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们的“吹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8:29:00
            学者们的“吹法”
                          徐晓光
   记得马季先生生前的一段相声,谈到人吹嘘自己的吹法有几种:直截了当地吹;绕着吹;互相吹捧地吹;抬人抬己地吹等等。这在浮躁的学界比比皆是。比如第一种,记得几年前一次学术会上一位同行教授谈他的学术业绩,几次说到他的某本书、某篇文章"一不留神"就得了省部级、国家级的奖,说得非常从容,仿佛获奖就在吹气之间。说明自己有才,也不怕吹漏了。有一位学者经常谈到他的调查走遍中国所有民族地区,外行和稚嫩的"粉丝"们听得着迷,但人类学行家都知道,那不是田野调查是民族村寨旅游。火车上一位有一定知名度的学者和车上刚遇到的几个女学生讲他一年出七、八本著作,三十多篇文章,女孩们听得如痴如醉,我在一边直好笑,嗨!谁不知道谁呀。爱吹自己有时就会偏低别人,我当学生时听一位外校教授学术讲座,他把所有当时的学术同行都贬到了,最后剩下的就他自己。

  第二种是绕着吹。一位和我关系不错的教师,自己开了家公司,给学生上课就讲公司里的事,过节时还请学生"撮一顿",师生关系搞得挺好,学生给他上课打分还挺高。一次他拿了一份国外的邀请函,请我和外事处吃饭,说要去外国讲学,我确实觉得好笑,毫不客气地说:"你能讲什么学,说实话,你出国想干啥吧"。最后他不得不交待,他出国是想在评职称时免考外语,因为他外语一窍不通。一天一位有点名气的年青教授找我要大号信封,我问他要大信封做啥,他说台湾学者对他著作很可望,要封信是给台湾学者寄书。寄就寄呗,信封还要到办公室了。后来我与别人闲聊,他也管人家要过大信封,大家就会意地笑了。

  第三种是相互对吹。有人很想吹自己,但直截了当还是不好。所以几个坐在一起,特别是中间还有不太熟悉的人时一位就开始先吹另一位了,某某哪个名牌大学本科、硕士、博士毕业,老师是谁等。来而不往非礼也,被吹捧者就吹对方"导师"如何如何历害,名师出高徒等等,有一定学术成就人之间便"你是学界泰斗";"你是稀有人才",你来我往,不一而足了。

  第四种是抬人抬己地吹。这种吹法先是抬人,目的还是抬高自己。一般是学生与老师之间,先辈与晚辈之间为多。二十多年前一位同行老师带着一帮学生参加学术会议,学生在各小组吹嘘他老师如何有水平,书稿都有几大木箱(那时木箱多),有人问.:"那为什么不出版"?回答是"老师严谨,出版难。当时我还挺羡慕他们,心想我的老师不如人家,我也不如人家的学生。这种忽悠当时有效果,起码人家的学生高出一头。记得有一次一位年青学者请外校同行吃饭,并请同系的年长一点学者作陪(这人和客人名气差不多),前半程这位年青学者吹捧这位陪者,有点肉麻,还带有自我贬低、自我作践的意思。作陪者也不太晓事,吃人家的饭,对人家的吹捧全都心安理得受领了,就是没有肯定年青的这位一二句,光顾甩开腮帮子吃饭。年青学者后半程一直闷闷不乐,因为饭白请了,效果没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