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渐进式改革道路之反思 - 十八子li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7:46:58

 

胡 迟

(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

 

国有企业改革表面上是如何提高国企经营效率的问题,实质是公有制、国有经济与市场经济能否结合、如何结合的问题,始终围绕着政府、企业和市场三者关系的逻辑而展开。从理论上看,渐进式改革本身就是一种“次优”的制度变革方式,因此国企渐进式改革取得瞩目成就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少经济社会问题和隐患,并加大了后期改革的不确定性和成本。     

    一、渐进式改革的历程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新制度经济学传入中国并逐渐兴起。同新古典经济学相比,新制度经济学对于制度变迁过程中的“如何变”给出了简洁而有力的解释,为中国正在进行的制度变革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变迁对长期的经济变化具有重要作用,而且有路径依赖的特征,这也是理解最后结果的关键。而渐进式改革是理解我国30年改革开放重大成就与现存问题的关键。     

    渐进式改革是指在工业化和社会主义宪法制度基础上进行的市场化改革,强调利用已有的组织资源推进改革,在基本不触动既得利益格局的前提下实行增量改革。渐进式改革的特点为:强制中的诱致性,双轨过渡,从局部到总体,体制内改革与体制外推进相结合,改革、发展与稳定相协调。许多研究中国改革的经济学家都认为,中国的经济改革是一个理性的渐进式成长过程,其中最核心的逻辑是帕累托最优改进。一般认为,价格双轨制改革是中国渐进式改革道路的一个范例。渐进式改革同样贯穿于国有企业30年的改革历程。     

    1、产权改革的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而产权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但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却不是一步到位的。改革之初,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是最为迫切的问题。1979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若干规定》等5个文件,标志着以放权让利为重点的企业改革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开始。80年代中期以后,国企改革开始探索所有权和经营权相互分离,先后推行了利润留成、利改税、承包和租赁经营等多种经济责任制形式。从1987年开始,承包经营责任制成为国企的主要经营形式。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着力解决深层次矛盾,着力进行制度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至此,我国国企改革才迈入一个以产权改革为核心的制度创新时期。     

    2、国企改革攻坚的突破。国企改革的目标确定之后,20世纪90年代基本是国企产权改革全面推开的攻坚时期。为促进企业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1994年国务院决定按照“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经过试点,全面推开”原则,首先在百家企业进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并依托城市进行配套改革,为突破企业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创造条件。党的十五届一中全会明确提出: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力争在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一重大决策大大加快了国企改革的步伐。为了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我国坚持“抓大放小”:一方面,大力培育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在技改贴息、股票上市等方面给予支持;另一方面,对国有中小企业通过改组、联合、兼并、股份合作制、租赁、承包经营和出售等多种形式逐步放开搞活。    

    3、国企改革与非国有企业成长。国企改革的渐进性不仅体现在国企改革自身,其增量特性还间接表现在由体制内的国企改革诱导出的体制外非国有企业渐进成长。一方面是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化,另一方面是为非国有企业的成长释放空间,这一点从中央对于民营企业作用认识的加深即可看出。从党的十三大到党的十五大,非公有制经济一直被看作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一种补充;而十五大报告把非公有制经济确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将其纳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规定之中。党的十六大在思想解放的进程中又取得了重大突破,十六大报告提出两个“毫不动摇”:既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又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十六届三中全会在十六大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非公有制企业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民营企业之所以能迅速发展,是因为在管制不断放松的情况下,渐进式国企改革为其提供了成长机遇。     

    二、国企改革的巨大成就     

    1、初步建立面向市场经济的体制和机制。随着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不断推进,公司制已成为国有企业的一种主要组织形式,目前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的公司制企业已达120多万家。大部分国有企业通过产权改造、引进战略投资者、资本市场上市等途径,已经改制为多元股东持股的公司制企业。国有中小企业改制面已达80%以上,中央企业及下属子企业的股份制比例已由2002年的30.4%提高到2006年的64.2%。在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形势下,我国许多国有企业都开始以市场为导向独立经营;公司制企业初步建立起了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衡的机制;许多企业通过精干主业、健全研发体系、压缩管理层级、缩短管理链条,实现了企业组织结构优化和内部资源的有效配置;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并大胆创新,国有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普遍提高。     

