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浮夸风再次降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9:58:44
四五十年代,中国的神州大地挂起了一场浮夸风.风劲极强,无论城市还是乡村,都贴满了:一个萝卜千金重,十个毛驴拉不动”的漫画.他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极其严重的影响.时隔数十年,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一个不易被人重视的地方又兴风作浪,再创第二次浮夸风.
众人曰:我读懂了鲁迅的<<呐喊>>,立即惹来许多羡慕的眼光.现代人,尤其是中国的青少年们,以看懂鲁迅的文章而自豪,这不仅是鲁迅的悲哀,也是中华民族的悲哀.鲁迅被人浮夸为神,成为完美的作家,是中国近1000万年以来最伟大的作家,并且他的一切全被认为是定理,是不可涂改的,甚至语文工作者要为其作品开绿灯.例如,:大概,似乎,好象,是意思相近的词,如果普通人连用,这就叫做病句,如果鲁文人用了,则就柳暗花明又一村了,不是喻意深刻,便是有特定需要,就像错别字一样,学生写的叫错别字,而文人写的就堂而皇之称为通假字.
鲁迅的作品是高尚的,虽然他的逃跑被委婉的称为:保存实力.他不希望人们去探索,那样会抢了他的风头,因为他永远也不可能去探索,因为探索是要付出血汗甚至生命的,因为他知道苟活于死终比暴死街头好.但这些都被抹杀了,糟粕没了,精华不好,但还想出名,于是便有了浮夸风.
日本进北京时,许多的名人都跑了,只有周作人夫妇留了下来.目的是保护北大的藏书,因为周作人的夫人是日本人.等日本走了以后,文人们便立即窜回北京,这叫做敌退我进!于是,北京的报纸出现了批判周作人卖国,沟通日本人,一时北京沸腾了.周树人也与他的弟弟划清了界限,以示他的革命决心.如果现在是国民党统治着大陆,有些文人(现在被歌颂的)还是会很吃香的,因为文人的天性是趋国之福而避国之祸,社会需要什么文章,执政党需要什么态度,他们都会很义无反顾地满
足要求.因为文人最喜欢的是被留传,(作为正面的作家)他们不惜出卖自己的灵魂,乃至亲情,友情,譬如鲁大文人.
当然,文人也不是一无是处,阿们毕竟具有想象的空间和描绘的语言,他们可以把一件看似很小的事情,炒成一件惊天地,泣鬼神的千古大事.其实,有时候他们也是身不由己,既是在很公平的现今.例如,毛泽东真诚的去看望他在长沙的老恩师,当他的老恩师问他如果鲁迅还健在的话,他会怎么样?敬爱的一手制造了文化大革命的毛主席毫无思考的说: 如果他还活着,要么说共产党好,要么就进监狱.可见,文人是毫无自主的,尤其在当今.如果某位作家写了一部略微有些抵触公产社会的文字,他的书肯定不会被出版的,并会遭到全国出版社的排斥,因为各个出版社是不会因为自己的利益而与国家精神相违背的,这就是中国文明出版社众多的原因.片面的说,是作家选择出版社,而不是出版社选择作家,但这只是少数现象,毕竟出版社也要盈利,也要缴税,除非他只给国务院出书,这样的出版社谁也不好妄加评论.共产党的书每年都要下发一批,大多数为人民出版社出版,印刷,和发行.不知从何时起,也许是销路不好的原因,出版社便利用和政府的关系来促销.尤其是向我们青少年学生推广.并且堂而皇之称之为学习党的精神,有助于思想建设.但孩子还那么小,连112*56等于几都不会算,你怎么让他去看三个代表呢?绝对的扯淡!!!!为了挣钱,真是坏事做绝啊!!要是真的搞思想建设,为什么不白送给我们呢?古人云:人不为钱,天诛地灭!!
仅为己意,不负法律责任.言论自由,不能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