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寓言⑴ - 忘忧草 Hbdjkczj - hbdjkczj - 和讯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6:20:36
http://hexun.com/hbdjkczj >复制 >收藏 | 移动个人门户 和讯博客 | 和讯首页忘忧草 HbdjkczjHbdjkczj 个人门户博客相册音乐视频网摘博揽邮局朋友圈好友留言板进入管理主人:hbdjkczj [发送私信]   [加为好友]快速链接发表文章进入管理全部文章留言板 搜索日历<<  <  2007 - 4  >  >> Su Mo Tu We Th Fr S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博客标签更多>>成语接龙 传统节日 对联故事 古代文化知识 关注 贺卡 民风民俗 生活体味 世界之最 伟人印象 幽默笑话 中国古代寓言 中外作家作品 最热文章TOP10中国古代寓言⑶ 中国古代寓言⑵ 中国古代寓言⑴ 中国古代寓言⑹ 中国古代寓言⑷ 中国古代寓言⑸ 文化常识 年的由来 中国古代主要经、书简... 溫壁霞寫真 最新文章花好月圆夜(又是一个... 五月粽子香 感 恩 妈妈,节日快乐! 溫壁霞寫真 各地大话爱情 骂人要骂出境界来 美女作家二三事 十届人大四次会议举行... 男女关系的33个比喻 爆笑:小英的作文 万人不满朱军主持风格... 中国台海战争真的来临... 怕老婆的七大好处 说元宵 狗年运程 年的由来 春节习俗 感受平淡 阅读人生 文化常识 中国古代主要经、书简... 从毛泽东到朱镕基 史上最牛的成语接龙 巨人毛泽东 中外作家作品 中国古代寓言⑴ 中国古代寓言⑵ 中国古代寓言⑶ 中国古代寓言⑷ 最新评论Re: 坚持马克思列...Re: 积极向顾客极...Re: 中国古代寓言...Re: 若大织金洞,...Re: 中国古代寓言...Re: 中国古代寓言...Re: 中国古代寓言...Re: 中国古代寓言...Re: 中国古代寓言...Re: 爆笑:小英的...统计积分:28237 等级:6 文章总数:32 评论总数:11 总访问量:9603 今日访问量:15 最近更新:2007-03-29 17:41 订阅人数: 0友情链接1+2视听网hao123QQ家园QQ邮箱百度mp3搜百万图库短信图铃搞笑图片网歌词久久汉江集团湖北移动快乐节日网李冰冰视频秀文言文翻译徐静蕾雅虎mp3搜营养与健康余秋雨中国古代寓言⑴ [转贴 2006-01-08 09:27:57 ] 发表者: hbdjkczj      中国古代寓言⑴海大鱼①靖郭君将城薛②,客多以谏。靖郭君谓谒者:“无为客通③。”齐人有请者曰:“臣请三言而已矣④。益一言⑤,臣请烹⑥!”靖郭君因见之。客趋而进曰: “海大鱼!”因反走⑦。君曰:“客有于此⑧。”客曰:“鄙臣不敢以死为戏!”君曰: “亡⑨,更言之⑩!”对曰:“君不闻大鱼乎?网不能止B11,钩不能牵;荡而失水B12,则蝼蚁得意焉B13。今夫齐,亦君之水也;君长有齐B14,奚以薛为B15?大齐B16,虽隆薛之城到于天B17,犹之无益也。”君曰:“善 。”乃辍城薛B18。【作者介绍】《战国策》原是战国时期各国史官所作的杂记,其时代上接春秋,下至秦始皇统一,约二百 四十多年。作者已不可考,有人疑为汉代蒯通所作,并无确证。今存《战国策》三十三篇是 由西汉末年刘向编篡校定的。书中记录谋臣策士们的活动,其言辞雄辩,尖锐泼辣,往往穿 插一些生动的寓言故事,比喻贴切,引人入胜,形象鲜明,说理透彻,向为后人称引。【注释】①选自《战国策&S226;齐策》。②靖郭君:即田婴,是齐威王的少子,城:作动词,筑城。薛: 靖郭君封地,在今山东省滕县东南。③无为客通:不要为那些谏阻筑城的人通报。④三言: 三个字。⑤益:多,增加。⑥烹:古代一种酷刑,将犯者煮死。⑦反:同“返”。⑧有:留 。⑨亡:犹“否”。⑩更:再。B11止:禁止,阻止,这里是捉住的意思。B12荡: 飘荡,动荡。B13蝼:蝼蛄。蚁:蚂蚁。得意:得逞其意。B14长:永远,长久。 B15奚以薛为:还要筑薛城干什么?B16夫:这里是“失”或“无”字之论。B17隆 :作动词,加高。B18辍:读chuó绰,停止。【译文】靖郭君田婴要在他的封地薛筑城,门客纷纷劝阻,他拒不听从,并命令门吏:“凡陈言阻挠 筑城的,一律不予通报。”众人无可奈何。一天,国中有个人求见,声明:“我只说三个字,多说一字,甘愿自投油锅受烹。”靖郭君 破例接见。这人进来只说了个“海大鱼”,转身就走。靖郭君莫名其妙,急忙高喊:“客人 留步。”那人回答:“我不敢拿性命当儿戏。”靖郭君说:“无妨,请说吧。”於是,来人 振振有词谈论出一番道理:“您没有听说过大鱼吗?茫茫大海,遨游其间,网不能捕,钩不 能钓,可是一旦飘荡失水,带留沙滩,任凭蝼蚁咬食,也无能为力了。现在,齐国好比您赖 以生存的水,您永远有齐,何必再筑薛城?反过来说,如果丢掉了齐,即使把薛城筑得耸入 云天,又有何益,和失水大鱼有什么两样?”一席话把靖郭君说得点头称是,放弃了修筑薛 城的计划。【题旨】说话办事要讲究方法,否则好事会办成坏事。自知之明①邹忌修八尺有余②,而形貌〓丽③。朝服衣冠④,窥镜,谓其妻 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⑤?”