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炯峰:关于书法,我的所知所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6:21:33
',1)">',2)">',3)">


李炯峰:关于书法,我的所知所解(连载)
写这个系列文章的初衷是想归纳一下平素网友向我提出的一些问题,做个统一性的答复,但一敲起键盘,发现这些问题的答案是可以一连串进行阐述的,于是我想到哪里也就讲到哪里,不到之处,以后再做补充。
(一)谈欣赏,兼及创作
首先说书法的欣赏问题,因为不懂得欣赏,也就无从谈学习,没有审美的标准,也就不可能真正地踏入门径,书法并不只是把字写漂亮那么简单,一个小孩花几年功夫,成年人多则一两年,少则几个月,都可以把字写漂亮,而书法往往是很多人需要毕生去研习的。
那么下面还是从线条、结字、布局(章法)三个部分讲起,兼谈我个人的一些创作思想:
首先说线条,线条要有张力。从线条我们能看出书写者技法的高下,肥软和刻意颤抖的线条,我们通常将其归之为俗书的范畴,因为做作而缺少张力,我们追求的线条张力并不是将笔使劲按下去,力量往往取决于一定书写节奏下笔毫与纸的摩擦力,古人的书写是一种日常实用书写,讲求一定的速度,书写时找准节奏的起落点,注意使转,也就是调锋,线条的丰富性通常表现在一笔之内数次跳跃式的变化,一笔之内的变化、转折时如何调锋都是需要个人在不断地书写实践中去体会的,为了避免少走弯路,也可以请真正有水准的老师现场示范给你看,但自身书写实践还是无可避免的。这里要着重提出节奏二字,很多朋友临帖多年,但总觉得实际创作之中用不上,这是因为脑子里虽然对原帖有了较深的印象,但并没有真正地代进原帖的书写节奏,也就无法在实际创作中自然随性地表现出来,我记得我上高中时看过吴京的一部电视剧叫《太极宗师》,其中的一些打斗场面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主要在于动作的节奏感,如前所述,线条的张力很多时候是由一定的节奏产生出来的爆发力,我想朋友们可以思考一下,从生活中一些事物说不定可以得到启发,比如说街舞。
帝范序1.jpg (249.73 KB)

再说结字,结字有趣味,这种趣味应当表现为一种情趣,前面说了书法不只是把字写漂亮那么简单,这里补充一句,即使写的不“漂亮”仍然有可能是好的书法作品,因为书法是以线条构图的艺术形式来激发我们潜在的审美意识,只不过这个“图”是汉字,书法实际上是为抽象的汉字赋予有形的美感,世界上的美是具有多样性的,阳春白雪,下里巴人,我们在欣赏美女帅哥的同时,往往也会感察到相貌普通的农人流露出来的朴实之美,以及老人的慈祥之美,甚至于“犀利哥”的不羁之美,在主流之外,“非主流”也能大行其道,我常说我们生存的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我们的内心在羡慕和向往晋唐风韵的时候,也小视了自己存在这个时代,这个时代每个领域都造就了一批不逊于前人的人物,当后代遥望起我们这个时代的时候,一定也会对这个时代的自由性、专业性和多样性表示神往,这都是题外话了。回到书法本身,对于结字的情趣,我们应当更多代入自己的情感和审美取向,这可能也就是赵孟頫所说的“用笔千古不易,结字因时相传”的原因,而要照我说,应当是“用笔千古不易,结字因人而异”,“用笔”就是处理线条的技巧,也就是所谓的笔法,是“书法”的“法”,这个方法是大同的,而结字是因个人的审美和性情去造就的,我往往不喜欢对没有学习过书法的人写的字进行评价,因为我喜欢他们那些没有经过技法雕琢的字表现出来一种情趣,这种情趣没有经过刻意地临摹他人而改变,是最真实的,但是这并不代表说每个人都是书法家,因为书法的前提是要有“法”,要有笔法,要懂得用笔,要有驾御表现各种线条形态的能力,之后才是你结字的创意,因此,你在具备一定驾驭线条能力的前提下,用自己的思想去结字,那么就有了结字的趣味,这也就说明线条与结字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唐太宗政本论1.jpg (97.45 KB)

