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精神:重庆崛起的力量之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8:21:01
                                        城市精神:重庆崛起的力量之源         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眼下,一场提振市民精气神的活动正在8.2万平方公里的巴渝大地上轰轰烈烈地开展,并呈燎原之势。

  实践证明,城市精神是激励城市崛起的不竭源泉。由市委书记薄熙来倡导的这项活动,目的正是培育和追寻城市精神内涵。

  精神之力:引领着城市前进

  春秋战国,中国人发明司南,从此人类拥有了用于指明方向的工具。

  随后,指南针、罗盘相继出现,在人类对地球的不断探索中,它们告诉前进者东西南北,指明前进方向。

  其实,城市精神亦有相似的作用———引领城市前进,决定城市未来发展的方向、前途和命运。我国著名文化学者冯冀才认为,城市精神是城市发展与提升的灵魂,犹如风向标、指南针引领城市前进。

  “城市精神是城市的精、气、神所在!”重庆工商大学教授熊笃说,越来越多的城市重视提炼城市精神,反映了城市发展对精神动力的诉求。“要通过提炼、培育并弘扬城市精神,使之成为城市发展的不竭动力。”

  纵观国内外,但凡国际化大都市无不拥有独特的城市精神。它以其巨大感召力,激励人们朝共同方向努力,并向世人亮出城市品牌、灵魂、思想与性格。

  国内,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改革开放30年,这里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究其原因,与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城市在经济快速发展同时,争相提炼并塑造各具特色的城市精神有关。上海提出“海纳百川、追求卓越”,杭州提出“精致和谐、大气开放”……有了这样的城市精神,城市便有了发展的方向与动力,也才有了长三角城市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包容开放的今天。

  国外,以东京、纽约和伦敦为例。东京的城市精神是“干练、优雅、合作”;纽约的城市精神是“宽容、融合、扩张、整体”;伦敦的城市精神是“古今和谐,天人和谐”。它们以独特的城市精神展示自身魅力,吸引世界目光,促进自己快步前行。  

  城市精神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对城市发展所起的作用远非物质尺度能够衡量。“没有精神的城市如失去灵魂的躯壳”,我市著名诗人陆棨解释,“城市精神能凝聚人心、统领行动、唤起斗志和催人奋进。” 

  实践证明,城市精神是城市发展的强大引导力,并成为应对经济与文化全球化竞争的一把钥匙。重庆要实现总书记“314”总体部署的目标,需要一种精神引领与支撑,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才能屹立于世界城市之林。

  山城之思:重庆的精神在哪里?

  如市内外多位专家所言,重庆是一座不缺乏精神的城市。古时,有巴人尚武精神;现代,有享誉全国的红岩精神;当代,有感天动地的三峡移民精神。  

  然而,如此之多、代表着不同时代特征的城市精神,其共同内核是什么,如何表述才能准确诠释山城的内在气质与价值追求?

  2006年,一场关于“重庆城市精神”的讨论在山城掀起,专家、百姓、官员均参与其中。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周勇这样阐释这一活动的初衷:面对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重庆需要一种符合形势需要的精神来支撑发展。

  期间,官方课题组曾用“爱国爱市、负重自强、开拓创新、包容开放、诚信守法”对重庆城市精神加以诠释;同时,市社科院课题组则提出“坚毅自强、敢冲敢闯、重信好义、兼容开放”的重庆城市精神……

  全国社科规划办主任张国祚认为,城市精神应涵盖三方面内容,即公共道德精神、公民精神和时代精神。“尤其需要强调的是,城市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要体现时代前进方向,精神的形成必然烙上所处时代的印记。因此,没有永远不变的城市精神,任何城市的精神内涵都会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变化。”

  2009年5月12日,“培育重庆城市精神”课题组发布最新研究成果:将重庆城市精神表述为“登高涉远、负重自强”。专家组成员、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肖长富说,这个表述遵循了城市精神所要求的地域特色、彰显本质和通俗精炼几项原则。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教授尹韵公也认为:“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重庆的内在气质和价值追求。”

  重庆文化研究者蓝锡麟则提出了另外一个观点。他说,就现阶段而言,讨论重庆城市精神,比提出确定的城市精神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必由之路:城市精神重在培育

  城市精神同于人的精神,非天生,也非刻意,而需要多年培养。

  采访中,专家比喻:培养城市精神就像培养植物,需要丰富“养料”与适当“气候”。那么,重庆应如何提供“养料”与“气候”呢?

  对此,市内外专家纷纷建言。

  “重庆推行‘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就是培育城市精神的有效举措。”张国祚认为,城市精神本质上是一种实践着的精神,培育城市精神要通过广大市民实践、参与,形成共识,并将其不断固化为内在品质。

  他建议重庆在培育城市精神上多些国际取向,以开阔视野引进、吸收和消化世界先进文化。“杭州的思路值得借鉴”,他说,“杭州人认识到,长期的安定生活使杭州人甘居中游满足现状,缺乏勇立潮头的魄力与危机意识,所以他们创新性地提出‘大气开放’是杭州新时期的城市精神。”

  与此同时,蓝锡麟、熊笃等则更加强调城市精神对本土文化的提炼。他们认为,城市精神具有独特性与差异性,它们源于城市历史与文化,惟有如此,城市精神才能为市民接受,进而推动城市发展。

  专家认为,重庆绵延3000余年的巴文化、独有的抗战文化、红岩文化和三峡移民文化理应成为山城培育城市精神的文化基石。实践中,应张扬其背后蕴含的重庆人的精神实质,并引导民众认识、理解和践行,让重庆的城市精神牢固、坚实地植根于市民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