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野在孟良崮战役之后打的一系列败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3:53:17
注册 |登录
新闻   网页   贴吧   知道   MP3   图片   视频   百科
吧内搜索 | 帮助
进入贴吧 进入i贴吧 贴子搜索
',1)">
百度贴吧 >历史吧 > 浏览贴子
吧主:天山孤雁
快速回复   切换到经典版
贴吧投诉
春雨牌吊运机 实话实说保..春雨牌吊运机荣获国家发明专利,中保承保,性能安全稳定,20多种机..www.cyjd123.net
洪湖华晟 专业制造洪湖泡罩,泡帽,浮阀,卡子,塔盘,孔板波纹,丝网波纹,分配器,分液帽等 ..www.hbhssh.com
全国最专业的 高薪就业的..学厨师的地方在哪里?师资 设备 就业 教 学质量最好,确保高薪就业..www.csxdf.com
选世博 快乐大使 赢世博门..荷兰国际广播电台票选中国网民出任大使 将世博快乐传播到世界的..www.happyrnw.org
选择厨师人生 成就精彩一..汇集天下名菜 培养厨师精英 贵阳新东方烹饪学院 报名0851-381166..www.gzxdf.com
创业找富娃,诚信赢天下!富娃网,免费广告,效果付费,帮企业招商; 创业基金,风险担保,助个..www.fu08.com
转贴次数:0
共有16篇贴子
历史真相,三野在孟良崮战役之后打的一系列败仗
221.218.18.* 1楼
在孟良崮战役后敌人吸取了教训,队伍密集。面对敌阵,粟裕仓促兵分三路,令一纵、四纵向鲁南;三纵、八纵、十纵向泰安;粟裕指挥二、六、七、九纵正面迎击。华东战场敌我力量对比并不大,华野12个野战纵队加地方部队60多万人,敌人总共40万分了几路,只要自己主力不分散,随便打哪一路敌人只要指挥得当都可取胜,比起红军时期敌我力量对比都是10:1的力量来说根本算不上什么难事。虽然毛泽东有“分兵”的建议但并不是命令。如有不妥,陈粟完全可以据理力争,配合刘邓并不一定要分兵,只要他们能打胜仗就是最好的配合!
看到粟裕的部署,范汉杰抽调出5军、7军和57、65、48、83、85师,首先在鲁南合围了叶飞的一纵和陶勇的四纵,歼灭二万余人。当一、四纵拼死杀出重围在鲁西南与三、八纵会师时,部队完全丧失了战斗能力。三、八纵也不顺利,在拿下国军留下的泰安这坐空城后,盲目骄傲,图谋济宁,结果损兵折将,丢掉了四千将士。粟裕所率的四个纵队更是不妙,七月十日,令四个纵队消灭黄百韬的25师,部队出发后才得知25师和64师已经靠拢,于是改变军令,转向胡涟的11师进攻,却不知胡涟在南麻一带早已防守严密,修造了极为精细的立体交叉阵地。粟裕的四个纵队仓促连攻了三天,毫无结果,黄百韬的25师和64师又击其两翼,粟裕大败而退,士气极为低下。当此时,粟裕又得知8师刚到临朐立足未稳,遂攻临朐,谁知天不作美,大雨倾盆,山洪爆发,将士淹死者不计其数,加之8师防守不弱,粟裕强攻五天,伤亡惨重,无果而返。这两仗下来,粟裕所率的四个纵队损失将士四万余人。整个华东野战军共丢掉了近七万人马。粟裕和范汉杰的交手,显得毫无章法,输了再打,打了再输,直到丢了近三分之一的兵力后才清醒过来,不得已主力退出鲁中。十一纵返回苏中;二、七、九、十三纵进胶东。
七月分兵之败后,粟裕代表华野给中央写个汇报总结,说主要是“战略上过于乐观”。谭震林不同意,说战略上问题不大,主要是组织指挥和战术上的问题。陈毅当时也认同谭的意见。谭还特地给粟裕写了一封信,很直率的指出粟裕同志“军事上常常粗心大意,缺乏远见”“常常只看到一两步”“不能简单的以乐观来检讨,这样不能把问题搞清楚”。粟裕一听,有些情绪,单独给中央去电自求处分。
部下的看法:叶飞:“吴化文过去是我们的手下败将,现在竟然敢跟着我们的屁股追!我叶飞现在有了个外号,你们知道不?我叫面包!”陶勇接过话来:“面包虽然稀松了点,却是干货。我陶勇英名全逝,被人家点着名叫西瓜!”王必成直来直去:“过去的手下败将,现在追得我们东奔西跑,到处躲藏。真他XX的丢人现眼!我觉得造成这种局面的责任在粟裕同志,陈毅同志也有责任!”
