的旧模式,切实调动各方面监督力量,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党组统一领导、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分工负责、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纪检监察部门组织协调、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监督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各级地税机关负责同志是本单位党风廉政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对干部监督管理工作负有全面领导责任,应从关系地税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着眼,把加强基层干部监督管理工作与税收各项工作有机结合,与各项业务工作同研究部署,同检查落实,同总结考核。班子其他成员根据工作分工,在安排部署、检查业务工作的同时应当加强对执法执纪工作的督促落实。各职能股室、业务部门结合工作特点,也要落实“一岗两责”,切实负起抓落实的责任,只有全体地税人员人人参与,群策群力,才能真正形成 “大监督”的工作机制,从各个权力源头遏制腐败的苗头,做到未雨筹缪,防患于未燃。
三是从强化运用抓起,大力推进地税系统廉政文化建设,增强对各层次地税干部的“大宣教”格局,促进廉政勤政意识深入人心。对全体税干,要着力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特别是社会主义荣辱观、利益观、“两个务必”的再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通过开展“学英模、赶先进、比贡献”和“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十百千万主题实践活动”,开展经常性警示教育,组织税干听取服刑人员现身说法,观看廉政警示片等活动,防微杜渐,居安思危,常学“治税经”、常念“紧箍咒”、早打 “预防针”,浇注“防腐剂”,增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的影响力、感召力、震撼力。对各级领导干部,要教育其带头认真学习《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两个《条例》、《监督管理办法》、《税务人员十五不准》等党纪法规,从点滴做起,从小处做起,坚持做到:违反党纪政纪的口子一次也不开、事情一件也不办,不搞下不为例,做到慎初;“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做到慎微;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管得住小节,过好金钱关、美色关、权力关,做到慎欲;台上台下一个样,人前人后一个样,做到慎独;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做到慎终。在“生活圈”、“交际圈”、“娱乐圈”当中,要切实提高自控能力,过好名利关、金钱关、美色关;在人际关系中,要带头讲道德、讲原则、讲人格、讲正气,谨慎交友,以此带动本单位倡廉扬廉、爱廉护廉、支持监督、带头监督、注重监督、落实监督的新风正气。
四是从建强队伍引伸,进一步加强对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的监督。在基层税务机关的干部管理工作中,要贯彻市局干部选拔任用成功经验,严格按照《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要求,大力推行股、所长竞争上岗,严格把紧“选人用人关”、“选拔工作程序关”和“科学考核考察关”。要按照税务干部“四化”标准和德才兼备原则,真正把那些政治可靠、理想坚定、事业心强的人吸收进中层领导班子,把那些善于学习、求真务实、坚持原则、秉公执法的人选拔到领导岗位上去。要严格依照民主推荐、民主评议、任前公示、任前谈话、任职试用、任期审计和离任审计等程序,增强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透明度,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和监督权。要认真贯彻落实《公务员考核规定》,加强对干部德、能、勤、绩、廉等的考核考察,同时要按照《有错无为问责暂行办法》,加大对税务干部问责追究力度,不断提高执法监察和效能建设工作水平。
五是从保障制度切入,强化对各项税收制度、条规、办法落实的监督。要以深入贯彻市局《流程式行政效能监察实施方案》和《实施意见》,结合基层实际,深入开展行政效能监察工作。要继续强化对领导干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五个一”工作等制度的监督,促进每一名领导干部带头遵守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真正做到“ 廉洁聚人,律己服人,身正带人,无私感人”。在强化对税收执法征、管、查各环节的监督工作中,要进一步严格落实着装挂牌上岗制、首问负责制、税收减免公告制、服务承诺制、失职追究制和节假日值班等制度,从简化办税程序、兑现服务承诺、加强纳税辅导、美化办税环境等细节做起,完善“纳税服务直通车”,建好“征管示范一条街”,推进“电子定税”,大力弘扬地税机关勤政、务实、高效的良好风尚,实现对纳税人服务向深层次的转化。在强化对人、财、物等重点部门的监督和管理工作中,对易发生不廉问题的管钱、管物重要岗位和人员要着重加强监督,严格落实回避制度、定期轮岗交流制度,加强源头治腐。同时继续深入开展文明办税“八公开”和局(所)务公开,特别对纳税人和干部职工普遍关注的敏感和热点问题,县局每半年公开一次,分局、所每季公开一次,促进基层民主管理,以此推进“阳光地税”。
六是从开门纳谏拓展,进一步深入开展“社会各界进地税”等活动,增强社会各界对地税执法执纪工作的了解和监督。通过拓宽监督渠道,完善特邀监督员网络,特邀党委、政府、人大、政协、纪委、检察院、纠风办、文明办、重点纳税大户、个体私营业户代表等各方面人士作为地税行风监督员,采取组织开展明查暗访、召开特邀监督员座谈会议等方式,定期加强联系协作,及时通报工作信息,增进沟通了解,及时吸纳特邀监督员的意见和建议,对发现的一些苗头性问题,在税务系统内部通报“曝光”,及时予以纠正。同时设立举报电话,利用信息资源,推广网上举报,认真执行奖励、保密措施,确保权力行使到哪里,监督就延伸到哪里。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注重调查研究,不断研究新情况,及时解决新问题,在干部家庭开展“树立清廉家风,共筑反腐防线”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好家庭助廉恳谈会,倡导干部家属当好家庭“廉内助”,当好监督员,将对干部执法执纪的监督管理由工作领域延伸到生活领域。
新课程实施状况调查报告
摘 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展开,在顺利实施中也遇到了一些困惑。通过组织点面结合的系统调查,反映出新课程实施的保障系统、教师的教学行为以及教学理念等方面正在发生着可喜的变化,但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去解决,以保证新课程实施健康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实施现状;问题与建议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酝酿到2005年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实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观、教学观、师生观、评价观等方面都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它对教师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课堂教学行为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冲击。为了主动地适应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建立教师教育和基础教育有机衔接的良性机制,以便更好地及时解决问题,推动引导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教师教育改革的健康发展,我们以信息与教育科学系的教师为主体,并吸纳了教育学专业、心理学专业和教育技术学专业的40多位学生,成立了专门的课题组,从2005年11月至2006年10月,对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状况进行了比较系统深入的调查研究。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点面结合的方式进行,点上的调查工作以陕西省渭南市率先进入新课程的四个县市为主,对象涉及到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校长、教师、学生、家长五个层次,重点考察了14所中小学;面上的调查工作以参与的学生原籍为主,主要以原就读学校的老师、在校中学生及学生家长为对象,涉及到13个省区的30余所中小学;还利用某高校函授面授对900余位教师学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共直接调查学校40余所(其中地市级城区学校6所,县乡以下学校38所),教育行政管理人员30余人,教师1200余人(涉及学校467所,其中县市区所在地学校119所、乡镇以下学校348所),学生800余人,家长37人。
调查内容主要涉及到新课程的理念、实施的保障系统、课程内容、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评价等的转变情况。
