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渐成公共事件酝酿场 删帖可能导致事件发酵(现代快报 2010-5-9)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5:08:26

论坛渐成公共事件酝酿场 删帖可能导致事件发酵

来源:现代快报 2010年05月09日04:27 

  突发事件网上升级 地方论坛渐成发酵场

  广西烟草局长“香艳日记”、山东新泰选拔23岁副局长、南京“徐宝宝”……一系列在全国范围内掀起舆论旋风的事件几乎都发端于网络论坛,在网络民意的推动下,一步步发酵升级,并最终解决。而“信访不如信网”也成为当下许多利益受损群众信奉的法则。

  在观察这些网络事件时,人们不难发现,不少事件最初都出现在地方网络论坛上,在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的情况下,才逐步向全国性论坛转移,最终升级为公共事件。

  那么,地方网络论坛究竟在扮演着什么角色?其发展状况如何?现代快报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调查。

  公共事件有可能在此酝酿

  周桂华在南京的地方网络论坛上也算小有名气,他主持西祠胡同“南京零距离”版块已有8年,同时还是搜狐爆料圈的圈主。在这8年中,他亲身参与了“南京彭宇案”、“南京徐宝宝”等多个公共事件。

  “地方网络论坛往往汇聚了不少公共事件的苗头信息。”周桂华说,在他主持的“南京零距离”版上,每年都会出现很多网友的爆料帖,有的是投诉,有的是对贪腐的举报,还有的是对政府管理中的不足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很多事情由于无法核实,我在管理这些帖子的时候也相当谨慎,不会任由一些虚假信息在网上出现。”周桂华告诉快报记者,但一些可以判定为事实的帖子,他会第一时间将其在论坛上置顶,以期相关部门能看到,及时作出回应,解决问题,“而如果相关部门不能及时回应,或者不解决问题,那么这些苗头信息就可能升级成公共事件。”

  一次次事件证明了周桂华的说法。今年2月上旬,本报报道的常州2.9亿亮化工程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今年1月,有网友在常州地方论坛化龙巷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反对投资2.9亿元的‘一路两区’景观照明提升工程”的帖子。帖子中说,据新闻报道,常州为迎接第十七届省运会,“一路两区”景观照明工程,包括区域范围内建筑亮化建设和提升、店招店牌亮化提升、平面亮化提升和户外广告的规范设置。其中涉及亮化建设和提升的建筑约597幢。整个工程将于本月(1月)开工建设,到今年9月全面完成亮灯,计划总投资2.9亿元。

  这位网友认为,“这实在是个大浪费,这只是为第十七届省运会在常召开,在所谓的景观道上进行的突击改造‘增光’、‘添彩’。而文中提到的道路、区域,其实已经是流光溢彩,重新一体化改造是不是要拆除原先的照明设备重新安装?这不仅违背了勤俭节约的宗旨,也与当前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不符。”

  该帖子发出后引起了论坛内不少网友的支持,但是常州官方却没有相应的回复和反应。2月7日,快报星期柒新闻周刊对此事进行了报道,引发了更大的舆论反响。之后,常州市市长王伟成在化龙巷论坛上发表了长篇回应帖,此事才逐渐平息。

  “我们的论坛上,这样的帖子经常会出现,如果没有很好的互动机制,演变成公共事件的情况会更多。”常州化龙巷论坛创始人、总经理钱钰在接受快报记者采访时说。

  疏导可以防止事件升级

  事实上,一些地方政府已经发现了地方网络论坛的这一特殊角色。南京市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推出了网络发言人制度,并开设了“南京网络发言人论坛”,今年4月28日,该论坛正式更名为“南京网络问政”。该论坛主要接受网民提出的各种意见、建议、投诉等,由网络发言人进行回复。

  南京市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市政府新闻发言人曹劲松将该论坛收到的各种网民意见分为三类:社会监督类、意见建议类和个人投诉类。其中,个人投诉类始终在各种意见中占据较大比重。“这类意见实际上就是公共事件的苗头信息,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就可能引发舆论旋风。”曹劲松坦承,南京网络发言人在这一块投入了相当的精力,及时回复,化解了不少矛盾。

  快报记者在“南京网络问政”论坛上看到,截至5月8日下午3点,该论坛总发帖数为4206,已受理数为4185。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副秘书长、《网络舆情》副主编单学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地方网络论坛可以在网络公共事件的“发酵”链条中起到更积极的作用,成为疏导民意的最短路径。