战士的意见就更大了:‘反攻反攻,丢了山东,手拿煎饼,口咬大葱;大好形势,思想不通,有啥意见,要回华中。”
粟裕连打了4,5个败仗,也检讨了,可是没有检讨到点子上,真正的原因没有找到,所以接着在土山集又打了败仗。1947年9月陈粟率6纵10纵与1纵3纵会合,又与陈唐兵团4纵8纵汇合。粟裕决定集中5个纵队的绝对优势兵力在土山集消灭国民党整编第11师,激战3天后再次饮恨而归。其实打败仗的原因并不是兵力优势不够大,南嘛和临朐用3―4个纵队打一个师,兵力是足够的,失利的主要原因实际上是野战攻坚的战术不精,可是粟裕的战术素养不够,也不愿意在战术上花精力,所以三野部队战术落后的问题一直到战争结束也没有解决。粟裕继南麻输给胡琏后再次败给胡琏,以后胡琏再也不把粟裕放在眼里。淮海战役居然有胆量往粟裕的包围圈中跳,以后又在金门,步登岛、南日岛屡次全歼了粟浴的部队。
渡江战役后,三野上下都轻敌的厉害,当时的情绪是“渡江渡江,没放一枪,追击追击,不堪一击。”。粟裕给叶飞下了一道命令,要叶飞指挥在常熟一带的10兵团一天内控制上海的吴淞口和宝山等地,常熟一带的10兵团离上海还有120公里,部队行军每天只能走60――70公里,中间还要打仗,根本不可能完成这样的任务。叶飞气得骂粟裕:“你TMD会不会指挥打仗?”粟裕的回答:“可能根本没有仗打,赶到上海就是胜利”。叶飞事后回忆,粟裕等人当时只准备如何接收上海,根本没有考虑如何打仗,忽视军事准备,作战部署很随意很不周密,战前根本没有规定各个部队的任务,临战没有召开参战部队首长军事会议,没有研讨作战方案就下达了作战命令和部署。这是因为粟裕等三野干部轻信敌人准备起义,上海会与北京一样,根本不用打就可以拿下来了,结果导致在月埔大败。可以说,三野在解放战争后期的金门,步登岛等一系列败仗,原因都是轻敌,但轻敌的根子却在三野的军事主官粟裕身上。
2006-6-15 10:29回复
59.83.24.* 2楼
粟裕的军事才能本来就很垃圾,在解放军中也就是中等
2006-6-15 10:39回复
222.222.93.* 3楼
陈毅才真正的垃圾
2006-6-15 10:56回复
221.8.221.* 4楼
有人说:林彪在东北一开始被打败了之后,苏联怕国民党得
了江山对他们不利,于是将炮兵和装甲部队伪装成东北野战军
助林彪完成了,冬、秋两个攻势,歼敌四十余万,大部分国民党
主力被苏强大的炮火,彻底打败
2006-6-15 11:00回复
59.83.24.* 5楼
完全不敌国军名将孙立人将军.
2006-6-15 11:02回复
残阳陌影2位粉丝
6楼
太见不得人了!比李云龙还见不得!
2006-6-15 11:12回复
失落的奥德赛0位粉丝
7楼
无聊
2006-6-15 11:21回复
闷墩20060位粉丝
8楼
这估计是战史沙龙那帮所谓的“党国精英”的文章,而且一看就像是“党国愤青头目”----伯玉的手笔。
胜败乃兵家常事,二野、三野在国军的重兵集团集中地作战,吃一些败仗也在所难免,但是我怀疑,华野真的被黄百韬的第25师以及11、64师一共干掉了四万余人?