    2、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随着国有中小型企业改制逐步完成,国有经济和国有资本逐步向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大企业集中,国有企业量多面广和过于分散的状况有了明显改观。国有经济的布局趋向优化,国有企业在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和领域仍占支配地位,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成为国家实力的重要象征。据统计,1998—2006年,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从6.5万户减少到2.5万户,而国有企业的效益和竞争力却明显提高:其工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3.1%上升到15.5%,实现利润在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中的比重由36.0%上升到43.5%。国有资本向能源、原材料、交通、重大装备制造和冶金等基础行业集中,2006年这些行业中的国有资本达到3.3万亿元,占国有资本总量的70.6%。     

    3、有力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国企改革与国民经济和上层建筑各领域的改革密切相连。30年来,围绕使国有企业成为独立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这一核心目标和任务,国企改革先后推动了计划、价格、财税、金融、外贸、劳动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政府机构、法制建设等多方面的配套改革;反过来,这些配套改革也为企业改革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国有企业改革还为非国有企业的快速成长创造了巨大空间,提升了整个经济的运行效率,使我国经济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向前发展。改革开放30年间,我国保持了GDP年均增长率近10%的纪录,2007年我国GDP达24.95万亿元,由1978年的世界第10位跃升至第4位;2007年进出口总额达2.17万亿美元,由1978年的世界第27位跃升至第3位。     

    三、渐进式改革之不足   

    1、重要改革延后。从渐进式改革的特点来看,改革需要现存体制的推动,因而不得不受到现存体制的束缚,经常要迁就现行体制的利益,因此渐进式改革的最大不足是改革的妥协性与不彻底性,推进改革的进程中有时会出现“进两步,退一步”甚至“退两步”的事例。我国改革的突破采取了先易后难的顺序,相对容易、难度较小的改革大都先期完成了,而“硬骨头”都被留到后面,这一点在国有企业改革领域(不仅于此)表现得非常明显。例如,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一般竞争性行业与基础、垄断行业相比,都是前者的市场化改革更为充分、彻底,而对整个国有企业改革的成败与市场运行效率具有关键意义的基础、垄断行业的国有企业改革则被延后。这种不彻底性在被认为是渐进式改革范例的价格双轨制改革中同样存在。目前虽然高达95%的产品定价基本由市场决定,但余下5%的基础产品与资本、土地、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定价仍受国家管制,市场化进程迟缓,这种分化的状况已被归纳为具有累退性质的“新双轨制”。重要改革的延后既加大了后期改革的成本,也腐蚀了前期改革的成果,使渐进式改革呈现出后期边际效应递减的特征。

    2、国有资产流失。渐进式国有企业改革由政府部门主导,由国企经营管理者制定方案、实施、操作。由于我国的国有资产涉及面广、比重高,更因为改革过程中的制度建设滞后、监管不到位,因此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国有资产流失较为严重,前些年爆发的“郎顾之争”便是这类现象的集中反映。一些国企经营者利用手中掌握的权力和信息,借国企改革、产权流动之机,钻体制、制度的空子,采取搞场外交易以及在产权交易中与中介机构联手、低值评估、蓄意制造投资“失误”等各类手法大肆侵吞国有资产。“花一元钱买下十元钱的国有资产”被形象地概括成全国企业改制的平均情况。虽然国资委和财政部后来出台了《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暂行规定》,对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提出了规范性要求,对管理层出资受让企业国有产权的条件、范围等进行了界定,但为时已晚,而且具体执行并不整齐。按照保守的估计,30年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的规模应该在万亿元的量级上,这也可以看作国有企业改革付出的巨大成本,只是现在还难以辨认是否所有的成本支付都是值得的。    

3、分配差距拉大。国企改制过程由于受少数内部人的操控,许多企业改制都变成了国有资产私有化,而且是由极少数人掌控企业的“权贵私有化”。这种私有化的企业改制给公有财产和职工利益造成了巨大的损害,继而不合理地拉大了国民分配的差距。2007年8月亚洲开发银行发布了研究报告《亚洲的分配不均》,报告指出:在22个纳入亚行研究范围的国家中,中国内地为亚洲贫富差距之最。目前的经验证据更多地支持了这样的判断:中国的渐进式改革优于苏东国家的激进式改革,但值得注意的是,进行激进式改革的俄罗斯在过去十几年间基尼系数只有0.4左右,而我国的基尼系数在进入21世纪后已跃升到0.5。我国在改革后的30年间已快速成为世界上贫富最悬殊的国家之一,虽然不规范的国企改制并非目前中国社会贫富两极分化的惟一原因,但肯定是一个重要原因。