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 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 ”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 ”客曰:“徐公不及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⑦,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 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⑧;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 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注释】①选自《战国策&S226;齐策》。②邹忌:齐国人,善鼓琴,曾为齐相。修:长,这里指身高。尺 :古代的尺比现在的短。③〓:读yì义,光艳。④朝:早晨。⑤孰:谁。⑥旦日 :明日。⑦孰:同“熟”。孰视:仔细看。⑧私:偏爱。【译文】邹忌身高八尺有余,体格魁伟,相貌堂堂。一天早晨,他穿上衣服,戴上帽子,对着镜子端详,问妻子:“你看我与城北的徐公,谁长 得漂亮?”妻子说:“夫君漂亮多了,徐公那能比得上你呢!”城北的徐公,是齐国有名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真的比徐公长得漂亮,于是又问妾,妾 也毫不犹豫地回答说:“徐公怎能比得上您漂亮呢!”第二天,有个客人来找他,跟他商谈 一件事情,邹忌又问客人:“我与徐公谁长得美呢?”客人十分肯定地说:“徐公不如你 美。”又过了一天,徐公来访,邹忌仔细看了半天,自愧不如;暗中照照镜子,相形之下,更觉得 比徐公逊色多了。邹忌心里很不平静,晚上,他躺在床上,反复思考,自己本来不及徐公, 为什么这三人都说自己美呢?最后,他终于悟出了其中的奥妙:“妻子说我漂亮,是因为偏 爱我,侍妾说我漂亮,是因为畏惧我;客人说我漂亮,是因为他有求于我呀!”【题旨】在赞扬声中要头脑清楚,分析原因,切勿忘乎所以。画蛇添足①楚有祠者②,赐其舍人卮酒③。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个饮 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④,乃左手持卮〓,右手 画蛇曰:“吾能为之足⑤。”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⑥。【注释】①选自《战国策&S226;齐策》。②祠:祭祀。③舍人:手下办事的人。卮:读zhī支,古代的 酒器。④引:拿起。且:将。⑤之:作代词,指所画的蛇。⑥亡:丢失,失掉。 【译文】楚国有个人,有一次在祭祀完毕后,赏给他的门客们一壶酒。大伙经过一番商议,说:“这 壶酒人人都喝,显然不够;如果给一个人喝,就绰绰有余。请大家各自在地下画一条蛇,谁 先画好,谁喝酒。”有个人很快便把蛇画好了。他提起壶,正要喝酒,见别人都未画成,心中十分得意,便左手 提壶,右手继续画蛇,夸耀道:“我还能给蛇画几只脚哩!”当他正在给蛇添脚的时候,另 一个人已经把蛇画好了。那人一把夺过酒壶说:“蛇本来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添上足呢! ”说着将酒一饮而尽。那个画蛇添足的人,结果把已到嘴边的一壶酒,眼睁睁地失去了。【题旨】主观要反映客观,否则弄巧成拙。土偶与桃梗①有土偶人与桃梗相与语②,桃梗谓土偶人曰:“子,西岸之土也,挺之以为 人③;至岁八月,降雨下,溜水至④,则汝残矣⑤。”土偶曰:“不然。吾西岸之土 也,土则复西岸耳⑥;今子东国之桃梗也⑦,刻削子以为人,降雨下,溜水至,流子而 去,则子漂漂者将何如耳?”【注释】①选自《战国策&S226;齐策》。②土偶人:用泥捏成的人,桃梗:用桃木刻成的人。③挺:读y án延。揉和。④淄水:山东省境内的一条河流。至:这里指涨水。⑤残:毁坏。⑥土:据 学者考证当为“残”。⑦东国:东方。【译文】在淄水河畔,一个泥人与一个木偶人谈话。木偶对泥人说:“您是用西岸的泥土捏成的泥人儿,等到八月,天下大雨,淄水暴涨,那您 就很难保全自己了。”泥人说:“不对。我本来是西岸的泥土,被水冲坏还是泥土,仍然留在西岸;可您是用东方 的桃木刻成的人,雨后水涨,就会把您冲走。您将随波逐流,想想看,那您将是什么样的下 场呢?”【题旨】人各有长短,应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不应互相攻讦。狐假虎威①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②,天帝使我长百兽③, 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④。子以我为不信⑤,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 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注释】①选自《战国策&S226;楚策》。②无敢:不敢。③长:作动词,为首领。④逆:违背。⑤不信: 不诚实。【译文】老虎称霸深山,捕获百兽为食。一次,碰到一只狐狸。狐狸装出一副凛然不可侵犯的样子说:“你怎敢吃我!天帝封我为兽 王,统管百兽。你要是吃了我,就是忤逆了天命!如果不信,你跟在我后边到山林中走走看 ,百兽见我,那个敢不回避呢?”老虎觉得狐狸说得有理,就跟它走了。林中群兽看见它们走来,纷纷逃窜,老虎不知野兽是 畏惧自己而逃走,以为是真的害怕狐狸呢!