调查工具包括:教育行政管理人员问卷、校长问卷、教师问卷、学生问卷各1份;不同人员的访谈提纲各1份。共发放教育行政管理人员问卷30份,教师问卷1200份,各类学生问卷800份。收回有效问卷:管理人员30份,教师问卷663份,学生问卷 691份。听取市(县、区)、乡、校汇报30余场,召开教师与学生参与式座谈会26场;听课48节;并按访谈提纲对44所学校(小学9所、初中28所、高中 7所)的79位教师、116名学生、37位家长进行了个别深度访谈。
二、新课程实施状况
(一)课程管理保障系统
实施新课程以来,面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各教育机构按照“理念先行,制度保障,培训上岗,课题支撑,教研推动,点面结合,总结提高,滚动发展”的总体思路,开展了富有创造性、实效性的工作,使课改健康稳步地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1.建立健全课改管理制度
《基础教育课程实施纲要(试行)》颁布伊始,各地普遍成立了以政府职能部门一把手为组长的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召开了课程改革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各乡、镇、办、校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层层负责,制定方案,压实担子,落实责任。经过反复讨论,纷纷制定出台了操作性较强的管理制度,使基层的学校和教师对新课程的理念、实施以及管理评估,都有了明确的认识,保证了课改工作的顺利进行。
2.落实课改的保障措施
各地在教育经费普遍紧张的情况下,协调各乡镇办、学校积极筹措课改资金。被调查的几个县 (市)近两年都累计投入课改资金近千万元,用于新课程实施的设施设备、资料建设和教师培训。并积极引进远程网络教育,建成以“现代远程教育”的“广电网”为主,“校校通”为辅的交互网络,为中小学配置了卫星地面接收、光盘播放系统及投影仪、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等设备,先后添置各种教学录像资料、教育软件资料等,为课改提供了优质资源配备,基本满足了新课程实施的需求。有些县教育局教研室还编辑出版课改专刊,为一线教师提供观点新颖、事例典型的课改交流、学习、展示、指导的平台,受到了广大教师的欢迎。
3.落实课改教师培训计划
实施课改,教师队伍建设是第一要务。为了切实抓好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各县(市、区)教育局大都采取了“分阶段推进,学研教融通,区乡校结合”的教师培训新模式,建立和完善了课程改革教师培训的长效机制。同时,执行教师“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不合格、要换岗”的培训使用原则,将教师的“参与式培训”、“互动式培训”常规化、制度化。他们通过邀请全国著名课改专家、新课标研制者、教材编写者于永正、徐善俊、高林生、孙景华等人对参与课改试验的教师进行了三轮卓有成效的通识培训,参训教师共计8200多人次;组织学科培训活动30多场次,参训教师14000余人次;还为全体教师统一配发通识培训读本、各学科课程标准及解读等资料20000余册。
为了推动农村学校新课程的实施,各县(市、区)利用城区优质教育资源,在双休日举办送教下乡活动,组织城区优秀教师为农村学校上示范课;还选派有课改经验的骨干教师进行一年的下乡支教活动,带动农村学校新课程改革。
各地的师资培训工作基本形成了“四培加反思”的模式,即“全员参加的通识培训、分专业的学科培训、专家学者的引领培训、走出去学习考察培训和自我反思探究”。“通识培训”旨在准确把握新课程理念,转变教育观念;“学科培训”重在掌握课程标准,提高课程实施的设计、操作能力;“引领培训”充分发挥了专家学者的专业引领作用,及时解决教师在课改中遇到的疑难和困惑,保证了课改的正确方向;组织各学科骨干教师分期分批到首批课改实验区参观学习,拓展了教师的思路;各种培训后立即结合自我教学现实进行反思,明确自己的差距,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自觉性和创造性。目前,通过各种形式的师资培训,绝大部分教师已经基本上适应了新课程的教学。
4.强化校本教研,引导课题研究
新课程实施要求把课改建立在教育科研的基础上,以课题研究带动观念更新,不断发现、研究和解决课改中的困惑和问题。要求教师以研究者的身份把教育教学实践过程变为教育研究过程,增强实践的目的性,在教育实践中尝试、积累、总结、改进、提高;增强研究的针对性,实实在在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对手条件有限的基层学校来说,校本教研是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研究之路。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各学校充分利用校本资源,发挥学校教师集体的智慧,加强校本培训。有些基层学校和北京、上海、西安等地的名校共同组建了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实现信息共享,优势互补,改变了教师教研时“单独作战、孤立无援”的现状。有些学校“以问题作课题,以教学做研究,以成果促成长”,真正做到了以教研为先导,以课题为载体,把课改引向了普及深入。这样的活动加强了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目前,大部分中小学校都承担了县区级的课题研究任务。
5.反思评价标准,重建评价体系,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教育评价具有明确的导向作用。为了突出评价标准的发展性功能,各地在构建新的评价机制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制定了以“教师行为、学生表现、师生关系”为主的新课程教学评价标准。各学校坚持发展性原则,关注学生成长过程,采用灵活多样、具有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法,从思想道德、行为习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身体素质、心理健康、个性特长、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尝试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引导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家长普遍反映,孩子比以前学得活了,学得多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在教师评价方面,各地从人文性、发展性出发,引导学校关注教师的和谐发展。把给予教师成长的机会作为奖惩的办法之一,例如把提供公费进修、参加高级研讨班、听名师授课等作为奖励的方法,把教师奖励和教师成长发展有机统一起来,极大地提高了教师实施新课程的热情。
(二)课程实施机构状态
1.学校
(1)小学——趣风吹皱寒池水,春江水暖鸭先知
新课程本着“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现代教育价值观,改变了传统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突出了课程内容的现代化。在课程实施方面,倡导建构的学习,改变了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种新的教育理念得到了小学的普遍认同。在调查问卷和个别访谈中,91%的小学教师对这种理念的转换表示认同,并努力在新课程的实施中体现。获得的实际效应是,课堂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高了,思维被激活,想象被扩展,像叶澜先生说的那样“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例如在“能被3整除的数”的教学中,由简单到复杂,先让学生从个位、十位、百位进行判断,当执教老师说:“你们可以考考我,随便说一个数,我都能很快地判断出能否被3整除。”同学们一听,忙着出数考老师,老师说出正确答案后,及时地抛出了一个问题:“老师为什么这么快就答对了呢?”一下子引起了学生的思考,激活了思维。老师接着说:“你们一定想知道其中的奥秘,那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能被3整除的数。”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之中。
(2)初中——犹抱琵琶半遮面,想说爱你不容易
相对于小学来说,初级中学新课程的实施比较复杂。由于教师队伍学历层次的关系,94%的教师对新课程的理念都能接受,而且认为课程改革十分必要。课程内容呈现方式的图文并茂、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应用的各种活动设计,适当引入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的探讨,使得课程的趣味性、灵活性提高,要求死记硬背的知识少了,灵活运用的知识多了,课程的弹性空间增大,这些都普遍地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欢迎,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较高。“新课程让我‘一半欢喜一半忧’”,57%的初中老师在调查和访谈中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喜的是课堂活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了,敢于提出问题、争论问题了,动手能力和探索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喜的是教学行为的变化、学习方式的变化,使自己在和同伴、学生、专家的交往互动过程中开拓了思路,受到了启发,感受到了超越“旧我”的成长快乐。忧的是教材内容表面简单了,但课后习题和训练却涉及到不少教材中没有的知识,这个矛盾怎么解决;忧的是教学评价观念和制度的改革跟不上,学生的考试成绩不理想,别说家长、学校领导有意见,就是自己也想不通;忧的是学生活动时间长了,教师讲的时间短了,教学任务完不成怎么办;忧的是教学设施不足、教学资源稀缺,网上信息很多学生无法获得,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很多农村学生得不到良好的家庭帮助;忧的是合作学习、师生互动、自主探究固然好,但在60、70人,甚至将近百人的城镇大班额中教学活动如何开展?这种种的喜忧矛盾使不少教师处于欲罢不忍、欲说还休的尴尬境地。