  他认为,虽然公众表达民意的途径很多,但是通过互联网疏导民意,相对来说成本较小、速度较快,所以现在不少地方政府都通过互联网去解决很多问题。

  但是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统计的2009年77件重大公共突发事件中,23件率先在网络论坛上曝光的事件,没有一个是出自地方网络论坛。“是不是每个个案都要通过发帖到全国性网络论坛才是‘最优选择’呢?”单学刚认为并不是,“很多个案如果在地方论坛及时得到有效解决,完全没必要占用这么大的社会资源。”

  周桂华对于单学刚的观点表示赞同,在他看来,网络论坛只是在一些公共事件爆发前,提供了平台的作用,并不是构成公共事件的起因。“其实有不少事件完全可以消除在萌芽状态。”周桂华告诉快报记者,面对一些网友的爆料帖,只要涉及的单位第一时间给个回帖,说明真相,就可以解除矛盾了。

  曹劲松也认为,因为地方网络论坛上往往汇集的只是一些舆情信息,尚未形成舆论,所以只要及时解决,就能化解舆论的产生。他举例说,在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南京地方论坛上就出现过对某公司捐款去向的质疑,当时该公司及时将捐款接收部门的收据公布到网上,对事实予以澄清,从而避免了“捐款门”事件的发生。

  “所以,我认为只要在舆情信息阶段就加以高度重视,就不会引发大家的关注,避免成为舆论的焦点。相反,能引发关注焦点的一般都是冲突、矛盾和说话不一致。”曹劲松说。

  删帖可能导致事件发酵

  不过,并非所有地方政府都会采用疏导的办法对地方网络论坛上出现的舆情信息进行有效解决,而是采用堵的办法,即删帖。

  单学刚认为,对一些非理性的帖子、谣传等,可以删除,但是删帖不是唯一办法,更不是最好的办法,相反地方政府对地方论坛中一些帖子的删除,反而逼得这些帖子登上全国性论坛,从而使事态扩大。

  “地方论坛里集中了很多本地的受众,容易形成利益共识,问题的解决也相对简单,但一旦上升到全国关注,由于很多网民不是事件本身的利益相关者,这些事件就更容易演变成超出事件本身的质疑和批评。”单学刚说,2007年山西“黑砖窑”事件早期其实在一些地方论坛上有披露,如果当时能够及时解决,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后来的负面影响。

  5月5日的京华时报发表评论文章认为,政府的删帖行为,实际是对问题本身的忽视。一些地方政府部门把网络舆情当成封堵舆论的瞭望哨,一见舆情初露端倪就迅速行动封堵舆论,试图让汹涌的舆论潮消解,冀望不要成为舆论关注的中心和批评的靶子。对于各级政府部门而言,应当是舆论有反映,我必有回应。反映的是真问题,就迅速解决,并公之于众;是误传曲解,就澄清事实。这样,无论是地方网络论坛,还是全国性的网络论坛,才会分工协作,形成良性互动,政府部门也才会重塑较好的网络形象和网络公信力。

  作者进一步指出,网络舆情也只是察民情、听民声的一种手段而已,不能什么问题捅到网上去了才重视。各级政府部门还应该重视网下民意,真正走到民众中间去。在民情、民意通达的基础上,真正尽心竭力为民众办事、解决各种矛盾问题,又怎么会有汹涌的舆论潮呢?

  “事实上,一些事件反映到地方论坛上,也是因为网下的反映渠道不通畅。”周桂华说,“徐宝宝”事件就是这样一步步演化成一个全国皆知的公共事件的。

  周桂华告诉快报记者,起初“徐宝宝的父亲”徐定金在向南京多家媒体求助后,没有一家媒体向他提供援助。万般无奈之下,徐定金想到了网络。在亲戚和朋友的帮助下,他将事情的经过发到了西祠的“南京零距离”和其他有影响力的版上。

  “当时,因为只有徐宝宝家属单方面的陈述,在事实无法核实的情况下,我并没有将这个帖子发到版上。”周桂华说,不过这一事件在网络上马上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儿童医院还给予了回复,这之后,他才将有关徐宝宝事件的帖子在版上进行了置顶。随着网友支持跟帖的增多,网络的爆发力也体现出来,从而加速了事情的解决。

  “可以想象,如果当时网下的意见表达渠道通畅,也就不会闹到网上,从而升级成一个公共事件。”周桂华说。

  现实中,地方政府想靠堵的方式来消除可能引发的舆论热议,是治标不治本的。“对于网络来说,根本堵不住。”周桂华说,现在可以运用的渠道很多,不仅仅有论坛转帖,还有微博、博客等,“洪水之下,小鱼乱窜,如何去堵?”