【题旨】依仗恶势力作威作福,其本质是虚弱的。郑袖不妒①魏王遗楚王美人②,楚王悦之,夫人郑袖知王之悦新人也③,甚爱新人。 衣服玩好,择其所喜而为之;宫室卧具,择其所善而为之。爱之甚于王。王曰:“妇人所以 事夫者,色也;而妒者,其情也。今郑袖知寡人之悦新人也,其爱之甚于寡人;此孝子之所 以事亲④,忠臣之所以事君也。”郑袖知王以己为不妒也,因谓新人曰:“王爱子美矣! 虽然,恶子之鼻。子为见王,则必掩子鼻⑤。”新人见王,因掩其鼻。王谓郑袖曰:“ 夫 新人见寡人,则掩其鼻,何也?”郑袖曰:“妾知也。”王曰:“虽恶⑥,必言之。”郑 袖曰:“其以恶闻君王之臭也。”王曰:“悍哉!”令劓之⑦,无使逆命。【注释】①选自《战国策&S226;楚策》。②遗:读wèi味,赠送。③郑袖:楚怀王妃。④事:侍奉,服 事。⑤掩:用手遮掩。⑥虽恶:即使很丑恶。下文的“恶”读wù误,讨厌。⑦ 劓:读yì义,割鼻,古代五刑之一。【译文】魏王送给楚王一位美人,楚王十分惬意。夫人郑袖看到楚王宠爱新人,于是也极力装出喜欢新人的样子。服饰玩物,拣新人爱好的, 都给送去;宫室卧具,凡新人喜欢的,一概让出。真是体贴入微,关怀备至,疼爱之情胜过 楚王。楚王感叹道:“女人之所以能够取悦于自己的丈夫,凭借的是她们的美色。而相互妒忌,则 是她们的本性。如今郑袖知道我喜欢新人,其爱怜之心比我还深,这样的美德就如同孝子服 事双亲,忠臣侍奉君王啊!”郑袖知道楚王已不再怀疑自己妒忌了,便马上施展手段,借刀杀人。她对新人说:“楚王很 爱你的美貌,可是不太喜欢你的鼻子。今后你见楚王时,如能把鼻子掩住,你就会更加得到 君王的欢心。”新人依言而行,每次见了楚王都捂着鼻子。楚王很纳闷,去问郑袖:“新人最近见我,老是捂着鼻子,不知是什么缘故?”送袖说:“ 妾知道。”但又故作姿态,欲言又止。楚王看她吞吞吐吐的样子愈加怀疑,催促说:“即使 是难听的话也没关系,你直接了当地说吧!”郑袖这才说:“好象是厌恶君王的臭味。”楚 王气得七窃生烟,骂道:“不识抬举的贱人,太狂了!”随即下令把新人的鼻子割掉,不得 违命。【题旨】笑里藏刀,阴谋诡计,借刀杀人,阴险歹毒。不死之药①有献不死之药于荆王者②,谒者操以入③。中射之士问曰④:“可食乎? ”曰:“可。”因夺而食之。王怒,使人杀中射之士。中射之士使人说王曰:“臣问谒者, 谒者曰:‘可食。’臣故食之。是臣无罪,而罪在谒者也。且客献不死之药,臣食之而王杀 臣,是死药也。王杀无罪之臣,而明人之欺王⑤。”王乃不杀。 【注释】①选自《战国策&S226;楚策》。②荆王:即楚王。③谒者:秦汉时,皇宫中负责通报传达等事的 官员。操:持,拿着。④中射之士:官名,在宫中负责保卫工作。⑤明:作动词,证明,说 明。【译文】有人向楚王敬献了一种长生不老之药,谒者捧着它入见楚王。中射之士看到后,没头没脑地问:“可以吃吗?”谒者随口答道:“可以!”于是中射之士夺 过来,一口吞下肚去。楚王怒不可遏,让人把中射之士杀掉。中射之士托人向楚王申辩说:“我吃那药时问过谒者 。谒者说可以吃,所以我才吃了。罪不在我,而在谒者。况且客人明明献的是不死之药,我 吃了药如被杀死,这药岂不成了死药?大王杀死我这个无罪的人,只能证明献药人欺骗了您! ”楚王无可奈何,只得赦免了他。【题旨】用聪明机智揭露骗局,世上没有不死药。惊弓之鸟①更羸与魏王处京台之下②,仰见飞鸟。更羸谓魏王曰:“臣为王引弓虚发而 下鸟③。”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可。”有间④,雁从东方来,更 羸以虚发而下之。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此蘖也⑤。”王曰:“先生 何以知之?”对曰:“其飞徐而鸣悲。飞徐者,故疮痛也;鸣悲者,久失群也。故疮未息而 惊心未去也⑥,闻弦音,引而高飞,故疮陨也⑦。”【注释】①选自《战国策&S226;楚策》。②羸:读léi雷。更羸:假托的人名。京台:高台。③下:作 动词,射下,落下。④有间:过了一会儿。⑤蘖:本指植物从根部生出来的嫩芽 ,此处指未复元的创伤。⑥息:平息,痊愈。⑦陨:读yǔn允,坠落。【译文】有一回,更羸随魏王站在高台下,抬头望见一只鸟翩翩飞来。更羸对魏王说:“我可以虚拉弓弦,替大王把这只鸟射下来。”魏王疑惑地问:“射术竟能 达到这样神奇的地步吗?”更羸自信地说:“能!”过了一会儿,大雁从东方飞临高台上空。更羸张弓拨弦,大雁应声落地。魏王简直难以置信 ,惊讶地说:“射术怎么能够达到这样神奇的地步呢?”更羸胸有成竹地回答:“这是一只受伤未愈的失群孤雁。”魏王愈加困惑不解,问:“先生 怎么知道?”更羸从容解释说:“臣观此雁,飞翔缓慢而鸣声悲切。飞得慢,是创伤痛楚所 致;叫声悲,是失群已久之故。创伤未平,惊心未定,听见弓弦的响声,一定要拚命鼓翼高 飞,结果,旧疮迸裂,跌落下来!”【题旨】经验可以预测人事的结果。骥伏盐车①夫骥之齿至矣②,服盐车而上大行③,蹄申膝折④,尾湛肤溃⑤,漉 汁洒地⑥,白汗交流。中阪迁延⑦,负辕不能上。伯乐遭之⑧,下车攀而哭之。解苎 衣以幂之⑨。骥于是俯而喷,仰而鸣,声达于天,若出金石声音⑩。何也?彼见伯乐之 知己也。【注释】①选自《战国策&S226;楚策》。②骥:骏马,这里指千里马。齿:幼畜每岁生一齿,故以齿计算 年龄。齿至:牙齿长全,即刚满口。③服:同“伏”。大行:大路。④申:通“伸”。⑤湛 :读jiān煎,浸渍。⑥漉:渗出。⑦阪:山坡。中阪:半坡。迁延:拖 延。⑧遭:遇见。⑨苎:读zhù住,〓麻织成的粗布。幂:读mì密,覆盖,罩住。⑩金 石:古代钟磬之类的乐器。《礼记&S226;乐记》称:金石音清越优美。” 金石声是形容声音宏亮,优美感人。【译文】有一匹刚刚满口的千里马,拉着盐车在山路上艰难地爬坡。