但是之前的战斗,也就是叶飞的一纵和陶勇的四纵确实在鲁西南被打得很惨,虽然我们大陆的战史都不明说,甚至都避开说出我军伤亡的情况,而说是我军胜利。但是根据叶飞将军解放后的回忆录中确实说到,他的一纵,干部损失高达70%,士兵伤亡过半,四纵的伤亡也是非常巨大,营级以下军官,几乎换了2遍。
2006-6-15 11:31回复
佐望0位粉丝
9楼
据说当年评定元帅的时候,粟裕还闹着要当元帅
2006-6-15 11:36回复
59.42.126.* 10楼
建议把此帖转到粟裕吧
2006-6-15 11:51回复
小小曰本人0位粉丝
11楼
也不知道这些垃圾最后怎么会坐江山的?
2006-6-15 12:16回复
amed0位粉丝
13楼
七月分兵失利的最大责任不在粟裕――兼驳八佾舞贴
墨闲
关于七月分兵,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到底是粟裕的命令下完成的,还是中央的最高指示。47年5月22日,军委曾向华野战司令部发电,指出孟良崮战役的胜利意义重大,虽然付出的代价也不小,但是,“只要不性急,不分兵,是能够用各个击破方法打破敌人进攻,取得决定胜利。”并指出,“山东方面的作战方法是集中全部主力于济南、临沂、海州之线以北地区,准备用六七个月时间(5月起),六七万人伤亡,各个歼灭该 线之敌。该线击破之日,即是全面大胜之时,尔后一切作战均将较为顺利。” 也就是说,军委实际上是主张华野各纵队握成一个拳头,在山东主要战区再打几个类似于孟良崮战役的歼灭战,那时,全国形势就会有很大的改观。
当时军委的指示和粟裕的想法不谋而合。根据《粟裕战争回忆录》,里面提到“‘七月分兵’是在未经充分准备斩情况下开始的。在接到军委6月29日的分兵指示以前,我们是按照军委5月22日指示,准备以七八个月时间,即在1947年底以前,集中全部主力在内线各个歼敌的。接到军委6月29日分兵指示,到全军开始行动,仅有一天多时间。”由此可见,才一个月时间,军委的指示就从打大歼灭战转变为分兵出击。八贴里提到,“虽然毛XX有“分兵”的建议但并不是命令。”要知道,战争其间老毛的电文都是“建议你们如何如何”,如果你要真的理解为建议,那就大错特错了。八贴说“粟裕仓促兵分三路”,倒也不错从接到指示到仓促分兵才一天时间,有哪个军事家可以做到不仓促行事?为了这次分兵,粟裕合陈毅彻夜争论,最后服从大局,执行军委的指示。
那么粟裕敢不敢抗命不遵呢?当时的形势是,刘邓度过黄河,挺进大别山。面对国民党的层层堵截,压力非常大。弄不好就有被全歼的危险。军委的初衷是分兵是用突出去的几个纵队去减轻刘邓的北线压力。如果粟裕真的把中央的电文理解为建议而自行其是,那么这样做的后果将会直接影响到刘邓大军的生死存亡。此前在淮南的抗命和后来抗命渡江都和此次的形势不同,这次来得非常突然,基本没有商量和回旋余地。而且,陈毅和谭老板(谭震林)都极力支持中央的决定,粟裕敢不支持么?
