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宁波市委员会 -宁波电业简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7:42:32
宁波发电厂的前身,就是“商办宁波永耀电力公司”,创立于1914年12月23日。 (解放前全国的电厂分为两大类:较大的发电厂,名义上由政府办理,实际上全由官僚资本操纵;较小的,则由各地方民办。当时有这样情况:凡是民办办得好的发电厂,政府认为有利可图,就用各种借口把它收归“国有”。杭州电厂的前身民办“大有利”电厂,就有这样的遭遇。因此全国民办电厂联合起来,成立了一个“全国民营电业联合会”,以抵制国民党政府的掠夺。这就是永耀电力公司这块照牌上面特地加上“商办”二字的由来。)
永耀电厂设在宁波市北门外北斗河畔。最初资金为银元13万元,其中3万元是和丰纱厂附设的战船街电厂全部生财作价投资的,10万元是永耀创办人筹集的。企业性质是股份有限公司,采用董事集权制。董事长为虞洽卿,董事有周仰山、孙衡甫、刘鸿生、张廷和、史悠风、戴瑞卿等人,聘请周仰山为经理,张鸿卿为工程师。最初,电厂的机器设备是从南京劝业会拆买来的,计有两台25千瓦发电机和蒸汽引擎。当时,宁波的城墙还没有拆除,如今的环城马路就是城墙的城基。永耀电力公司的输电线路,就利用城墙,在上面竖立杆木送电出去的。
当时工业用电不多,一则宁波本来没有什么大工业;二则,比较大的两家工厂——和丰纱厂和通利源油厂,有自己的蒸汽机连带照明发电。所以永耀公司输出去的电,主要作为江厦商业地带照明之用。不到二年时间,照明用电发展很快,电灯终于取代了煤油灯。1916年,原有50千瓦的发电量已供不应求。于是扩展了一台120千瓦蒸汽发电机和锅炉。1922年复添置二台650千瓦的汽轮发电机和锅炉。不料不到一年,照明用电和高峰负荷(指每天吃夜饭期间,全市用户普遍开灯)大大加重。最突出的高峰期是在农历大年夜,要比平时的高峰加一半左右。故于1930年又添置一台1600千瓦汽轮发电机组,这样又稳定了一个时期。在此期间,工业用电也逐渐扩展,但仍局限于碾米厂。当时机械修理还很幼稚,比较大一些的如顺记铁工厂,也不过几十匹马力而已。
到了1935年,最高负荷超过2000千瓦,因而又定购了一套3200千瓦的汽轮发电机组一套。这套设备当时在上海是用公开投标方式购置的,得标的是瑞士代理商“新通贸易公司”,其时参加投标的还有德商禅臣洋行,其买办因做不成这笔生意,深恐老板责怪,即托上海名人请客疏通,愿以较大机组(3300千瓦)较低价格和延长付款等优待办法,要求永耀电厂向该行再买一套设备。永耀电厂方面见条件优越,加上自己资金雄厚,于是也把这套机组购了下来。这样,永耀电厂的装机容量已达8100千瓦,但因为锅炉及其它设备未全,实际发电量只有5000千瓦至6000千瓦。
抗战开始后,电厂业务受到影响,有钱的人纷纷离甬去沪。1941年宁波沦陷,永耀虽未被日军接管,但所有流动资金及材料配件等皆因伪币不断贬值而亏耗殆尽。其时经理周仰山已病故,由张鸿卿继任,因流动资金枯竭,乃向董事会告急,由原监察人刘吉生出面,拉拢厉树雄先生进行合作,于1942年第一次增资120万元,董事会也相应改组。不到一年,又因资金周转不灵,又增资500万元。所谓增资,在当时伪币币值日夜贬跌的情况下,永耀电力公司按其原有帐面资产总值为`120万元,而实际却在600万到1200万之间(按伪币计算)。今新股东以120万元作为增资,名义上是济困扶危,慷慨解囊,实际上却是一把不见血的软刀子。那些原有股东,经济上有能力的当然没有什么损失,而经济能力差的,难以增资的,无形中就被夺去股权的一半。后来又增资到500万,那么原有股东所占的股权,更是微不足道了。以致一些小股东,成了资本主义中大鱼吃小鱼的牺牲品,被迫放弃股权。1945年,日本战败,宁波的土皇帝俞济民卷土重来,觊觎电力公司,遣其爪牙姚逸群前来攫取,后来得知该公司有刘鸿生、厉树雄等支撑,深知这块肥肉难噬,便邀请王文翰前往疏通,而王文翰即趁机把持永耀电力公司,直到解放后,永耀电力公司才回到人民的怀抱。
宁波解放之初,永耀电厂的发电设备大有过剩,电耗率大大降低。原因是解放前国民党的军、政、警及地痞流氓的窃电行为被扫除一空(当时这损耗达50%,而以盈利为目的的电厂,则把此项损耗转嫁于广大用户身上),严惩窃电,因而电力充沛,设备过剩。
是年,国民党飞机曾数度前来电厂轰炸,幸未命中。该厂工人为了保护机器设备,在连续几夜时间内将3300千瓦汽轮发电机全套设备,拆卸装箱,抢救出险地,安置到离厂数公里外的路旁。1951年,杭州电厂因设备不足,浙江麻纺厂无法上马。宁波电厂即将暂时不用的3300千瓦设备拆迁到杭州,满足了麻纺厂的需要。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宁波也象全国一样,工业生产突飞猛进,新兴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兴起,用电负荷常在6000至8000千瓦之间,原有设备已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电厂即发动工人,自力更生,修复了早已报废的二套650千瓦汽轮发电机。当时,我国工业基础还甚薄弱,全国还没有修理汽轮机的工厂,宁波工人自己修理汽轮机还是首创的,为该厂历史上写下了光荣的一页。1953年,永耀电厂经过私自重估,核实资产总值为人民币500万元。第二年,该厂公私合营,为实现全民所有制奠定了基础。
至1958年,杭州电厂添置了新设备,省电局将原支援杭州的3300千瓦汽轮发电机及锅炉和其它全部辅助设备调拨宁电,解决了不断增长的工业用电需要。
1960年,宁波又添置了一套1500千瓦汽轮发电设备。由于这套设备是试制品,故障甚多,只能边修边用,解决不了问题。而全市用电量又在不断增长,故电业局决定向列车电业局租借3号、7号两套2500千瓦列车发电机组,于当年10月投产发电。
1965年,新安江水力发电站长途输电到达宁波市。当时认为新安江发电站电量巨大,宁波用电可一劳永逸。可是事与愿违,一则,新安江电并入华东电网,分配给宁波地区的电力不大;二则,长途输电,电压不高,11万千伏压降很大,而22万千伏的输电线路架设,又需要时间,因此再向列车电业局租借6000千瓦汽轮发电机组一套,与电厂并列发电。
1971年以后,华东电业局重视地方用电,曾数次派人到宁波勘察新厂厂址,最后确定在镇海建立新厂。第一台125000千瓦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于1978年12月27日投产发电。第二台也于1979年投产。其三号机组20万千瓦又于1985年12月23日投产发电,其中5%的电力直接供给宁波地区,其余并入华东电网。 “七五”期间,镇海发电厂还将建成总装机容量为105万千瓦的6台机组全部投产。同时,总装机容量为240万千瓦的北仑电厂也将建成,使宁波成为华东电网的又一个火力发电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