只见它伸着蹄子,弯曲着膝盖, 尾巴和皮肤久经盐水浸渍,已经溃烂,渗出的脓水,洒在地上,湿淋淋的汗水,遍体交流。 拉到半坡,它实在精疲力尽,拖延很久,怎么也拉不上去。这时,恰巧伯乐从此路过。他看到这种情景,见一匹千里马竟然沦落到这种地步,急忙跳下 车来,上前抚摸着骏马,失声痛哭。他脱下自己的粗布衣裳,轻轻披在马的身上。这时,千 里马被感动得俯首喷嚏,抬头嘶鸣,宏亮的声音,响彻天空,好象金石之声,动人心弦。这 是为什么呢?因为遇到知己的伯乐了。【题旨】要合理选拔和使用人才,不能埋没甚至折磨人才。南辕北辙①季梁……往见王曰:“今者臣来②,见人于大行③。方北面而持其驾④ 。告臣曰:‘我欲之楚⑤。’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 ‘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⑥。’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 :‘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注释】①选自《战国策&S226;魏策》。②今者:刚才。③大行:大路。④北面:面向北。驾:马车。⑤ 之:到,往。⑥用:资用,路费。【译文】季梁对魏王说:“这次我来的时候,在大路上看见一个人,正驾着车子往北走。“他对我说:‘我要到楚国去。’“我不解地问:‘你去楚国应该往南走,怎么反而向北奔驰呢?’“他说:‘我的马好。’“我告诉他:‘马虽好,可这不是去楚国的路啊!’“他又说:‘我的旅费多。’“我再次诚恳地说:‘旅费再多,往北走,也无论如何到不了楚国啊。’“他还固执地说:‘我的车夫的技术很高。’“其实,他不知道,方向错了,这几方面的条件愈好,离开楚国就会愈远。”【题旨】方向对头,条件越好,干劲越高,成绩越大;方向错了,适得其反 。新〓妇①卫人迎新妇。妇上车,问:“骖马②,谁马也?”御曰:“借之。”新妇谓仆 曰:“拊骖,勿笞服!”车至门,扶,教母曰:“灭灶,将失火!”入室见皿,曰:“徙之牖 下③,妨来往者!”主人笑之。此三畜者④,皆要言也,然而不免为笑者,蚤晚之时失 也⑤。【注释】①选自《战国策&S226;魏策》。②骖:读cān餐,这里指驾车子的三匹马。③牖:“读yoǔ 有,窗户。④畜:同“蓄”。储,藏,这里指隐患。⑤蚤:同“早”。【译文】卫国有户人家娶亲。新媳妇登上马车,劈头就问:“驾车的这三匹马,是谁家的?”车夫恭敬地回答:“借来的 。”新媳妇叮咛说:“手脚轻点,不要用鞭子抽!”马车来到张灯结彩的大门前,她刚走进去,就没头没脑地告诉婆婆道:“灭掉灶中余火,小 心发生火灾!”进了新房,看见地下放置的器具,她又吩咐说:“快点搬到窗户下边去,免得妨碍行走。” 全家人都觉得新娘子的举动实在可笑。这三件事情,是不易被人注意的隐患,她说得都很重要,只是由于说的时间地点不对,因而 被人讥笑。【题旨】办事要注意场合,讲究方法。千金买骨①臣闻古之君人②,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③: “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 求者生马,安事死马④?而损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 必以王为能市马⑤。马今至矣。”于是不能〓年⑥,千里之马者三。【注释】①选自《战国策&S226;燕策》。②君人:人君,国君。③涓人:国君的近侍,又名“中涓”,即 阉人。④安事:犹言“何用”。⑤市:买。⑥期:读jī基。期年:一年。【译文】我听说古时候有一个国君,出价千金购买千里马。三年过去了,也没有买到一匹。一个近侍自告奋勇对国君说:“请允许我替您去买马。”国君欣然答应,让他去了。近侍在外走访了三个月,终于找到一匹千里马。但马已经死了,他便花五百金买下这副马骨 ,回来报告国君。国君勃然大怒,骂道:“我买的是活马,要死马何用?白白糟踏了五百金!”近侍不慌不忙地说:“一匹死的千里马,大王都肯出五百金的高价购买,何况活马呢?天下 的人从此都会知道君王是真心诚意地要买千里马,您就静候佳音吧,好马很快就到手了。” 果然不出所料,不到一年,就买到三匹千里马。【题旨】只要诚心实意,取信于民,不论什么困难的事情都是可以办到的。 鹬蚌相持①蚌方出曝②,而鹬啄其肉③,蚌合而箝其喙④。鹬曰:“今日不雨,明 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 _荩嬲叩枚⑶葜甛-⑥。【注释】①选自《战国策&S226;燕策》。②曝:读pù铺,晒太阳。③鹬:读yù浴,鸟名,毛灰褐色, 长喙,常在水边或田野中捕食小鱼、小虫。④箝:夹。喙:读huì会,鸟兽的嘴。⑤舍: 抛弃,丢开。⑥禽:同“擒”。【译文】在河滩上,一只河蚌正张开两壳在春日下沐浴着温暖的阳光。鹬鸟垂延欲滴,飞来啄食肥嫩 鲜美的蚌肉。河蚌急忙闭壳防范,正好紧紧钳住鹬嘴。鹬说:“今天无雨,明天无雨,就有死蚌了。”蚌说:“今日不放你,明日不放你,就有死鹬了。”双方互不相让,争持不下。渔人看见后,不费吹灰之力,就把它们两个一块抓走了。【题旨】相互争斗,相互残杀,同归于尽,败于共同的敌手。因噎废食①有以噎死者②,欲禁天下之食,悖③。【作者介绍】吕不韦,战国末年卫国濮阳(今属河南省)人,原为阳翟(今河南省禹县)大贾。秦庄襄王时为 丞相,封文信侯,食邑十万户。于是“乃集儒士,使著其所闻,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合 十余万言,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名为《吕氏春秋》”(高诱《“吕氏春秋”序》)。