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达:争执发生时,我们的舅舅在哪里?(南方都市报 2007-3-24)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14:36:07
争执发生时,我们的舅舅在哪里?
2007-03-24 10:25:59  来源: 南方都市报   作者:
海外观潮之林达专栏
旧时农村,常有兄弟分家的事情。不论贫富如何,分家很复杂,几乎不可能分得绝对公平,是一件很容易伤了自家人和气的事情。旧时通行的办法是,分家通常把舅舅请出来主持,舅舅说了算。为什么不请别人请舅舅呢?因为舅舅是母亲的兄弟,是仅次于父母的最亲近的亲人。然而这还不是最主要的理由。要说亲近,父母更亲近了,可是不让父母主持,因为父母若还健在,是分家这一事务的当事者,是有“利益冲突”的。请舅舅主持的第二个理由更重要:舅舅是外姓人,舅舅自己本身没有一点利益在分家事务里,他不可能从中得到任何好处,他只能管好自己的名声,那就是要分得公平。照现在的说法就是,舅舅是“利益中性”的,是中立的。舅舅既是亲近的长辈,了解情况,有权威,又有利益中性的制度保障,于是,主持分家,舅舅乃最佳人选。
分家请舅舅这个道理,我们可以从古今中外的很多和谐的制度设置中看到。可是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社会的矛盾冲突浮上水面的时候,我们发现,舅舅不见了。
前些日子,中国人民大学的张鸣教授,由于公开批评学校行政化,和院长发生冲突。张教授在自己的博客里陈述自己的看法,院长则召开院长办公会议,撤销了张鸣教授的系主任职务,然后一个电话通知张教授,你给撤职了。张教授虽然给撤了职,却还能继续在网上发表博客文章,文章获得青年学子强烈反应。院长的应对是,在学院的官方网站上,接连发表给全体师生的公开信,一而再,再而三,国际关系学院的官方网站首页上,竟是接连四篇给全体师生的长篇公开信,指名道姓地批评自己的一个教授。教授在博客中议论大学管理,这不稀奇;在大学官方网站上,院长如此方式评说自己的教授,全世界仅此一例。
这一特殊的网上交流,已经持续几天,在大学师生层面,可谓一石投入深潭。
以后会怎么样?我发现,竟然没有一个人知道。张教授和院长,都可以做些什么,用现在的术语说,走什么程序来处理这一冲突?张教授在博客里表态:“我们应该向前看,看我们能改变什么,不是改变现有的利益格局,而是改变我们的观念和制度,哪怕是微小的改变也值得了。”可是,要从这件事情显示出我们体制上由来已久的缺失,这是很多人都看得清楚的事情,而加以改革,却必须处理好这个冲突,才能制定相应规章制度,而做到这一点,需要走一个大家公认的程序,由一个公平的权威来主持这个程序。
可是,我们的制度里,缺少这个利益中立的独立的舅舅。有了冲突,没程序可走,没地方可诉,于是,张教授只好在博客里写文章,院长就动用官方网站这样的国家资源。除此以外,就只见看客如云,口水之战。如此口水战,也许能弄臭一个人,却不能改良一个制度。
那么,我们能不能看看,先进国家的大学里,要是教授和校长出了矛盾冲突,他们是怎么做的?
他们有规范教授和校长职业道德和行为的规章制度,明确规定了接受投诉的办公室和官员在什么地方。不论是下级发现上级滥权渎职,还是上级察觉下级违法乱纪,都可向有关办公室投诉。投诉的事情及其证据达到一定标准,就必须启动调查处理程序,否则就是“不作为”,成为一种新的渎职行为。启动调查,是关键一步,必须保证调查是中立地进行的。为此,一般的规则是,凡是有利益冲突的人,都不能参与调查。当事者的朋友,或者和当事者有过节的人,都应该回避。为了保障参与调查的人和当事者没有牵连,重要事件就组织一次性的调查小组,临时从不相关的单位调来人员。这其实就是请舅舅来的道理。
事情调查清楚以后,按照预先规定作出裁定和处理。在这个过程中,什么阶段必须保密,以保障当事各方的利益和声誉;什么时候必须向公众公开,以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什么时候必须让当事各方为自己辩护,讲述自己一方的理由,提供证据;什么时候让当事人有再向上级上诉的机会,这些程序性的步骤,都有预先的规范。主持这一程序的原则是,分权和制衡:接受投诉和启动程序的,不参与调查;进行调查的,无权作出处理;有权处理的,既不能取消调查,也不能取消上诉。
这样的舅舅主持程序,结果不一定保证完美,但是却保证每个当事人都有机会说话,保证公众能接受舅舅的结论。自然,有了这样的舅舅,堂堂院长不会在学院的官方网站上接连四篇公开信来批评自己的一个教授,那样做,本身就是滥用权力,几乎等于公开自杀。
如今,人大张鸣教授和院长的冲突,是一个检验,看看我们的大学官员和老师们,说要改革体制,建设和谐,有几分是真心的。如果真心,那么让这个事件起到改革和建设制度的作用,让我们的制度里也有公平的权威。这样做的主动权,在学院和大学的领导层手里,因为,制度的良性改革,是只能从这一层开始的。
(作者系旅美作家)
http://www.nanfangdaily.com.cn/southnews/spqy/200703240283.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