消费信贷的信息不对称分析及对策

袁 亮

(华南师范大学  广东 广州  510006)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消费信贷市场发展迅速,信贷市场的完善起到了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与发达国家相比,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机构的完善程度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其中最为重大的是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信贷风险问题,文章试图分析其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然后给出一些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 消费信贷  信息不对称  逆向选择  道德风险

一、个人消费信贷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二次大战后,消费信贷在这些国家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目前国外消费信贷在经济生活中占有一定比例。从1997年底开始,我国商业银行开始拓展消费信贷业务,并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主要涉及个人住房消费贷款(含二手楼宇贷款)、汽车消费贷款、个人耐用消费品贷款、个人助学贷款、个人旅游贷款等业务,有的金融机构还开展了个人小额信用贷款、个人综合授信额度贷款等业务。其规模也越来越大,如图1所示: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资料和银监会网站。)

图1  1998年-2007年我国消费信贷余额的增长状况

由图1可以看出10年间我国的信贷规模逐渐扩大,从1998年底的456亿元,到2007年底的32783亿元,增长了32327亿元,增幅高达7089%。

表1  2007年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情况表(单位:亿元、%)

 

 

 

不良贷款

 

其中:

次级类贷款

 

可疑类

贷款

 

损失类

贷款

 

第一

季度

 

余额

 

12455.7

 

2613.2

 

5176.6

 

4665.9

 

占全部贷款

比例

 

6.63

 

1.39

 

2.75

 

2.48

 

第二

季度

 

余额

 

12661.5

 

2441.6

 

5017

 

5202.9

 

占全部贷款

比例

 

6.45

 

1.24

 

2.56

 

2.65

 

第三

季度

 

余额

 

12517.8

 

2284.5

 

4795.7

 

5437.6

 

占全部贷款

比例

 

6.17

 

1.13

 

2.36

 

2.68

 

第四

季度

 

余额

 

12684.2

 

2183.3

 

4623.8

 

5877.1

 

占全部贷款比例

 

6.17

 

1.06

 

2.25

 

2.86

由表1可以看出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率还是不低的,主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1614.2亿元,不良率7.02%,国有商业银行竟然达到8.2%。虽然商业银行可以把不良贷款剥离给资产管理公司,但是不良贷款明显制约了信贷的质量和资本的配置效率。国际市场上,2007年8月美国出现了次级抵押贷款危机,住房抵押贷款直接损失达2000多亿美元,导致全球证券市场跳水,美国银行业采取了惜贷等保全手段。问题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信息不对称。

二、个人消费信贷的信息不对称分析

1、相关理论分析

信息不对称(Information Asymmetry)就是在市场交易中,当市场的一方无法观测和监督另一方的行为或无法获知另一方行动的完全信息亦或观测和监督成木高昂时,交易双方掌握的信息所处的不对称状态。主要分为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两种情况。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基本假设之一是信息对称,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具有做出正确选择的信息,但现实中我们面对的很到是信息不对称现象,帕累托最优很难达到,在商品市场、劳动市场、金融市场都能见到,如假奶粉事件、求职者假文凭现象、骗保事件等。

2、信息不对称下的消费信贷问题

消费信贷市场是一个信息不完全的特殊市场,正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导致了我国信贷市场上存在很大的风险。首先来看一个银行和消费者之间的博弈模型:

假设信贷市场上有两个主体:银行和消费者(贷款者)

银行有两种选择:贷款与不贷款

消费者也有两种选择:提供真实信息与隐瞒信息

那么他们之间就可以建立如下的博弈模型:

 

消费者

 

银行

 

 

提供真实信息

 

 

隐瞒信息

 

贷款

 

 

 

不贷款

 

 