书中保 存了大量寓言故事,有的颇为生动。【注释】①选自《吕氏春秋&S226;荡兵》。②噎:食物塞住食管。③悖:读bèi背,谬误。 【译文】有个人,因食管被食物堵塞而噎死了。这件事引起哄动,有人想禁止天下人吃饭,这是错误的。【题旨】在暂时的困难和挫折面前不能打退堂鼓。外藏不成①有为人妻者,人告其父母曰:“嫁不必成也②,衣器之物,可外藏之,以备 不成。”其父母以为然。于是令其女常外藏。姑公知之③,曰:“为我妇而有外心,不可 畜。”因出之④。妇之父母,以谓己谋者以为忠,终身善之,亦不知所以然矣。 【注释】①选自《吕氏春秋&S226;遇合》。②必:一定。成:原本作“生”,据《谁南子&S226;汜论训》改。 ③姑公:妻子对丈夫的父母的称呼,即公婆。④出:旧社会夫妻之间,男方不要女方,称“ 出妻”,也称休妻”。【译文】一位姑娘出嫁做了别人的妻子。这时,有人来告诉她的父母说:“您家姑娘这门婚事不一定能白头到老。不如让她早做准备 ,把贵重衣料器物,藏在外面,以防万一。”她的父母觉得有理,于是就让女儿经常悄悄地 把东西藏在娘家。后来,她的公婆知道了,生气地说:“身为我家媳妇,却有二心,这样的人不能要。”便把 她休了。姑娘的父母更以为那个出主意的人有远见,肯忠心为自己着想,很是感激,一辈子都友好相 待,而不知道为什么姑娘会有那样的下场。【题旨】应分请忠言和谗言,忠言可听,切勿轻信谗言,以免上当。逐臭之夫①人有大臭者,其亲戚、兄弟、妻妾、知识②,无能与居者,自苦而居海上。 海上有人说其臭者③,昼夜随之而弗能去。【注释】①选自《吕氏春秋&S226;遇合》。②知识:指相识的人。③说:同“悦”。【译文】有个身上发臭味的人,以致他的亲戚、兄弟、妻妾、相识的人,都不愿和他一起生活和交往 。他自己苦恼已极,远离亲友,迁到海滨居住。海滨却有一个人非常喜欢他身上的臭味,昼夜跟随着他,一步也舍不得离开。【题旨】臭味相投,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单豹好术①单豹好术②,离俗弃尘③,不食谷实,不衣芮温④,身处山林谷堀⑤ ,以全其生⑥。不尽期年⑦,而虎食之。【注释】①选自《吕氏春秋&S226;必己》。②术:方术,旧指讲天文、阴阳、灾异等事。③俗、尘:都指 人世、现实。④芮:读ruì锐,絮。⑤堀:同“窟”,洞穴。⑥全:保全,道家所说的全 生是指自然赋于人的天性。⑦尽:足。期年:一年。【译文】单豹这个人,崇信方术,想脱离人生。他不吃人们种植的五谷杂粮,不穿人生纺织的衣服,躲进深山老林,住在洞穴中,借以保全 所谓自然赋予人的天性。不到一年,就被老虎吃掉了。【题旨】生在社会,想脱离现实,回避矛盾不可能。唇亡齿寒①昔者晋献公使荀息假道于虞以伐虢②。荀息曰:“请以垂棘之璧与屈产之乘③,以赂虞公,而求假道焉,必可得也。”献公曰:“夫垂棘之璧,吾先君之宝也;屈产 不乘,寡人之骏也④,若受吾币⑤,而不吾假道⑥,将奈何?”荀息曰:“不然,彼 若不吾假道,必不吾受也;若受我而假我道是犹取之内府而藏之外 府也⑦,犹取之内阜而著之外阜也⑧。君奚患焉!”献公许之,乃使荀息以屈产之乘为庭 实⑨,而加以垂棘之璧,以假道于虞而伐虢。虞公滥于宝与马⑩,而欲许之。宫之奇谏曰B11:“不可许也。虞之与虢也,若车 之有辅也B12。车依辅,辅亦依车,虞虢之势是也。先人有言曰:‘唇竭而齿寒B 13。’夫虢之不亡也,恃虞;虞之不亡也,亦恃虢也。若假之道,则虢朝亡而虞夕从之矣 ,奈何其假之道也!”虞公弗听,而假之道。荀息伐虢,克之;还,反攻虞,又克之。荀息 操璧牵马而报。献公喜曰:“璧则犹是也,马齿亦薄长矣!B14”故曰:小利,大利之 残也B15。【注释】①选自《吕氏春秋&S226;权勋》。②晋献公:名诡诸,公元前676—651年在位。荀息:春秋时晋 贵族,食邑于荀,故以为姓,字叔,献公时为大夫。假道:借道。虞:春秋时小国名,在今 山西省平陆县东北。虢:读guō国,春秋时小国名,在今山西省平陆县境。③垂棘、屈: 都是古地名。④骏:良马。⑤币:指上述礼物。⑥不吾假道:即“不假吾道”。下文“吾受”句式同。⑦ 府:库房。⑧阜:马槽,这里指马厩。⑨庭实:指陈列于庭。⑩滥:贪。B11宫子奇: 春秋时虞国大夫。B12辅:车轮外旁增缚夹毂的两条直木,每轮两根,每车四根。B13 竭:亡。B14薄:少。B15残:害。【译文】从前,晋献公派大夫荀息到虞国去借路攻打虢国。荀息献计说:“请让用垂棘的美玉和屈地的良马去贿赂虞公,然后向他借路,一定会马到成 功!”献公迟疑地说:“垂棘的璧玉,是我先祖的传世珍宝;屈地的马匹,是我最好的骏马。如果 虞公接受了我们的礼物,却又不肯借路,那怎么办呢?”荀息回答道:“不会这样。他如果不答应借路,必然不敢接受我们的礼物;如果他接受了礼 物,借路给我们,那好比将璧玉从内库取出贮放在外库,把良马从内厩牵放在外厩,您何必 担心呢!”献公听荀息说得有理,便同意了他的计策,派他牵上屈地的良马,带上垂棘的璧玉,去向虞 国借路攻打虢国。虞公果然贪图美玉好马,想答应借路。这时,他的臣子宫之奇上前劝阻说:“不能答应!虞虢两国,好象车与车辅一样,利害相关 。车靠车辅,车辅也得依赖于车。虞虢两国关系正是如此。古人说‘唇亡齿寒’。虢国今天 没有灭亡,是因为有虞国。虞国今天存在,也是因为有虢国 。如果我们借路给晋国去攻打虢国,那么虢国清晨灭亡,夜晚虞国也就跟着灭亡了。怎么能 借路给他们呢!”虞公不听,把路借给了晋国。荀息带兵借路攻打虢国,把它灭掉了。回师途中,果然攻打虞国,也把它灭掉了。荀息捧着璧玉,牵着骏马,凯旋而归,把这两件珍宝重献给献公。献公得意地笑着说:“璧玉依旧,只是骏马老了点!”所以说,贪图小利,就会损害根本利益。