  地方网络论坛定位服务公众

  “对于地方网络论坛的管理,还是要定位于‘疏’,定位于解决问题,落实责任,改善服务。”曹劲松说,地方网络论坛就不能仅仅做意见的“黑板报”、意见的“广播台”,而是作为意见落实的平台,大家有好的建议和意见,不是光有一个发布的场所就完了,而是要将其落实到具体工作中。网络问政的本质要求就是提供服务。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教授、公共管理方面的著名学者毛寿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地方网络论坛首先应当适时解决一些非常具体的问题,这是赢得公众信任的前提,也是建立良性互动的第一步。他认为,需要有一些制度化的方法、途径,让民意更好地参与到政府公共政策决策当中去。同时,政府自身建设应与网络反映出的民情对接,借助网络舆论力量来进一步推动政府的法制化建设,这是最关键的。

  “事实上,我们的网站价值定位也开始向服务转变。”常州化龙巷论坛创始人、总经理钱钰告诉快报记者,化龙巷在常州已经基本上成为一个疏导民意的管道。

  钱钰介绍,地方网络论坛一般不会出现什么大的事件,但是很多民意都事关民生,这就需要网站做很多互动性的工作。“对于一些突发性事件,我们采取了网站和政府、网民的三方沟通,争取在第一时间将客观真实情况反映给网民。”钱钰说,网站的定位也从原来的抓眼球向抓价值、抓服务转变。

  对于网民普遍关心的问题,化龙巷论坛和政府建起了信息沟通渠道,将这些问题反映给政府,并督促其解决。同时推出了每月一告,对于一些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公示,服务网民。几年来,通过化龙巷和网友的努力,不少意见被常州市政府采纳。“比如新北区电视塔因为影响居民生活,在网友反映下最终停建。”钱钰说。

  “现在我们对一些城市负面事件的处理开始向深层次的思考、互助、关爱转变。”钱钰说,比如发生了学生跳楼事件,那么论坛会在事件的处理上突出对生命的关爱,和事件背后隐藏的社会问题的深刻反思。

  周桂华告诉快报记者,虽然他所主持的论坛版块并没有和政府建立相应的沟通机制,但他会将一些符合事实的爆料帖进行推荐、置顶,其目的只有一个——找到真相,解决问题。“在我版里,凡是被版主推荐的帖子都是当地媒体关注的对象。”周桂华说。

  快报记者 陶维洲 http://news.sohu.com/20100509/n272001314.shtml
论坛渐成公共事件酝酿场 删帖可能导致事件发酵(现代快报 2010-5-9) 论坛渐成公共事件酝酿场 删帖可能导致事件发酵-搜狐新闻 [原创]国际观察:“漏油”事件发酵,五场“飓风”咆哮,美国末日到了 地方论坛成突发事件发酵地 专家:删帖不妥 吴木銮:从香港的士“死火”事件看公共事件该如何应对(东方早报 2010-1-5) 突发性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吉林化纤事件专家诊断存在6大疑点(现代快报 2009-5-19) 董碧水:“富家子撞人案”为何演变成一起公共事件(中国青年报 2009-5-15) 杭州飙车案:一起交通事故演变成公共事件(图) 杭州飙车案:一起交通事故演变成公共事件 个人发现导致或者可能导致严重伤害或死亡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该如何上报? 三鹿奶粉事件发酵 国内毒食品再成焦点 三鹿奶粉事件发酵 国内毒食品再成焦点 一起公共事件后某论坛版主删帖后的留言(2006-1-11) 十问深圳妞妞事件(现代快报 2004-11-14) 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应急预案 《瞭望》:科学应对突发公共事件 公共事件“尘埃落定”之后(人民时评) 韩国“天安”号沉没事件负面效应持续发酵 韩国外交通商部“特招门”事件继续发酵 江西宜黄拆迁事件折射微博维权力量发酵 美国人消费大幅度缩减 可能酝酿另一场危机 中国经济减速导致罢工事件增加 项英叶挺失和导致皖南事件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