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告别血色英雄时代 - 罗天昊 - 名家博客 - 博客 - 《财经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0:00:54

  发源于大别山的倒水河,贯穿红安南北。滚滚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在红安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曾诞生了无数的传奇,亦产生了无数的英雄人物。共产党的元老,毛泽东时代的国家副主席董必武,邓小平时代的国家主席李先念,共和国元帅徐向前,以及解放海南的韩先楚,奇袭阳明堡机场的陈锡联,后来的国防部长,当年血战上甘岭的秦基伟,善出奇兵,骁勇善战的王近山,红安的将军,如从1955年至1964年建国初期授衔算起,几占天下将军十分之一。而曾在红安战斗过,从大别山走出的将军,更近600位,几乎占全国将军的三分之一。在人民解放军序列中,曾有12位大军区司令员、政委,18位军长,11位军政委均为红安人,4人担任过军兵种司令员、政委。
   一代一代红安人,在其童年和少年时代,即已接受到了无处不在的革命教育,而这种教育的存在,并非以官方的方式,而是以民间的方式存在,几乎在红安,每个村子,都曾经有参加过红军的老革命,过往时代的英雄,在老一代的故事中,成为红安少年人无法回避的影子。我们的父辈曾在少年时候,几乎都会吟唱那首童谣“小小黄安,真不简单,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弹指数十年,父辈已经老去,新一代的青年,仍然在传唱。而在县城东北一隅的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馆,则是很多红安人少年时代必游之地,一代一代,香火不绝。
   梁启超云,英雄乃不详之兆。在某种意义上说,红安历史上的英雄辈出,乃是对于当代红安人的某种戕害。
   历史往往显示出其吊诡的一面,正如凤阳花鼓的传唱的一则民谣“说凤阳,道凤阳,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先辈的英雄,却为何反导致后辈的困局?
   流传数千年的星象风水说,曾经给予了一种类似神秘主义的解释。英雄之地,往往是“血地”,血地的特征是,成就巨大,但是牺牲亦巨大。而血地往往在成就自我的时候,对于亲人造成巨大的杀气。在某种意义上说,红安这块神奇土地就是块血地,在诞生200多位将军的背后,是红安在革命时代人口一半的损失,很多地方人丁死绝,红安北部的紫云乡,曾因为牺牲过多,而被称为“死人乡”。
   风水中的血地学说,当然是带有迷信色彩,但是,红安的现状,却确实于此有关。而红安的血地,绝非仅仅是风水山川,而是一种精神上的“血地”。
   红安人的精神“血地”,就是对于英雄的过分崇拜,在一个英雄消亡的时代,不合时宜地继续奉行英雄崇拜,消耗了红安新一代精英的心智与才华。
   在红安县的的官方网站中,军政界如李先念,董必武,韩先楚,陈锡联;文化界如历史学家冯天瑜,翻译家和文学家叶君健,经济学家张培刚等,所收录的名人,没有一个来自商界。
   而同样翻开潮州的官方介绍,则可以发现,除了古代的韩愈,以及自宋以来的众多进士外,来自商界的黄光裕和李嘉诚,亦是其极力推崇的对象。
   红安名人中商界人士的缺失的原因,,除了自改革以来确实没有产生特别优秀的大商人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即在整个红安,从官方到民间,从内心对于商业的漠视与轻视。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红安人的思维,需要彻底改变。在商业时代,也许改革以来的珠三角诸城市,可以给予启示。自改革以降,广东能够引领中国市场经济的先声,绝非仅仅是靠国家战略的先发优势,而是存在雄厚的民间文化根基。
   由于历史上长期远离“朝廷”,广东人相对内地,权力崇拜色彩比较淡漠,比较注重实利。有重商传统,岭南文化具有强烈的平民文化的特征,而平民意识,恰恰是现代商业社会发展的基础,而自十九世纪的广东被迫开放到新中国成立后的新一轮改革开放,则强化了这种平民意识。与平民意识直接关联的,是平等观念,以及重视交换,遵守契约等。
   而红安人,则过于追求“庙堂之功”,众多英雄人物,如一座大山,压在红安人的心上,使众多红安人,特别是新一代精英,追求“经营天下”者,多过于经营商业者。
   在改革开放之后,红安所出的人才,仍然很少有商界人士,多集中在党政军和文化界。东海舰队司令员胡先贵等十四名新时代的将军脱颖而出,而在文化界,吴恒权先后担任中央直属三大媒体中的求是杂志,人民日报等两家的社长和总编,人民日报的副总编江绍高也是红安人,在中央直属宣传系统,正副职均出自一个县,绝无仅有。在新华社系统,经济参考报总编杜跃进,亦为红安人,还有中央党史编辑室的石钟泉,国新办的徐远翔等,其余文化界人士,更如过江之鲫。文人鼎盛,举国罕见。红安人之雄才与霸气,尽在其中。唯有商业,仍然凋零。
   几十年的岁月流转,时代变迁,似乎一流的红安人才,仍然并不以经营商业为务,而以“经营天下”为傲。广东可以诞生“山寨文化”,而红安人的梦想,却仍然在“庙堂”之上。追求成为英雄,做大官,做大事。崇拜英雄,而漠视平民,崇拜功业,而漠视商业,崇拜权谋和“板眼”,而漠视规则,诸多文化,与现代商业社会多有疏离。