银行和消费者各处于不同的位置,彼此之间博弈就产生了四种状态:甲、乙、丙、丁。

博弈均衡组合是甲丁。均衡甲是可以实现双赢的,而且可以使信贷业务达到最佳状态;丁虽然也是一种均衡,但在这种状态下,消费者因得不到贷款而无法扩大消费,提高生活水平,而银行也只能另寻贷款者,加大了寻觅成本。非均衡组合是乙和丙,一方面个人掌握私人信息,银行处于信息的相对劣势,另一方面银行对贷款者提供的信息存在顾虑,不敢轻易的贷款。可以说乙丙丁都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问题。由此导致的主要是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败德)问题:在交易前发生的是逆向选择,而在交易之后发生的我们称之为道德风险(败德),下面具体来分析。

第一,贷款者事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逆向选择。所谓逆向选择又称不利选择,是指掌握信息较多的一方利用对方对信息的无知而隐瞒相关信息,从而获取额外利益,客观上导致不合理的市场分配的行为。经常看到的是劣质客户替代优质客户,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在贷款行为发生之前,银行相对于贷款者而言是信息的缺乏者,处于不利的地位。而贷款者对自己的信用状况、还贷能力和收入支出等个人信息了解最多,但是为了获得贷款,有部分人在提供信息的时候可能会故意隐瞒那些对自己不利的方面,又或者对某些信息不予提供。例如自己的信用属于低等级、入不敷出或者根本不准备还款;另外我国银行和政府缺乏个人信用记录的相关资料,对个人信用的评估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对贷款者的信息记录管理还处于比较混乱的状况;再有目前还没有一个正规的信用评估机构对个人信用记录进行搜集整理,机构的建立缺乏坚实的基础。由于以上因素的存在,商业银行为了预防风险,提高消费信贷的效率,就会惜贷或提高利率又或采取抵押担保形式,那么这就加大了贷款者的成本,优质客户可能会因成本加大而退出信贷市场,另外寻求资金的来源市场。再有消费者如果对未来的价格和收支、获得贷款的概率、未来的经济情况和银行的状况不能预期,同样处于避免风险的需要,优质客户也不会贷款。这两种情况使得信用状况差的、甘愿冒着风险的贷款者取代了优质客户,出现信贷市场的逆向选择问题,这无形中就加大了贷款风险,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

第二,贷款者事后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道德风险(败德)。道德风险(败德)是指在合同签订之后,占有信息优势的一方为自身利益而故意隐藏相关信息,对另一方造成损害的行为。消费信贷市场与普通消费品市场是不一样的,它不是简单的“钱货交易”而是“钱诺交易”。“钱货交易”中交易双方的关系在价值转移之后就结束了。而“钱诺交易”是以贷款者的信用为基础的,是随着国家信用、银行信用和个人信用的完善而不断发展的市场交易。借贷双方签订合同之后,银行对于贷款者同样也是信息的缺乏者,他们对贷款者的承诺判断非常的困难,而且对于贷款的用途、流向以及以后贷款能否收回或者收回多大比例都是不确定的。同时面对着千千万万的客户,银行不可能对所有借款人的行为进行有效监督,那些不遵守承诺的人可能就会不按时归还借款和利息,又或者把贷款作为投资资金(如投资证券市场),从而产生了道德风险问题,也就是激励效应问题。针对这样的情况,银行只能采取当面对证或者上门查看等原始的手段来调查,很明显对银行来说这样的贷款成本太大。

三、完善个人消费信贷的对策

1、银行要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银行应明确规定消费信贷的有关具体内容如类型、费用、利率、期限、还款方式、违约责任等,让消费者拥有充分的消费信贷信息,以便比较各经营机构推出的消费信贷条件,从而做出有利己的选择;在政策许可范围内,银行还应根据不同消费者阶层的特点,创造出多样化的金融产品,从而推动消费信贷向多样化方向发展;银行还应加强与有关产业(如保险公司)的联系与配合,疏通消费信贷的业务操作渠道,方便消费者;在与消费者进行业务的过程中要给消费者灌输信用知识,加强信教育,从而形成银行的一种无形资产。

