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之忧与钱学森之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8:45:19

高考之忧与钱学森之问 

时事评论 2010-06-30 10:50:30

高考之忧与钱学森之问

文/魏英杰

高考结束了。

考前,徐州有家长为让孩子静心应考,自发在主干道上组成人墙,阻止车辆通行。而广州部分家长抱怨说,一些艺术类考生着装暴露让孩子分神,建议分场考试。考试结束后又传来消息,湖北某中学高三考生考完后集体撕书,场面蔚为壮观。

家长紧张,孩子也紧张,这正是高考制度的形象写照。从这点来说,我不赞同上纲上线地批评学生不爱惜书,甚至认为这是对知识的亵渎。事情并没有那么严重,我看学生们无非是采取这种方式来释放情绪而已。经历过高考的人,或多或少都会有这种情绪,只是大部分人不会这么做,或者是选择别的方式发泄罢了。

高考并非教育苦难的终结。这些走过高考独木桥的孩子,不管成绩多么优秀,大多也就是读清华、北大等国内名校。而这些名校在世界上的排名,不过在二流之下。最近,泰晤士高等教育专刊公布亚洲最佳200所大学排名,内地没有一所大学进入前10名。排在第一名的是香港大学,第二名还是香港的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内地一流考生大多只能就读二流名校,想想这还真是一种悲哀。
 
这时候,倘若有人重提钱学森之问——“为何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那么从高考制度也就是应试教育的角度,或许可以窥见一斑。从小学到高中,甚至是从幼儿园开始,几乎所有家长都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备战高考。为了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人们花费了大量时间精力,填鸭式地灌输东西(而未必是知识),逼着学生死记硬背,而这同时也是在剥夺孩子的天性,摧残人的精神意志。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能够培养出杰出的人才?

当整个民族把精力耗费在并不生产知识的应试教育上,其结果必然是人才的平庸化,以及创造力的退化。这种考试制度,既不鼓励孩子自主思考,更不提倡学生另辟蹊径,而是要求一切都按照标准方式来思考和答题。否则的话,就算你的回答比标准答案更有创意,也只能得零分。缺乏自由思考的氛围,没有自由发挥的土壤,自然难以涌现自由的灵感,最终也培养不出具有原创性与创造力的杰出人才。

在缺乏健全教育体制的前提下,高考确实是一个相对公平的选拔机制。还得承认,这几年的自主招生改革,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宣告失败。所谓的自主招生,由于缺乏监督机制,实际上成了走后门、降分录取的捷径。这让许多人大发感慨,认为这还不如“一考定终身”来得公平一些。只是这样一来,我们又得回到老路,面对应试教育的老问题。所以,破解应试教育难题,恐怕还得坚持完善自主招生制度,打破“唯分数论”的困局。

高考制度就像科举考试一样,从来就不是选拔优秀的最佳途径。有人发现,历史上涌现的那些杰出人物,大多不是从科举制度走出来的。这是因为,科举制本身也不是培养杰出人才的最佳方式。通过科举考试出来的官员,大多数只能成为庞大官僚体制的“螺丝钉”,帮助维护官僚体制的日常运作。由此来看,把解决钱学森之问的希望寄托在应试教育体制上,只能盼望奇迹的偶然发生,而不能把这看作一条必由之路。

如果家长想要培养孩子的自由和独立精神,而不单是指望孩子考上名校,毕业后找个好工作,那么就应当有意识地淡化应试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注重孩子的人格养成,更多地发挥孩子的天性,培养孩子的业余爱好。这样的话,就算孩子考不上名校,那也有望成为一个人格健全,思想活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