【题旨】应分清敌我,团结对敌,明记唇亡齿寒的教训。荆人涉氵雍①荆人欲袭宋②,使人先表〓水③。〓水暴益④,荆人弗 知,循表而液涉⑤,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⑥。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⑦,今 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注释】①选自《吕氏春秋&S226;察今》。②荆人:即楚人。③表:标记。〓水:古〓水 的下游,东入泗水。④暴益:猛涨。⑤循:依照。⑥而:如。都舍:都城里的房屋。⑦向: 先前。导:指引导渡河。【译文】楚国人想偷袭宋国,便事先派人前去测量〓河,并树立了标记。不料后来〓水暴涨,水位升高,而楚军一无所知,夜半更深,赶至岸边,仍旧按照 原来的标志偷渡,结果淹死一千多人,全军哗然大乱,如同房倒屋塌一般。按先前所设标记的时候,在这里渡河是可以的。现在水情发生了变化,上涨了许多,楚军却 仍按先前所设的标志渡河,这就是他们失败的原因。【题旨】事物是发展变化的,适应变化,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刻舟求剑①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於水,遽契其舟曰②:“是吾剑之所坠③。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④!【注释】①选自《吕氏春秋&S226;察今》。②遽:读jǜ句,马上。契:同“锲”,刻。③所从坠:掉落 的地方。④惑:糊涂。【译文】有个楚国人,乘船渡江,不小心将剑掉在水里。他马上在船边剑落的地方,刻了一个记号,自信地说:“我的剑是从这里掉下去的。”一会儿,行船靠岸,他便从船边刻有记号的地方跳进水中,寻找他丢失的宝剑。船已经航行好远,剑却仍在原来落水的地方。他这样找剑,岂不是太糊涂了!【题旨】情况发生了变化,解决问题的途径应灵活有变。梧树不善①邻父有与人邻者,有枯梧树。其邻之父言梧树之不善也②。邻人遽伐之。邻 父因请而以为薪,其人不说③。曰:“邻者若此其险也,岂可为之邻哉!”此有所宥也 _堋7蚯胍晕接敫デ耄瞬豢梢砸煽菸嗍髦朴氩簧埔病*?【注释】①选自《吕氏春秋&S226;去宥》。②不善:意即不吉利。③说:同“悦”。④宥:同“囿”,原 指区域,这里是指个人小圈子,私利。【译文】邻父有一位邻居,院中有棵枯死的梧桐树。邻父告诉他说:“这棵梧桐树予兆不详。”邻 居便马上把它砍倒。邻父于是登门讨取烧火柴。邻居听了,很不高兴,说:“邻父居心这样险恶,怎么好做邻居 呢?”邻父的这种卑劣伎俩,完全是利欲熏心所致,要不要讨取烧火柴,不应该编造梧树吉详不吉 详的谎言。【题旨】谎言欺人,诈骗谋利,终会暴露,被人识破。澄子亡衣①宋有澄子者,亡缁衣②,求之涂③。见妇人衣缁衣,援而弗舍④,欲取 其衣。曰:“今者我亡缁衣。”妇人曰:“公虽亡缁衣,此实吾所自为也。”澄子曰:“子 不如速与我衣。昔吾所亡者纺缁也⑤,今子之衣禅缁也⑥。以禅缁当纺缁,子岂不得哉 ?”【注释】①选自《吕氏春秋&S226;淫辞》。②亡:失去。缁:读zī资,黑色。③涂:道路。④援:拉。 舍:放开。⑤纺:有里子的衣服,即夹衣。⑥禅:读dān单,没有里子的单衣。【译文】宋国有个名叫澄子的人,丢失了一件黑衣服,急忙跑到路上寻找。他看见一个妇女穿着一件黑衣服,就追过去拉住不放,想要取下人家的那件衣服,嘴里还嚷 着:“今天我丢了一件黑衣服。”那位妇女解释说:“你虽然丢了一件黑衣服,我身上穿的这件黑衣确是我亲手做的啊。”澄子说:“您不如快点把衣服给我!原来我丢的是件黑夹袄;而您现在穿的是件单褂。用单 褂顶替夹袄,您难道不是占了我的便宜了吗?”【题旨】巧取毫夺,是强盗逻辑,骗子行为。君杀唐鞅①宋王谓其相唐鞅曰:“寡人所杀戮者众矣,而群臣愈不畏,其故何也?”唐鞅对 曰:“王之所罪②,尽不善者也;罪不善,善者故为不畏。王欲群臣之畏也,不若无辨其 善与不善而时罪之③,若此则群臣畏矣。”居无何④,宋君杀唐鞅。【注释】①选自《吕氏春秋&S226;淫辞》。②罪:作动词,在这里就等于上文的“杀戮”。③时:不时, 经常。④无何:没多久。【译文】一天,宋王问他的相国唐鞅说:“我平素杀戮的人够多的了,可是大臣们反而越发不畏惧我 ,这是什么原因呢?”唐鞅回答说:“这是因为大王杀戮的人,都不是好人;您只杀坏人,好人自然不畏惧您。大 王如果想让大臣们敬畏,不如不分好坏,不断地杀戮,这样,他们朝不虑夕,就会敬畏您了 。”唐鞅给宋王出了这个主意后,没有多久,宋王就把他杀了。【题旨】为坏人出坏主意,自食恶果,落个“请君入瓮”的下场。掣肘难书①宓子贱治单父②,恐鲁君之听谗言,而令己不得行其术也③,将辞而行, 请近吏二人于鲁君④,与之俱至于单父。邑吏皆朝⑤,宓子贱令吏二人书⑥。吏方将 书,宓子贱从旁时掣摇其肘⑦。吏书之不善,则宓子贱为之怒。吏甚患之,辞而将归。宓 子贱曰:“子之书甚不善,子勉归矣⑧!”二吏归报于君曰:“宓子不可为书。”君曰: “何故?”对曰:“宓子使臣书,而时掣摇臣之肘,书恶而又甚怒。吏皆笑宓子,此臣所以 辞而去也。”鲁君太息而叹曰:“宓子以此谏寡人之不肖也⑨!寡人之乱宓子⑩,而令 宓子不得行其术,必数有之矣B11。微二人B12,寡人几过B13!”遂发所 爱B14,而令之单父B15,告宓子曰:“自今以来,单父非寡人之有也,子之有也 。有便于单父者B16,子决为之矣。五岁而言其要B17。”宓子敬诺,乃得行其 术于单父。【注释】①选自《吕氏春秋&S226;具备》。②宓子贱:名不齐,春秋鲁国人,孔丘弟子。