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金融危机与政策评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1:46:08

金融危机的原因众说纷纭,大体上有过度金融化、监管不力、过度投机和道德败坏等一些观点,然而根本的原因是美国刺激经济增长的着力点、美国刺激经济增长的模式、美国刺激经济增长的逻辑出了错误。各国采取的货币政策基本归于无效,金融危机向经济危机转变。欧美发达国家的财政政策难以实行。最终结果是发达国家货币贬值以尽快走出危机。金融危机对中国最大的影响是外贸出口,但这是一次经济增长模式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机会。中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会有所提升,但是不可能根本性地改变。这次金融危机肇始于美国次贷危机,现已波及全球,论者可谓不可胜数。亚洲金融危机的惨状仍历历在目,仅仅10年过去,又出现此次“百年难遇”的风暴,在能源危机、粮食危机、环境问题重重困扰下的世界再次迎来世纪挑战与变革,每一个角落的人们都感受到了这股刺骨的寒风。各国政府连续召开各类峰会,纷纷降息,确保贸易自由,以图阻止危机进一步深化,但是现实的情况确是金融危机越走越远,本文在简要阐述金融危机产生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各国的主要政策并作出相关评价,另外文章末尾试图分析这次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以及机遇..这次金融危机起源于美国次贷危机,以次级贷款为基础打包的金融衍生品进入各类市场和金融机构,从而只要次贷市场出现问题,就会波及所有相关机构和投资者,这是没有争议的,下面简要探讨几种比较流行的关于金融危机原因的看法。1、过度金融化。指的是美国金融市场太发达了,各类金融衍生品令人眼花缭乱,看不明白,金融衍生品越高级(初级衍生品一般指的远期交易、期货交易等比较简单的金融交易,稍微高级一点的则是指期权交易等具有一定杠杆性质的交易,在高级一点的交易就是很难让人搞懂的非常复杂的金融衍生品交易),其杠杆越高,从而只要出现问题,通过杠杆作用就会造成很大的损失,过度金融化使得这种影响范围相当广泛,现在看来,是影响到了全世界。2、监管不力。金融市场也是市场经济的一部分,所有参与者都有为了自己的利益侵犯他人利益的可能,投资者的一方所拥有的信息一般是远远少于融资方的,这样,就会出现“委托——代理”以及“道德风险”等问题,因而需要市场监管,市场监管只要到位,金融危机就“可以避免”。3、过度投机。过度投机观点认为金融风险大多与过度投机有关,特别是投行的过度投机。这次危机出现的主要“帮凶”就是投行,投行的杠杆非常高,高财务杠杆下的过度投机极大地放大了收益和风险,在市场环境好(也就是投资人对收益的关心高过了风险)的时候,投行可以有效融资并获取高收益,而一旦风险被觉察,投资者开始回收资金的时候,风险就开始显现。4、道德败坏。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华尔街金融机构为了获取高额利润,把次级债打包成投资品,通过“花言巧语”欺骗投资者,评级机构与这些金融机构“狼狈为奸”,给次级投资品打上“优质”标识,共同欺骗投资者。这些观点有一定道理,但是经不住推敲。美国发达的金融市场一直被认为是推动美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美国的监管手段和机构总是被全世界认为是最先进的和最合理的,至于道德败坏则更是任何市场“监管不到位”的地方都可能发生,而投行的所谓投机常常被认为是通过金融操作获取高额回报的重要手段,中银国际和中投国际最开始的时候也是在这种高回报的吸引下组建的。我们再看中国的情况。中国实际上受金融危机的直接影响并不大,但是中国的外向型经济十分明显,外贸依存度非常高,出口依存度长期在30%以上,这使得世界经济放缓对中国经济的潜在影响不言而喻。笔者认为,中国只有启动内需在有可能勉强躲过此劫。启动内需,最为重要的是农村市场,然而十七大提出的是到2020年中国农民收入翻两番,2020年实在太遥远了,当务之急只有迅速调整战略增加投资,否则中国经济衰退将是必然,根据经济衰退的官方定义,连续两个极度的经济增长放缓就意味着经济衰退,实际上中国经济已经处于衰退之中,但是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仍然保持得如此高以至于大家都不愿承认中国经济衰退(世界银行最近的预测说中国经济2009年的增长率将是7.5%)。但是增加投资面临的可能是在几年后通货膨胀将再次让人难以忍受。这就是说现在的政府面临两种选择,要么迅速增加投资预防严重的经济衰退,但是要忍受下一步的通货膨胀[㈡],或者等待中国农村市场的兴起[㈢],显然第一种选择是当务之急,从而政府投资在所难免,就在笔者和一位老师讨论这个问题之后没几天,中央发布了投资4万亿的计划。进而强调要“坚定信心促发展”,地方政府更是推出了总额达6万亿元投资计划。这十万亿投资甚至鼓舞了全世界。中央领导人开始访问各国并承诺“鼓励有实力的中国企业出去投资”。各级政府纷纷采取措施支持和保护中小企业发展。房贷政策开始放松,央行利息多次下调,出口退税增加,增值税改革加快,全国各地的工地开始大张旗鼓起来。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自然是经济衰退,然而对中国来说,或许有更多意义。金融危机虽然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增长,但是这更加促使了我国经济转向内需拉动的模式。自从加入WTO之后,我国经济的外向型越来越明显,2004、2005的外贸依存度一度超过100%,世界市场的略微波动将对我国经济产生严重影响。内需拉动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将使得我国的经济发展更加健康。同时这也是一次产业调整的机会,虽然调整的过程将是十分的痛苦。同时,由于出口对经济拉动的作用非常明显,这实际上长期使我国忽略了开发国内市场,在98金融危机之后出现了开发国内市场的政策,但是很快在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变没有什么声音了。开发国内消费市场实际上是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改善人民生活条件息息相关的,提高国内消费不是为了短暂地应对金融危机而被动采取的措施,而是应该以实现国内消费长期增长为目标,不是金融危机来了就“启动国内消费”,金融危机远了就“忘了国内消费”,这种启动意义不大,而且也难以改变我国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带动的局面。当然这轮启动国内消费的措施实际上仍然是投资拉动型的,很明显,这种投资拉动型的启动是不可能持续的,政府不可能每年拿出10万亿来投资经济,要知道2007年全国财政收入也不过5万多亿。对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以及中国在世界金融体系中的地位来说,这轮金融危机很有可能是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一个起因,中国如何在这轮改革中争取有力地位是十分重要的,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并不成熟,在世界上受到的认可度还不高,中国的金融体系并不健全(虽然进步很大),其他国家,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不太可能承认中国取得领导地位,而中国本身的经济实力也不能承担过多的国际义务,因此这轮金融危机进而经济危机会提高中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但是不会有根本性的变化。对于欧美占主导的国际金融体系来说,他们自然是不愿意放弃主导地位的,正如华盛顿日报网站的一篇文章所说:“美国现在的情况使得新兴市场国家特别是中国赶上美国的时间将大大缩短,这给奥巴马先生重新兜售美国价值观提出了新的问题,原有的G8已经难以代表世界,如何将新兴市场国家特别是中国在美国的价值观下联合起来成为他要面临的重要问题”。看来美国关心的并不是现在的经济状况给它带来问题,而是更加关心它领导全世界的地位是否会受到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