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职博士为何不言民间疾苦(中国青年报 2004-11-4)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3:52:26
挂职博士为何不言民间疾苦
2004年11月04日 10:57:02
沈传军
近日,广东首批赴广西挂职博士团成员完成任务,正准备从各自挂职的市长助理岗位上返回。与地方政府的竭力挽留相对应,博士们也感到一年挂职颇有收获。某博士感慨:“即使是看别人讲话做事就可以学到不少。何况我亲自参加了很多工作,无论是业务还是为人处世方面,都长进很大,对中国社会的认识深刻了很多。”“有一次我顶替市长,一天接待了13批信访群众,深感做领导的难处。毫不讳言,有时候政府也是冤大头啊。”(《南方都市报》11月2日)
群众到政府部门去反映的大多是长久积压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政府部门解决起来固然棘手,但这些问题往往更涉及公民个人或家庭的遭遇,事关民瘼。群众依靠信访寻求政府解决问题,合理合法合情,但为何这位博士在顶替市长接待信访群众时,只体会到做领导的难处,还说“政府也是冤大头”,而始终未言民间疾苦?在信访这个民情最集中的“窗口”都不曾体会到民间疾苦,何言“对中国社会的认识深刻”?
应该说,发达地区组织博士团到落后地区挂职锻炼是一个双赢策略,一来可以为落后地区吹来“新风”,发挥博士的知识和技术优势,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二来对博士自身能力的锻炼和提高以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也不无裨益。从挂职角度说,既然有一定职务,就要代表政府履行好职责;从锻炼角度说,也应是全面和实际的,只有深入群众中间,才能得到真正锻炼。因而,挂职者本身不是、主观上也不应甘当摆设,要扮演好这个角色,体会民情自然是不可或缺的必修课。
这位挂职博士既然顶替市长接待信访群众,自然是代表政府形象,那么首先应该弄清楚政府官员是干什么的。往高里说,共产党的官员应是“三个代表”的实践者,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行者。往低里说,官员是国家出钱养活的公仆,就是替老百姓办事跑腿的公务员。从这两方面看,政府就应当百姓的“冤大头”!金人元好问诗曰“当官避事平生耻”,如果光拿钱不干事,用人民的好干部吴金印的话说:“老百姓养只鸡还会下蛋,不给老百姓办事,养你有什么用?”清朝县令郑板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至今让我们感佩不已。即使挂职博士没有郑板桥这种精神和境界,根本不会听到竹子的摇曳声就联想到老百姓有什么困难了,那至少也应在老百姓求上门来时热情接待,尽力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再退一步说,倘使力不从心,确实爱莫能助,那也应好言安抚,给予道义上的理解和支持。
归根结底,这位挂职博士之所以只体会到领导的难处,而未能感受到百姓疾苦,是把挂职锻炼当做了学习“领导技巧”的途径。这也难怪当地人把他们当“客人”!
挂职博士为何不言民间疾苦(中国青年报 2004-11-4) 民间疾苦哪个愿意听 “挂职制度”为何难以完善? 有几个官员关心“民间疾苦”和劳苦大众? 博士父遭强拆被打死为何不求政府求网络? 张魁兴:“批而未用”的土地为何不无偿收回(中国青年报 2009-11-25) 明知是违法广告,为何不积极查处(中国青年报 2007-4-21) 唐朝:张茵为何不澄清“血汗工厂”事实(中国青年报 2008-4-28) 为何出现不会写消息的新闻学博士?(中国青年报 2005-12-15) 自发的民间发明为何叫好不叫座? 瞿方业:制度化读报真能了解民间疾苦?(南方都市报 2008-1-8)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六成中国留美理工博士毕业后为何不回国 六成中国留美理工博士毕业后为何不回国 湖南44岁博士局长狂揽400万 26岁挂职副县长 田歆:批评为何淡出了我们的语境(中国青年报 2004-4-4) 蒋昕捷:民间古籍收藏第一人(中国青年报 2008-11-12) 蒋昕捷:民间古籍收藏第一人!(中国青年报 2008-11-12) 金陵客:博士为何“一代不如一代”? 富豪为何爱戴“博士”帽 岳建国:国内这么多好东西官员们为何不考察(中国青年报 2006-9-21) 郭松民:控制房价为何总是药不对症(中国青年报 2007-8-10) 梁子民/毕文昌:中国当代作家为何如此不谦虚(中国青年报 2007-1-10) 椿桦:为何有些官员不读书但很爱“学习”(中国青年报 200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