(3)高中——关注、认同与期待,忧虑、怀疑与徘徊
从调查结果来看,高级中学对新课程的态度相当复杂和矛盾。面对课程改革的大趋势,他们既关注、期待新课程的到来,又对新课程的有效实施、能否成功表示忧虑与怀疑,从而表现出态度上的犹豫不决和行动上的滞缓与徘徊。
调查结果显示,通过各种渠道对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内容、意义有一定了解的教师高达82.3%,其中个人主动获取和从同伴的议论中有所了解的占 67.5%,说明高中教师已经开始形成关注、了解、讨论课改的积极氛围。认为新课程标准和现行课程要求相比有明显改进的占77.1%,说明绝大多数教师对新课程方案持肯定与认同态度。在访谈中,当问到“面对即将到来的新课程你准备怎么办?”的时候,许多教师明确表示,希望尽快研讨新课程标准,尽快进行新教材培训,希望有较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系统的学习和研究,以便尽快适应新课程的改革。其认同与期待之情可见一斑。但是,真正认真学习和研究新课程标准并能提出有针对性意见和看法的教师不足20%,还有将近1/5的教师对新课程一无所知;65.5%的教师认为新课程过于理想化,其改革目标不大可能完全实现;特别是面对高考这一现实问题,关注的比率高达67.4%,认为高考和评价制度不做根本性的改革,新课程的改革将很难实施;还有33.6%的教师比较关注教材和教法问题,害怕自己无法适应而被淘汰;对为什么改、改到什么程度这些原理性的问题,关注的人数仅占23.3%。也由于高中课改只在全国几个省区试验,原定的扩大试验和推广又因故延迟,导致绝大部分的学校和教师在行动上仍处于怀疑、观望和徘徊状态。
2.人员
(1)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及校长。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大部分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和校长(84%)是按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指令部署工作,13%的校长是借鉴或模仿先期进入新课程的外地学校的做法,真正吃透新课程精神、制订出有自己独立见解的实施方案的校长不足10%。
(2)教师。小学教师基本适应新课程的达87%;初中教师基本适应的比率仅占31%,也有些教师讲的是新教材,用的是旧模式,甚至还有的教师在有人听课时实施新课程,在无人检查时讲授旧教材的现象;高中教师迫于升学的压力和繁重的教学任务,理念上有所变化,行动上体现不足,大部分处于在等待高考及教育评价制度改革后再实施的观望、徘徊状态。从年龄层次上看,35岁以下教师基本适应的占62%,36岁以上的中老年教师基本适应的比率仅占26.4%,还有11.6%的教师适应困难(中老年教师偏多)。
(3)学生。中小学学生普遍对课程改革的意义和方向目标不甚了解,大部分小学生和初中生只知道教材变了,教学活动和教学要求和过去不一样了。69%的学生认为老师不仅教得活了,对学生的态度也变了,多了些关心和鼓励,少了些训斥和指责,还注重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了,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能力的培养了,他们比较喜欢现在的课堂教学了。但对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为什么更换教材却不甚了解。高中学生迫于升学和就业的压力,对新课程改革几乎一无所知。
(4)家长。由于种种原因,调查和访谈的家长不足40位。从普遍的角度说,家长对新课程的改革关注不够,对新课程的理念和目标几乎说不出什么,个别城区或教师家长还能说些看法,而农村家长几乎一无所知;他们只是觉得孩子喜欢去学校了、书面作业少了、动手活动的事情多了、向家长问的问题也多了。至于为什么发生了这些变化,大部分家长的回答是老师教得好了,也有一些家长认为老师把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推给了家长而不满。有相当一部分城区学生的家长,把新课程减轻学生负担还给学生的时间,用各种名目的辅导班、特长班所占用。绝大多数家长关注的焦点仍然是不管怎么改,只要孩子的考试成绩好了、能考上好学校就行。
三、新课程实施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一)对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认识水平普遍不高
新一轮课程改革方案是国家教育部和教育研究部门组织了庞大的包括中小学教师广泛参与的研究队伍,经过长期的调查研究和反复论证实验,借鉴国际先进教育理念提出来的,它是对传统课程的继承和超越。它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代表了现代教育文化的发展方向。可是,调查的结果显示,很少有教师能够这样高屋建瓴地认识问题。当问到“举例说明传统课程和新课程的区别”时,91%的教师都是按照专家学者的见解或国家文件的精神回答的,很少有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例来说明;当问到“新课程目标实现前景”时,近1/3的教师比较担心。这反映了教师们对课程改革意义深度思考不足,从而才容易出现理念上接受操作上困难的现象。另一方面,当问到“你对新课程改革的态度”时,90%的家长无从回答,47%的学生认为和自己关系不大。我们也明显感觉到,新课程实验启动伊始,各种舆论宣传铺天盖地,形成了很好的实施氛围,而进入全面推广实施阶段,舆论宣传明显减弱。特别是对家长、学生等社会支持方面的有效宣传,仍然是薄弱环节。要知道,传统教育观念的形成。是长期教育实践积淀的结果,绝不是短时间就能彻底改变的,必须进行卓有成效的理论引导和实践探索,新的教育理念才能建立。为了使新课程实施可持续地健康发展,舆论宣传工作仍然是头等大事。只有进一步加强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公众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彻底转变他们的观念和态度,使其产生内在参与的热情与支持的氛围,才能保证新课程改革顺利进行。
(二)教育资源短缺是制约新课程实施的瓶颈
新课程实施需要配套措施的更新与完善,图书资料的配备,实验室的建立,多媒体教学设备的配置,教师素质的提高,学校文化的建设等方面予以保证。而这一切,都需要充足的资金作为基础,但是由于县、区财政困难,大部分农村学校的公用经费是“零”预算,部分中小学的教学楼均系自筹资金建成,学校债务负担过重。图书资料短缺,实验场所、设备、药品残缺不全,正常的教学演示实验尚无法进行,就别说学生实验和自主探究实践活动所用了。有些地区虽然配备了电化教育网,但由于资金的限制,网络并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不但阻碍了课改的顺利实施,在一定程度上,甚至还影响了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新课程一个重要理念是师生互动,倡导学生参与式的实践活动。目前一个突出的问题是由于经费的短缺,教学场地设施配备不够,师资严重不足,导致班额过大,城区中小学一般都达到90多人/班,有些学校甚至达到100余人/班,这远远超过45人/班的标准,严重阻碍了新课程的顺利实施。
课程结构的变化引起各学科教师比例重新调整,各学校的师资力量普遍不能满足新课程的要求,原有教师普遍感到知识结构单一,驾驭新课程有一定困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科学课程,作为这次新课程改革的亮点,是对旧有课程体系质的超越,它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合作学习及探究式学习能力等各个方面都将发挥重要作用。但是,这些课程的师资、设备尤为短缺,直接影响到课程的开设,甚至课表上就没有安排,有些学校虽然上了课表,但形同虚设,根本没人上课。
所以,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调动各级政府增加对新课程实施的资金投入是当务之急。另外,应该大力加强教师培训,提高现有教师的整体素质,增强教师对新课程的适应性。教师教育院校也应真正树立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思想,在整体提高未来新师资适应新课程水平的基础上,采用短训、长训相结合与送教下乡的方式,解决基础教育相关师资短缺的困难。
(三)新课程教师培训形式单一、实效性不高的状况亟需改变
调查结果显示,各地实施新课程的教师培训体系基本形成,参与教师培训的部门多、涉及面广,几乎所有教师都参加过不同类型的培训。大部分教师通过培训了解了新课程实施的目标与理念,转变了教学观念,也有一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行为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是,从教师对参与培训的效果评价看出,培训的目标和重心亟需做出调整。 69%的教师反映,讲座式培训本身就是传统教育模式的反映,听起来热闹、激动,但在具体操作中仍然无从下手。现实问题是广大中小学教师需要的不仅仅是理念的建立,更多的需要操作方面的指导。 41.9%的教师认为“实施新课程的最大困难”是“方法”,37.7%的教师认为是“理念的内化”。诸如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教材内容的处理,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学生成长发展的指导,教学评价的科学实施等等。还有一些问题是需要特别关注和深入研究的,诸如教与学如何更好地互动,如何促进学生个性化、差异性的发展,如何从个别精英型发展向全员基础性发展转变等等。因此,73%的教师对互动式、参与式、问题式、体验式培训表示欢迎。而校长们却更主张校本培训。这些情况,要求我们在培训的组织、形式、内容等方面做出及时的调整。培训目标应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为主,特别是要提高适应新课程要求的教育观念和实际教育行为、能力,帮助教师理解、内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倡的基本理念,帮助教师切实转变教学行为。培训形式以参与互动式和校本培训为主,充分开发一线教师内在的发展潜能。培训内容以针对性、课题性、问题性、操作性内容为主,真正帮助教师解决一些新课程实施中的具体困难。