八佾舞贴中说,“粟裕仓促兵分三路,令一纵、四纵向鲁南;三纵、八纵、十纵向泰安;粟裕指挥二、六、七、九纵正面迎击。”算一算,加起来才总共九个纵队,这句刚说完,下一句话就变成了“华野12个野战纵队加地方部队60多万人。”,不知怎么来的?连算术也不会么?就连后来陈毅给中央发电总结七月分兵失利时也提到“九个纵队集中使用时,每战只要求歼敌一个整师,与歼其援敌之一部或大部。但此次分兵后,由于过分乐观与轻敌所致,仍作歼敌一个师(南麻)与对付其援队之打算,故兵力与要求不相称,致不能取胜。”这里面也提到的是九个纵队,你怎么就算出了十二个纵队六十万人,是不是把军直机关和游击队都算进去了?我手头的资料是,孟良崮战役以后当时国军在山东搞重点进攻,在山东战场投放的兵力是24个整编师45万人,其中机动兵力25.5万,华野全军是27万。以这样的兵力想在短期内全歼山东之敌是根本不可能的。
那么就只好分兵了。分成三路以后。直接受粟裕指挥的是二,六,七,九等纵队。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分兵之后,粟裕基本上在短期内就丧失了统一指挥权。八佾舞贴中把叶飞一路和西兵团的被动局面都算在粟裕头上,是否有合理之处?实事求是的说,粟裕只是对自己这一路南麻临枸善意的失误负有责任。“七月分兵”后,粟裕率领4个纵队于7月17日到21日进行了南麻战役,2、6、9纵奋战五昼夜,仍难以在短期内将胡琏11师歼灭,而敌军突破我7纵阻击阵地。这样,粟裕决定撤出战斗,转至临朐地区休整。南麻战役的失利引起了链锁反应,敌8军乘我部陷于南麻之机,向临朐进犯,并于23日占领了临朐。后发现华野撤围北上,随即转入守势。这时华野十分疲劳,伤亡又大,本应休整后再战,但粟裕考虑到临朐为我战略要地,若再失守,我军与胶东、渤海解放区的联系被切断,我军将被迫北撤,鲁中解放区将沦陷。另外,认为敌8军立足未稳,好打。遂于7月24日,发起临朐战役,又未能达到预期目的。8月30日,我军撤围,鲁中失陷。整个南麻临朐战役,华野伤亡2.1万,歼敌1.4万。对一向以常胜将军著称的粟裕来说,这当然算是败仗。但败的也不是很难看,实际上是一种消耗战。损兵不少,但部队的主要战斗力并没有损失。这和林彪的四平溃败还是有本质的区别。况且八佾舞贴也提到“
2006-6-15 13:26回复
amed0位粉丝
14楼
当年8月4日,系列战役战斗结束后部队修整期间谭震林给粟裕写了一封长信,但不是亲自交给粟裕,而是先让陈毅看了,请陈毅交给粟裕。陈毅看后,认为“对粟有帮助”,于是交给了粟裕。信中讲道:“在这一年多的自卫战争以来,使我觉得必须给你一些帮助才对……” 大言不惭的说粟裕“在军事上常常粗心大意,缺乏远见。数十万大军的指挥,如果不能看远是很危险的。”
8月5日,粟裕回信给谭震林,内容如下:“你和军长要我起草南麻、临朐战役初步总结报告军委(详未支电稿)。草成后,你们都不同意我那电稿上的意见,而认为是军事部署上的错误与战术上的不讲究。我承认军事部署上确有错误,战术上的确很低劣,这些我应负其全责。但我仍认为‘过分乐观’是南麻临朐战役未能取胜的主要原因,至少是主要原因之一。由于过分乐观而发生轻敌,由于轻敌而企图‘啃硬核桃’,企图‘一锅煮’,企图歼灭11师后乘胜歼25、64师,而与叶陶各纵会师蒙阴。因此部署上就以攻坚为主,而不以打援为主。这种乐观,我也是其中的一个,但我觉得你比我和陈军长更乐观,而有过分乐观的表现。”这里我更相信粟裕的信,有战功是大家的,失利后就是粟裕一个人的?
