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的困境与出路刍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4:43:25
史学的困境与出路刍议
吴擎华
《文史杂志》 2007年第5期
     一、传统史学的困境
   中国史学曾有一个辉煌灿烂的时代,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史学在中国曾是一门"显学"。但在市场经济的巨大浪潮冲击下,传统的史学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冷落,问津者日益减少。古代史家那种立言乃至立命的治史历程,如今已难觅踪影。原因很简单,从事这一研究似乎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所以,传统文化领域便与那些经济效益不好的单位一样,从业人员纷纷下海、跳槽。应该说,这种人才的流失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但大量的史学人才的流失所造成的"史学危机"却颇令人痛心。
  在中国古代,史学是每一个有志于治国理民的知识分子必须懂得的一门学科,是古代知识分子谋取职位的必备条件之一。上至皇帝,下至普通的知识分子,都必须懂得点历史知识。唐代明君李世民曾说过"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其他的皇帝也有过类似的言论。皇帝都要学习历史,在古代"作之君,作之师"的社会里,政府官员与知识分子更要学习历史了。古人重视历史的学习是和中世纪社会特点分不开的。中世纪的中国社会是一个农业文明的社会,是一个"人治"的时代。"人治"靠经验的积累,经验靠直接实践的总结和间接实践的学习。史著是历史过程的记录,也是古人人生经验的总结。治国理民要有经验,做人要有经验,二者都离不开史著的学习。
  封建社会是如此,即便是20世纪早期,史学也还处于重要的地位。那时的大学,历史系是文科乃至全校力量最强大的系之一。那时社会第一流的人才也有很多愿意从事历史研究,以史学作为终生的事业。如今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社会的歧视、高等院校的淡漠,导致许多中学生对历史过早地失去了兴趣。这使得许多高等院校的历史本科专业招生都很困难。现今的学生似乎是"理科不行才读文科,中文不行才读历史";即便历史系本科,许多学生也非出于自愿而读历史。很大一部分历史系的学生,要么是调剂,要么是考分较低进不了其他院系,被迫选择历史。高校历史系录取分数线一降再降,是否预示着史学已是无可奈何花落去?
  二、传统史学的现代价值
  近二十多年来,可以说是史学剧变的时代。虽说史学从其自身来说发展了,而从社会地位来说,则是江河日下。现代化是民族特色的现代化,搞现代文化建设离不开民族文化精华的发扬。传统史学是中国文化的一块基石,是其最核心的部分之一,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如何从现代文化建设需要出发,诠释、挖掘传统史学中的优秀文化遗产,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
  市场经济时代在某种程度上说是"法治"时代。是否因为社会已经从"人治"过渡到了"法治"时代(或者说正在过渡中)就可以不需要历史呢?回答显然是否定的。虽然现在许多实用学科发展迅猛,使史学逐渐被边缘化,但史学依然有其特定的功能与作用。
  一般而言,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法治"。只有依法治国,才能搞好现代化建设。但这不是充分条件,现代化照样需要"德治"。以"德"治国也是中央的治国方略,这就为史学提供了很好的用武之地。我们在淡化史学的政治功能的同时,一定要重视它的人文熏陶功能和教化作用。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扎根于五千年的历史中,只有对自己的历史有了很好的了解,才能真正领悟中华民族的美德。现代化应该是人的现代化,应该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乃至整个社会的全面的现代化。现代文化的建设,没有史学是不行的。
  传统史学与现代文化建设的关系十分密切。其一,文化建设离不开对历史进程、民族传统的研究和认同,传统史学是我们认识中国国情的起点。其二,文化建设离不开对制度文化的研究和借鉴,为此必须借助于古代的志书、政书等历史文献。其三,文化建设离不开对善恶是非的判断,也离不开对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史学家、科学家、艺术家的评价,为此必须借助各种类型的人物传记。
  搞现代化建设,也离不开历史教育。历史教育,说到底是一种国情教育,一种亲情教育。我们搞现代化建设,必须了解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增强民族自信心;了解国家统一与历史发展的关系,增强全国人民维护国家统一的意识与信念,积极推进国家统一大业;了解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增强民族和谐与历史认同意识,提高维护多民族团结的自觉性;了解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改革进取的历史,更自觉地弘扬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传统,还要从五千年文明中汲取丰富的历史智慧。历史教育在以上几个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历史的"用"并不局限于政治一途,它还有多方面的作用。统治者以历史为鉴可知得失,普通百姓也可以从历史中汲取营养,以历史指导人生。商品经济打破了史学的"官用"局面,开辟了史学的"民用"新途。商品经济越发达,"民用史学"也越发展,历史知识越普及,人民群众的素质就越高。现在利用历史为经济服务的现象到处都是。比如利用历史文化名城、历史名人直接服务于当地的旅游业,可以直接带来经济收入的增长。但这一现象有时因对历史缺乏了解,急功近利,导致开发不当,带来了隐形的不可估量的损失。只有真正了解历史,才能很好地诠释、挖掘历史中的优秀文化。