(四)课程评价改革相对滞后,制约着新课程的实施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要求: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但“课程评价相对滞后”是81%的教师普遍反映的一个问题。考试、测验是检验学生、教师和学校的传统而有效的手段,它具有很强的导向功能。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考试、测验,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命题者还很难命出适应新课标的试题,甚至还有采用旧大纲的习题或选用旧教科书上的原题现象。二是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的是开放性的训练,可命题者大多还采用唯一答案的试题来考察学生。另外,由于教师认识上、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上的问题,难免会出现教学成绩一时下降的状况,很多教师就担心会影响自己的声誉、待遇甚至饭碗,也不愿率先尝试,想等别人、别校有了成功的经验之后自己再去实施。有一些学校的领导也是这样嘱咐教师的。无怪乎有些教师拿的新教材,用的老方法,讲的旧知识;有些教师明确说自己“生活在双重角色中”。这都反映了目前评价体系上的不足。因此,为了使新课程顺利实施,研究建立相配套的评价、考试制度刻不容缓。
(五)教师负担过重影响了实施新课程的积极性
调查数据显示,许多教师普遍反映工作量增多、负担过重。其中83.6%的教师认为工作量“大大增加”,目前还没有人认为自己的工作负担有所减轻。这在很大程度上与教师在课程改革中需要进行大量的学习与提高,需要对新课程、新教材进行理解与把握有关。另外,许多中小学教师一人同时担任几门课程的现象比较普遍,在全面进入新课程的背景下,其工作之繁重、压力之大也是可想而知的。客观地讲,改革之初出现这种状况是正常的,它一方面说明了教师的积极投入,另一方面也正是这种紧张和忙碌使教师获得了成长与发展。随着自身的成熟这种感觉会逐渐缓解。再进一步考察,认为“备课、开发整合教学资源”增加了负担的教师占 37.3%,有34.6%的教师认为负担的增加主要来自自身的学习与提高方面,认为“组织指导各种学生活动”增加了负担的教师占13%。除此之外,几乎 90%的教师认为除了上述原因外,“准备应付各种检查的资料、搞形式主义的活动”等也是增加负担的重要原因。因此,在承认教师的工作量必然要增加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把握一个时间和强度上的限度,否则会造成教师身心的疲倦和困顿、职业的倦怠和无助,使工作效率大大下降,身心健康受到影响。教师是最直接的课程实施者,教师参与课程实施的积极性与持久性对课程实施的成败起着关键的作用。没有教师的积极主动参与,哪怕是最微小的课程改革都不可能获得期望的效果。教育管理部门应根据新课程倡导的理念和教师的工作性质和意义,编制更科学的教师配备标准,为每个学校都配齐、配足师资,并尽量克服新课程实施中的形式主义,减轻教师的负担,以保证课程改革的质量,进而保证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质量,实现“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价值理念。
此外,74.8%的教师认为“新教材知识体系编排跨度大,教学难度大”,不少教师反映新教材和传统教材的衔接不够和谐,不同版本的教材在知识的逻辑性、准确性以及教材正文和课后训练与拓展的衔接方面还有不少矛盾,和教材配套的教学资源比较缺少等等。这些问题也需要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和慎重研究。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唐丽芳,马云鹏.新课程实施情况调查:问题与障碍[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370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21世纪到来的前夕,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高居榜首的是马克思。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至今仍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充满生机和活力,是因为(   )
a.它完成了对各种客观事物的认识
b.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并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c.它是检验人们各种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
d.它对人们的各种实践活动都有具体的指导作用
2.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   )
a.精读马列原著                                            b.熟记基本原理
c.理论联系实际                                            d.深入调查研究
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
a.是否承认世界的统一性                              b.是否承认联系的普遍性
c.是否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d.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4.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了实践含义的是(   )
a.实践是主体纯主观的精神性活动
b.实践是主观创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c.实践是主体应付外部环境的活动
d.实践是主体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物质活动
5.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
a.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b.量变和质变的观点
c.对立统一的观点                                         d.辩证否定的观点
6.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传统文化必须批判地继承。这种态度依据的哲学道理是
(   )
a.世界是过程集合体的原理                           b.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原理
c.内容决定形式的原理                                  d.辨证的否定的原理
7.下列选项中,正确揭示了认识的本质的是(   )
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b.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c.认识是主体的主观创造                              d.认识是主体的内心体验
8.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   )
a.进行社会调查                                            b.分析实际情况
c.理论付诸实践                                            d.总结经验教训
9.任何科学真理都不能穷尽对事物的认识,都是随首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这说明真理都具有(   )
a.客观性                                                       b.相对性
c.绝对性                                                       d.全面性
10.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   )
a.经济标准                                                   b.政治标准
c.思想标准                                                   d.法律标准
11.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a.人和自然的矛盾                                         b.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矛盾