8月6日,陈毅一看谭胖子要坏事,立即致电中央和华东局电文如下:“我认为我党二十多年来创造杰出的军事家并不多,最近粟裕、陈赓等先后脱颖而出,前程远大,将与彭、刘、林并肩迈进,这是我党与人民的伟大收获。我们对战役指导部署,历来由粟负责,过去常胜者以此。最近几仗,事前我亦无预见,事中亦无匡救,事后应共同负责。故力取教训以便再战。” 8月11日中央复电,说陈毅的话“所见甚是,完全正确。” 当时华东局以饶漱石为首,是极为维护粟裕的,8月5日,中央致陈粟谭:“你们速派粟裕西去,统一指挥五纵,将全军供给重心经渤海转至鲁西南,争取在鲁西南立足,协助刘邓作战,否则有被敌驱过黄河危险。”这样,分兵又合兵,粟裕再次统一指挥大军,鲁中一系列战役终于告一段落。
八文中提到金门战役的失利,粟裕远在南京,并未具体指挥。而且战前曾给叶飞下达指示三不打原则,叶飞过于轻敌,立功心切,准备不足,料敌不准,才有金门之败。当然,说起来粟裕也有领导责任。
另外,关于分兵后叶飞、王必成和陶勇三大悍将闹闹情绪当然是正常的。以此来否定他们对粟裕的认可就有点搞笑了。看看1958年批粟时的众人表现就知道了。现有资料表明,批粟主力为彭与聂。侗枫的《虎啸血野》说到粟的老部下叶王陶的表现,叶一言不发,陶不断打岔,分散主题,王必成则仗义直言,称颂粟的功绩。(另:叶剑英想大化小,林彪的表现尚无资料提起,陈毅的表现说法不一。这是个隐秘较多的区域。)你能说,叶王陶眼里真的没有粟裕么?至于文章中说的其他人对粟裕不以为然,我相信,也许对他的为人不以为然,也许对他的资历不以为然,也许对他的性格不以为然,但是,如果说他们对粟裕的军事才能不以为然,那我只好送他们两个字,“猪头”。
前国防部长迟浩田曾撰文纪念粟裕,“巧于运筹,战功赫赫;高风亮节,武德耿耿;见解独到,真言灼灼,不愧为百万雄师名战将。”迟上将从来没有如此把一个人赞誉到这样的高度……如果说刘邦手下的汉兴三杰是张良,韩信和萧何。那么,老毛麾下的建国三杰,我以为,是周公,林彪,和粟裕。
2006-6-15 13:26回复
amed0位粉丝
15楼
十帅十将授衔内幕
一九五五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实行了军衔制。在中南海怀仁堂,毛泽东授予朱德等十人元帅军衔;周恩来授予粟裕等十人大将军衔。中国军队著名的十大元帅和十大将由此确立。从那时起,人们对这十大元帅和十大将就有了说不完的话题。人们谈论最多的一点就是,他们中的一些人是否具备享有这种殊荣的功绩和能力。
从这些风云显赫的人物的履历和当时各自担任的职务,我们可以看出当时授衔的决策受到了几个因素的制约:
一、名额有限;
二、各人当时的职务。
三、各人资历在党内军内的深浅。
四、各人的军事业绩。
五、领袖人物对各人的好恶。
六、军内各个派系的平衡。
这六个因素中,第一点是数量因素,没有变通的余地,从双“十”这个数字就可看出这一点了;第五点的作用最小,毛泽东不会把复杂的人际关系通过军衔完全表现在公众面前;第二、三、四点主要体现在排名坐次上。而作用最大的是第六点。
中国军队的山头派系是历史上形成的,虽比不上老蒋的国军那么根深蒂固和明目张胆,但也总是一块心病,在中国传统的背景下,共产党人也难以免俗。
军内大的派系基本上是红军时期的三个方面军、南方三年游击战加上陕北方面;抗战中的八路军、新四军;解放战争中的五个野战军,这几大派系直接影响到了元帅和大将的授予与否。至于其他几个小的派系,对最高级的军衔授予不起作用,加上历史、人员种种因素错综复杂,在授上、中、少将时都顾不上平衡了。
在此先将几个小派系略作交代,算是主题之外的一点逸事。
海南岛琼崖纵队。历史最长,几起几落,最高指挥员几易其人。幸存的最高指挥员冯白驹授中将军衔。
东江纵队。抗战时中共在华南的唯一武装,四六年从深圳大鹏湾北撤,改编成为华东野战军两广纵队。司令员曾生是学生出身,三六年入党,资历太浅,仅获少将军衔。
