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时评:温总理与学生交流,初解“钱学森之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0:41:00
人民时评:温总理与学生交流,初解“钱学森之问”
王兰
 
2010年05月06日00:27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字号大中小】打印留言论坛网摘手机点评纠错 E-mail推荐:  
点击播放按钮,可以“听”新闻
5月4日,温家宝总理与北大学子共度“五四”青年节,一位学生向温总理提出了如何理解钱学森关于中国大学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问题。温总理说:“钱学森之问对我们是个很大的刺痛,也是很大的鞭策。钱学森先生对我讲过两点意见,我觉得对同学们会有用,一是要让学生去想去做那些前人没有想过和做过的事情,没有创新,就不会成为杰出人才;二是学文科的要懂一些理工知识,学理工的要学一点文史知识。”总理接着说,大学改革要为学生创造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环境。大学还是应该由懂教育的人来办。教育家办教育不是干一阵子,而是干一辈子。大学还应该逐步改变行政化,按照教育规律办学。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从2005年起,病榻上的钱学森多次问前来探望他的温总理。带着这份忧思,98岁高龄的钱学森走了。钱老走了,却留下了这道忧国忧民的题目,刺痛了总理的心,也刺痛了全国人民的心。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培养出众多的杰出人才,是近百年来几代中国人的梦想,但实事求是地讲,无论是从学术声望还是国际权威排名,中国没有一所“世界一流大学”。“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不仅是钱老的遗憾,更是横亘在无数国人心头的痛楚。许多人思索着他的这句话,热议着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什么是钱老所讲的“杰出人才”?我们如何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如何培养出“杰出人才”?温总理与学子的问答,既是回答了学生的提问,也是对“钱学森之问”的理性思考。这个理性思考首先是针对学生的。
温总理希望学生具有创新精神。独立思考意识、逆向思维意识、发散思维意识,有独立分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创新精神和综合性素质。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一个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既是教育的希望,也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总理的希冀需要学生的践行。
温总理还希望学生能够将知识融汇贯通。钱老认为,“我们的学科专业不能分得太细”,他建议学生要“理、工、文兼收并蓄”。现在温总理也提出“学文科的要懂一些理工知识,学理工的要学一点文史知识”,学生要做到知识结构跨学科的广度,需要兴趣广泛,知识面宽阔,既要有逻辑思维也要有形象思维。这样才能成为知识全面,思路开阔的杰出人才。
这个理性思考其次是针对大学的。为此,温总理指出,大学也要做深度改革。
要为学生创造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环境。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培养学生具有初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方式。但是,我们现在大学的课程设置,以讲座式为主,小组讨论的方式很少。注重的仍然是灌输,仍然是教师的主体地位,学生的注意力主要在对于知识要点的掌握上,而不是去开发独立和评判性思维的能力,这些,限制和遏制了学生的主动创新精神。把学生真正放到学习的主体地位,才能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大学要有懂教育的人来办。高校办得好坏,不在规模大小,关键是要办出特色,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和风格。教育应当由懂教育的人办,要倡导教育家办学,要培养一大批有志于献身教育事业的教育家。一流的教育家才能办出一流的大学来。
大学应该逐步改变行政化,按照教育规律办学。当前,官学暧昧的迹象比比皆是,官学一体成了中国大学的独特风景和典型特色。而行政权力对学术尊严与自由的主导和影响,正在侵蚀着大学的学术独立。逐步改变大学的行政化,就是逐步扭转学术权力化的现象,使现在的行政主导逐步让位于学术自治,培育大学独特的精神气质,逐步使大学能够按照教育规律办学,使教育回归学术本位。
温总理与学生交流,初解了“钱学森之问”,相信“钱学森之问”的理性思考,将鞭策全社会各界人士为我们的教育腾飞而努力!
相关新闻:
温总理寄语青年5句话 畅谈下个10年中国之路如何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