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经济对话超越了经贸层次 //共谱中日经贸合作新篇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12:16:37
多年来,中日关系“政冷经热”的特点表明,中日经济对话也就成了维系中日谋求合作、化解分歧的一个“基础平台”。
8月28日,在中国第二季度GDP“超日”、中国增持日本国债等微妙背景之下,中日高层在北京举行的第三次经济对话备受关注。这是一次定调中日在“后危机时代”经贸关系的“经济对话”,更是一次全面把脉中日全方位关系的“战略对话”。
从时机上看,这是中日两国在“后危机时代”重新定位经贸合作、开拓新合作空间的一个新起点。
在“后危机时代”,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两国面临的共同课题。进入2010年以来,中日经济关系出现了两大变化:一是中国第二季度GDP“超日”,跻身GDP“世界第二”;二是上半年中国大幅增持日本国债,中国从日本的债务国一跃成为债权国。由于两国经济地位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这次对话则是对各自“新身份”认可与磨合的开始,多少表明过去中日经贸关系的格局会出现一些变化。比如,日本对华资金援助、日本在华的投资、中日的技术优势等议题都在发生一些改变,需要中日梳理这些微妙的变化,探讨与开拓两国经济新的合作空间。
从规格上看,“中日经济对话”作为两国间最高级别的经济合作机制,呈现“级别高、规模大、影响深”的特点。
这次经济对话,日本代表团由外相冈田克也等6名核心内阁大臣和3名副大臣率队,总人数达到120人——无论是规模还是人数都是最多的一次;中国出席对话的官员则包括国务院副总理、外交部部长、商务部部长和财政部部长等。很显然,这次经济对话不仅延续了过去“规格高”的特点,还出现了“阵容更豪华”的新趋势。中日3次经济对话的举行表明,两国都对“中日经济对话”机制愈加重视,类似对话摆脱了日本政坛频繁动荡、中日历史问题等政治因素的冲击,表明“中日经济对话”机制日趋常态化、稳固化。
从议题上看,这次对话超越了单纯的经贸议题,呈现出“议题更广泛”的新趋势,多少承担了把脉中日关系全方位发展的新使命。
从中日媒体披露的议题看,其内容不仅包括经贸、环保、资源等经济问题,甚至还包括了军事议题、海洋争端等政治议题。早在8月25日,日本外相冈田克也就透露,稀土议题是这次中日对话的重要议题之一。也有日本媒体披露,中日两国外长将会就海洋权益等问题举行会谈。很显然,与中日之间的经济议题相比,中日之间的军事交流、海洋争端、战略资源等议题相对敏感,更需要通过对话寻求共识。正因为这个平台的重要性,所以事实上它着眼的不光是经济议题本身,也在把脉中日两国关系未来发展的长远走势,为未来两国关系的平稳发展创造新的对话机制。
多年来,描述中日关系呈现“政冷经热”的特点表明,中日经济关系相对政治关系而言更为稳定,中日经济对话也就成了维系中日谋求合作、化解分歧的一个“基础平台”。在笔者看来,由于中日经贸合作对两国经济发展、亚太稳定乃至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性,中日之间的“经济对话”意味着两国关系全方位对话平台的机制化,将是两国关系对话步入“成熟期”的重要标志。(毛玉西)
8月28日,第三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即将拉开序幕,中日经济合作再度吸引世人的关注。近年来,中日在经济领域的相互依存关系进一步加深,中国自2007年起成为日本最大贸易伙伴,2009年首次超过美国成为日本最大的出口市场,日本则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和第二大外资来源地,两国经济互补性越来越强。国际金融危机给一衣带水的两个亚洲大国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影响。面对危机,中日两国均推出新战略,调结构、转方式。危机带给中日两国的不仅是挑战,也有新的合作机遇。
7月1日,日本大幅放宽了中国人赴日旅游的签证条件。有外媒统计,整个7月份日本发放给中国人的签证数量增加到去年同期的8倍。从多位日本地方首长到国土交通大臣前原诚司,日本各界来华推广“日本游”的力度前所未有,这正是6月份日本内阁颁布的《新增长战略》的具体体现。新增长战略以绿色创新、生活创新、亚洲经济、旅游和地方经济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领域,几乎每个具体领域战略的实现都与中国息息相关。
刚刚闭幕的中国进口政策解读研讨会上的一条消息,引起了日本企业界的极大关注。据透露,工信部今年可能出台一系列刺激进口的政策,包括加大对节能环保等设备的进口贴息力度。对于积累了丰富的治理公害和节能经验的日本企业来说,中国提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力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等重大举措,无疑是巨大的商机。要完成产业升级,中国同样需要日本。
不难看出,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中日经济依存度不仅没有减小,反而在逐步增大。中日在节能环保、工业政策磋商、物联网和电子商务、物流、金融监管等领域合作的重要性不断提升。新形势还要求中日两国扩大在全球范围及区域内合作。首先,国际金融危机不仅引起了外部市场需求下滑,还造成了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危险。中日经济增长均高度依赖国际市场,联手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不仅有利于中日两国,也有利于保持世界经济逐步向好的势头。此外,中日企业均重视开拓新兴国家市场,双方优势互补。日本企业在技术、营销网络和资金上有优势,中国企业则在价格、产品适用性、产能等方面有优势,非常适合两国共同开发第三国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中日经济合作中还有一些需要用信任来攻克的难点。日本对高新技术的出口设置了严格限制,与中国产业升级的愿望合不上拍。机会稍纵即逝,难怪有日本政治家指出,“欧美和韩国都瞄准了中国的市场,容不得我们犹豫。即使日本在技术上领先,但如果不能把握机遇,很快就会失去在中国市场上的先机”。
时光荏苒,2007年4月,温家宝总理访日期间与时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共同启动了“中日经济高层对话机制”。开展中日经济高层对话,是中日关系实现转圜之后,双方做出的第一个重大决策。第三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即将召开,面对世界经济来之不易的企稳回升局面,探讨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中日经济合作,共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新战略,不仅是中日两国经济界的迫切要求,也是两国政治家的责任所在。(曹鹏程)
搜索更多日经 日本 的新闻
不妨学学日本政府的“装穷”
美国航母黄海炫武力说明啥?
美国航母来黄海军演想要显示什么
美国不要以为有航母就可以为所欲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