  除旅游业以外,史学还可以和影视传媒业相结合。通俗的史学读物,可以陶冶人的情操,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中国丰富的历史文献为我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改写素材。改革开放以来,古典历史剧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青睐,一旦播出,收视率极高。由此可以看出,传统史学中所蕴藏的资源可以为现代文化建设服务。
  但我们在看到通俗史学繁荣的同时,也应注意到学术史学的衰落。历史类学术著作无人问津,历史研究者的著作出版都成了问题,很少有出版社愿意出纯粹的学术著作。讲求市场经济效益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我想,假如史学的学术得不到继承和发展,通俗史学的发展,也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也只可能是昙花一现。这一问题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
  司马迁说"述往事,思来者",杜预说"彰显考来",裴松之说"总括前踪,贻诲来世",杜佑说"至于往昔是非,可为来今龟镜",司马光说"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他们都深刻道出了史学的现实价值。这说明中国传统史学所凝聚起来的历史智慧,绝不是光照过去的,也是照射现实和未来的。
  三、传统史学走出困境的途径
  史学之所以具有强劲的生命力,史学学术之所以能在古代长久的发展,与中国史学社会政治功能的发挥及其作用,是密切相关的。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史学的政治功能逐渐衰退,史学的研究环境宽松了许多。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史学研究者的社会地位低、社会待遇差。在社会物质财富极度膨胀的时期,史学研究者出现浮躁、急功近利的现象,出现了用以写书、编书的时间比看书的时间还多的现象。史学人才素质的下降,导致史学成了"低智能"者的舞台。不论什么人只要英语不那么差,假如不能学别的专业,似乎都可以混张史学硕士证书乃至博士的文凭。现就传统史学如何转型,走出困境,谈谈想法。
  史学的成功转型和走出困境需要制度的保障和史学自身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而转型。史学的发展需要制度的保障,这首先必须保证史学研究者的地位和待遇,使史学研究者摆脱"文化穷人"的尴尬局面。史学研究者连几本书也买不起,更不用说养家糊口了,也就无法做到"板凳要做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只有从根本上解决史学研究者的物质保障,才能从根本上稳定史学研究队伍。其次,改善目前史学人才培养模式。确保史学人才的质量,传统史学的素质论是可取的。史家的素质直接决定了史著质量的高低。所以中国历代史学家十分讲究史家的素养。《隋书·经籍志》史部后序称"夫史官者,必求博闻强识、疏通知远之士,使居其位"。刘知幾明确提出了"史学三长"说,所谓"三长"是指史才、史学、史识。到了清代,章学诚在刘氏的基础上增加了"史德"一说,成为"四长"。可以看出,史学研究者应该具有极高的才学和天赋。我们今天的史学人才的培养,不应该用降低门槛来招揽生源,应该从根本上改善目前的人才培养制度,确保史学人才招生的质量和培养质量。再次,应该改善目前对史学人才的考核制度。准确地说,人文科学无法精确量化,而现在多数单位过于量化研究者的工作业绩。出了多少本书,在什么级别的出版社出的,在什么样的级别刊物发了多少篇论文等,每年都有一个具体的量化,从而导致研究者浮躁、急功近利现象的大量出现;以至那种心存十年磨一剑或数十年磨一剑者,没有立足的舞台。他们为了生存,也不得不向制度屈服。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的决策者应该制定出合理的合乎学术发展客观规律的考核制度,为史家、大师的产生提供合适的社会土壤。
  在史学的政治功能不那么彰显时,史学研究者必须挖掘史学的人文功能和经济功能。传统史学是现代化文化建设的精神食粮。史学可以加强对人的熏陶教育功能,还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中国传统史学里有大量丰富的人文资源,亟待史学研究者的挖掘。史学也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利用传统史学创造经济效益。比如发展人民大众喜欢的通俗史学;因为它具有很大市场,深受大众的喜爱。通俗史学读物的创作不但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也可以直接带来经济效益。史学里含有大量的旅游资源。当今旅游成了人们热衷的休闲方式,史学研究者可以利用历史的资源来为旅游服务,直接创造出大量的社会经济效益。古代的手工艺在当今也能带来大量的经济收入。古代民间的各种艺术的挖掘,需要史学研究者做大量的研究工作;相应地也将带来丰厚的经济利润。总之,史学里有大量的资源可以为市场经济服务。如果我们史学研究者能很好地加以利用,是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的。
  作者单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