2、完善个人信用制度和机构建设,选择优质客户

中国人民银行1999年下发的《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的指示意见》中已经要求各金融机构逐步建立信用登记制度,建立客户个人档案并对其保存整理,在此基础上进行信息的共享,但执行效果却不佳。建议银行从以下方面考虑。第一,银行应该建立自己的消费者信用评价系统,可以结合信用卡服务对贷款者的身份、收入状况(包括收入来源和可支配收入)、信用等级等方面进行评价,并进行分类,制定具体的标准(如信用评分法)来区分优质客户和劣质客户;第二,银行要建立起严厉的违约制度,对违约客户进行经济制裁,加大违约成本,增强外部约束,降低信贷风险;第三,商业银行可以建立起一个监督委员会,专门负责贷款客户资金的流向和资金的使用状况的调查,并及时反映在客户的信用记录中;第四,要加强金融中介的建设,特别是信用征集中介,利用中介机构的灵活性,为银行信贷提供一个更大的支撑。中介的发起者要以金融机构和政府为主,对个人信用记录的查询实行对金融机构收费、个人查询免费的方法。

3、完善个人消费信贷法律、法规

国家调节经济的手段中,法律手段是保障,具有强制性和规范性,就目前我国信贷管理体系来看,尚未制定一部专门的法律、法规。我国应尽快颁布一部相关的信贷法律和具体的实施细则,对信贷的各个环节进行具体的规定,包括贷款资格人、贷款程序以及违约责任等,提高银行的责任感,同时加强贷款者的约束力,从而降低信贷风险。

4、建立银行内部信贷风险管理体系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办理消费信贷业务还是和办理其他信贷业务是统一在一起的,这样不利于明确责任,建议银行建立专门的机构办理消费信贷业务,这个业务部门要严格按照信贷的要求和规章制度来开展业务;另外,银行应建立对信贷的管理机构,而且要和业务机构分离,主要的工作是分析贷款者的各方资料,对信贷的管理工作要从合同签订之间开始,密切跟踪贷款者的信用、资金状况,跟踪信贷资金的流向、效益以及回收的可能性,直至贷款清算结束。在管理机构中要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对出现不良记录的,要加入黑名单,并加大偿还额度,减少偿还年限或者拒绝再贷款。

五、结束语

信息不对称是造成我国消费信贷风险的根源,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解决,会给银行信贷业务造成致命的打击,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要发展我们的消费信贷市场,扩大内需,调节需求结构,促进经济增长,就必须采取措施弥补这一缺陷,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瑞典皇家科学院:200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公告[R].

[2] 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3] 江世银:论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消费信贷市场[J].经济研究,2000(6).

[4] 李蓉丽:信息不对称与我国的消费信贷[J].消费经济,2005(2).

[5] 刘春红、王铭耀:构建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信用风险预警系统设想[J].上海金融,2001(12).

国企渐进式改革道路之反思 - 十八子li的日志 - 网易博客 论我国私募基金改革的路径选择 - 十八子li的日志 - 网易博客 业余时间与成才 - 十八子li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厉以宁:非均衡的中国经济 - 十八子li的日志 - 网易博客 高校基础研究的原创性问题 - 十八子li的日志 - 网易博客 谈谈建议案的写作 - 十八子li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关于把全民阅读作为国家战略的建议 - 十八子li的日志 - 网易博客 七种非常实用的炒股技巧 - 十八子li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关于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考 - 十八子li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关于经济发展的六个平衡问题 - 十八子li的日志 - 网易博客 由金融危机引发的理论思考 - 十八子li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当前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的关键问题 - 十八子li的日志 - 网易博客 规制经济学研究的实验范式 - 十八子li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地产人非看不可的两篇博文 - 十八子li的日志 - 网易博客 15条技巧提高你的写作水平 - 十八子li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浅谈房屋共有共用面积的协议分摊 - 十八子li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涉外股权转让纠纷案件的困惑与出路 - 十八子li的日志 - 网易博客 金融危机的影响与金融监管 - 十八子li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法律风险的思考 - 十八子li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可行性的探讨 - 十八子li的日志 - 网易博客 电子货币及其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 十八子li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国有资产流失的现状及对策 - 十八子li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旅游经济的发展与增强综合国力 - 十八子li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挖掘:谁在偷窥你的电脑? - 十八子li的日志 - 网易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