三、协调的布局,实际上就是营造各种矛盾元素的对比,终而形成和谐统一的整体效果,包括的矛盾元素大凡有:线条连与断的对比,粗与细的对比;墨色浓与淡的对比、枯与湿的对比;大字与小字的对比;字势的欹与正的对比,字组疏与密的对比。在这里要说的是,在经营对比关系时,对比不应当是平均化,一对一的对比,不是墨色一半浓一半淡,或者字组一半疏一半密,书写者要突出表现的部分往往应该是较少的部分,如要突出作品中的大字,那么作品中的小字就要相对较多,其他对比手法也依同理,否则整篇效果则难以协调,这个道理我们从生活中可以得到印证,比如一个单位之中,领导通常只是少部分人,这也实际上也是我们常说的“物以稀为贵”。另外除了多数与少数的问题,还要注意到“渐变”的问题,就以刚才这个比方为例,一个单位往往除了最高领导,还有中层领导的过渡,我们也不能忽视那些矛盾相对面的相互转化和过渡的过程,否则对比来得过于突兀,也会影响整体协调的效果(提示:试着一行字写下来,字越来越小,之后转而越来越大,看看效果)
STP65391.JPG (174.18 KB)

(二)谈临帖
下面说怎么学习书法,前提是必须临帖,
有人会说,你前面说了临帖有可能改变个人的结字情趣,那不是丧失了个人风格了吗,为什么还要临帖呢?在这里要说的还是那句话,书法的前提是要有“法”,不临帖就没有可能得到笔法,如果因为怕被同化而不去学习处理线条的方法,那么单纯有性情是不足为道的,性情是每个人都有的,而不是人人都是书法家,如果你因为临帖而被完全同化,那只能说明两种可能:一、你的审美情趣已经与你所学的人相同了;二、你的临帖方式有问题。
那么这就产生了下一个问题,怎么样去临帖?
我的回答是:一、带着问题去临帖;二、广泛地临帖。
一、什么是带着问题去临帖?临帖不应该是傻乎乎地单纯去学帖中字的形状,线条的模样,而要去思考,如果你仅仅是因为觉得某一帖名气大而去学它,那实无必要,因为缺乏自己的思维,那么带着什么样的问题去临帖呢,我认为起码有如下几个问题:为什么我自己这样写,感觉是不美的,帖的作者他那样写就是美的呢,他写得比我好的地方具体在哪里,是线条的变化更多?还是结字更漂亮?抑或是布局更巧妙?如果是线条的变化更多,具体哪根线条变化更多?结字更漂亮?具体哪个位置更漂亮?布局更巧妙,具体巧妙在那个方面?带着这些细化的问题去临帖,你才不会做无用功。
铜雀台赋.jpg (803.8 KB)

二、为什么要广泛地临帖?一家一派,即使被你完全吸收,你的创作也失去了原创性,毕竟纯粹的复制他人即使再完美,也不可能达到与原创者同样的地位,你如果想做一个原创者,那么你必须要广泛地吸收各种元素,根据自己的性情取向来进行糅合,举当下一些书坛顶尖高手为例,大前提都是二王一脉,但成就了出不同的风貌,陈海良借鉴杨维桢、徐渭,写出了恣肆的才情,李双阳取法怀素、白蕉,得清雅之气,梁小钧从书谱、古诗四帖中得雄强和变化,当然这还只是我们表面看到的一些特征,他们真正吸取的也绝不仅仅是三两家的内容,因此如果你想做一种风貌的原创者,那么进行广泛的临帖就是必须的。

临帖应该如何实际进行:
这里提一下我对别人作品的借鉴,我通常看一幅好的作品,直觉上会锁定一些我认为好的部分,然后对这个部分进行分析,同样是一个字,线条的弯曲程度不同,结字的方式也就是线条的组合方式不同,甚至于线条的长短、是否连接,都会影响到这个字带给观者的感受。那么我们可以知道临帖最重要的环节是什么,那就是精临。什么是精临?精临就是对原帖的线条、结字进行最大限度地精准的重现,甚至包括章法布局。下面细说精临:
一、对原帖线条的精临。这里要提到的是工具问题,比如你写大王的行草,虽然没可能拿到王羲之手中那种鼠须,但起码也应找支较称手的弹性上好的硬毫,即使不用熟纸,起码也不要用一下笔就渗得慌,一行笔就滞笔的纯生宣来临帖,所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具起码要接近,效果才能出来,有朋友说我临这个帖,帖中那根线条我怎么也写不出,怎么办?在排除了工具不对这个可能性之外,只有两个办法来解决:一、找个线条功夫好的老师,让他写给你看,这样你的学习进度可能会快一些,走的弯路会少一些。二、下点蛮功夫,十遍写不出,二十遍,再写不出,更多遍,一开始慢慢地去把它“画”像,这个“画”不是指人家一笔写出来的线条,你临的时候做很多笔描才描出来,而是指注意提按,同样一笔把线条的形态给画像,只要能画像,不管多慢都行,因为技巧的熟练通常都有个由慢到快的过程,线条变化再多,终究不离提按两个字,粗则按,细则提,线条越来越细则在行笔过程中把笔毫越来越提起来,线条越来越粗则是在行笔过程中把笔毫越来越按下去,这个道理说起来很简单,付之笔端可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不可畏难,提按越熟练,驾驭线条的能力就越强,练习的线条种类越多,学习新的线条写法就越容易,看起来这个办法有点笨,类似于郭靖学降龙十八掌,但实际上有个好处,你在无人指导的情况下学习一种线条的写法时往往会出错,这个出错的线条也很有可能就是另一种你要学写的线条,无形中你也能学一得三,那么慢就是快,关键在于有耐性去反复实践。
临姨母帖.jpg (186.87 KB)