黔桂川滇边区纵队。解放战争时中共在西南的唯一武装,曾是首先直接支援卢汉发动云南起义的共军部队。这支部队历史最短,默默无闻,没有产生将军,今天很少有人知道在军史上有过这样一支孤军。
东北抗日联军。名声最大,结局却最惨,退到苏联的各支游击队只能编成一个旅。幸存的第二军军长周保中解放战争时任辽东军区副司令,授中将军衔。
新四军第五师。名义是新四军,实际由中央军委直接指挥,长期“孤悬敌后”。抗战胜利后曾改编为中原野战军,是几支独立部队中最大的一支。“中原突围”后分别编入西北、晋冀鲁豫、华东各野战军。授衔时原五师的旅级指挥员有两名中将,团级指挥员有几名少将。师长兼政委李先念脱离军界,师级指挥员仅参谋长刘少卿授衔时有军职,而他由于别的因素只获少将军衔。
决定元帅和大将人选时,还有一个很少有人想到的干扰因素,即国军的“投共”将领。当时陶峙岳、陈明仁、董其武、廖运周等人都有军职,必须授衔。而比他们地位更高的国军将领如何安排?当时曾有动议授傅作义大将军衔,但比傅地位更高的程潜、龙云、卫立煌等人这时候都在人大国防委员会里。最后实在无法平衡,只好“一刀切”,这几位国军的高级将领均未授衔。
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人选的决定过程拖了很久。五三年贺龙率祖国慰问团赴朝,在对志愿军高级将领的一次讲话中评论过军衔制,并以诙谐的口气透露:“军委已内定兄弟我为一名元帅了。”可见那时对人选已酝酿了一段时期了。而直到朝鲜战争结束了两年之后,人选才最后确定。
在几大派系中,原红一方面军和八路军的势力最大,二十个人选中有三分之二属于这一派系或有极深渊源。陕北方面最弱,仅有大将一人。
分别看看显赫的十大元帅和十大将,就可明了其中的微妙所在了。
2006-6-15 15:03回复
amed0位粉丝
16楼
朱德,无论从哪个方面思考,第一把元帅交椅非他莫属。由于在党史军史上的地位极为特殊,今天人们对他的误解也最多。要说明这一点,因内容太多,本文的篇幅不够,当另外写一篇专论。
彭德怀,在军史上的地位仅次于朱德,授衔时是军委工作的主持人,又是第一野战军的代表。尽管他军事业绩上有胜有败,但从平江暴动到朝鲜停战,一直在第一线从事战斗指挥,这一点全军无人可比。他的军事造诣并不十分出色,但二十多年身经百战的资历足以使他傲视群雄,位列元帅第二理所当然。
林彪,第四野战军的代表,十大元帅中他的战绩和指挥能力都堪称第一。但他在十人中的资历倒数第二,位列第三是由于当时他是十人中除朱德外唯一的政治局常委。
刘伯承,第二野战军的代表,军事生涯仅次于朱德。他在军事指挥和学术上都有很高的成就,对中国军队正规化的影响最大。白崇禧称他是“共军第一号悍将”,而毛泽东对他则别有看法。授衔时刘伯承在党内军内已无实权,位列第四的原因一是因他的资历,二是他在军中人望甚高,三是毛泽东不会将他对刘的看法公开化。
贺龙,借助南昌暴动总指挥和红二方面军总指挥的资历成为元帅。他未受过正规的军事教育,军事造诣和战绩没有任何出色之处。他创建红二军团时有很强的封建宗族色彩,在十年间洪湖苏区仅能自保,谈不上发展。后人往往将此归罪于夏曦洪湖肃反,其实鄂豫皖苏区的肃反比洪湖苏区更为严重。抗战时一二零师是八路军的三个师中力量最弱、战绩最小的,长期担任预备队的角色。贺龙解放战争时仅任晋绥军区司令这一兵团级的职务,建国后任体委主任。但如仅就表象认为贺龙一无是处也不客观,授衔时他在军委中位置仅次于彭德怀和林彪,庐山会议后他更担任了军委第二副主席,成为毛泽东牵制林彪的首要人物,六五年取消军衔制就出自他的手笔。
陈毅,一身代表着南方三年游击战、新四军、第三野战军三个派系。他是半路出家从军的文人,军事造诣有限。抗战以来他指挥的较大战役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都要依赖粟裕。但他在军中的资历和地位,以及他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人的历史渊源,而使得这三个派系的代表人物只能是他,不可能是粟裕。
