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与希腊 到底谁害了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1:51:05
近日,希腊发行的主权CDS(信用违约互换,是信贷衍生工具之一,下同)息差和国债收益率均大幅攀升,并在4月28日达到历史最高值。主权债务危机日趋恶化,并逐渐向欧元区其他国家蔓延。有迹象表明,下一个受债务冲击的国家很可能是葡萄牙或西班牙,而西班牙是欧洲第四大经济体,经济总量是希腊的五倍,如果葡萄牙、西班牙债务问题一旦升级,将会对欧洲甚至是全球金融市场造成重大打击。欧盟内部已经有人责怪希腊,认为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将有可能葬送欧元。
欧元使希腊变“残”?
笔者认为,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实质上是欧元危机,如果刨根问底地去探究,可能应当看到的是欧元体制首先让希腊的经济调控手段变成了“残废”。为什么这么说呢?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
一是单一货币政策加快了部分欧元区国家的主权债务积累。按照凯恩斯的理论,宏观经济政策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两者相互配合使用可以调节经济失衡。实行单一货币后,欧元区成员国希腊、葡萄牙、西班牙等国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力大为下降,而只能靠发行和出售更多的国债来筹集资金,刺激经济。这种体制下,一旦市场对这些国家的财政和债务前景缺乏足够的信心,依靠国家信用而发行的国债就必须支付更高的收益率,政府负担也进一步加重。当一个国家只能采取财政政策刺激经济时,若再出现经济失衡,便会使失衡的范围和程度不断积累和加深,最终陷入危机。单一货币区的建构也加剧了欧元区内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二是独立的主权政治决定了财政政策国别性差异。由于欧元区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再加上各个国家不同的利益取向,各欧元成员国根据各自经济发展状况实施了不同的财政政策。以希腊为例,希腊国内的经济状况决定了赤字财政是希腊摆脱国际金融危机的唯一途径。像希腊这样在加入欧元区之前一直执行高利率的国家被迫接受欧元区统一的利率政策,利率大幅下调后刺激希腊国内住宅投资加剧,形成不动产泡沫。当房价上涨时,财富效应推动了消费信贷进一步增加,对于保证国内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拉动作用。而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房地产市场崩溃,消费需求也大幅下降,导致经济衰退。政府面临经济刺激的宏观经济政策选择,而当货币政策无法独立选择时,财政政策来刺激经济就成了唯一选择。通常在经济危机后期,政府的重点是采取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帮助国内经济从危机中复苏。最终形成了财政赤字进一步增加,国债积累快速增加,随着评级机构对主权债务的评级下调,国债融资成本进一步加大,引发主权债务危机。
可见,欧元区各国独立的财政政策已经无法独善其身,由主权债务引发的危机,也将会波及整个欧元区,也会深刻影响欧元区的货币体系的稳定。欧元在设计时想要维持欧元区货币政策的稳定不过是一种理想而已,一些欧元机制方面的规定,并不能保证欧元区统一的货币体系与各自独立的财政政策长期相容,矛盾的积累最终会将欧元的设计缺陷暴露出来。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实际反映欧元区统一货币政策、独立的财政政策、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三者之间的矛盾,所以欧元危机才是这次希腊危机的实质。长期来看,欧元的机制必须从根本上进行改革。
救助计划未触本质
从各方博弈后所提出的救助计划来看,救助计划并未触及欧元危机的本质。本次救助计划大致体现出两个特点,一是欧元区不同利益主体在危机面前所体现出的高度一致性。救助计划中的7500亿欧元资金分别来源于三个利益主体,其中4400亿欧元将由欧元区国家相互间协议提供,为期三年;600亿欧元将以欧盟《里斯本条约》相关条款为基础,由欧盟委员会从金融市场上筹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提供2500亿欧元。欧元区国家、欧洲央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各自有着自己的利益基础,这一救助计划表明欧元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与挑战,也表明了欧洲国家及联盟组织之间捍卫欧元的决心。二是欧元区的经济联盟已经开始超越货币制度本身,而开始向独立主权国家的财政政策延伸。但欧元区各国主权政治上的独立从根本上决定了其货币政策或危机处理措施下达的时效性要弱于英美。
目前欧盟仍面临着两难的选择,如果期望在发展中解决机制问题,将目前的救助仅仅停留在“治标”的层面,并期待着全球经济复苏的整体利好来掩盖欧元机制问题,只能是一种自欺欺人的权宜之计;而要对欧元机制进行根本性变革,将难免会触及欧元核心国利益、欧元区国家主权政治等敏感问题,欧元的确面临着艰难选择。在这一点上,恐怕连欧盟内部也缺乏真正一致有效的结论。(赵山 作者为中国再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金融学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