二、精临字的结构,不要用米字格练习,那样对结字的印象没有那么深刻,我们学习字的结构,应当直接找准笔画(线条)与笔画(线条)之间的位置关系,往往写一个字的第二笔,首先看清楚第二笔是在第一笔的方位,通过第一笔确定第二笔的位置,再从前面两笔确定第三笔的位置,依此类推,从看前面笔画确定后面笔画的位置,我们脑子还要带着这样思考,为什么要写在这个位置,甚至也可以自己做下实验,试试写在别的位置,如果大不如原帖,也就明白了原帖作者结字的用心,如果认为换个位置也差不多,甚至好过原帖,那么也是一种收获,甚至属于你的一种创意。
心经.jpg (625.12 KB)

三、借鉴原帖的章法,这里我只能说借鉴,因为线条连与断的对比,粗与细的对比;大字与小字的对比;字组疏与密的对比都可以再现,但墨色的枯湿浓淡变化是很难苛求的,毕竟工具上有差别,古人一笔墨能写很多字,你的笔未必做得到,因此章法我们更多的应该是借鉴和思考,去总结一些规律,关于我自己总结的一些规律大家可以去看看拙文《试谈硬笔行草书创作》,硬笔毛笔基本同理,关于墨色变化,我觉得刘洪彪先生的话很有道理,一句话,一句诗,不管句子长短,你用一笔墨写完,下一句再另行醮墨,墨色过渡也就自然,还起到了断句的作用。
行草录唐太宗文1.jpg (221.15 KB)

一直以来不断有人问我,学写行草之前是不是要先写好楷书,楷书是不是行草的基础?我的回答是,行草楷隶篆五体之间互有联系,任何一种书体都可以成为另一种书体的基础,都可以为另一种书体提供养分,但要说学写某种书体必须先写好另一种书体,就有点过了,行草名家楷书写得一般的比比皆是,楷书名家行草写得一般的也大有其人,就以我本人为例,初中开始写行书,之前的楷书功夫也就一般,后来行草写得越好,反而偶尔写写楷书觉得也挺容易,只能说书体之间有可以相互转化的元素。
对于书体之间有相互转化的元素,我想分两个部分举例说明一下:一、正书(楷、隶、篆)中可以被行草转化吸收的元素;二、行草书中可以被正书转化吸收的元素。
临颜真卿祭侄稿.jpg (394.7 KB)

首先说第一点,正书称为行草的“基础”,主要在于可将其线条的扎实性和结字的匀称性转化到行草书中来,比如隶篆的线条多以中锋行笔,中锋行笔的好处是可以让笔与纸的关系变得如同锥与沙的关系,写出来的线条效果如锥划沙,显得极为深刻,颜真卿的行书、怀素的草书、甚至于米芾的行草手札使转处亦多是以中锋行笔,练习隶篆可以使行草的中锋行笔更加纯粹化,使线质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而碑楷(墓志、造像)则行笔多以侧锋为主,碑楷中显著的特征就是笔画的方折和块状的线条,而我们写大王行草、万岁通天帖时,同样如有一定的碑楷基础,那么处理起一些直折的、块状的线条就会得心应手得多。再则,正书的结字一般来说较为匀称,《书谱》有一句话时常被我们所引用:“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我们在追求行草书结字奇诡多变之前,应当先具备将线条匀称、规律性分布的能力,能正则自然后能破正,而写好正书也可以使我们具备这种能力。
其二、正书可以称为行草的基础,行草同样有可以被正书所吸收的元素,我们看魏晋小楷、晋唐写经,可以发现不但带有隶书的影子,而且加入了行草的元素,因此而显得轻松生动,韵味横生。行草可以为正书所吸收的地方就是线条多变,结字相对自由,我们仔细去看,即使是号称法度森严的唐楷,一样也加入行草这些的元素来增加它的丰富性,王羲之说,字若算子,便不是书。不仅行草如此,正书亦如此。
临祭侄稿局部1.jpg (181.82 KB)

临祭侄稿局部2.jpg (181.34 KB)

临祭侄稿局部3.jpg (233.71 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