c.先进思想和落后思想的矛盾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12.生产关系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a.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                           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c.产品的分配方式                                         d.产品的交换方式
13.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   )
a.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b.思想动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c.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d.剥削阶级代表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4.商品的最本质因素是(   )
a.使用价值                                                   b.价值
c.交换价值                                                   d.剩余价值
15.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形成的条件是(   )
a.技术进步和生产资料公有制                       b.技术进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
c.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公有制                       d.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
16.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   )
a.简单再生产                                                b.扩大再生产
c.粗放型再生产                                            d.集约型再生产
17.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是(   )
a.享乐主义                                                   b.拜金主义
c.利己主义                                                   d.自由、平等与博爱
18.资本周转速度与周转次数之间(   )
a.成正比例关系                                            b.成反比例关系
c.按同比例变化                                            d.无直接联系
19.社会总产品是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内生产的(   )
a.全部生产资料的总和                                  b.全部消费资料的总和
c.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                                  d.全部剩余价值的总和
20.资本主义企业的生产成本是(   )
a.不变资本价值与剩余价值之和                    b.可变资本价值与剩余价值之和
c.流动资本与剩余价值之和                           d.不变资本价值和可变资本价值之和
21.银行资本家的自有资本的银行利润在数量上通常(   )
a.高于平均利润                                            b.等于平均利润
c.与平均利润无关                                         d.相当于平均利润
22.资本主义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是(   )
a.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别和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b.地理位置的差别和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c.土地肥沃程度和地理位置的差别
d.土地私有权和资本主义经营权的垄断
23.垄断利润就其本质而言,来源于(   )
a.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                              b.垄断组织的垄断地位
c.垄断组织的海外掠夺                                  d.垄断组织的垄断资本的实力
24.经济全球化在本质上是(   )
a.产业资本的国际化                                     b.资源配置的国际化
c.商业资本的国际化                                     d.借贷资本的国际化
25.下列关于股份资本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它使资本的形式由单个资本变为联合资本
b.它带有社会资本的性质
c.它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次自 “扬弃”
d.它没有突破单个私人资本的局限性
26.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   )
a.布尔什维克                                                b.中国共产党
c.共产主义者同盟                                         d.德国社会民主工党
27.下列选项中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要求的是(   )
a.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                    b.实行计划经济
c.建立完全的公有制经济                              d.实行产品经济
28.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   )
a.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                                  b.所有制基础不同
c.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                                  d.人们的精神境界不同
29.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是(   )
a.按劳分配                                                   b.按需分配
c.按生产要素分配                                         d.平均分配
30.当代中国人民为之奋斗的共同理想是(   )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实现共产主义
c.彻底消灭剥削                                            d.国家自行消亡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有(     )
a.本质决定现象的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
c.对立统一规律                                            d.否定之否定规律
32.下列选项中,表述量变是质变的基础的有(     )
a.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                              b.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c.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33.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是客观性是指(     )
a.真理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
b.真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c.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类的客观内容
d.真理的检验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34.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b.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c.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d.改革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35.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具有(     )