罗荣桓,众所周知他是政工元帅,代表着政工在军中的地位,意味着中国军队所特有的中国特色。在十大元帅中他的资历最浅,二七年入党,从未担任过战略方面的最高职。同时他又是十人中学历最高的,上过大学。
徐向前,同贺龙类似,借助红四方面军总指挥的身分成为元帅。他的资历仅高于林彪和罗荣桓,在黄埔一期毕业生中原是不被看好的人物。他的军事业绩最显著之处是曾指挥过一度是红军中最强的红四方面军。但自从指挥西路军在河西走廊全军覆没后,再不曾有过值得一提的战绩。解放战争时他仅任兵团司令,在大局已定的情况下攻克了太原。由于红四方面军这一派系人数众多,必须在元帅中有代表人物,曾为总指挥的徐向前就是最佳人选了。
聂荣臻,华北野战军的代表。尽管他曾在黄埔军校任职,但实际也没有受过系统的军事教育。他指挥华北野战军同傅作义对峙三年,没有出色的战绩。他一生的军事业绩中,凡辉煌之处往往与林彪有关:红军时期他是红一军团政委;抗战开始时他担任一一五师副师长;平津战役又是东野与华野联合作战,以至于北京军事博物馆的一位创作员曾经说过:“要想写好《聂传》,先得搞好《林传》。”
叶剑英,没有派系背景,没有实际战绩。由于在十人中名列最后,容易诱发人们揣测。实际上,因上述几个因素的制约,除他之外找不出别人能平衡这个位置了。确定叶剑英为元帅在于他的特殊地位和资历,从北伐直到建国,他一直充当着“中共军方在政坛上的代表”这一角色,除他之外党内军内再无他人有这种特殊地位了。而在资历方面,他的军事生涯仅次于朱德和刘伯承。自云南讲武堂毕业后,他在粤军中长期担任高级幕僚的职务,当他协助老蒋率黄埔学生军第一次东征时,林彪还没进黄埔的大门呢;长征中他一度接替刘伯承任红军总参谋长;解放战争三年,他又任总参谋长直至建国。在重大历史事件中,他两度扮演了微妙的角色。二七年七月他向贺龙、叶挺通报朱培德的动态而直接引发了南昌暴动;三五年过草地时他的作为又导致了红军的公开分裂。且不说他在以后的岁月中,对粉碎“四人帮”和华、邓之争所起的微妙作用了。至于他本人军事造诣与指挥能力如何,历史没给他机会证明。
2006-6-15 15:03回复
amed0位粉丝
17楼
从十大元帅的各人背景看,哪一个都动不得,十大将换谁上来都会引发新的不平衡。
再看看十大将的人选,派系平衡的因素减弱了,而当时职务的因素加强了。
粟裕,他的军事造诣和战绩在全军首屈一指,许多方面甚至超过了林彪。而他长期是以陈毅的副手身份指挥作战,建国后任过短时间的总参谋长一职,授衔时却不在这一重要位置上,而且他的资历只能够和罗荣桓相比。陈毅代表新四军和三野的元帅地位已定,粟裕只能委屈了。至于粟裕争当元帅的传说是站不住的,那是人们根据他的战绩和位列大将首席而产生的臆测。四八年中央军委曾计划将粟裕指挥的华野外线兵团即苏北兵团扩编为华中野战军渡江作战,而将华野的内线兵团即山东兵团升级为华东野战军。这一计划本以明令发表,许世友、谭震林、刘少卿指挥的山东兵团已使用华东野战军的名义达三个月之久。而正是由于粟裕本人的反对,这一计划才撤销。同时,粟裕还坚决主张已到中原的陈毅继续兼职华野司令。可见,粟裕放弃了成为方面大军主官的机会,很难认为到授衔时他会再争执一番。
徐海东,陕北方面的代表,他的大将军衔完全是派系平衡的典型。红军长征时除了三个方面军外,还有一只独立长征的部队最先到达陕北,即红二十五军,徐海东是这只部队幸存的指挥者,与陕北红军合编为红十五军团之后,徐海东任军团长。斯诺所写《西行漫记》中曾提到,蒋介石称徐海东为“文明的一大害”。由于在战争中肺部负过重伤,他在抗战开始不久后就已不能工作,一直处于疗养状态,直至七零年去世。陕北方面的代表人物刘志丹阵亡,高岗自杀,徐海东是这一派系中的最高人物了,而且他为人一向正直和善,与世无争,授他大将不会引起不平衡。