单父:古地名, 在今山东省单县南。③术:指施政方案。④近吏:皇帝的近侍,多指宦官。⑤邑吏:指单父 的官员。朝:拜见。⑥书:写。⑦掣:读chè撤,拉。⑧勉归:回去努力。⑨不肖:不贤 。⑩乱:干扰。B11数:多次。B12微:无。B13几过:几乎做错。B14爱: 指宠信的人。B15之:往,到。B16有便于:即有益于。B17岁:年。言:指报 告。要:指要点。【译文】宓子贱受命治理单父,却恐怕鲁君听信谗言,使他不能按照自己的主张治理。于是在即将辞 行、走马上任的时候,请鲁君派两名近侍随他同往单父。到达单父,当地官吏都来参见,宓子贱让这两名近侍书记。近侍刚要书写,宓子贱不时从帝 边摇晃他的胳膊,以致写得很不象样。宓子贱乘机大发雷霆。两名近侍十分犯愁,要辞别回 都。宓子贱说:“你们书法很差,回去努力自勉吧。”两名近侍回去报告鲁君说:“宓子贱这个人,很难共事,无法为他书记。”鲁君问:“为什 么呢?”近侍回答道:他让我们书写,却又不时摇晃我们的胳膊;字写不好,又大发脾气, 单父的官吏们都笑他,所以我们告辞回来了。”鲁君听了,叹息着说:“这是宓子贱在劝谏 我改正不贤德的地方啊!过去我一定对宓子贱干扰过多,使他不能按照自己的主张办事。没 有你们二人,我差点做错事。”于是,立刻派遣一名宠信官吏,前往单父,转告宓子贱说:“从今以后,我不兼管单父了, 而属于您了。只要有利于治理单父,您就决策吧,五年之后再回报您的政绩。”宓子贱恭敬地答应了,顺利地在单父推行了他的政治主张。【题旨】充分信任,放手使用,能否如此,是关乎事情成败的重要环节。梦中受辱①齐庄公之时②,有士曰宾卑聚,梦有壮子,白缟之冠③,丹绩之〓④, 东布之衣,新素履,墨剑室⑤,从而叱之,唾其面,惕然而寤⑥,徒梦也。终夜 坐,不知快。明日召其友而告之。曰:“吾少好勇,年六十而无所挫辱。今夜辱吾,将索其 形,期得之则可⑦,不得将死之。”每期与其友俱立平衢⑧,三日不得,却而自殁⑨ 。【注释】①选自《吕氏春秋&S226;离俗》。②齐庄公:名光,公元前794-730年在位。③缟:没有染色的 绢。④绩:麻织品。〓:读xuàn炫,盛服。⑤剑室:剑套。⑥惕然:畏惧警 惕的样子。寤:醒。⑦期:限定的时间。⑧期:约会。衢:读qú渠,四通八达的道路。⑨ 却:退,指回答。殁:读mó末,死。【译文】齐庄公时候,有个名叫宾卑聚的人。一天夜晚,他梦见有个壮士,头戴白缟制的帽子,外穿 红色麻布盛服,内着东布做的衣服,脚登崭新的白鞋,挂着黑色的剑囊,把他骂了一顿,唾 了一脸。这个人气急败坏,一下惊醒,原来只是一场梦。结果气得一夜再也不能入睡,坐在那里,闷 闷不乐。第二天,他请来要好的朋友,把梦里的事告给他听,并说:“我自幼勇敢好胜,到如今六十 年来从未受过半点羞辱。现在有人竟敢在夜间羞辱我 ,我非要按相貌找到他,报仇雪恨。如果按期找到了,还算罢了;找不到,一死了之。”于是,每天约朋友一起站在十字路口搜寻梦中那个壮士。结果,三天过去了,还没有找到,他便回去自杀了。【题旨】为寻找虚幻的敌人不成而死,毫无价值。次非斩蛟①荆有次非者②,得宝剑于干遂③,还反涉江④,至于中流,有两蛟夹绕 其船⑤。次非谓舟人曰:“子尝见两蛟绕船能两活者乎⑥?”船人曰:“未之见也⑦ 。”次非攘臂祛衣⑧,拔宝剑曰:“此江中之腐肉朽骨也。弃剑以全己⑨,余奚爱焉? ”于是赴江刺蛟,杀之而复上船。舟中之人皆得活。【注释】①选自《吕氏春秋&S226;知分》。②次非:传说楚国的勇士。③干遂:古地名,在今江苏省吴县 西北。④还:通“旋”,很短一段时间。反:同“返”。⑤蛟:传说中与龙相似的一种水中 凶恶动物。⑥两:疑为“而”,当在“能”字前。⑦未之见也:没有见过。之作动词。这是 古汉语中常见的宾语提前的句式。⑧祛:读qū区,除去。⑨弃剑以全己:这句意思是两蛟 绕船是为了得到宝剑,如果把剑丢给它们,就可以保全自己的性命。【译文】楚国有位名叫次非的勇士,在干遂那个地方得到一把锋利无比的宝剑。没多久,在他渡江返 回的时候,船到江心,水中突然跃出两条蛟龙,围着小船紧追不舍。次非一见,便问船夫说:“你见过两条蛟龙夹绕小船,而能活命的吗?”船夫说:“没有见 过。”于是,次非脱下衣报,挽起袖子,拔出干遂剑,指着蛟龙厉声喝道:“这些东西,不过是江 中的烂肉朽骨而已。它们张牙舞爪是要得到这把宝剑。让我舍弃它来保全自己,真是痴心妄 想!我哪能那样做呢!”说完跃入江中,和蛟龙展开搏斗,终于把蛟刺死,又回到船上,使全 船的人都保全了性命。【题旨】要无所畏惧,战胜恶势力。幽王击鼓①周宅丰、镐②,近戎人③,与诸侯约,为高葆于王路④,置鼓其上,远 近相闻,即戎寇至,传鼓相告,诸侯之兵皆至救天子。戎冠当至⑤,幽王击鼓,诸侯之兵 皆至,褒姒大说而笑⑥。幽王欲褒姒之笑也,因数击鼓,诸侯之兵数至而无寇。至于后戎 寇真至,幽王击鼓,诸侯兵不至,幽王之身乃死于丽山之下⑦,为天下笑。【注释】①选自《吕氏春秋&S226;疑似》。②宅:定国。丰:周文王都城,在今陕西长安县西北。镐:周 武王都城,在长安县西。③戎,周代西方的一个种族。④葆:同“堡”。王路:大路。⑤当 :通“尝”,曾经。⑥褒姒:周幽王的宠后,是褒国(在今陕西褒城县东南)送给他的美女, 故名。姒:读sì四。说:同“悦”。⑦丽山:即骊山,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南。 【译文】周朝定都丰、镐。这个地方邻近西戎。于是,周王和各家诸侯约定:在大路旁,筑起一座高 堡,上面放置大鼓,如果戎人入侵,就击鼓报警,彼此传告,各路诸侯兵马都要赶来救援周 王。有一次,戎人入侵,幽王击鼓报警,各路诸侯兵马纷纷赶来,幽王的宠姬褒姒看见,开心地 大笑起来。后来,幽王想让褒姒高兴,就几次击鼓,弄得各路诸侯几次兴师动众赶到,却不见敌人。最后,戎人真的又打来了,幽王再次击鼓,诸侯兵马却不来了。