a.立法权                                                       b.财政权
c.监督权                                                       d.审判权
36.资本主义垄断阶段的竞争与自由竞争阶段的竞争相比,不同点有(     )
a.竞争的目的不同                                         b.竞争的手段有了新变化
c.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后果不同                       d.竞争的范围不同
37.产业资本在其循环过程中经历的阶段有(     )
a.购买阶段                                                   b.生产阶段
c.运输阶段                                                   d.销售阶段
38.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有(     )
a.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b.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c.超额剩余价值的生产                                  d.垄断剩余价值的生产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
42.简述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内容。
43.简述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及其意义。
44.简述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实质。
45.简述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试述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并用这一原理说明怎样正确认识 国改革开放的形势。
47.试述平均利润的形成及本质。
这些都挺简单的。答案看看就会了。
恍恍惚惚9 2009-12-14 22:00:59 123.92.152.*
为了全面推进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根据《国家卫生城市标准》,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标准。
一、卫生制度
1.建立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管理组织,落实环境卫生专项经费和监管考核机制。
2.建立每天12小时以上动态保洁机制,保洁员的配置符合实际保洁工作量的需要,建立健全考核与奖惩制度。
3.垃圾房、桶定期清洗,无外露垃圾、无破损,公厕有专人冲洗,保持内外环境整洁,无明显异味。
4.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区域的绿化带有专人养护,无散杂垃圾与堆积物。
二、卫生宣传
5.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区域要有健康教育宣传阵地,宣传橱窗(栏)。及时更换宣传内容,每年不少于6次。
6.社区(村)卫生服务站建立60岁以上的村(居)民健康档案,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村(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大于70%。
7.建立环境卫生管理公约,监督居住户自觉遵守公约。
8.在区域范围内广泛开展卫生清洁户评比活动。
三、卫生设施
9.卫生设施设置齐全,垃圾房、桶设置应相对封闭、外形美观、内贴瓷砖,有条件的应设置上下水,总体配置能基本符合居住户的需求,方便居住户的投放。
10.公厕配置合理,及时对不符合要求的公厕进行整修、改建和更新。公厕内墙应张贴瓷砖,设有灯光照明,有条件的要设置自来水,设置化粪池。
四、卫生面貌
11.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区域的主要通道(汽车通行路段)无堆积物和乱设摊现象。道路支弄两侧外墙基本整洁,墙面无污损,无乱张贴、乱涂写、乱刻画现象。支路、宅基地物品放置整齐、整洁,无卫生死角,区域周边环境整洁。
12.商业网点秩序良好,落实有效的规范化管理,店招广告牌(雨蓬  雨棚)整齐、规范、无破损,设置基本统一,外形美观。
13.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居住区域地面硬化或绿化,支弄小弄路面基本平整,周边环境要与居住区相协调,无卫生死角。
14.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区域的闲置地块、拆迁地块、建筑工地,围护措施落实,周边环境整洁,无倾倒建筑垃圾,村内河道(池塘)无漂浮物,岸坡平整、清洁,无装修垃圾。
15.农贸市场内地面硬化,上、下水设施完善;摊位摆放整齐,商品划行归市。活禽销售应设立独立的区域,污物(水)处置设施完善,实行隔离屠宰,保持环境卫生。
五、除害防病
16.制定除四害工作年度工作计划,按区域面积、人口数量落实灭杀工作经费。落实除四害专兼职人员,对辖区内除四害工作进行监管。
17.建立“四害”防制制度,每月开展一次“四害”孳生场所的清理,无蚊蝇孳生地。不违规饲养家禽家畜。
18.每年开展城乡统一的灭鼠活动。重点季节对易孳生蚊蝇的场所每月开展两次药物灭杀活动,“四害”密度控制在标准以内。
19.公共场所及小餐饮业等重点场所落实卫生监管制度,取缔无证加工熟食摊点。肉品销售点能够提供定点屠宰证明和检疫合格证明。从业人员做到持证上岗。
六、村(居)民满意度
20.每半年随机访问当地村(居)民,满意率达80%以上。
gguukk 2009-12-16 11:41:04 123.92.145.*
为了全面推进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根据《国家卫生城市标准》,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标准。
一、卫生制度
1.建立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管理组织,落实环境卫生专项经费和监管考核机制。
2.建立每天12小时以上动态保洁机制,保洁员的配置符合实际保洁工作量的需要,建立健全考核与奖惩制度。
3.垃圾房、桶定期清洗,无外露垃圾、无破损,公厕有专人冲洗,保持内外环境整洁,无明显异味。
4.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区域的绿化带有专人养护,无散杂垃圾与堆积物。
二、卫生宣传
5.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区域要有健康教育宣传阵地,宣传橱窗(栏)。及时更换宣传内容,每年不少于6次。
6.社区(村)卫生服务站建立60岁以上的村(居)民健康档案,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村(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大于70%。
7.建立环境卫生管理公约,监督居住户自觉遵守公约。
8.在区域范围内广泛开展卫生清洁户评比活动。
三、卫生设施
9.卫生设施设置齐全,垃圾房、桶设置应相对封闭、外形美观、内贴瓷砖,有条件的应设置上下水,总体配置能基本符合居住户的需求,方便居住户的投放。
10.公厕配置合理,及时对不符合要求的公厕进行整修、改建和更新。公厕内墙应张贴瓷砖,设有灯光照明,有条件的要设置自来水,设置化粪池。
四、卫生面貌
11.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区域的主要通道(汽车通行路段)无堆积物和乱设摊现象。道路支弄两侧外墙基本整洁,墙面无污损,无乱张贴、乱涂写、乱刻画现象。支路、宅基地物品放置整齐、整洁,无卫生死角,区域周边环境整洁。
12.商业网点秩序良好,落实有效的规范化管理,店招广告牌(雨蓬  雨棚)整齐、规范、无破损,设置基本统一,外形美观。
13.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居住区域地面硬化或绿化,支弄小弄路面基本平整,周边环境要与居住区相协调,无卫生死角。
14.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区域的闲置地块、拆迁地块、建筑工地,围护措施落实,周边环境整洁,无倾倒建筑垃圾,村内河道(池塘)无漂浮物,岸坡平整、清洁,无装修垃圾。
15.农贸市场内地面硬化,上、下水设施完善;摊位摆放整齐,商品划行归市。活禽销售应设立独立的区域,污物(水)处置设施完善,实行隔离屠宰,保持环境卫生。
五、除害防病
16.制定除四害工作年度工作计划,按区域面积、人口数量落实灭杀工作经费。落实除四害专兼职人员,对辖区内除四害工作进行监管。
17.建立“四害”防制制度,每月开展一次“四害”孳生场所的清理,无蚊蝇孳生地。不违规饲养家禽家畜。
18.每年开展城乡统一的灭鼠活动。重点季节对易孳生蚊蝇的场所每月开展两次药物灭杀活动,“四害”密度控制在标准以内。
19.公共场所及小餐饮业等重点场所落实卫生监管制度,取缔无证加工熟食摊点。肉品销售点能够提供定点屠宰证明和检疫合格证明。从业人员做到持证上岗。
六、村(居)民满意度
20.每半年随机访问当地村(居)民,满意率达80%以上。
ffzz38 2010-01-08 19:24:12 113.237.216.*
1、在项目发布后发现和修复Bug的成本是需求和设计阶段所需的一百倍!
2、在时下的软件项目中大约有40-50%的人力都是花在可以避免的重复劳动中,避免重复劳动可以显著提高劳动生产率。
3、80%可避免的重复劳动源自于20%的缺陷,其中两大主要来源包括草率的需求定制和象征性的案例设计和开发。
4、大约80%的缺陷来自20%的模块,而约半数的模块是几乎没有缺陷。
5、90%的软件的停工期最多来自于10%的缺陷。
6、同行评审能发现60%的缺陷!
7、有针对性的评审能比无导向性的评审多发现35%的缺陷!