黄克诚,第四野战军的代表。他的战绩、资历与别人相比有值得商榷之处,但是他当时的职务是总参谋长兼军委秘书长,这一点是他获大将军衔的重要因素。陈赓,第二野战军的代表。二野参谋长李达是三一年宁都起义才参加红军的,尽管军事造诣很高,但资历不足以为二野的代表人物。陈赓的军事造诣和战绩均是中流,而他的名气甚大,是黄埔军校一期毕业生中的佼佼者。著名的“黄埔三杰”中,蒋先云战死,贺衷寒去了台湾,陈赓是硕果仅存了。
谭政,当时任总政治部主任,与元帅中罗荣桓的情况一致,是大将中政工方面的代表,同样意味着中国军队的特色,与派系平衡无关。
萧劲光,第四野战军的又一代表。海军司令的职务是他获大将军衔的重要因素,在所有元帅和大将中只有他在苏联进修过海军业务。在资历方面,只提一点就够了。当年江西苏区党内斗争中有一顶帽子以他的名字命名,叫做“萧劲光式的右倾机会主义”。
张云逸,除粟裕外第三野战军的又一代表,几乎可认为他的大将军衔完全是因他的资历而来的。大将中他的年事最高,是唯一参加过护国讨袁的。广西百色起义时他任红七军军长,在邓小平离队后他率红七军艰苦转战进入中央苏区,任红军副总参谋长。抗战和解放战争时他在华东方面的军职一直高于粟裕。叶挺任新四军军长,他任参谋长兼第二支队司令;陈毅任军长,他任副军长;华野成立,他又先后任过副司令兼参谋长。这些职务大将中无他人可比。
罗瑞卿,华北野战军的代表。他的军事业绩和指挥能力都很一般,资历也不出众,是有争议的人物。而他当时的职务为公安军司令兼公安部部长,工作性质特殊与最高层直接相关,毛泽东对他颇为赏识,是党内军内正在上升的人物,庐山会议后也正是他接任了黄克诚总参谋长和军委秘书长的重要职务。
王树声,红四方面军的代表。与元帅中徐向前的情况一致,尽管王树声战争中没有骄人战绩,甚至在解放战争中的职务低于多数大将,但他担任过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仅此一项足以保证他的大将军衔。授衔时他的职务与陈赓相同,都是国防部副部长。
许光达,做为红二方面军在大将中的代表人物列名最后,也是十大将中争议最大的人。他的职务、资历、战绩明显低于其他的人,而且在红军中仅担任师长,对红二方面军的代表性都嫌不足。由于红二方面军产生的高级将领本来就少,参谋长李达因资历有限而排除在大将之外。而曾担任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的萧克,本是最有资格的人选,但他在长征时支持过张国焘的路线,又与此时主持军委的彭德怀水火不容,加上他当时训练总监察部副部长兼陆军训练部部长的职务较低,故而没得到大将的位置。授予许光达大将军衔的重要因素在于,中国当时在借助苏联建立自己的装甲兵,为了对等谈判,中国的装甲兵司令应与苏军的军衔相同。作为装甲兵司令的许光达也就顺理成章地获得了大将军衔,在各兵种的主官当中成了特例。
综合十大元帅和十大将的每个人的情况来看,授衔时多种因素都在起着作用,既不是纯粹的“论资排辈”,也不是简单的“论功行赏”,而是党内军内多年来战争历程和人事变迁的综合平衡。站在今人的角度上,尽可以对他们每个人品头论足,但如果从授衔时的历史环境出发,相信这二十个人堪称是“最佳组合”了。
2006-6-15 15:03回复
共有16篇贴子
发表回复
内 容: 抱歉,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本吧目前只能浏览,不能发贴
你可以先登录 |注册

用户名: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登录 |注册
验证码: 请点击后输入验证码,加入会员后本吧发贴免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