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十字”见证贵阳城市变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6:25:08

“大十字”见证贵阳城市变迁

2008/06/12 05:36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发表评论

■当年的“大十字”周围建筑凌乱■现在的“大十字”环境整洁   昔日高原山城贵阳如今成“避暑之都” —市中心“大十字”地区随时代而变化———

  圣火耀中国之贵阳

  在贵阳市中心“大十字”环形购物天桥里,摊主陈先生谈起了他20年前初来贵阳时的印象:“城市狭窄而拥挤,交通不便,整个城市就是一座地势不平、阴雨绵绵的高原山城。”而现在,他对自己在这座城市的生活却感到心满意足:“城市的建设比过去漂亮多了,最重要的是在外地还处于酷暑的时候,贵阳却还是很凉爽。”

  新中国成立后的50多年内,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的30年间,这个处于云贵高原一隅的城市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城市改造的推进,贵阳更是从原先“养在深闺人未识”的高原山城成为了“中国避暑之都”。

  ■“大十字”周边建筑随时代变化

  一提到“大十字”,贵阳人总会想起环形购物天桥、百货大楼、大十字休闲广场等知名地点。这里历来是贵阳市最繁华的地区,熙熙攘攘的人群也见证着这个城市的历史变迁。自从贵阳建城以来,“大十字”就一直以“十”字示人,数百年来虽然繁华未变,四周的建筑和景观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改变。贵阳的档案资料显示,先是上个世纪50年代,“大十字”两侧的中华路、中山路改建路面,宽敞的混凝土路面

  代替了解放前狭窄、凹凸不平的碎石路;然后是80年代,“大十字”街道两旁房屋后退、让出人行道,改变了以往人车抢道的状况;1988年“大十字”的上空架起了一座八角环

  行人行天桥,此处的交通状况得到很大改善,至此, 行人行天桥,此处的交通状况得到很大改善,至此,“大十字”人车分流臻于完善,标志着贵阳市的交通文明从“大十字”开始;到了90年代,一个外观现代的封闭式环形天桥取代了露天人行天桥,人们在“大十字”上空过路时,还可顺便在天桥上购物。而如今,在大十字的周边,多家大型商场已经鳞次栉比地出现在城市的中心,它成为贵阳市的商业中心地段,而高档的会所和电影院等都汇聚于此。

  ■成为“中国避暑之都”

  贵阳以“贵山之阳”而得名,它也因为四面环山而受大山的阻隔,长期以来交通封闭,给人的城市形象也较为模糊。而如今,贵阳市开始有了着力向外界打造的城市名片“避暑之都、森林之城”。

  贵阳年平均气温15.3摄氏度,夏季平均气温在24摄氏度左右,有“空调城”的美誉。贵阳的两条环城林带像两条“翡翠玉带”环绕着贵阳城,全城森林覆盖率40%以上,是世界上喀斯特地区植被最好的中心城市。近年来,贵阳市完成的大规模改造南明河等城市改造活动进一步优化了贵阳的环境。2007年8月,贵阳被中国气象学会授予“中国避暑之都”的称号,而这也正是贵阳市政府极力向外界打造的城市形象。

  ■群山中修建的现代化城市

  贵阳是一座建在群山之中的现代化城市,在这样的地方修建每一条公路和每一座建筑都是极其困难的事情,而这座城市做到了,他们让高楼屹立在大山之间的盆地上,用公路让深山里的城市和外界建立起了联系。在奥运圣火即将抵达贵阳的时候,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早已做好了准备。在“大十字”广场上,热情的人们挥舞着国旗,期盼着奥运圣火的光临。

  ■文/本报特派贵阳记者 孙昌銮

  ■供图/贵阳城建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