8、个人行为的规范化可以减少缺陷注入率高达75%。
9、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开发高可靠性软件每源代码指令的成本投入比开发低可靠性软件要多出近50%。然而,如果项目需要很高的运行和维护成本,这样的投资是值得的。
10、大约40-50%的用户程序都存在着很大的缺陷。
泥猴逃2 2010-02-05 09:51:10 123.92.148.*
乡镇政府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发布日期: 2007-11-2 14:56:47
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行政机关能否依法行政是一个重要标尺。乡镇作为最基层的行政机关,其依法行政状况,可以反映一个地区总体法治情况。随着党和国家以及地方各级政府的重视,人大、法院对依法行政工作监督力度的加大,乡镇(街道)依法行政工作都有明显的加强,公务员依法行政意识明显增强。从市政府组织开展的2006年度对乡镇依法行政考核和调研情况看,我市乡镇依法行政总体趋势呈良性发展的态势,诸如乱罚款、乱收费、乱推派等违法行政行为在我市乡镇机关已基本杜绝。政府越来越注意尊重和维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基本上做到了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树立和维护了政府的良好形象,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与此同时,随着普法教育的深入,社会信息化水平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也明显提高,比较注意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明显增多,复议、诉讼程序的有序运行,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与政府对话的有效窗口,形成了政府依法行政,群众依法监督的良性循环。但从考核与调研情况看,也暴露一些问题。与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市政府提出的打造“法治政府”的要求还有差距,必须引起重视。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依法行政的认识不到位,工作摆不到议事日程。表现其一,有的机关工作人员认为:本单位没有行政处理决定权,没有行政处罚权,也没有行政许可权,依法行政主要是职能部门的事,或者认为乡镇一级政府,法律赋予的职权有限,依法行政与己关系不大。表现其二,有的机关工作人员认为:日常工作已很忙,顾不上依法行政工作,将日常工作与依法行政工作看成了两项相互孤立的工作。表现其三,有的机关工作人员认为:原先乡镇工作好做,办法多、措施多,现在法律束缚了手脚,权力小了,事情难做,把依法行政工作看成负担。以上不正确的认识,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依法行政工作的正常开展。
2、对法律关系认识不清,造成处理错误甚至越权处理。有的乡镇在处理问题时,不注意区别各种法律关系,把民事关系当作行政关系来处理,造成定性处理错误。如某乡镇在处理一起村集体终止农户鱼塘承包合同纠纷时,因调解无果,即以政府名义下了一份处理决定书。在实践中,这类纠纷是按民事纠纷处理的,只有农户间的土地、山林使用权纠纷,根据法律规定,乡镇人民政府有权作处理决定,该案混淆了两者性质,而类似现象在现实中为数不少。
3、未认真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职责,造成信访不断。据了解我市2004年要求履行法定职责的案件有2件,2005年有3件,2006年有3件,2007年有4件。如某镇人民政府在处理一起林地使用权纠纷过程中,历经数年,处理决定作过三次,最后处理决定还是被自己撤销了。2000年1月第一次作出处理决定,由于处理决定未履行,2003年3月该镇撤销了前一次的决定,重新作了一个决定。当事人不服向复议机关申请复议,复议机关复议后认为处理决定认定事实不清,于2003年6月撤销了镇政府的处理决定,并要求于两个月内重新作出处理决定。2004年12月镇政府在未补充证据的情况下第三次作出了与前一次结论一致的处理决定,当事人仍不服向法院起诉,在案件审理过程中镇政府撤销了第三次的处理决定。表现出镇政府未能认真履行法定职责。同时,该案告诉我们,行政处理决定,认定事实不清,缺乏有效的证据支持,一旦行政相对人起诉,容易造成败诉。
再如有的乡镇在棘手问题处理上,能推则推,不能推时则拖,半年甚至一年不见结果。如某镇一起两农户为争夺山核桃树使用权纠纷的案件,其中一方多次报告镇政府要求处理,(森林法现定乡镇政府有处理决定权),但镇政府一直拖着不办,为此两农户每年打山核桃时都要发生抢打事件,不利于社会安定和谐。另外,有的乡镇还发生不履行行政复议和司法判决确定的义务的现象,损害了人民群众的直接利益,又损害了政府形象。
4、依法行政能力滞后,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依法行政的诉求。现在,当群众认为自身权益受到损害时,寻求法律保护的意识很强,不仅会主动查找和钻研法律条款,还会咨询律师,通过专业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而身处基层一线的乡镇机关工作人员,虽然经常处理各类矛盾纷争,对各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都有一定的掌握,但往往对单项的法律问题了解不透,研究不深。一些同志还常常凭经验办事,情况了解不够深入,原因分析不够细致,处置比较武断。因此在实际工作中,稍有不慎,就可能会处于被动,甚至被钻空子。依法行政能力与人民群众的诉求总体上还不相适应。
5、依法行政与追求行政效率之间的冲突,使依法行政走样。依法行政即要求严格按法律、法规甚至政策办事;但另一方面,乡镇面对的行政考核任务繁多,特别是重点工程考核,时间紧,任务重,考核往往要求倒排时间。此时,既要执行政策,完成考核任务,又要处理好与老百姓的关系。为不让自己陷进去,在处理棘手问题上,比如工作中碰到“钉子户”,乡(镇)往往会采取妥协的办法一“摆平”(说明没有依法、没有按政策办事),更何况有时政策本身就没有按法律、法规的要求到位。“摆平”的后果很容易造成已按政策处理的一方上诉,或者是培养出越来越多的“刁民”。
6、相关职能部门与乡镇配合不够,未能形成协同作战。现行法律规定基层政府能直接执法处理的职权屈指可数,然而基层工作要求包罗万象,头绪繁多。有时候,由于缺乏管理指挥,处理具体事务的职权,诸如农村选举,拆违,土地审批等方面,因职权所困,往往会陷入“欲为无职,不为失职”的尴尬境地。而基层政府无权处理的一些领域,其行政权都属于上级有关职能部门,当群众有要求,基层政府无法满足,与相关部门又缺乏沟通衔接渠道,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会对群众的合理要求“爱莫能助”,只能将“皮球”踢给上级职能部门,从而间接引起部分越级上访,群体事件的发生。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法治意识不强。党的十五大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这一治国方略载入宪法。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则进一步确立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基本原则和具体措施,对加快法治政府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但从实际情况看,一些领导和工作人员对依法行政的认识还没有完全到位,重视程度也不够,习惯性地将“执法”等同于“执罚”,如本单位没有行政处罚的职权,无行政许可事项,便简单地认为本单位没有依法行政工作的任务。有时,还将依法行政工作孤立起来,认为日常工作已经非常繁忙,没有时间再来顾及依法行政工作,将依法行政工作与日常工作相互脱离。一些领导和工作人员法治意识、依法行政的观念还比较淡薄,对法律法规的学习掌握不够,甚至把经济发展与依法行政对立起来,习惯于凭经验、长官意志办事。正是由于对依法行政工作存在思想认识上的不足,有的乡镇未能将依法行政工作自觉的摆上议事日程,未能将依法行政工作自觉付诸于实践。
2、专业知识欠缺。目前我国的法律制度已经基本得到确立,各项法律、法规都相继已经出台,其中有80%以上的法律、近90%的法规都要靠行政机关执行,面临这种形势,行政机关能否做到依法行政,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法律、法规能否得以实现。而公务员依法行政的能力、水平和素质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依法治国的进程。现在我市的公务员很多是新参加工作的,他们的文化水平较高,思想较活跃,整体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在公务员队伍素质总体较高的形势下,具有法律专业或者熟悉法律的人员却并不多,特别在领导干部队伍中,这类人才更是贫乏。专业知识的欠缺,依法行政的潜意识相对较弱,主动研究掌握依法行政的方式方法就更少,一定程度也影响了依法行政能力的提高。