   古人不见今时月,今人总想超古人。
   事实上,每个群群,不仅与外部族群竞争,更要与先辈竞争。红安先辈的过于强势,已经造成了红安人的精神“血地”,超越先辈,更似一代又一代红安人的人生苦旅。
   财富的成就,如同水流,重在流通,今日之市场经济,要义之一,乃在于资源在社会间自由流动。故,有市场开放之地,必有商业繁盛,富豪诞生。但是,英雄却往往是社会颓败之产物,涤荡污浊,再造乾坤,改天换地者,方才是英雄之所为。英雄的崛起,往往需要特殊时势,借助时代的风云际会狂飙天落。正所谓乱世出英雄,绝非虚言。
   而在常态社会中,英雄的诞生,即如飘渺的浮云。
   红安人,是时候向英雄时代说再见了。
   不要再做将军梦,主席梦,国士圣贤梦了。英雄梦,已经不是现代社会的唯一。
   而告别英雄时代,首先需要彻底告别红色,方可得新生,否则,红安将永远在将军刀剑的血光下,从历史的荣耀中收获现实的落后。
   明代大贤李贽在红安境内的天台山讲学时,曾作《夜宿天台山》诗一首,咏红安山川之雄奇。诗云:缥缈高台起暮秋,壮心无奈忽同游。水从宵汉分荆楚,山尽中原见豫州。明月三更谁共醉,朔风初动不堪留。朝来云雨千峰闭,恍惚仙人在上头。
   山已尽中原,水尚从宵汉。正是今日红安之现状。
   天台兀立中原,乃是红安之头,倒水南流长江,乃是红安之尾。而在红安的母亲河倒水入长江之处,名为龙口。龙者,当以四海为家。吐纳四方,胸怀天下。
   山的过往,水的未来,或可为红安未来时代的隐喻。未来的红安,必要走出父辈的光荣与阴影,方才可以拥抱世界,实现另外一种超越。告别大山,拥抱长江,奔向海洋,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近年来,有红安贤达,总结红安的八种文化,虽略有附会之处,却颇有见地。在红安的红色文化和革命文化之外,红安作为明清时期“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的基地,曾有比较丰富的移民文化,而在名山文化,饮食文化,象棋文化之外,更有很很浓厚的人文文化,如宋代大儒程颐程颢兄弟,即出生于今红安二程乡。明代思想家李贽曾在红安天台山,驷马山讲学,民国至新中国时期,叶君健、张培刚、冯天瑜等,均为国内知名学者。红安民间传奇智士,十八老子中的卢四运,在中国民间颇负声望。
   红安历史,远非20年革命历史可以涵盖,红安的未来,亦可期待久远。过去未来,应因时而变。在未来,红安必培养多元文化,以超越目前占据主导地位的红色文化,革命文化。从文化源流上,彻底走出英雄崇拜的桎梏。目前,连拥有井冈山的江西都在告别红色文化,在江西的旅游手册上,以前的“红色摇篮、绿色家园”,已经被“鄱湖山水,人杰地灵”所取代。未来时代的红安亦应与时俱进,以更广博,更多元,更具现代性与现实性的文化,取代目前的单一的红色文化。
   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在商业时代,需培养红安人的现代商业意识。摒弃庙堂文化,培育平民精神,摒弃政治导向,遵守市场契约,告别英雄崇拜,拥抱现代文明。如此,方可从倒水入大海,在另一个天地中超越英雄的先辈。
   

红安:告别血色英雄时代 - 罗天昊 - 名家博客 - 博客 - 《财经网》 那些替一个时代背黑锅的人 - 孙骁骥 - 名家博客 - 博客 - 《财经网》 严重失衡在明年 - 伍石 - 名家博客 - 博客 - 《财经网》 “绿坝”和“红线” - 陶景洲 - 名家博客 - 博客 - 《财经网》 我们能看什么 - 胡健 - 名家博客 - 博客 - 《财经网》 生命的愉悦 - 李银河 - 名家博客 - 博客 - 《财经网》 “国进民退”是个伪问题 - 段永朝 - 名家博客 - 博客 - 《财经网》 古典音乐入门30首 - 王正绪 - 名家博客 - 博客 - 《财经网》 “血统论”阴魂未散 - 傅国涌 - 名家博客 - 博客 - 《财经网》 中国式的通胀调控 - 刘煜辉 - 名家博客 - 博客 - 《财经网》 中国模式已经终结 - 秋风 - 名家博客 - 博客 - 《财经网》 一张照片是否客观 - 许锡良 - 名家博客 - 博客 - 《财经网》 为何真相总是迟到? - 贺卫方 - 名家博客 - 博客 - 《财经网》 听赵作海说刑讯逼供 - 贺卫方 - 名家博客 - 博客 - 《财经网》 不可强词夺“法” - 贺卫方 - 名家博客 - 博客 - 《财经网》 辩冤白谤的机制 - 贺卫方 - 名家博客 - 博客 - 《财经网》 好老师坏老师 - 陈青蓝 - 名家博客 - 博客 - 《财经网》 “官四代”,天生不政治 - 许骥 - 名家博客 - 博客 - 《财经网》 领导的互联网意志 - 康国平 - 名家博客 - 博客 - 《财经网》 为什么中国人缺乏常识? - 孙骁骥 - 名家博客 - 博客 - 《财经网》 私募这碗饭也不好吃 - 方泉 - 名家博客 - 博客 - 《财经网》 中国 “世家大族”重新崛起 - 罗天昊 - 名家博客 - 博客 - 《财经网》 采访手记 永州枪案的舆论出口 - 《财经》调查 - 名家博客 - 博客 - 《财经网》 罗昌平:为何三问央视大火 - 《财经》调查 - 名家博客 - 博客 - 《财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