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几个官员关心“民间疾苦”和劳苦大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6:29:37
对于一个出身在农民家庭,自小在农村长大的人来说,都会懂得“民间疾苦”这几个字。民间疾苦,对大多数官员是不愿意听到的,因为他们喜欢听好话,比如说在自己的管辖内哪个先富裕起来的农村在经济上翻了几番。有人汇报时,听到的时候,便会眉开眼笑,常常会带领有关人员去慰问,去鼓励,拔款投资搞建设。在今后汇报政绩时,也好做个“面子工程”。而只要听到那些落后的农村,不仅经济进展缓慢,而且还常常托官员们所管辖地方的后腿,便会把眉头一皱,把手一挥,便置之不理。
自然,这样先富裕起来的农村便会更加富有,而那些贫困落后的村子便会更加的落后,自然而然便会产生了巨大的贫富差距。在现今中国,这种差距是明显可见。有些地方官员把这种差距的形成,推到那些贫困落后村民的不努力身上,这显然是很可笑的。要知这其中是存在很多因素的,地理环境的关系,如你想在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想种出高产的粮食,那自然是在说梦说。我们都说“巧妇难为无米炊”,把这句话改一改便是:“巧农难为无地种”。这个时候,官员们面对那些经济落后的村子,就需要扶植了。
只是对众多官员来说,锦上添花的功夫是了得,却不具备雪中送炭之精神。相对来说,在原有经济就发达的农村锦上添花并不能突出一个官员的政治,而只有把那些落后的村子经济带上去,缩短贫富之间的差距,才是官员们应该要做的。不然,民众之间矛盾便会越多,社会也就乱了。自然,历来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不然兰考人民也不会如此怀念焦裕禄同志了。
我们看历史时,内心里总会留下许多伤痕,每个朝代的变更,都是农民不满政府的压榨,而起来革命,一次不行就两次,最后倒置国破家亡。有一个很值得人回味的现象,每当国破家亡时,亡国之君都会认识到农民的重要,只是这个时候,已晚矣!
即便有关领导到地方调研工作,不过是走走过场,做作秀而已(即便是下基层也是到相对较好的地方去)。
想必诸君也知道,孟子先生曾对齐宣王曰过这样一句话“乐岁终身饱,凶年不免于死亡。”自然,孟先生当时说这句话,也并不仅仅只是对齐宣王一人,面是面对当时各国的君王。对于中国的农民来说:“乐岁终身饱,凶年不免于死亡”几千年来一直是一个希望。竟管平日里我们口中少不了对农民的赞讼,如何的表示自己对农民的敬仰之情,但对于农民最大的心愿,便是能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得到最起码的公平人权待遇,便也知足了。至于那些权力之间的相互争斗的手段,他们是不会的,任你是官场中的明争暗斗,商场上销烟四起,皆跟他们无关。
中国是个农业国家,改善农民的生活是离不开土地,而对官员们来说,应该要了解自己管辖区内的百姓的生活状况,如果连这些都不了解,也枉为在任为官。要想突出自己的政绩,应该把自己管辖之内落后的村子扶上去。只是对现今众多地方官员来说,忙于建豪华政府大楼,树“面子形象”大笔大笔的资金投入。然后坐在大楼里享受美好人生,弃民生而不顾,拥权贵而弯腰。与百姓的距离越拉越远。要知豪华的政府大楼是遮掩不了你那颗丑陋之心,也蒙蔽不了民众那双雪亮的眼亮。不知在现今之中国,有多少官员真正的了解百姓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