3、制度制约不力。依法行政工作开展的好坏,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制度保障取决于监督机制的完善。但从考核中的情况看,有的部门和乡镇(街道)在制度建设上还不很完善,办事无章可循的现象在一定范围内依然存在。历史经验表明,权力不受制约和监督,必然导致滥用和腐败。在基本有法可依的情况下,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能否实现全方位的有效监督就成为能否实现依法行政的关键。目前,我国已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监督体系,主要包括政党监督、权力机关监督、国家专门机关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新闻舆论监督等等,这些监督从不同的渠道保证了行政机关对行政法律规范的正确实施,对于促进依法行政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我市有的乡镇看,监督力度仍然不够,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还存在,监督机制还未有效形成,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行政监督的乏力,特别是“官官相护”的现象引发了群众的很多意见。
三、推进乡镇依法行政的对策探析
1、加强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法治意识。强化法律意识,这是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必备条件之一,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显得更为重要。只有提高全民族的法律意识,才能自觉遵守与执行法律,只有提高全体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才能作到依法行政。我国的普法已进入了第五个五年普法阶段,群众的法制意识,特别是维权意识有了显著增加,但是作为法律规定的必须履行的义务意识有时还是十分淡薄的。因此,必须加大普法力度,通过开展“送法下乡”等活动,切实增强群众的法律意识,使他们知法、懂法、守法。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来说,在全民都有较强法律意识的大环境中,更要加强依法行政意识,大力加强培训,该取得行政执法证书的要取得,做到执法规范,既不“缺位”,也不“越位”,自觉纠正违法行政行为。对各级领导干部来说,知法、懂法、守法就更为重要和更为紧迫。因为只有领导干部增强了法律法治意识,才能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实现依法行政和依法治国的方略,避免朝令夕改现象发生。同时,只有乡镇领导干部的法制观念增强了,法律素质提高了,扎实推进依法行政才能有保障。
2、强化依法行政理念,拓宽工作思路。从狭义上讲,依法行政是指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宪法和法律授权的范围内,依照法律的规定,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各项社会事务进行有效管理的活动。在此应明确,依法行政是“依”而不是“以”,依是指按照法律的规定办事,以是指只能按照法律的规定办事,于是可以看出,依法行政不仅仅只是按照法律的规定办事,因为法律的狭义解释仅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并施行的各种规定,也就是说,仅仅依照法律的规定办事,对社会还不能达到有效管理的目的,还有必要按照法规和规章的规定来办事,这与法律的广义解释是一致的。在此还应进一步明确,依法行政除按照法律、法规、规章办事外,在不与法律法规规章相悖的前提下,还应当按照政策和行政机关的承诺办事,从法学理论上讲,政策可以起完善规定的作用。同时,行政机关对社会和老百姓的各种承诺(如许可要求、办事时间、利益兑现等方面的承诺),应视作法律规定,这与取信于民,打造“诚信政府”是一致的,这一切都应纳入依法行政的范畴。明确依法行政的内涵和外延后,依法行政思路就可以大大拓宽,尽管乡镇政府执行权有限,行政管理权还是大量的。如在对外的日常管理活动中,允许行政相对人做什么,不允许做什么,都得依法进行;即使在内部对人、财、物的管理上,如人员任免(包括处分)、经费使用、车辆购置,都得按规定进行,这就叫依法行政。依法行政与日常工作要做到有机结合,不能变成“两张皮”。对有直接依据的事情来说,法律怎么规定的就应当怎么去执行,不能另搞一套,这比较好理解,也比较好执行。但对于无直接依据的单位或工作如何体现依法行政呢,这就要看能否执行相关法律或政策,比方说,乡镇(街道)都有招商引资任务,具有工作上的普遍性,但现在国家没有统一的招商引资法,不等于这项工作与依法行政(依法招商)无关。招商引资首先要符合国家产业导向,凡禁止的产业,即使有利可图也不能招不能引。其次要符合临安实际,包括土地是否可以利用、是否符合生态市建设的要求、是否违反公平竞争原则等,其中均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或政策可遵循,只不过在工作中能否将其自觉结合罢了。再如乡镇(街道)工作,基本上没有直接执法的任务,但作为一方政府,每一块工作都得管,于是就需要广泛宣传相应的法律法规,领导前期事务处理,负责各方关系协调,搞好综合治理,开创发展环境等,据此无不与依法行政相关,只不过当需要追究行为人法律责任时,应有相应的执法部门来完成罢了。
3、理顺体制,规范行政行为。深化改革,理顺体制,切实规范行政行为。首先要在立法上解决,乡镇职权过小的问题。其次,在法律没有修改的情况下,按照现行的法律法规,行政执法权大都集中在部门的事实,可以探索在新一轮乡镇撤并的基础上,对乡(镇)行政执法经常涉及的部门,如土管、工商、城建、环保等部门按照条块结合,便于执法,讲求实效的思路,授权给乡镇或派出机构,行使执法权、处罚权,形成乡镇和部门互相配合的行政管理体制,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提高行政效率。再次,上级对乡镇一级制定的各种考核要有一定的合理性。要事先考虑依法行政的因素,考核结果的运用,要有利于促进依法行政工作的开展。
4、强化监督机制,推动乡镇依法行政。要使行政机关和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必须把行政执法活动置于严格的监督之下。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多元化的监督主体,现在关键是要强化监督主体的法律意识,赋予他们法律上的保障权利,使他们能够监督,敢于监督。同时,要通过进一步强化监督机制来推动乡镇政府干部依法行政。具体强化措施探究:一是建立相关配套制度,如建立行政责任制、违法追究制、依法行政考核制、投诉举报制等。这些制度不仅要打印成文、张贴上墙,还要通过广播、电视、板报方式向社会、向群众公开,让广大群众都能依法监督乡镇干部,对行政机关人员的违法行政加以批评抵制,同时也达到依法行政的宣传效果。二是建立乡镇内部和外部相结合的依法行政监督机制。在内部要落实行政责任制,关键是要明确乡镇政府领导尤其是主要领导的行政责任。具体探讨,要明确规定乡镇政府主要领导是依法行政的第一责任人;分管法制的乡镇领导是直接责任人;并依次明确政府内部各级各岗干部的依法行政责任。市人大要将依法行政作为监督工作的重点。乡镇人大应当加大对本级政府依法行政工作的监督力度,时常提醒政府按责任条款强化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合理性,使乡镇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和抽象行政行为均符合法律规定。落实行政责任制还必须与每个领导的个人责任挂起钩来,追究其个人的具体责任。在乡镇系统外,可以尝试由乡镇政府聘请社会各界同志(包括行政相对人)作为乡镇依法行政监督员,每年给乡镇干部和执法人员评议一次。运用以上措施,启动内外监督机制,使之起到推动乡镇政府工作人员自觉依法行政的目的。
总之,乡镇人民政府作为依法行政的“第一道防线”,其成效如何,对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虽然当前乡镇依法行政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要解决这些困难、问题也不是朝夕之间的事,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我们必须要正确面对问题,深入剖析问题,循序解决问题,从而逐步、扎实、有效、全面地推进乡镇依法行政的进程。
花花世界456 2010-02-05 10:06:52 123.92.153.*
月3日,为争取工作时间,贵港市局抓紧利用春节后第一个双休日,召开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动员大会,传达贯彻区局和贵港市转变干部作风,加强行政效能建设工作会议精神, 并对全系统开展该项活动进行了动员和部署。贵港市局局长莫凡及党组书记李文健分别作了讲话。
会上,该局局长莫凡传达了区局党组书记覃远通、局长谭明杰、副局长杨永峰在全区食品药品监管系统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动员会上的讲话精神,以及贵港市市委书记赖德荣在全市转变干部作风,加强行政效能建设动员会上的讲话精神,并对开展该项工作提出了具体的步骤、方法和要求。局党组书记李文健就开展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他强调:一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组织动员学习,在全系统迅速组织开展行政效能建设活动;二要加强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增强工作能力和提高工作效能,着力解决好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三是加强督促检查和考核总结,扎扎实实推进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的深入开展。(廖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