结果,幽王兵败,死在骊山脚下,为天下人所耻笑。【题旨】失信于人祸及身,为天下笑。黎丘丈人①梁北有黎丘乡②,有奇鬼焉。喜效人之子侄昆弟之状③,邑丈人有之市而 醉归者④,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⑤。丈人归,酒醒而诮其子曰⑥:“吾 为汝父也,岂谓不慈哉?我醉,汝道苦我,何故?”其子泣而触地曰⑦:“孽矣⑧,无此 事也,昔也往责于东邑人⑨,可问也。”其父信之曰:“嘻⑩。是必夫奇鬼也,吾固尝 闻之矣。”明日端复饮于市B11,欲遇而刺杀之。明旦之市而醉B12,其真子恐 其父之不能反也B13,遂逝迎之B14。丈人望其真子,拔剑而刺之。丈人智惑于 似其子者,而杀于真子。【注释】①选自《吕氏春秋&S226;颖似》。②梁:即大梁,战国时魏国的都城,在今河南省开封市。③效 :摹仿。昆:兄。④丈人:古时对老年人的称呼。⑤苦:用作动词,给他苦受。⑥诮:读q iào俏,责骂。⑦触地:以头触地,即磕头。⑧孽:作孽,作坏事。这句意即这真是作孽 啊!⑨责:同“债”,指讨债。⑩嘻:读xī西,感叹词。B11端:同“专”。B12 旦:早晨。B13反:同“返”。B14逝:往。【译文】大梁北面黎丘一带,有个奇特的鬼怪,喜欢装成人们子侄兄弟的模样作祟。一天,乡里有个老人到集市喝醉酒回家。黎丘鬼变作他儿子的模样,假意搀扶,一路上却闹 恶作剧,把他捉弄得很苦。老人回到家,酒醒以后责骂儿子说:“我身为你的父亲,难道对你还不慈爱吗?今天我喝醉 了酒,你却在路上捉弄我,居心何在?”儿子一听,莫名其妙,委屈地哭了起来,磕着头说:“真是作孽啊!我确实没有这么做。昨 天我也外出,到东乡讨债去了,不信,可以去问。”老人相信儿子的话,猛然醒悟说:“噢,这一定是那个奇特的鬼怪!我早就听说过这种事情 了。”他计划明天专门再去集市喝酒,准备在路上遇见鬼怪把它杀死。第二清晨,老人又到集市喝醉了酒。不料,他儿子担心父亲酒醉回不了家,就去途中迎他。 老人望见儿子,以为是鬼,拔出剑来就把他刺死了。老人被貌似儿子的鬼欺骗了,却误杀了自己的真儿子。【题旨】世事纷纭,要善辨真伪,否则受愚弄,害亲人。穿井得一人①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②,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③,告人曰:“ 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 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注释】①选自《吕氏春秋&S226;察传》。②溉:洗涤。汲:打水。③穿井:打井。【译文】宋国有个姓丁的,家里没有水井,必须到外面很远的地方去打水。因此,家里常有一个人, 专门在外面干这种活。等他家打了一口井,再也不用让人出去打水了,便高兴地告诉别人:“我们打井得了一个人 。”有人听到这话,就到处传说:“丁家打井得了一个人。”于是,这件事哄动了宋国,人人都 在谈论,最后传到了宋国国君那里。宋君听了很奇怪,就派人去问丁家。丁家回答说:“我们有了井,省得外出打水,等于多得 了一个人力,并不是从井里面挖出一个人来。”【题旨】要认真考察,弄明真相,不能以讹传讹,混淆视听。三豕过河①子夏之晋过卫②,有读《史记》者曰③:“晋师三豕涉河④。”子夏曰 :“非也,是己亥也⑤。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 亥涉河也。”【注释】①选自《吕氏春秋&S226;察传》。②子夏:春秋时卫国人,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的弟子。卫 :周代国名,在今河南省北部一带。③史记:我国古代的历史书,当时都称史记。④豕:猪 。⑤己:天干的第六位。亥:地支的第十二位。己亥:我国古代以天干地支相配记时。【译文】子夏前往晋国途中,路经卫国,听到有人在读《史记》,念道:“晋师三豕涉河。”子夏听了,纠正说:“读错了。不是三豕,而是己亥。己豕的字形近似三豕。”到了晋国,子夏又问,果然说:“晋师己亥涉河也。”【题旨】学习必须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似是而非,不求甚解的态度要不得 。',1)"> 标签: 中国古代寓言    票数:0我顶【发起辩论】  [手机订阅] [收藏到我的网摘][推荐] | [评论] | [投诉] | [打印]本文章被推荐到了0个圈子点击数: 1203   评论数: 1本文章引用通告地址(TrackBack Ping URL)为: http://post.blog.hexun.com/hbdjkczj/trackback.aspx?articleid=2048604&key=632723092771370000本文章尚未被引用。下一篇: 中外作家作品上一篇: 中国古代寓言⑵博客链条秀                                                想在这里投放广告?点击查看详情   更多... 匿名者(未注册) Re: 中国古代寓言⑴ [2006-6-15 11:11:38]   请解释"凡遇,合也.时不合,必待合而后行.故比翼之鸟死乎木,比目之鱼死乎海."谢谢!! [引用] [支持] [反对] 1 发表评论 大 名:  [登录]  [注册成为和讯用户] (不填写则显示为匿名者) 网 址: (您的网址,可以不填) 标 题: 内 容: (您的评论将有可能审核后才能发表)和讯个人门户 v1.0 | 和讯部落 | 客服中心