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香港这十年 认识国家才了解香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3:09:34
如何看香港这十年 认识国家才了解香港     2007年03月12日    香港商报
总结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以来‘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最初10年的实践,不能不看到香港政治转变与经济转型之间存在着明显的‘错位’——香港与内地经济一体化跟两地政治体制改革不协调,香港本地政制发展与经济转型不协调。其主要原因之一便是,香港不少人至今仍不能比较客观地看待国家和香港。因此,看香港回归以来的10年,应当全面总结这10年来香港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1997年6月30日至7月1日那个回归风雨夜宛如昨日,而香港特别行政区已快走完10年历程。港人应当如何看香港这10年?
每一个港人,或是市井俚俗,或是达官贵人;或为专业人士,或为工商业主;或属‘民主派’,或属爱国爱港阵营;或系传统左派,或标榜政治中立;或长住于香港,或奔走于各地;或年事已高,或正值壮年……
总之,香港690万居民,除了儿童少年外,大多数即成年人不属于这一阶级、阶层、界别或团体,便可以归入另一阶级、阶层、界别或团体。所以,每一个人看香港这10年,不免带有一定的阶级、阶层、界别或团体的色彩。
就我而言,出生并接受教育于上海,1986年10月来到香港工作,至今20年多一点的经历,以1997年7月1日为界,大体可分为前10年和后10年。我看香港回归以来的10年,就一定受我在香港前10年的经历所影响,更与我在香港后10年的经验息息相关。也许我能写出极具个性的观感,但无论如何,脱离不了我的政治倾向,因为,我属于一定的阶级、阶层、界别和政治阵营。
一个人不免有其立场和倾向是否必定限制其视角和视野?回答是:不一定。
10年来,在香港,一再有人或有政治团体打出‘为民请命’的旗号,有人更被某种外国政治势力吹捧为‘香港的良心’,俨然是香港全体居民的代表。其实,都是假的。
一个政治团体或一个政治人物,能够代表大多数人的利益和意愿,就很不容易了。在这样的意义上,任何一个人的立场和倾向都会对其视角和视野产生一定的限制。因而,对于真理的追求,对于社会进步的追求,要求人努力开拓视角和视野,以做到尽量理解大多数人的利益和意愿,并同他们站在一起。
认识国家才了解香港
香港是一个高度开放的国际大都会,但是,香港不少人却缺乏开阔的全球视野。他们欠缺的不是信息,在香港,每天24小时都可以方便地接收到全球各地的各种信息。他们欠缺的是超乎个人利益的关怀,这使他们的视角十分狭隘。
即使香港的政治团体、政治人物,也并非都已具备超乎香港这一千一百平方公里弹丸之地的全球性视角和视野。所以,看香港回归以来的10年,应当认真总结这10年来香港与全球化之间的关系。
1997年7月1日以来香港最大的变化是,她成了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其经济与国家主体经济的一体化趋势已不可阻挡也不可逆转。这就要求香港居民、尤其中国公民,把自己的视角和视野延伸至国家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山川,既关注其今日的变迁,也审视其昨日的沧桑。惟有全面了解国家的历史和现状,才能比较客观地预言其未来。惟有比较客观地认识国家,才能比较客观地认识香港特别行政区。
总结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以来‘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最初10年的实践,不能不看到香港政治转变与经济转型之间存在着明显的‘错位’——香港与内地经济一体化跟两地政治体制改革不协调,香港本地政制发展与经济转型不协调。其主要原因之一便是,香港不少人至今仍不能比较客观地看待国家和香港。因此,看香港回归以来的10年,应当全面总结这10年来香港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看香港回归以来的10年,不免与香港回归以前的情况相对比。温故而知新,回首往事,是为了开创未来。惟有失去前途或看不清前途的个人或团体,才会以怀旧来度日。的确,香港特别行政区站在其第一个10年与第二个10年的交接点上,香港的政治转变、经济转型正面临错综复杂的矛盾和问题。形势要求所有关爱香港的人们,努力探索‘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理论和途径,书写香港特别行政区下一个10年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